问题

警察/法医是如何做到不怕那些惨不忍睹的尸体的?

回答
这确实是个好问题,而且很多人都会好奇。毕竟,我们普通人光是想想都觉得难以接受,但警察和法医却是每天都要面对。他们之所以能做到“不怕”,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异于常人,而是经过了一系列系统性的训练、心理建设,以及职业素养的塑造。我来给你详细说说,这背后的“门道”可不少。

一、 专业训练是基础:让大脑学会“屏蔽”和“理性分析”

首先,警察和法医都不是突然被扔进“现场”的。他们的职业生涯是从严格的专业训练开始的。

法医学教育: 法医专业学生在大学里就会系统学习人体解剖学、病理学、毒理学等等。这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包括大量的人体模型、动物实验,甚至早期教学中会接触到标本。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反复看到、触摸、解剖各种形态的人体组织和器官。一开始肯定会有生理上的不适,但这是一个逐渐适应、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他们学到的是,尸体不再是“人”,而是一个需要被研究的“载体”,上面承载着死因、死亡时间等关键信息。
警务训练: 警察,尤其是刑侦警察,也会接受现场勘查、证据收集等方面的训练。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在混乱、血腥的现场迅速识别关键线索,如何固定证据,如何排除干扰信息。这种训练让他们在面对尸体时,大脑会自动切换到一个“工作模式”,将情感波动降到最低,优先处理“任务”。
经验积累的“去敏感化”: 就像任何一个需要重复性操作的职业一样,医生、屠夫、甚至一些手工匠人,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都会逐渐适应那些对常人来说是“可怕”的场景。法医和刑侦人员,每一次出勤都是一次学习和实践。次数多了,身体和心理的反应会自然减弱。那不是麻木,而是一种职业性的“去敏感化”。

二、 心理建设与职业素养:构建强大的内心壁垒

除了专业技能,心理素质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

目标导向的思维: 当他们出现在犯罪现场,他们的首要目标是什么?是找出真相,为死者伸张正义,是找到证据将凶手绳之以法。这种明确的“为什么要做”的目标,会极大地压倒生理上的不适。他们看到的不是一具令人作呕的尸体,而是一个等待被解读的“谜题”。
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力。对于法医来说,他们是帮助判断死因、协助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对于刑侦警察来说,他们是守护一方平安的守护者。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能够支撑他们克服内心的障碍。
专业界限的划分: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在工作时间,他们是冷静、理性的专业人士。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在工作中,他们会严格区分职业角色和私人情感。这就像医生在手术台上不能因为病人痛苦而流泪一样,他们需要保持客观和专业。
同僚间的支持与分享: 在这个职业中,他们不是孤军奋战的。遇到特别难以处理的案件,或者情绪受到影响时,他们会与同样经历过这些的同事交流、分享。这种集体的支持和理解,能够帮助他们疏导情绪,建立互相依靠的力量。
心理疏导与干预(如果有需要): 尽管有上述种种机制,但长年累月面对死亡、暴力和残缺,即使是训练有素的人,偶尔也会有心理压力。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警队、法医机构,会为从业人员提供定期的心理健康评估和疏导服务。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情况时,也会有专业的心理干预来帮助他们。

三、 客观视角的训练:看见信息而非恐惧

强调观察和记录: 在现场,法医和刑侦人员的首要任务是观察和记录。他们会被训练成“视觉收集器”,大脑的焦点会被引导到尸体表面的各种“信息”上:伤口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有搏斗痕迹,衣物的破损情况等等。这些细节在他们眼中是破案的关键线索,而不是单纯的“血腥”或“惨状”。
解剖学知识的“过滤”: 例如,看到内脏暴露,对普通人来说是极度恐惧的。但对法医来说,这是了解内部损伤、判断死因的重要依据。他们知道哪些器官应该在哪里,它们的正常形态是怎样的。异常之处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而“异常”就是他们要寻找的“信息”。

举个例子:

想象一下,一个刚入行的刑侦警察,第一次看到一个陈尸多日的案件。尸体已经高度腐败,面目全非,伴随着难闻的气味和大量的蛆虫。

一开始,他可能会感到恶心、恐惧,甚至生理性呕吐。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但是,他的训练会告诉他:

“我要注意周围环境的痕迹,有没有搏斗的迹象?”
“尸体的位置和姿态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
“即使腐败了,也要尝试提取指纹或通过牙齿记录进行身份识别。”
“死者身上是否有残留的衣物或物品,这些是不是线索?”

同时,他知道自己有责任完成任务,不能因为个人感受而退缩。他会专注于那些需要他去做的具体步骤,让自己的思绪从“害怕”转移到“如何完成工作”上。

总结来说,警察和法医不怕尸体,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感情,而是因为他们:

1. 经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能够将尸体视为需要分析的“信息载体”。
2. 拥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目标明确,能将任务置于个人情感之上。
3. 学会了在工作时建立专业界限,理性分析问题,避免被恐惧和厌恶所淹没。
4. 通过经验积累,逐渐适应了这些场景,实现了职业性的“去敏感化”。
5. 可能还会得到来自同事和心理支持系统的帮助。

这是一种将恐惧转化为力量,将不适转化为专注的过程。他们是在用科学和理性对抗死亡的阴影,用专业的“冷酷”守护着生者的正义。这绝不是“麻木不仁”,而是一种令人尊敬的职业担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您想一下白切鸡、烧鸭、水煮牛肉、猪肉松。。。。。。这些可口的食物。

它们也曾经是有手有脚的啊。

Stephen William Hawking:

“我们人类自身不过是宇宙中一些基本粒子的组合,可以对宇宙的奥秘了解这么多,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阿弥陀佛, 罪过罪过。

警察不清楚。

但法医是科班出身,

大学一年级就要学人体解剖,

二年级就要上病理解剖,

后面还有专业课,

毕业前还得实习。 没什么惨不忍睹的。

别问俺为什么知道, 谁没有个朋友是法医呢?


最惨不忍睹的还是菜市场。

给鸡拔毛都是直接烫死然后扔松香转炉里, 多残忍啊。


user avatar

杀人血腥现场另算,以下我说的是完整的尸体。


我不是公安科班出身,英语专业毕业后省考入警的。在入警之前,除了路上看到的已经入棺的丧事,从来就没看到过尸体。

入警后在派出所实习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凌晨两点多接到警情,说在一间平房内发现租房的老人死了。

我和师傅赶紧过去了,那天晚上好冷,快过年了,南方的冬天总是湿冷湿冷的,北风好大,还夹杂着细雨。那间平房位于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待拆迁的小巷子里,那一片全是黄土瓦房,都没看到有几户红砖砌的,房子也是极其错乱无规律的一栋一栋,警车停在好远的水泥路边上,有一个中年妇女打个手电带着我们七扭八拐地走到那间平房附近,她指了下房间里面,说这个老头子年中的时候租了她的房子,一个人独居,房租150一个月,还说这么几个月了电费钱都没给她的。房子外面有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婆和老头子用废旧木材和纸盒生了一堆火,他们围着火在取暖,轻声说着。房间的木门轻轻推一下吱呀作响,我和师傅进门后,看到在一间不到10平米的黄土屋内,右边一间床上有一个人躺在那,我用手机电筒照了一下床上的人,北风嗖嗖的时候,我惊出了一身凉汗,那个老头子脸型削瘦,眼睛睁得老大老大,眼窝都深深陷了下去,皮肤皱成了一道道壑,他嘴巴微微张开,直挺挺躺在床上,身上就只有一层薄薄的毛毯,枕头旁边用塑料袋装着几盒子的西药。说实话,我很害怕,尤其是这种阴森森的房间,冷飕飕的天气,昏暗暗的房间里,老头子的样子非常难看,第一次见到这种状况,我硬着头皮把枕头旁边的药拿起来看了一下,和师傅说这是心脏病的药物。之后,师傅要我去外面找附近人了解下情况,我赶紧跑了出来,深吸了几口快结冰的空气,顿时清醒好多。师傅随后联系了技术人员到现场,我们在技术人员的途中,和师傅站在门外的火堆旁取暖,我害怕的情绪被师傅看了出来,他问我怕不怕,我说有一点,他说没事,以后看多了就习惯了。他一边安慰我,一边抽着烟。


参加工作几年了,见到过的尸体也很多次了,各种情况,各种面相的都见过了,已经练就了一身本领,去年带徒弟去看一个非正常死亡的现场,徒弟像我当年那样,面露难色,在他面前我像个前辈一样的安慰他,没事没事,以后就习惯了。害怕,这种事跟联系骑单车一样,多练练就不害怕了。



不过这么多年,看过的这些尸体中,觉得最恐怖最可怕,也是最难看的尸体应该算是泡水多天的。有那种失足掉进池塘多天后被发现的,有想不开跳河自杀的,经过水泡了几天后,基本不成人形了。面部特征完全消失,肿得非常大,牙齿外爆,额,很难形容那种样貌,给一张“脸基尼”的照片,大家可以脑补一下肿成1.5倍的头部。反正就是非常非常难看!




以上。

user avatar

有一好友女法医一枚

某日去她单位找她,发现她正在提取死者胃内容物,准备化验,作为好奇宝宝的我就凑上去了,虽然大学时候解剖课上尸体见过不少,可从新鲜尸体里面提取物质作检验从没见过的我各种好奇,她见我一脸求知欲的样子,问我是不是想闻一下?

我说恩,因职业问题对于口臭和各种口腔异味自身已经免疫了,觉得再奇怪的味道都能承受,于是……

由于凑得太近,一股味道猝不及防扑面而来~~

原谅我词穷了,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味道,当时我就跑去厕所吐了,感觉身体被掏空TAT

那姐们靠在门外看着我吐半天,递给我一个口罩说

“现在明白为什么我都是戴双层口罩了吧?”

“你这味道双层都盖不了好吗?比口臭难闻太多了!”

“我还有一具腐烂的尸体要解剖,你要来陪我弄不?我们很乐意有人愿意帮忙,顺便给你讲解法医学知识”

我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一样,“NoNoNo,我还是好好去看牙吧,现在觉得口腔异味真的不算什么,差距太尼玛大了。你说你一看上去这么柔弱,漂亮的小姑娘怎么就想着干这行呢?”

她笑笑跟我说“和你的想法一样,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工作都让人难以接受,可能和职业有关, 可能和环境有关,甚至和国家政策有关,可是并不能因为难以接受就没有人去做了吧。总需要有人迎难而上,而我要做得,就是用我所学让尸体说话,活着的人谎言太多,只有死人不会撒谎,人都死了,难道还要受委屈吗?人都死了,就能让那些坏人逍遥法外吗?人都死了,总得有人替他们发言吧。”

我清楚记得她当时说这段话的眼神和语气,看似云淡风轻,实则铿锵有力。是呀,没有一个姑娘愿意整日与尸体相伴,没有一个姑娘愿意自己身上都是一股福尔马林和各种试剂的味道,没有一个姑娘明明被尸臭味熏得眼睛都睁不开了,还是要接着解剖下去……

我问过她经常面对尸体怕不怕?你说正常点的尸体都算了,但是有些……(你们懂得~)不怕吗?她说肯定会怕,但是怕又能怎么办,怕不能解决问题,调整下心态克服下就又硬着头皮上去了,路都选了,怎么能不走下去?

致敬每一位法医!

user avatar

12年刚刚工作的时候,从没见过尸体是什么样子。我大学学校和专业都是非公安,社招入警。入警后培训期间,轮岗交流学习到高速公路xx大队。轮岗的最后一天,大清早我们接警。高速公路两边的村庄有一名精神病患者半夜从家中跑出,在横跨高速公路的过程中被撞倒。肇事司机逃逸,后尸体被路过车辆反复碾压。

早上七点,我们到达现场。坦白说这是我工作后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现场,一路上我心情忐忑不安。我设想各种现场画面,一直在心中鼓励自己不要恐惧。等到现场时,其实我觉得自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坦然面对。

下车后,我才明白了情况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尸体遭到无数车辆碾压,其中包括很多重型挂车。等到第二天,被路过休息的司机发现并报警。此时尸体已经分布在高速公路前后一百米的路段上,我还记得当时一名技术侦查警察和说:“这简直不能叫做尸体,只能叫做生物组织材料 ”。路面上鲜血碎骨碎肉,到处分布着。勘察完现场后,现场法医给了我们每人一个小铲子,让我们把尸体尽可能的收集起来,给家属一个宽慰。

那个早上,我第一次看见了人类的生物组织是什么样子,哪怕是今天我都还记得,肌肉是红色的如牛肉一般,脂肪是黄色的如鸡肉脂肪一样,各种内脏器官散发着难闻的血腥。我强忍着内心的恐惧,极力配合法医收集遗体。一会儿法医叫我的名字,让我帮忙。我赶忙跑过去,看见法医用小钳子捡起一只完整的眼球!一只完整的眼球!一只完整的眼球!直至今日,我都记得那只眼球后面有很多血管。法医让我拿住,他们用单反照相。

我记不得那是多长时间,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我承认我胆怯了,我头脑发麻。我胸中一片翻腾,放下后我马上跑到高速公路护栏上吐了个半死。从现场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吐一直吐,吐了出警的警车一车。大队长什么话都没说,只是默默的拍着我的后背。真的,本来想一定要坚强,一定不能丢了所有人的脸面。没想到第一次出警,就如此狼狈。只是当天,谁都没有笑我,谁都没有笑我。很长时间以后,我才知道,也许大家都有过那么一两次这样的经历吧!

回局里面以后,轮岗到期。我主动申请延时轮岗,获准。两天,我们喝光了一整盒100条的经济装黑咖啡。人力看完了整个24小时内的所有高速公路卡口,加上沿途的监控录像。感谢两个省的交警沿途设卡堵截了至少一千辆可疑汽车。更感谢,尽职尽责地法医终于在一辆清洗过的大型半挂车油箱缝隙间发现了血迹。人赃并获,肇事司机抓到的那天早上。我心中憋了很久的一口气,终于释放了出来。我想,这个案子破不了,将是我心中一个很大的包袱。

这里也很感谢,当时人事警务处的漂亮姐姐对我进行了及时的心理干预。虽然,在往后的一个月里面,我没吃过任何肉类。甚至有一天,在食堂看见同事吃红三剁的时候,可耻的吐了一餐桌。

后来我见过很多尸体,也见过很多惨不忍睹的现场。但是我始终记得师傅当时给我说的一句话,我们做警察的,每次看见这些尸体,都不觉得害怕。他们如果会说话的话,应该会感激我们的啊!是的,每次看见这些尸体。我们都会抱着对生命的敬重,唯有尽了自己的全力去破案,争取早日给被害人一个交待才好!

我爹的老领导,我很敬重的一个伯伯,警服白了很多年的。退休后,有一天在我家,和我爹喝得一塌糊涂。拍桌子和我爹又说起,当年大伯主办的一个本省九十年代的一个血案,此案全家五口人被灭门,就剩下一个老太太年年上访。年代久远,那些年间的刑侦技侦手段并不是很齐全。加上报案时间较晚,物证破坏很严重,最终这个案子变成了无头案,也变成了大伯的心头病。退休后多年,大伯依然会去换了几圈人的专案组问这个案子有没有线索,大伯工作时每年都会给上访回来的老太太塞一笔生活费,退休后也坚持每年寄钱。那年汇款单退了回来,一打听老太太没了。大伯那天晚上,一直说我对不起老太太,对不起老太太。铁骨铮铮的一个汉子哭成泪人,我在卧室也红了眼眶。

工作后,我见过很多吸毒致死的人。有艾滋病,有吸毒过量死亡的。见过最震撼的一个吸毒者,半年被我抓过两次。因为他艾滋病晚期,一直也没能好好的把毒给戒了。羁押的那个晚上,我值夜班。他突然和我谈他的理想,他的人生。说他年轻时候,跑运输跑成万元户。娶了全校最漂亮的人做媳妇,加瓦盖楼四面风光,儿女双全幸福安康。他和我说话的时候,眼神发光。那一刻,我觉得他应该是很开心的吧!第二天转押,给他点了只烟,我还记得他给我说:“警官谢谢你陪我聊天,已经很长时间没和人聊过天了。”我说,早点戒了吧!两个月后,他还是死了。死在一家小旅馆的床上,左脚大拇指上插了一个注射器,正是这只注射器给他注射了过量的致命的毒品。最后一眼见他,我才注意他的躯体已经瘦得不成人形。当装尸袋拉上拉链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他给我说他的理想,说他的人生,说他爱的人!我鼻子有点酸,跑到外面抽了一只红梅。烟太差,呛了我一口。

后来,我再也没有怕过任何尸体。我从未怕过死人,只是害怕生命的消逝。我记得,一次车祸就发生在毒品检查站的前面。一辆大货车撞上一辆小面包,小面包的女司机被货车上的钢梁穿了肩膀。火凤凰到现场进行破拆,120在车外对女司机进行输血抢救。一名护士一直给女司机说话,女司机一开始还坚持说话。后面没了声音,消防队的一个小战士急得不小心用电锯割坏了自己的手。最后,那女司机也没能救过来。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活人死在我面前!


那天师兄和我从现场回来后,吃完饭在球场打球。师兄说:“那女的好年轻啊!真是可怜”,我说是啊!家里面老公孩子怎么办?说完我们都沉默了!

三个月后,毒品案子抓捕过程中出了意外。师兄和我都参加了,师兄我和一名前辈负伤,师兄中了两枪,子弹打穿了胸膛。我抱着师兄上了依维柯,一路上我们闯了很多红灯,甚至撞开了一辆不让我们的小货车。但是师兄流的血很多,流的血真的很快。后来师兄在我怀中慢慢变冷,我吼了半路,嫂子在家等你!你不能睡。然而奇迹没有发生,师兄没能挺到医院,我晕倒在后半路,幸运的是我挺到了医院的抢救室。

后来的后来,我再也没有怕过什么东西。那天手臂中弹,子弹把我手臂打出一片碎骨,我当时把它包了起来,我一直觉得到了医院我还可以抢救一下的。第二天早上起来,我摸摸裤包,特么还在。我就想完了,我应该是残了!后来在拆线可以活动之前,我都不相信医生给我说那片骨头其实上可有可无。出院后,我把骨头用水晶吊坠封了起来,留了个念想。

转岗后,工作一年多。遇到一个八十多岁的服刑人员晚上正常死亡。第二天备勤,一个当天一起处理罪犯遗体实习干警一个劲的和我说:“师兄,我第一次看见死人,很害怕!”

我笑了笑,点上一只红梅烟,取下脖子上的吊坠。来来来,我给你讲个故事......

user avatar

之前有一个案件,嫌疑人一拳打到受害人身上,受害人栽倒在路边脑溢血死了。后来到刑警支队找法医拿检材(就是解剖的受害人器官,心和脑子)去省厅化验。

路上我问法医:车上装着这些东西,您不害怕吗?

法医说:有什么好怕的?我们是去给他申冤的,要是他在天有灵,还要保佑我们呢。

————————————————————————

user avatar

听一个哥们儿讲的。

托他爸的关系,在小县城警察局当了个小警察跟班。

一天晚上接到任务,说一女子投河了,别人报了警,叫去现场勘察(尸体捞上来了)

在车上,老警察就问他,说你爸让你来是来混段日子,还是来真干活呢。

他说,干活,有事您吩咐,不用顾忌这些,我爸也是想让我学点东西。

完了老师傅就让他去现场勘察。

此间省略一个二十郎当岁的小伙子第一次见到尸体的感受。


经典的是第二天,在办公室,他的原话是翘着腿放在桌子上靠着椅子,突然就看到昨天那个女尸从门口走进来,一下就掉到桌子里了,外面的人听见动静都冲进来,看见小伙小脸煞白,冷汗直冒,一动不敢动。


最后才知道,后来进来的那女子是投河女子的姐姐还是妹妹,双胞胎。

第三天小伙子就被“放假了”过了一段时间就辞职去银行当保安去了。


所以其实没有人不怕吧。

都是练出来的。

针对评论回复下:
1.尸体应该是刚投河淹死被人捞上来的,他们那是小县城,不是乡下,坐标襄阳(gu城?)不知道是哪个GU,总不是那种投河死了几天捞不着那种,我觉得有可能就是目击了投河,有人下去救,结果没救上来,只好吧实体拉上来了,我说“浮肿”可能有些过,顶多就是泡的发白了吧。

2.原谅语文体育老师教的。

应该是:他坐在办公室里翘着椅子,腿放在桌子上,然后女尸的妹妹或者姐姐(双胞胎)过来领尸体,从门口走进来,他看到昨天泡在水里的尸体今天大摇大摆的走进来了,就吓得从椅子上直接掉了下去,滚进桌子里了。

user avatar

更新4:

最近一个事故,一个作死的小车司机害死了他一车人,一台SUV被满载的挂车压在下面,拖出来的时候SUV不到一米高,消防把车锯了才把人拖出来。拖出来的时候就一个没断气,急救医生第一时间上去抢救,但也就坚持了两分钟就宣布死亡。


更新3:

知友们倒是不用绕道不走这些死亡路段,名字虽然可怕,但出事基本都是“超速、超载、没保持安全距离、疲劳驾驶、车况有问题”,好好开车不违法,保养好自己的车辆,不会有问题。

有知友怀疑我说的真实性,挑两个说一下。

被开膛了的伤员(同理有严重腹腔内伤的情况)由于失血和大量体液流失,会感到极度的口渴,这个道理不用解释——培训的时候嘱咐过这种情况千万不能给喝水,不然能救回来的也救不回来了,当然,目前来说遇到的坚持没给水,但也没哪个救回来了。

被压了一半的那个小姑娘,我真不想回忆,但有知友怀疑压了一半怎么没救了?说一下,事故中坐在小面包车里的小姑娘被甩出去,然后被侧翻的满载重卡压了半个身子,斜着压的,盆骨附近往下都被重卡的车厢压着了,那车厢边缘离地大概也就10厘米不到。被货物一埋人都看不到,现场人员帮忙清理了才露出半个身子。而且最后小姑娘都没坚持到救护车到来,重卡吊起来后我们看到的只能说是“一滩生物组织”。


更新2:
有知友关注花了6000万就能把事故率降下来,然后设想只要投入够多的钱就能整治好所有危险路段。
我也这样想,但问题在于,没钱。
可以透露一下,前两年我这路段的经营单位收费总额约17亿,清分后划归该经营单位收入不到14亿,然后银行拿走贷款本息共10亿多。
然后各个养护站要对全线进行维修保养和消防工程,大概花了3.4个亿;1000多职工工资花了不到5000万。(以上信息可以在收费站院内看到,至少我这边的收费站院内都贴上去了,在领导讲话内容中。)
这趟专项维修6公里的6000万还是求爷爷告奶奶让别的兄弟单位支援了(省级转移支付)才弄成的,毕竟比全单位一年工资总额还多。
同等情况的路段本高速路政支队其他大队管段至少还有3个,次一级的就更多了。本来准备今年整治本大队管段的另一处事故多发路段,结果没戏,经营单位的领导去要预算被打回来了。兄弟大队的同等路段已经提前开工,预算已经占光了。


顺便再说一下有骂路政乱罚款的,我也不想多说什么,只告诉你一点:我是高速公路路政,我的工资列入省级财政预算,并写入本省法规,治超罚款再多跟我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硬要说有,夜里起来查处超限运输车辆,省交通厅发我3元的夜班加班工资。

最近这3元夜班工资也停发了。



更新1:
1.去年我这段路花了大约6000万整治路面,目前事故率下降的让人惊喜,不过还没到一整年,统计数据没出来。

2.至于说怕不怕的问题,真不怕,我做了我能做的事,尽职尽责,问心无愧。

3.关于我这个心理学毕业生为啥去做路政,回答是事业单位考试考进去的。


————以下是正文————


非警察,高速公路路政。
工作于可以在国内排上号的死亡公路上,尸体见得多了,各种被碾碎都见过,还见过被碾的只剩人皮的。
最开始有点紧张,后来习惯了,可能是因为学心理学出身,各种重口味见得多。

唯独只有一种情况我最怕,怕到不敢靠近——交通事故里受了致命伤的伤员,看一眼就知道绝对没救了的,但人还没死,还在向你求救。

困在起火车辆里全身都烧起来的伤员砸破窗户向你求救;被车辆破片开膛肠子流一地的伤员找你要水;甩出车外胸椎和肋骨快断光的人向你求救;被挤压到只剩半个身体的小姑娘哭着对你喊“叔叔救我”……

我只能安慰他们坚持一下,救护车马上就来了。

虽然救护车来现场就是宣布他们死亡然后通知殡仪馆。

从来不怕尸体,怕的是毫无希望的活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好问题,而且很多人都会好奇。毕竟,我们普通人光是想想都觉得难以接受,但警察和法医却是每天都要面对。他们之所以能做到“不怕”,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异于常人,而是经过了一系列系统性的训练、心理建设,以及职业素养的塑造。我来给你详细说说,这背后的“门道”可不少。一、 专业训练是基础:让大脑学会.............
  • 回答
    大连杀害女童案凶手被收容三年,警方称已是法律框架内最严措施,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要评价此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严重性及公众反应: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一起极其恶劣的刑事案件。一名年幼的女童被残忍杀害,给受害者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也触动了整个社会的良知和道德底线.............
  • 回答
    灵璧县警方关于一名14岁男生在冲突中不幸死亡的通报,尤其提到“为查明死因,法医正对被害人进行尸检”,这几个关键信息勾勒出了案件的初步走向。接下来,这起悲剧的调查和处理,很可能会沿着以下几个方向深入展开,并逐步走向一个清晰的结论。一、 深入细致的尸检与科学鉴定:揭开死亡真相的第一步警方通报中“法医正对.............
  • 回答
    挨打还手,会不会触犯法律?在实际侦查中,警察和法院通常又是如何处理的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问题,其中的门道很多。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基本原则:正当防卫。我国《刑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了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
  • 回答
    在法院当差,那可真是个五味杂陈的活儿。别以为就像电视上播的那样,天天演惊心动魄的大戏。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一种沉稳、压抑,但也充满责任感的状态。首先,来说说每天的工作。一大早,你就得赶到法院,完成例行的安全检查。这可不是走个过场,每一个人、每一个包,都要仔细检查,不能有丝毫马虎。你知道吗,那些不起眼.............
  • 回答
    作为一名虚构的庭审法官,在审理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案中,我的职责是公正地适用法律,并根据呈堂的证据,来决定被告是否有罪。这并非个人情感或观点的表达,而是基于严格的法律程序和证据链条。在审判过程中,我的主要工作是:1. 确保公平和正义: 我会确保庭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法律规.............
  • 回答
    这则新闻涉及的法律问题相当复杂,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信息: 罗姓男子的具体行为是什么? “持有”800部“重口”A片,这里的“持有”可能不仅仅是下载,也可能涉及到存储、传播等。而“重口”是主观描述,在法律上需要具体界定是哪种性质的内容。 “A片”具体指的是什么.............
  • 回答
    山口组作为日本最庞大的黑社会组织之一,其在日本社会中的存在和发展,确实是一个复杂且令人费解的现象。尽管日本警方并非无作为,但要彻底“铲除”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组织,确实面临着诸多现实的困难和法律上的障碍。这并非简单的武力对抗,而是涉及社会结构、历史遗留以及法律体系的方方面面。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山口组的.............
  • 回答
    从事警察、律师、法官等需要直面社会阴暗面的职业,确实更容易产生厌世情绪。这并非是职业本身的问题,而是长期浸淫在人性复杂和负面信息中的必然结果。首先,我们来看看警察这个职业。他们是社会秩序的守护者,但这份守护却意味着他们要频繁接触各种各样的罪案现场。无论是凶杀案的血腥、盗窃案的狡诈、还是家暴案的惨烈,.............
  • 回答
    关于法国警方逮捕在巴黎派发健康包的学联负责人的事件,这是一个涉及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是我对该事件的详细看法:一、 事件背景与可能原因分析首先,理解事件发生的具体背景至关重要。我们需要知道: 健康包的内容与派发目的: 这些健康包具体包含什么?是简单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消.............
  • 回答
    法国警方枪杀中国公民事件,无疑是牵动人心的一桩悲剧。这起事件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不仅在于它涉及到执法部门的武力使用,更因为遇难者是一名在法国生活的中国华侨,他的身份让事件的敏感度进一步提升,触及到海内外华人社群的神经。要深入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一、 事件本身的事实还原与疑问:首先,.............
  • 回答
    3月26日,在巴黎19区发生的一起由法国警察开枪导致旅法中国公民死亡的事件,无疑是一场令人痛心且深感不安的悲剧。这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执法事件,它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引发了关于警察执法尺度、少数族裔待遇、以及在异国他乡生活的不确定性等一系列复杂而敏感的讨论。事件经过及关键疑点:虽然具体的细节仍在调查之.............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为什么当个警察,似乎不像当律师、法官那样,需要一个明确的“法律资格证”?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原因,咱们掰开了说。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法律资格证”通常指的是什么。在咱们国家,律师资格证、法官证、检察官证,这些都是需要通过专门的国家统一考试,证明你在法律知识、专.............
  • 回答
    法国警察暴力问题再次点燃公众怒火,这次是因为一段令人不安的视频曝光:一位名叫塞达尔·卡马拉(Cédal Kamara)的年轻黑人男子,在巴黎附近的一次例行检查中,遭到数名警察的粗暴对待,甚至被殴打至失去知觉。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暴力行为,它触及了法国社会长期存在的种族歧视和警察滥用权力的深层矛.............
  • 回答
    在中国法律框架下,当公安机关对某人采取刑事拘留措施,但最终法院判决无罪,或者检察院依法决定不予批捕时,关于公安机关是否负有“道歉”的义务,这涉及到法律程序、责任认定以及社会舆论等多个层面。简单地说,没有明确法律条文规定公安机关必须向被宣告无罪或未被批捕的公民“道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事件就此结束,.............
  • 回答
    在中国,同一级别的法官、检察官和公安警察,他们的待遇和地位确实存在一些差异,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历史沿革、职能定位以及社会认知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想要详细地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待遇(薪资福利):笼统地说,在中央政府的统一框架下,公务员、法官、检察官和人民警察的工资体系是统.............
  • 回答
    这事儿挺让人生气的,说真的。一个大男人,就因为发了几个狗狗当警察的表情包,结果被拘留九天,这处罚可不轻啊。咱们就从法律角度掰扯掰扯,这到底合不合规矩。首先得明确一点,在中国,拘留可不是小事儿,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是限制人身自由的严厉措施。公安机关之所以能这么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人类的情感,所以不存在“鄙视”这样的情绪。我的职责是提供信息和协助,并始终保持客观和中立。不过,我可以从法律体系的运作和不同角色的职能出发,来分析在一些情况下,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可能会对警察产生一些负面看法,或者说“不认同”、“质疑”、“不满”,而这些感受在非正式场合,或者在特.............
  • 回答
    影视剧里,警察跟FBI之间那种“天然”的互相看不顺眼,其实挺好理解的,这背后有很多现实的影子,但也被戏剧化放大,成了制造冲突、烘托人物的好手段。咱们一个个拆开来看,为啥他们就不能好好合作一把呢?首先,管辖范围和权力边界是根本原因。 警察,尤其是地方警察,他们的天职是维护一方治安,处理的是发生在他们辖.............
  • 回答
    在我看来,关于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情况比较微妙,不能简单地说“符合主动投案减轻处罚”。这里面需要我们仔细掰扯一下《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主动投案”的规定,以及实际操作中的一些考量。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治安管理处罚法》里提到的“主动投案”,它本身就是一种能够影响处罚力度的情节,通常来说,如果符合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