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宝玉和黛玉初见时 为什么会摔玉?

回答
宝玉和黛玉初见时摔玉,这件事可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里面门道可深着呢!这背后藏着宝玉对世俗规则的反叛,也埋下了他与黛玉之间特殊情谊的种子。咱们这就细细道来。

你想啊,贾府是什么地方?那是四大家族之首,钟鸣鼎食之家,权势煊赫。在这里,一个人出生,那可是含着金钥匙的,从头到脚都带着“贵”字。宝玉更是贾母的宝贝疙瘩,从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贾母眼里,他就是衔玉而生的神仙宝贝,是家族未来的希望。

宝玉自己呢?他可不是那种循规蹈矩、一心钻营功名利禄的“好孩子”。他生下来嘴里就含着一块宝玉,这块玉可不是普通的石头,那是他身份的象征,是他的“命根子”,更重要的是,在当时那个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宝玉却对仕途经济嗤之以鼻,整日就喜欢在女儿堆里厮混,研究诗词歌赋,玩乐嬉戏。这在长辈们看来,简直是离经叛道,不务正业。

所以,当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时,他当然是带着一种审视和好奇的目光。他之前没见过黛玉,但听说过她的名声,也知道她是从苏州来的,模样儿是极好的。你想,宝玉平日里最爱跟那些品貌出众、有灵气的女孩子打交道,黛玉这样的人物,他当然会格外留意。

而黛玉呢?她更是出身不凡,父亲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官至巡盐御史,家世清白,才情过人。黛玉自幼丧母,又寄人篱下,心里自然是敏感多疑,带着几分清高和孤傲。她到了贾府,面对着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家族,还有那些平日里听惯了奉承话的亲戚,她也必然会有一番观察和打量。

那么,宝玉为什么会突然摔玉呢?关键就在于他看到黛玉的那一刻,他被黛玉的气质深深吸引了。他觉得黛玉“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一双眼睛“水汪汪的,又带着些儿无可如何之状”。他觉得黛玉这般人物,绝不是一般凡俗女子能比的。

就在他看得入神的时候,贾母旁边有个丫鬟,说了一句什么话来着,大概是想讨好宝玉,说黛玉跟宝玉长得特别像,是“神仙似的”。这句“神仙似的”可能触动了宝玉的神经。为什么?因为他觉得自己嘴里的这块玉,本就是他的身份象征,是他的独一份。如果黛玉也长得像“神仙”,那岂不是说她也和他一样,也是“神仙”下凡?

更深层的原因是,宝玉一直以来都觉得这块玉是他身份的象征,是他被赋予的“贵气”和“灵气”的载体。但同时,他也觉得这块玉把他和其他人隔离开了,让他无法真正与人平等相处。他觉得自己是“混世魔王”,不应该被这块玉所束缚,不应该只因为这块玉就被看成“特种人才”。

当他看到黛玉,他觉得在黛玉身上看到了另一种“灵气”,一种和自己相似的、不属于世俗的灵气。他觉得黛玉这个人才是真的与众不同,是和他一样“有灵性”的人。所以,当那句“神仙似的”一出来,在他脑子里就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他是衔玉而生的“神仙”,但黛玉也像“神仙”。

他觉得,如果黛玉也像“神仙”一样,那他嘴里的这块玉,岂不就是多余的了?这块玉是他身份的标志,是他与别人区别开来的东西。如果黛玉也拥有了同样的“神仙”气质,那这块玉就没了它特殊的意义,甚至成了他与黛玉之间关系的障碍,一个把他和她分隔开来的东西。

所以,他一时激动,就觉得不如把这块玉“摔碎了”,以此来证明黛玉比他更“神仙”,或者说,是为了打破这块玉所代表的、把他和其他人(包括他心目中的“神仙”黛玉)区分开来的界限。他想要的是一种平等,一种心灵上的契合,而不是因为一块玉而产生的身份上的隔阂。

你想想,他平常最看重的是什么?是“意趣”,是“情”。这块玉虽然是他的“命根子”,但在他那一瞬间,他更看重的是他感受到黛玉身上的“意趣”和“情”,他觉得这比他嘴里的玉更重要。把玉摔了,也是一种对世俗评价体系的挑战,一种宣告:“我宝玉不只是一块玉,也不只因为这块玉而存在!”

当然,这只是宝玉当时的心理活动,他自己可能都没完全想清楚。但这件事情,却非常准确地描绘了他这个人:叛逆、感性、追求精神上的平等和契合,并且他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就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认同和喜爱。这一下摔玉,也为他和黛玉之间那段缠绵悱恻又充满悲剧色彩的情感,打下了最特别的开场白。

可以说,这块玉,既是他身份的象征,也是他想要打破的桎梏。而黛玉的出现,在他心中,是真正能与他心灵相通的存在,是他愿意为之“摔碎一切”的珍贵。所以,他摔的不仅仅是一块玉,更是他对黛玉的初见之情,和对世俗价值的无声反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贾家只有他有玉,别人没有,刚来的表妹也没有,他觉得自己像个另类,就任性摔玉了。从侧面理解。贾宝玉不成熟,娇生惯养,担不起贾家未来接班人的责任!他出生就有的通灵宝玉被贾家视为家族祥瑞,代表着贾家的希望,宝玉就这样随意丢弃贾家的希望,可见,贾府未来必定衰败!如果黛玉嫁给他,也是不得善终!不如早早单身病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宝玉和黛玉初见时摔玉,这件事可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里面门道可深着呢!这背后藏着宝玉对世俗规则的反叛,也埋下了他与黛玉之间特殊情谊的种子。咱们这就细细道来。你想啊,贾府是什么地方?那是四大家族之首,钟鸣鼎食之家,权势煊赫。在这里,一个人出生,那可是含着金钥匙的,从头到脚都带着“贵”字。宝玉更是贾母的宝.............
  • 回答
    这事儿若真传到她们耳朵里,那可就有热闹瞧了。不过,谁也不能一口咬定她们会怎么想,毕竟这府里的女人,心思都深着呢。贾母:老太太要是知道了,怕是先要愣一愣,然后细细地品味一下。她毕竟是过来人,年轻时候的感情和身体发育,她都经历过。宝玉这么大了,是该有那么回事了。关键在于“谁”和“怎么”来的。 对袭人.............
  • 回答
    问到宝玉和黛玉后期是不是生分了,这其实是一个很能引起读者共鸣,也颇费思量的问题。我的理解是,他们之间的感情,与其说是“生分”,不如说是经历了更深层次的磨砺、考验,以及无可避免的现实冲击下,展现出了更为复杂和沉重的色彩。 如果非要说“生分”,那也绝不是情感的淡漠,而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他们能够坦然、直.............
  • 回答
    关于宝玉和黛玉的成亲,这绝对是一个引人遐想、也让人心痛的话题。如果他们真的成亲了,那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细剖析。从“情”的层面来看,这无疑是他们爱情的最高圆满。宝玉和黛玉之间,那是一种骨子里契合的、超越世俗理解的感情。他们的相遇,仿佛是前世注定的重逢。黛玉的敏感、才情,与宝玉的.............
  • 回答
    贾府的大少爷贾宝玉,生来就被寄予厚望,偏偏他志不在此,整日与那烟花柳巷的女子厮混,最让长辈们头疼的是,他对林黛玉那孤苦伶仃的小表妹,竟然到了痴迷不悟的地步。两人一个性情孤高敏感,一个叛逆不羁,在那个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的时代,他们的爱情无异于飞蛾扑火,注定被烈焰灼伤。若是他们真的不顾一切,选择私奔.............
  • 回答
    《红楼梦》里,宝玉和黛玉这对“木石前盟”的故事,说是虐恋情深,一点不夸张。他们俩凑在一起,那是真真切切的,旁观者看着,有时候是甜到心里,有时候又是酸到牙根痒痒,特别像咱们现在说的“虐死单身狗”。要说他们俩怎么虐狗,那可真是从生活的点滴细节里,一点点渗出来的。1. 眼神里的密语,旁人插不进的默契宝玉和.............
  • 回答
    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袭人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也挺能看出她那心思。首先,咱们得理解袭人是谁。她是宝玉身边最得力的丫鬟,可以说是半个主子。她对宝玉的情感,那是复杂得很。有主仆情分,但更深的是一种近乎“姨娘”的情分。她打心底里盼着宝玉好,盼着他能出人头地,也盼着自己能跟着宝玉一起.............
  • 回答
    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实际管理者,其精明强干、八面玲珑的性格,让她在众多人物关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她对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木石前盟”情愫的洞察与撮合,甚至几次三番地拿来打趣,这其中自有其深意,并非简单地因为她偏爱黛玉或厌恶宝钗。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细细掰扯王熙凤的出身、处.............
  • 回答
    宝钗和黛玉,这对《红楼梦》里最引人注目的女性角色,她们之间的关系,可不是一句“好”或者“坏”就能简单概括的。这是一种复杂得像织锦一样的感情,交织着欣赏、较量、试探,甚至还有一些不易察觉的共鸣。初见之时,黛玉便觉得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像自己那样“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宝钗待人接物,温厚平和,.............
  • 回答
    红楼梦里的宝钗黛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皆是倾国倾城的人物。可要说起不足之处,那便是如同璞玉身上偶尔 드러날 수 있는 微小的瑕疵,或是本应圆满却藏着一丝遗憾。若要细细剖析,宝钗的“不足”更多体现在她的“得体”之下,黛玉的“不足”则在于她“真性情”里的脆弱。首先,从宝钗身上来看,她的“不.............
  • 回答
    要说《红楼梦》里元妃端午节赐礼赏赐宝钗的东西比黛玉多,这背后可不是简单一件“偏心”的事,它牵扯到书中人物的身份、家族关系,以及作者曹雪芹通过这些细节所要表达的深层用意。咱们得一件件捋清楚。端午节的赐礼:细说分明先来看看那个关键的端午节。元妃省亲,大观园里热闹非凡,这是何等荣耀的场面。元妃作为皇妃,地.............
  • 回答
    在《红楼梦》中,宝玉和贾琏都称“二爷”,这确实是读者容易混淆的地方,也反映了当时家族中辈分和排行的一些复杂性。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从他们各自的家族背景和排行方式来梳理。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宝玉和贾琏并不是亲兄弟,他们是贾府嫡亲的两房的少爷,但他们确实是同辈,且都是家中庶出的第二位公子。一、 宝.............
  • 回答
    谈到宝玉和薛蟠,一个是贾府里衔玉而诞的贵公子,一个是皇亲国戚的“呆霸王”,同是“不学无术”,却有着天壤之别,也因此招致了不同的评价。民众和红学家的偏爱,也并非空穴来风,这背后涉及了他们各自的出身、所处的环境、以及对“有术”的定义和价值取向。同样的不学无术,宝玉与薛蟠的本质区别 “不学无术”的定义.............
  • 回答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问题,确实是围绕这部巨著展开的最核心、最热闹的争论之一。很多人对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抱有保留甚至否定的态度,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文学上的考量,也有对原著精神的理解。至于曹雪芹如果健在,是否会安排宝玉和宝钗结婚,这更是个引人入胜的猜想,需要我们从原著的脉络和曹雪芹的创作意.............
  • 回答
    《红楼梦》中的花袭人与贾宝玉之间的亲密关系,确实是书中一个引人遐思的篇章。袭人初次与宝玉发生“那事”,书中描述的场景是宝玉睡着了,袭人觉得他“身上像火炭似的”,然后便发生了“人事”。袭人当时的心理活动是,“自己如今除了老太太之外,也只有这一个主子了,……虽然是主子,但终究是男人,此事体也 ought.............
  • 回答
    林黛玉在《红楼梦》中写下"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诗句,是其复杂性格、身世处境与命运感的集中体现。这一诗句既是对现实的控诉,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悲叹,其深层原因可从以下几个层面解析: 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困境1. 体质虚弱的现实基础 林黛玉自幼体弱多病,"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
  • 回答
    这问题问得真好,很多人读完《红楼梦》,尤其是随着阅历的增长,真的会有“娶妻当娶薛宝钗”的念头,同时对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结合,会觉得不那么“圆满”,甚至有些可惜。这背后其实是读者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在故事中的投射,也是曹雪芹高明之处,他塑造的人物太立体,太真实,能引发我们内心深处的思考。让我试着把这个感受.............
  • 回答
    谈论黛玉和宝钗谁更适合做宝玉的妻子,这大概是红楼梦迷们最津津乐道、也最难有定论的话题了。这就像问两种截然不同的花,哪一朵更适合点缀一块美玉,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想要什么样的“美”的呈现。宝玉的“情”,黛玉的“灵”,宝钗的“稳”,这三者之间的化学反应,是《红楼梦》最动人的地方,也是最令人唏嘘的所在。.............
  • 回答
    《红楼梦》中,袭人和金钏同为宝玉身边的大丫头,论理上二人都是伺候宝玉的体己人,也都有着与宝玉之间或明或暗的“不清不楚”之处。然而,她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一个飞黄腾达,成为宝玉的准姨娘;另一个则香消玉殒,悲惨收场。这其中的缘由,绝非仅仅是运气好坏,而是她们各自的“道行”和处境所决定的。咱们先聊聊金钏儿.............
  • 回答
    宝马和雷克萨斯,这两个来自德国和日本的豪华品牌,一直以来都是消费者心中绕不开的选择。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魅力和拥趸,但在“性价比”这个更为实际的维度上,它们的表现又会有怎样的差异呢?今天,我们就从最贴近日常用车成本的几个方面——维修、保险和油耗——来掰扯掰扯,看看谁的性价比更胜一筹。 维修保养:德国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