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以为奥运会举重就只有小体重级别?
国内不转播,不代表人家没有这个比赛好不好。
不是说中国,咱们说东亚,黄种人,只有小级别举重冠军和世界纪录。
体重越大,黄种人越不行。
世界上能举最大重量的是一个格鲁吉亚人。
这个哥们身高1米98,接近2米的身高。
这个还仅仅是现在,如果按照以往经验,你会发现,举重前十名都跟黄种人,关系不大。
黄种人不行,黑人不行,白人也不行,唯有东欧,或者叫做西亚,中东的人最行,世界上前几名无论是大力士或者举重的,都来自于这边,除此以外还有北欧。
俄罗斯和前苏联,格鲁吉亚,保加利亚,土耳其有大量的举重冠军。
有人说是因为奥运会开启了名额限制,那既然如此,我们可以去参加大级别的举重啊,我们为什么只参加小级别举重?还不是因为大级别没有取胜的可能性吗?
因为举重不仅仅看你的重量,还要看你的体重,在体重相同的前提下,举起来越多越强。
所以举起来的重量跟体重的对比,差值越大越好,于是就有了辛克莱尔系数。
按现行辛克莱尔系数计算的排名:
10、廖辉(中国)于2014年11月10日在69公斤级举出359公斤的总成绩(477.21)
9、奥列格·佩列佩切诺夫(俄罗斯)于2002年在77公斤级举出382.5公斤的总成绩(477.42)
8、拉沙·塔拉哈吉泽(格鲁吉亚)于2017年12月5日在105公斤以上级举出477公斤的总成绩(477.48)
7、亚历山大·瓦尔巴诺夫(保加利亚)于1987年5月12日在75公斤级举出382.5公斤的总成绩(484.34)
6、阿纳托利·皮萨连科(前苏联)于1984年9月16日在110公斤以上级举出465公斤的总成绩(484.59)
5、尤里·瓦尔达尼扬(前苏联)于1984年9月14日在82.5公斤级举出405公斤的总成绩(487.84)
4、尤里·扎哈列维奇(前苏联)于1983年3月4日在100公斤级举出440公斤的总成绩(487.90)
3、尤里·扎哈列维奇(前苏联)于1988年9月27日在110公斤级举出455公斤的总成绩(488.62)
2、维克托·索洛多夫(前苏联)于1984年9月15日在90公斤级举出422.5公斤的总成绩(488.75)
1、纳伊姆·苏莱曼诺尔古(土耳其)于1988年9月20日在60公斤级举出342.5公斤的总成绩(498.94)
所以回到问题本身。
不存在黄种人举重能打败黑人。
话分两方面说。
电视没转播,不代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这个比赛。
你看见的只是冰山一角。
这个世界高手很多,但是每个国家一般只会转播自己国家参与的项目,没参与的一般都不转播,但是不代表这个世界没有这方面的强者。
上图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109kg+举重排名,第十二名是一个台湾人,也算是咱们黄种人的骄傲了,可是为什么国家不转播呢?这个时候台湾就不属于中国了吗?
同理
因为我们国家举重运动员都是以矮个子为主,所以会有很多人产生幻觉,认为
不要忘记,目前世界上能举最大重量的人身高1米98。
所以你的前半句话是错误的,不是黄种人举重能打败黑人,而是所有人的举重都能打败黑人。
是黑人的自己构造问题导致的,无法进行举重体操游泳等项目。
因为黑人胳膊腿太长了。
这里是实验地址:
与年龄、体重和身高相似的白人男性相比,黑人男性具有更大的骨量、更高的骨矿物质密度和更长的四肢。
举重不是一个单纯的力量比赛,也有很高的技巧性。
咱们都不用吕小军对比黑人,免得说咱们欺负人。
吕小军对比队友,吕小军【中间】明显蹲下去更深,重心更靠近中间。
胳膊长腿长跟四肢短粗,肯定短胳膊短腿更适合举重啊。
一米五跟两米的比举重,肯定一米五更吃香啊。
我们不是力量大,而是因为我们四肢短,所以在举重这种技巧性占优的比赛中,小级别处于统治地位。
吕小军不一定比他的队友有劲儿,但是他的身体结构一定是这个级别最占优的。
那抛开技术不谈,咱们就单纯的说力量,黄种人力量大吗?
世界上有力量举比赛,这个只比深蹲硬拉卧推,技巧性占比很低,黄种人不是力量大吗?那是不是包揽前几名啊?
深蹲小级别有两个成绩是日本人保持的,剩下的都跟黄种人没啥关系。
卧推只有59kg是日本人保持的。
硬拉就完全没有亚洲人了。
说到跑步,那四肢短就吃亏了。
那正好就是骨骼密度更高,肌肉密度更高,散热系统更好,四肢更长的黑人比较吃香。
还真有人对比过前世界冠军鲍威尔【身高188cm】黑人和一个日本全国短跑冠军asahara【身高179cm】的髂腰肌尺寸。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那直接就是碾压啊。
上图中红色区域就是髂腰肌腰大肌的横截面。
人家黑人直接是日本全国冠军的两倍粗,所以人家抬腿更快,步频更高。
鲍威尔比伊东浩司快了不到一秒,但是肌肉是他的两倍粗啊。
结果日本冠军直接被人碾压。
你不能说黄种人举重能打败黑人,我们只是在小体重举重上夺冠,但是大体重的举重项目,不仅中国不行,东亚诸国都差点意思。
苏炳添不是第一个打破10秒的亚洲人,你们知道不?
奥古诺德在2018年的时候获得了9.995秒的成绩。
所以不能说亚洲人,要说黄种人。
那么在,1998年曼谷上,日本人伊东浩司10秒整。
如果十秒整不算,那么人家桐生祥秀2017年也已经进入十秒了。
所以还得加上一个条件,叫做电记时代。
苏炳添是目前亚洲人里最快的,但是绝度不是第一个闯进十秒的亚洲人。
所以并不存在什么高赞回答里的‘’苏炳添闯进10秒以后一堆亚洲运动员都进10秒了‘’这种说法,人家一直都在10秒里,只是我们国家一直没报道。
如果我不列举出来,你知道日本有这么多短跑名将吗?
中国有谁不知道苏炳添?
有谁知道伊东浩司,小池祐贵,山县亮太的?
要说苏炳添是电子计时时代第一个跑进10秒的黄种人,没准还能接受,尽管如此,亚洲第一,世界倒数第二,跑赢了一个腿抽筋儿的选手,也已经说明很多问题了。
苏炳添也不是第一个站在奥运百米决赛跑道上的黄种人。
在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日本运动员吉冈隆德就跑进了男子100米决赛,并在最终的决赛中获得了第6名的成绩。
数据地址:不是苏炳添?首位奥运百米决赛黄种人来自日本,曾在原子弹下死里逃生
是不是亚洲就只有咱们一个国家在参加短跑?是不是全世界只有小级别体重的举重比赛?
两个是一回事儿。
反驳者请对号入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