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宝玉挨打钗黛的反应分别表现了什么?

回答
《红楼梦》中宝玉挨打一节,本是黛玉和宝钗二人性格差异最淋漓尽致的展现,也是她们对宝玉情谊深浅的无声告白。

黛玉的反应:心痛如绞,情深义重

当宝玉被贾政毒打的消息传来,黛玉的反应那叫一个“如丧考妣”。书中细致描绘了她的模样:

闻讯如雷轰顶,魂魄俱失。 黛玉平日里就体弱多病,对宝玉更是牵肠挂肚。一听到宝玉挨打,她仿佛天塌下来一般,整个人都懵了,气息奄奄,神魂不定。那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最直接的疼痛,比自己生病还要厉害。
哭泣无声,却比哭出声更令人心碎。 黛玉不是那种会大声嚎哭的性子,她的痛苦是往自己肚子里咽的。她只是“泪如雨下”,却又是“哭不出声”,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只剩下一种麻木的、钻心的痛。这种无声的哭泣,恰恰说明了她对宝玉的情感有多么深沉,已经到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地步。
不顾自身安危,只想着去见宝玉。 尽管身体虚弱,黛玉却一心想冲到宝玉身边,探望他的伤势。这是一种超越一切顾虑的冲动,是她心中最纯粹的牵挂。她不考虑自己的身体能不能承受,也不考虑别人的阻拦,只想着看到宝玉,确认他安好。这种不顾一切的劲头,正是她对宝玉刻骨铭心的爱。
关心宝玉的伤,更关心他的心。 即使见到宝玉,她问的也不是“你哪里伤了”,而是“你怎么样了”。她更担心宝玉挨打后心灵的创伤,担心他会因此产生什么样的想法。这种细腻的体察,说明她对宝玉的了解已经到了骨子里,知道他是一个多么敏感、多么容易受伤的人。
“我比他多挨一顿打,我也甘心。” 这是黛玉最令人动容的一句话。她宁愿自己去承受那份痛苦,也不想让宝玉受一点点委屈。这种牺牲精神,将她对宝玉的爱推向了一个极致。这不是简单的同情,而是把宝玉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并且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去弥补。

黛玉的反应,无一不体现了她对宝玉那份纯粹、深刻、带有牺牲精神的爱。她的爱是敏感的、细腻的,也是炙热的、不顾一切的。她把宝玉视为自己生命的全部,宝玉的任何一点不幸,都会让她感同身受,甚至愿意替他承担。

宝钗的反应:沉静稳重,情理兼顾

相较于黛玉的失态,宝钗的反应则显得更加冷静和得体:

表面关心,实则理智。 宝钗听到宝玉挨打的消息,同样表现出关心,但她的关心更多体现在“问”。她会仔细询问宝玉“受了多少”,伤势如何,但她的语气和神态始终保持着一种“安详”和“大方”。她不像黛玉那样涕泪交加,而是带着一种“贤淑”的关怀。
劝诫宝玉,更侧重“检点”。 宝钗在看到宝玉后,虽然也表示慰问,但很快就切入了“劝诫”的主题。她认为宝玉挨打是“你自身的毛病”,是“不知检点”的后果。她会告诉宝玉“赶紧调养”,更重要的是“以后别再犯了”。她的劝说,更多的是一种“规劝”和“教育”,希望宝玉能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变得“规矩”起来。
从“理”出发,而非“情”。 宝钗的出发点是“合乎道理”和“社会规范”。她认为宝玉不该痴迷于脂粉堆,不该做出“混帐事”,所以挨打也是“活该”。她的爱,更多的是一种“端方”、“理性”的关怀,希望宝玉能走上“正途”,而不是沉溺于儿女情长。
“我倒不介意。” 宝钗在劝宝玉时,提到“若说是因为别的,我倒不介意。” 这句话看似是为宝玉开脱,实则也是在暗示,她不希望宝玉因为“自己”而挨打。这透露出她对宝玉的感情,但这种感情,更多的体现在对宝玉“前途”、“名声”的考量上,而不是像黛玉那样,把宝玉的安危放在首位。
“谁不愁呢?” 宝钗也承认自己是“愁”的,但她的“愁”更多的是一种“大家闺秀”应有的体面和责任。她会担心宝玉的身体,但她更注重的是如何“弥补”和“劝导”,让宝玉能够“安生”。

宝钗的反应,展现了她作为大家闺秀的“端庄”、“稳重”和“合乎礼仪”。她的关心是理性的,她的劝诫是基于“道理”的,她的爱,更多地体现在对宝玉“未来”的规划和“修正”上,希望他能成为一个符合社会期待的“好男人”。

对比与深意

通过对二人反应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

黛玉代表着“情”的极致,宝钗代表着“理”的完善。 黛玉的爱是纯粹的情感驱动,不计后果,不求回报。宝钗的爱则是理性的考量,希望宝玉能够“更好”,甚至“更符合自己”的期望。
一个倾尽所有,一个循序渐进。 黛玉是将自己所有的情感和生命力都倾注在宝玉身上,她的喜怒哀乐都与宝玉息息相关。宝钗则更像一个旁观者,在远处观察、引导,希望宝玉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
一个“知己”,一个“贤妻”。 黛玉是宝玉的精神伴侣,她懂得宝玉的灵魂,理解他的叛逆和才情。宝钗则更像一个“贤妻”的典范,能够照顾宝玉的生活,引导他走向“正途”。

宝玉挨打这一节,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黛玉和宝钗对待宝玉的不同方式,也映射出她们各自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黛玉的悲伤是淋漓尽致的,宝钗的忧虑则是含蓄内敛的。一个是为了爱而生,一个是为了爱而“规劝”。一个是对宝玉“心疼”,一个是对宝玉“着想”。这两种不同的情感表达,恰恰构成了《红楼梦》中最动人的女性形象,也为宝玉的情感归宿留下了无尽的猜想和遗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通俗点理解这个事件:

你因为沉迷游戏被你爹揍趴下了,正躺在床上哼哼。有个小保姆在照顾着你

一个表妹是三好学生,她红着眼睛拿着一瓶红花油过来,告诉小保姆红花油的用法。然后又问你的小保姆被打得原因。小保姆告诉她是因为通宵玩游戏。你怕牵扯到自己表哥,所以不让小保姆多说。表妹则说她还不知道自己表哥是啥样子的人,然后劝你以后少打游戏,别惹你老爸。

另一个表妹则经常和你一起开黑,通宵排位,她趁小保姆不在哭哭啼啼地跑过来,见你没醒就直接上手把你推醒,你慌忙起来结果牵扯到了伤口疼了一下,她擦擦泪,最后犹犹豫豫想了一会,好不容易才憋出一句话“你还是改了吧”。

你忍着痛回答:“放心,还差三分上钻石。”

你说,哪个更懂你?哪个和你更亲近?

一个是为你好,劝你上进,这个没错,但她有没有顾忌到你的本心呢?你爱玩游戏她是知道的,但她喜不喜欢玩游戏的你呢?

另一个为什么犹豫了半天才劝你?因为她很矛盾。为什么会矛盾。因为她知道你喜欢玩游戏,但她就是喜欢爱玩游戏的你,她舍不得你改又怕你为此再度挨打,所以才忍痛劝你。同时,她又怕你真的就此改了,所以才矛盾。

对比之下,亲疏立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红楼梦》中宝玉挨打一节,本是黛玉和宝钗二人性格差异最淋漓尽致的展现,也是她们对宝玉情谊深浅的无声告白。黛玉的反应:心痛如绞,情深义重当宝玉被贾政毒打的消息传来,黛玉的反应那叫一个“如丧考妣”。书中细致描绘了她的模样: 闻讯如雷轰顶,魂魄俱失。 黛玉平日里就体弱多病,对宝玉更是牵肠挂肚。一听到宝.............
  • 回答
    这情节,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叫晴雯去给林黛玉送旧绢子。初看之下,似乎只是个寻常的差事,可细细琢磨,这里面藏着不少门道,可以说是宝黛之间一段深藏不露的“心里话”。首先,得说说这“旧绢子”的来历。这东西可不是普通的帕子,它是宝玉挨打之前,林黛玉亲手为他做的那条旧绢子,上面还绣着他自己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涉及到宝玉情感的复杂性、他对不同女性的认知以及写作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方式的意义。宝玉能为晴雯写《芙蓉女儿诔》,却在黛玉去世时写不来,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一、对晴雯的感情:一种超越死亡的怀念与肯定 晴雯的逝去是一种不公与悲愤: 晴雯的死,在宝玉看来,是她纯洁、正直.............
  • 回答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得把那时候王夫人跟宝玉、宝钗、黛玉这三个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掰扯清楚。话说那会儿,宝玉身上总有些跟旁人不大一样的地方,不是说他多淘气,而是那性子,总爱做些不合时宜的事儿,或者说些叫人摸不着头脑的话。王夫人呢,她是个“正经”的太太,心里头最看重规矩和体统,当然,她也疼宝玉,但这份疼,有时.............
  • 回答
    宝玉大婚后,袭人被撵出贾府,这在《红楼梦》的情节中是一个相当令人唏嘘的转折,也牵扯到多方面的因素,并非简单的“被撵”二字可以概括。要详细讲述,咱们得把时间线往前推一推,看看当时府里头的情况,以及袭人自身的定位和她身上发生的种种。首先,咱们得明白袭人在贾府中的身份和定位。袭人不是个普通丫鬟。从她初入宝.............
  • 回答
    宝玉的这句话,初听之下,确实带着一股子年轻男子的尖锐和某种程度的残酷,但细细品味,背后却藏着他那份对女性命运的深刻关切和无奈的洞察。“少女时像‘宝珠’”,这话说得极是贴切,也极符合宝玉一贯的审美趣味。他眼中,未出阁的女儿家,尤其是那些他自家院子里、或是他常去拜访的亲戚家的女孩儿,如林黛玉、薛宝钗、史.............
  • 回答
    宝玉和黛玉初见时摔玉,这件事可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里面门道可深着呢!这背后藏着宝玉对世俗规则的反叛,也埋下了他与黛玉之间特殊情谊的种子。咱们这就细细道来。你想啊,贾府是什么地方?那是四大家族之首,钟鸣鼎食之家,权势煊赫。在这里,一个人出生,那可是含着金钥匙的,从头到脚都带着“贵”字。宝玉更是贾母的宝.............
  • 回答
    在《红楼梦》原著中,晴雯的命运是令人扼腕叹息的,她最终被王夫人认为是“狐狸精”,并被王善保家的罗织罪名赶出了大观园,不久后便凄惨病逝。宝玉对此悲痛欲绝,也曾极力想要挽救,但最终未能如愿。要详细讲述宝玉如何才能救下晴雯,我们首先要分析宝玉当时所处的困境,以及晴雯被逐的根本原因,然后才能探讨宝玉可能采取.............
  • 回答
    这情节,虽然短短几笔,可里头的故事和人情却深着呢。咱们得一点点捋。宝玉挨了贾政的打,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贾政是什么人?是宝玉的亲爹,又是家里的一家之主,又是老学究,平日里就严厉,觉得宝玉不成器,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这次挨打,据说是因为贾政觉得宝玉在外头惹了事(比如跟琪官眉来眼去的),又加上他对宝玉.............
  • 回答
    宝玉不救晴雯,这绝非一个简单的“不救”就能概括的,里面掺杂了太多时代的局限、人性的弱点,以及他自身那份无法挣脱的封建礼教的桎梏。要深入理解,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白宝玉当时的处境。他虽是荣国府的宝二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在那个男尊女卑、等级森严的时代,他终究是个男孩,一个注定要被培养.............
  • 回答
    问到宝玉和黛玉后期是不是生分了,这其实是一个很能引起读者共鸣,也颇费思量的问题。我的理解是,他们之间的感情,与其说是“生分”,不如说是经历了更深层次的磨砺、考验,以及无可避免的现实冲击下,展现出了更为复杂和沉重的色彩。 如果非要说“生分”,那也绝不是情感的淡漠,而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他们能够坦然、直.............
  • 回答
    说起宝玉、晴雯、麝月这三个人的住处,这在《红楼梦》里可不是一件简单就能说清楚的事,因为他们的身份和时节不同,住的地方也会跟着变。得先从宝玉说起。宝玉,那可是贾府的公子爷,自然住在怡红院。这怡红院是宝玉的“寝宫”,也是他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院子打理得极是精致,满院子的海棠花,四季都有景致,所谓“怡红快.............
  • 回答
    关于宝玉和黛玉的成亲,这绝对是一个引人遐想、也让人心痛的话题。如果他们真的成亲了,那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细剖析。从“情”的层面来看,这无疑是他们爱情的最高圆满。宝玉和黛玉之间,那是一种骨子里契合的、超越世俗理解的感情。他们的相遇,仿佛是前世注定的重逢。黛玉的敏感、才情,与宝玉的.............
  • 回答
    这事儿要是真发生了,那贾府里可就炸开了锅了。别看他们是皇亲国戚,骨子里头还是封建大家族,对这种事情的看法和处理方式,那可不是咱们现在能想象的。首先,最最直接的反应,肯定会是震惊和愤怒。宝玉是贾母的心头肉,是王夫人唯一的指望,更是贾府未来继承人的热门人选。他要是出了这种“丑事”,而且还是跟家里的一个丫.............
  • 回答
    宝玉喜欢黛玉,这事儿大伙儿都知道,也都是明明白白的。他看黛玉的眼神,那叫一个含情脉脉,说的话,也都是掏心窝子的知心话。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痴心种子,他又能在怡红院里,在各种场合,跟那些个丫头们“左右撩闲”。这事儿,初初看来,有点叫人费解,好像是矛盾的。但你要是细细咂摸一下,这事儿啊,其实也不是什么奇怪.............
  • 回答
    贾府的大少爷贾宝玉,生来就被寄予厚望,偏偏他志不在此,整日与那烟花柳巷的女子厮混,最让长辈们头疼的是,他对林黛玉那孤苦伶仃的小表妹,竟然到了痴迷不悟的地步。两人一个性情孤高敏感,一个叛逆不羁,在那个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的时代,他们的爱情无异于飞蛾扑火,注定被烈焰灼伤。若是他们真的不顾一切,选择私奔.............
  • 回答
    在《红楼梦》中,宝玉和贾琏都称“二爷”,这确实是读者容易混淆的地方,也反映了当时家族中辈分和排行的一些复杂性。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从他们各自的家族背景和排行方式来梳理。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宝玉和贾琏并不是亲兄弟,他们是贾府嫡亲的两房的少爷,但他们确实是同辈,且都是家中庶出的第二位公子。一、 宝.............
  • 回答
    要说宝玉不能保护身边的丫鬟,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他毕竟是衔玉而生的贵公子,锦衣玉食,万千宠爱于一身,身上有太多身不由己的地方。首先得从他自身定位说起。宝玉是贾府未来家业的继承人,虽然他本人对仕途经济不感兴趣,但老爷子(贾政)可是把他看得死死的,希望他能读书做官,光宗耀祖。.............
  • 回答
    关于晴雯与宝玉是否发生过性关系,在《红楼梦》的文本中,并没有明确、直接的描写。这是曹雪芹有意为之的留白,也因此成为读者和研究者们争论不休的焦点之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并尽量详细地呈现相关的论据和观点:一、 文本中的暗示与模糊之处: 亲密且超越主仆的关系: 晴雯是宝玉最喜爱的丫.............
  • 回答
    薛宝钗之所以一再劝说宝玉读书,即使明知他厌恶读书,这背后隐藏着她复杂的心思和她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封建礼教的忠实拥护者与实践者 时代的要求: 在清朝,尤其是士大夫阶层,读书应试、功名利禄是衡量一个男性价值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这是那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是男性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