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是不是八面玲珑?还真是,她最重要的优点就是谁也不得罪,但是这种八面玲珑正好是她的缺点。
如果一个人对于个人利益过分看重,谁也不愿意得罪,喜欢明哲保身,那么这个人必然显得非常无趣,古人云:“人无癖不可交”,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可以为了什么事情奋不顾身,其实是比较招人喜欢的,但是没有明显偏好,会让人无法看清一个人,也就没有好感。
薛蟠从苏州回来给妹妹带了一些礼物,她不喜欢玩,留了点笔墨纸砚,其他的送给贾府里的人,贾家人人有份一个也没有落下,甚至本书最反派的人物赵姨娘都有,因此赵姨娘就开始夸薛宝钗,并损林黛玉
人人都说宝姑娘会行事,很大方,今日看来,果然不错。她哥哥能带了多少东西来,她挨家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们搭拉嘴子,她都想到,实在的可敬。若是林姑娘,也罢了么,也没人给她送东西带什么来;即或有人带了来,她只是拣着那有势力、有体面的人头儿跟前才送去,哪里还轮得到我们娘儿们身上呢!可见人会行事,真真露着各别另样的好。
赵姨娘虽然脑子糊涂,但是说得话也算是实话,问题就在于,林黛玉跟你关系又不好,人家为什么要送你东西?在林黛玉看来,只有亲近的人才要送东西,才要表现的对待他们是不一样是亲近的,但是在薛宝钗看来,我对谁都是一个态度,大家都说我的好才行。
薛宝钗对待贾府的人,总体的态度是敬而远之,谁也不得罪,所以王熙凤评价她“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宁可不说话,绝不说错话。听到红玉,也就是小红和坠儿的聊天,内容不太适合公开,薛宝钗的心理活动是
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听到了别人的聊天第一时间想的是,怎么是这个难招惹的人,听到了这种话又被她纠缠上了,得抓紧想办法摆脱!
贾母非常隆重的给薛宝钗过生日,事先找薛宝钗商量喜欢听什么戏文,吃什么果子
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之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总依贾母素喜者说了一遍。贾母更加喜欢。
本答案下面有个回答说
因为宝钗在讨好贾母方面不过尽一个晚辈的礼貌,你牙口不好我就点烂点的食物,你耳朵不行我就点热闹的戏,你说自己巧我就捧场说你确实很巧,至于多余的,她不想做也没必要做,她和贾母,原不过八竿子才能打着的亲戚,贾母喜欢她不过是多给两个好玩意儿,不喜欢她也妨碍不着什么。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9224171/answer/92534784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不是很同意,这句分析好像是说,薛宝钗光知道捡老年人喜欢的东西,但是未考虑贾母的特殊情况,“贾母是不是喜欢老年人喜欢的戏文和果子,其实是有疑问的”但是书里面明明在后面补充“便总依贾母素喜者说了一遍”,也就是说,薛宝钗平日里是观察过贾母的喜好的,贾母确实是一个喜欢听热闹戏文,吃甜烂之物的老太太,如果拿整句话里面的前面一句来黑薛宝钗,其实是有问题的。
真正想理解应该是这样解释,其实这种做法虽然符合贾母当时的心意,但是结合日常的其他行为,薛宝钗给贾母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这个人没有自我!表现出来的样子是没有灵魂的,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贾母平日里喜欢的,都是一些不那么讲规矩的人,有一点小个性的人,过于四平八稳的人,不讨贾母的喜爱。比如凤辣子,破皮落魄户王熙凤;比如耍个性喜欢撕扇子,也能熬夜补孔雀裘的晴雯,比如小冤家林黛玉。贾母喜欢的人无不是敢爱敢恨的人,遇到事情都可以出头,不怕得罪人,而薛宝钗不是这种人,贾母不太喜欢很正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