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没人看到我的另一个宝钗黛玉的回答,贴在这:
宝钗和黛玉关系到底怎么样? - Alex Xu 的回答 - 知乎大家一起围观和吐槽吧~一个人讲笑话寂寞,人多了才好玩儿~
----------------------------------------------------------------------
最近重温红楼梦,终于是从一个大人的世界看他们了。宝玉对女孩子的感情,我觉得说怜惜啊体贴啊都不一针见血。书里形容他是“痴”。什么叫痴?就是猫奴对猫的感情。就是看到野猫淋雨会心疼死,路上有猫就必须去喂食和撸两把,自己家的猫就更是祖宗,这样的感情。他对黛玉的感情,是他心中对待老婆+知己的感情,和“痴”是两个层面。这也是黛玉为啥不会因为丫鬟和他吃醋,顶多想“这傻X撸猫时候神情很专注啊,爱猫的男人都是温暖的”
我长大以后才懂,宝玉对黛玉的好,是怎样难得。一个熊孩子,真熊那种,虽然有点文艺,有时候很暖,但是很常规地惹了事儿就跑(金钏儿事件),而且会惹大事儿(寻找蒋玉函事件他爸都吓尿了好么,不打死他也是亲生的了),心情不好会抽风(踢过袭人,和晴雯吵架),看到妹子犯花痴,经常需要有人跟在后面擦屁股(衣服坏了得让晴雯拼命来补)。但是他只要一见到黛玉,就会秒变成年人。他会突然思虑无比周全,从黛玉最近有没有什么烦心事开始考虑,到她哭完午睡对身体不好,到睡太久对身体不好,到千万别让她哭,事无巨细。所以他会挨打之后给黛玉送帕子,会和她说不我疼我是骗他们的,会知道什么时候该讲笑话逗她笑,会知道遇到什么事她会生气。他拼尽全力在了解一个人,最后到能读懂一个眼神(赵姨娘来了,黛玉看他一眼,他就走了,家教真好)。所以年纪大了觉得,世界上没有人天生就了解另外一个人,尤其是那种特别自我中心的,如果他/她知道你想什么,一定是因为用心和努力。
很多人会比较黛玉宝钗和袭人晴雯。其实黛玉宝钗没什么可以比较的,因为首先两人好得不行——聪明人都很寂寞,俩人利益有冲突也是(家长的)君子之争,两个通透人在一起玩耍是很愉快的。其实宝钗骨子里很骄傲,所以喜欢黛玉的同时总有点冷眼看他们爱来爱去,感叹“懵懂无知太年少,图样图森破”的感觉。实际上她俩一个看似入世实际出世(所以别因为金钏儿的事骂宝姐姐,她一个小姑娘没有父亲,哥哥不靠谱,早早被生活淬炼成冷静理性的人了,她对金钏儿冷漠,可是她对自己也不热情啊),一个看似出世实际入世,哪有什么高低之分呢。另外宝玉心里也不是宝钗温柔加一分,黛玉可爱加一分这样算的。和贾母一样,算法是黛玉是我老婆,计分完毕;宝姐姐敲好的,我很喜欢她。
但是晴雯和袭人就比较有趣了。如此两个不同的人,为毛宝玉都喜欢?其实再看书就发现,这两人在宝玉心中角色完全不同,但是都很重要。袭人像大人,虽然没读过书,但是心中有些小原则,帮助维持怡红院正常运转;也因为像大人,会把宝玉照顾得很好,家里闹矛盾也会息事宁人(别说她告密坑晴雯了,晴雯和宝玉吵架她也是跪着拉架的,她和王夫人的剖白也算是给宝姐姐助攻,给自己铺路,和晴雯关系不大),看得出宝玉对她很依赖。晴雯是个孩子,聪明伶俐技术好,但是还是在小孩子快意恩仇的思维模式上,还没有学会权衡,生气了照样糊宝玉一脸。说实话你很难指望晴雯能像袭人一样会照顾人。
但是宝玉想“淘气”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袭人作为大人思维,很难理解宝玉淘气的动机、乐趣,甚至还会告诉他妈。所以电视剧晴雯撕扇子和宝玉笑作一团,袭人赶来露出了“你俩有病啊”的表情。但是晴雯不一样,孩子的思维方式背后,还有个假小子式的勇气活跃和好奇心。最感人的是给黛玉送帕子那回,宝玉支走袭人(你看他知道袭人会告诉他妈),让晴雯去给黛玉说“我病好了”,晴雯说:“你是不是傻,你敢不敢再刻意一点。咱们送个东西好么?”宝玉说那就把旧帕子拿去吧。晴雯又很担忧地说:“为毛拿旧的啊,你妹子会不会生气啊?”(这里真是很担忧,不是袭人嫌弃黛玉使小性那种)。宝玉说不会的她懂的。然后还是接电视剧比较生动,剧中晴雯笑嘻嘻地露出一个“哦了我也懂的!”的表情,转身走了。(其实她懂个灯笼啊!这小姑娘喜欢和宝玉一起玩,但是真没体会过爱情的悲伤,算不得知道爱情。如果晴雯不死,贾家不败,那她就这么嘻嘻哈哈地和宝玉黛玉生活在一起,可能就真永远不用长大了。)然后到了黛玉家,规规矩矩表情严肃地送了帕子就回来了。同学们!这段是不是特别给力!这就是初中时候和你开黑还包鸡包眼的兄弟,高中时殚精竭虑帮你追妹子/汉子的死党,超级优质的僚机好么!!你想到死党们就知道宝玉对晴雯的在意。
总之富n代曹公一看就是有故事的人,狗粮撒得淹没fff团。但是他轰轰烈烈的青春和爱情被倾颓的大厦压倒,我们的青春也被时光一揽子卷走。曹公没有选择从缅怀中醒来,我们所幸没有那么多可以记述,离开桃花岛,华山之巅的风景更好。
这个问题吧,如果大家看过书就知道,宝玉最后明白了那个道理:
龄官只在地上写“蔷”字,她在乎的是贾蔷,对贾宝玉可没什么兴趣!
也就在这儿,宝玉明白了,原来每个人都只拥有自己的那一份眼泪,而他的那份眼泪就是来自于林黛玉的眼泪,从此宝玉就定下了心来,再也没有让林黛玉为他的“姐姐妹妹们”伤心过了。
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好东西都是你一个人的。
这儿是宝玉真正的确定了这种感受。
而其实早在这之前,宝玉虽然还没有悟到这个道理,但是,他的本能里对黛玉的爱情就表现的很明显了:
比如那一段贾宝玉对薛宝钗见色起意的段落:
贾宝玉在旁看着薛宝钗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 ,不觉就呆了。
这个宝玉看着薛宝钗动心的描写,写的真是太他妈的精彩了。
一方面,它符合正常男性感觉,看到有性魅力的女人,本能的会动色欲。
另一方面,刚好说明了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情。
呀,薛宝钗的这膀子真好看,假如长在林黛玉身上该多好啊。
呀,宝姐姐真好看,她跟林妹妹不是同一种好看。
也就是说,这个人看到世界上一样很好的东西,他马上下意识的想到的是“我自己的那件东西”,并进行对比,这还不是爱情,到底什么是爱情啊?
世界上客观的好东西就是很多啊,所以宝玉是承认的,假如不承认,那是虚伪,伪善,但是如果很快他的思路还是回到了“我自己的那样东西”,我认为这是爱情。
这才是,真正的人的爱情,真正的不伪善的爱情。
《红楼梦》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galgame剧本,仅《源氏物语》能与之相提并论。不同的是,《源氏物语》是以光源氏为中心的乙女向单线作品,男主够帅够传奇就可以了。而《红楼梦》是个根正苗红的后宫向作品。这种东西你做个林黛玉单线,读者必然暴动,观众必然起哄。
曹雪芹创作野心极大,第五回就通过太虚幻境的判词写尽金陵十二钗的命运。而且还捎带了副册及又副册的人物。也就是说,这个galgame要走出十五条以上的情节线,是个类似于《Fate stay night》的特大型galgame。
卫宫士郎必须反复的去死才能引出圣杯战争的关隘,而同样的,贾宝玉必须依靠反复的撩闲才能道尽红楼群芳的命运。
宝玉撩闲宝钗,才可以引出“怀金悼玉”的动人剧情。
黛玉一句“我来的不巧了”简直是Galgame的千古经典。堪比《白色相簿2》中的:“明明是我先来的。”“你为什么那么熟练啊。”
此摄魂夺魄之语,观众代入宝玉的第一人称视角,会心跳加快,瞳孔放大,冷汗涔涔。因为这时候很可能会出现选项条,回答错误就是万劫不复的Bad End。
同样的,贾府中的各种情境自由切换也是为宝玉撩闲做出铺垫。进学堂读书是为了写秦钟,在太虚幻境做梦遇到的是秦可卿的幻影,吃烤肉踏雪寻梅为了遇到妙玉,而宅在家中的家庭线则留给了袭人和晴雯。
直到宝玉生日群芳夜宴,是《红楼梦》后宫向剧情的巅峰,好多好多姑娘陪宝玉一起玩,这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呀,这是多么经典的galgame剧情啊。这之后,大体就是衰败,分离,走向终局的剧情了。
那么有人问,所以黛玉的作用是什么?换一种问法,这么多恋爱线,黛玉是如何凸现出Galgame的剧情价值的?
答案非常简单:这是宝玉遇见的第一个人。
作者生怕读者不引起重视,还编了一个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的故事。
“这个妹妹我是见过的。”一句奠定女主角地位。
任何Galgame中,你第一个遇见的女孩儿都要引起120%的重视,否则你就完了,等BE吧。
《Clannad》中的古河渚,你敢不搭理她,别的女孩儿全线BE。Fate中的Saber,你不给她吃饱,她第一时间砍死你。至于伊藤诚抛弃桂言叶的故事,全世界都知道,脑袋都没了。
写到这里,答案就很清晰了。
《红楼梦》是世界文学中最伟大,最优秀的Galgame剧本。宝玉必须靠撩闲来展开所有的剧情线。而宝玉也必须以喜欢黛玉为前提,因为黛玉与宝玉是最早熟识的,即宝黛线是Galgame中的真正主线,主线崩塌,支线将毫无疑问的走向Bad End。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