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挨打还手,会触犯法律吗?在实际侦查中警察和法院一般是怎么处理的?

回答
挨打还手,会不会触犯法律?在实际侦查中,警察和法院通常又是如何处理的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问题,其中的门道很多。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基本原则:正当防卫。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了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如果你在遭受不法侵害,生命或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候,采取反击措施,即使让对方受到了伤害,只要你的反击是为了制止对方的不法侵害,并且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那就是正当防卫,法律是保护你的,不追究你刑事责任。

那么,重点来了:“不法侵害”和“超过必要限度”。

“不法侵害”: 这意味着对方的行为必须是违法或者犯罪的。比如,对方无缘无故地对你进行殴打、抢劫、性侵等。如果对方只是对你进行语言上的侮辱,或者只是轻微的推搡,但没有造成实质性伤害,你直接上去动手打回去,这就很难说是“不法侵害”的延续,你还手的行为可能就脱离了正当防卫的范畴。
“超过必要限度”: 这是正当防卫最关键也最容易引起争议的地方。简单来说,你的还手行为必须与对方的侵害程度相适应。
比如: 对方只是推了你一下,你却用刀砍伤了对方,这就是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
再比如: 对方用拳头打你,你可以用拳头格挡或者还击,但你不能拿出更具杀伤力的武器,比如棍棒、刀具,尤其是当对方已经停止攻击或者被制服的时候。
特殊情况: 法律还规定了“特殊正当防卫”,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重伤的,不负刑事责任。” 这个规定给予了面对极端暴力时更强的自卫空间。

在实际侦查和审判中,警察和法院是如何处理的呢?

这通常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需要细致调查的过程,因为要还原当时的情景,判断侵害是否“正在进行”,以及还手行为是否“超过必要限度”。

1. 现场勘查与证据收集:
警察到达现场后,首先会控制现场,制止双方的进一步冲突。 会询问当事人、证人,并进行现场勘查,比如查看是否有打斗痕迹、受伤情况、使用的器械等。
收集物证: 比如受伤人员的伤情鉴定报告、遗落在现场的凶器或者工具、监控录像(这是非常重要的证据)、现场的血迹等。
询问笔录: 对双方当事人、在场证人、目击者进行详细的询问,记录他们的陈述。这其中会重点关注:
冲突是如何开始的?
谁先动的手?
对方施加的侵害是什么性质的?(例如:殴打、持械、威胁等)
你还手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当时你是否感到生命或身体受到严重威胁?
还手的时候,对方是什么状态?(例如:是否还在攻击?是否已经被制服?)
还手使用的工具和力度如何?

2. 责任认定与法律适用:
区分“正当防卫”与“故意伤害”: 这是最核心的环节。
如果判断为正当防卫: 案件通常会以“不负刑事责任”结案。但具体情况也可能根据情节程度,例如是否造成了轻微损害,最终决定可能是在派出所进行调解,或者移交检察院后不起诉。
如果判断为互殴: 也就是双方都有动手,且都不能完全排除责任,那么双方都可能构成故意伤害。
如果判断为故意伤害(一方是侵害者,另一方是还手者,但还手者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 那么还手者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必要限度”的界定: 这是最难把握的。法院在审理时会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侵害的紧迫性: 对方的侵害是否正在进行,是否立即会造成严重后果。
侵害的强度和方式: 对方是以拳脚相加,还是持刀砍杀?
还手者的动机: 是为了制止侵害,还是报复泄愤?
还手的方式和强度: 还手的力度、使用的工具、还手的次数等。
还手行为与侵害行为的比例: 是否与对方的侵害程度大致相当。
是否存在脱离危险的可能性: 在还手过程中,是否有机会脱离危险但没有选择。
目击者证言和监控录像: 这些客观证据对于还原事实至关重要。

3. 法院的判决:
案件移送检察院: 如果公安机关认为有犯罪事实,但属于正当防卫,可能会建议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
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察院会独立审查证据,决定是否提起公诉。如果认为符合正当防卫,会做出不起诉决定;如果认为构成犯罪,会提起公诉。
法院审理: 法院会结合公安和检察院的证据,以及庭审中的质证和辩论,最终作出判决。
关于“正当防卫”的界定,有时会存在一定的弹性空间, 尤其是在面对突发、紧急、高强度暴力的情况下,司法机关会更加慎重。例如,在面对持凶器攻击时,即使还手导致对方重伤,也可能被认定为正当防卫。

举个例子来说明:

情形一: 你在路上正常行走,突然一个人冲过来,二话不说就扇了你一个耳光。你当然可以还手,比如推开他,或者扇回去一个耳光。如果对方因此摔倒,但没有受重伤,你的行为很可能被认定为正当防卫。

情形二: 同样是你被打了耳光,但对方在你还手时,已经没有继续攻击的意图,甚至试图逃跑,而你却追上去,用脚猛踢对方,导致对方骨折。这种情况下,你的还手可能就被认为超过了必要限度,构成故意伤害。

情形三: 对方持刀威胁你,并试图捅你。你出于自卫,夺下刀,并用刀刺伤了对方,导致对方重伤甚至死亡。在许多情况下,这种行为会被认定为正当防卫,尤其是在“特殊正当防卫”的范畴内,你可能不负刑事责任。

总而言之,挨打还手是否触犯法律,关键在于你还手的目的是什么,以及你的还手行为是否恰当。 如果是为了制止对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且程度相当,那就是正当防卫,受到法律保护。如果超出了这个界限,那就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了。在实际操作中,警察和法院会非常谨慎地审查证据,力求还原事实真相,公正裁决。对于普通人来说,最稳妥的做法是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或者在必要时,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正当防卫意图,并尽量保留相关证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中国的法律是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而不是为了维护正义.

所以,如果你按法律办,别人打你,忍着,同时那个录像机录下来,再问一下他身份证号.

等他打完了,你去报警,慢慢等警察来安慰你,慢慢等,哈哈哈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