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命如同风中烛,可不禁折腾了,而大夫能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晴雯被赶出去时已经气得四五日水米未粘牙,按照医学常识,一般人绝食绝水大概能坚持7~10天,就算她只是绝食没有完全绝水,被赶出去时也只剩半条命,赶出去后又受了寒咳了一夜(八成是肺炎)且无人照料。这种情况属于重度营养不良合并肺炎,即使在现代也必须住院治疗甚至要进ICU。在当时即使是太医也治不好。
这一切从她因抄检大观园气得绝食起就已经注定了,她要是不往心里去,吃得饱睡得着,十五六岁的大闺女没有那么容易死的,但那样的话也就不是晴雯了。
《红楼梦》这本书,比醒世恒言要狠上百倍。
醒世恒言也是讲道理,世道怎么怎么不好,你要看清楚,要认识到社会的黑暗。然后,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醒世恒言主要提醒人们,本意还是对社会充满希望,只是不要被黑暗蒙蔽了双眼。
《红楼梦》就是先将大家带进一个博物馆,给你逐一介绍:这里是《清明上河图》、兵马俑、《滕王阁序》、四羊方尊、《兰亭集序》。
非常名贵,非常精巧,非常罕见,非常难得。
大家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连声赞叹。
作者给大家介绍完了这些珍贵的东西,然后当着大家面,砸的砸、烧的烧,全都毁了。
这下大家就吃惊了,这是干什么?
作者并不是要说醒世恒言,而是在讲他经历的社会完蛋了,没希望了,只有走向毁灭。
当然,读者看着觉得心疼,认为不应该如此,作者是在搞行为艺术,这些东西都是赝品?
比如,很多人就对贾宝玉充满希望,认为他是一个好人,只是被家族和时代拖累。
这几乎是读《红楼梦》的一个基本观点。
然而,贾宝玉才是最大的花瓶,最值钱的古董,不整烂贾宝玉,就枉费这本书。
只是这本书还是被枉费了,因为最后曹雪芹砸博物馆的那一幕不见了。
我认为这不是所谓的没写完,手稿不见了。而有人看着就有气,把这一段给匿了,或者是毁了。高鹗续写的,就如同博物馆讲解员最后说:“虽然我国还有很多古董流失海外,非常遗憾,但是我们一定会保护好我们的文物。谢谢大家!”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
你看一一九回的标题就很清楚了。
宝玉出走,不恋荣华,成了一个大好人,保住了这个花瓶,也就保住了所有人的颜面。
贾家延世泽,这才有读书上进的力气。
这种处理结果,就是一种妥协,估计当时的人最多只能接受这样的结局。
但是作者分明不是这样的想的。
他一点一点砸碎了那么多大宝贝,凭什么要留下贾宝玉?就因为他是宝玉?只有把这颗宝玉砸了,才是真正完成了这出悲剧。
不能从头说到尾,最后宝玉居然是一个好人?
宝玉到最后应该变成一个烂人,这才是道理。
你要细细看这本书,宝玉是个什么人?
看似有情却无情。无情无义才是贾宝玉的真性情。
晴雯病了,贾宝玉也是真难过,但要将她救活,这对贾宝玉没好处。
晴雯是回不来的,救活了晴雯,不过是便宜了乡下的王八蛋。
这么好的东西,要么自己藏着。要么干脆毁了,一了百了。
贾宝玉平素里一生气,就砸宝玉,说要毁了这劳什子。
这就是贾宝玉的心态,宝玉再好,如果妨碍了自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那就砸了它。
贾宝玉看晴雯这一段,点出来贾宝玉无情的一面,就该是这样的。
宝玉最后都中了乡魁,贾家又开始沐皇恩,结果还跟着僧道跑了。
不痛不痒,大家算了。
他没这个本事啊。
很多人还不明白吗?在万恶的旧社会、封建王朝里,这些丫鬟基本就等于现代人养的宠物。
晴雯就是贾府送给贾宝玉的宠物,贾宝玉还没有处置权。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就是一个经济没有独立、人格没有独立,不得不受制于家庭家长意志的人。
就好比未成年的你,你家金毛狗你爸妈不让养了,趁你不在“送”出去了。回来后你想抗争,也就是闹几下,但是却不敢拿出和破釜沉舟的勇气违背父母的意志。
因为你知道它只是一条狗,当然,你父母也吃准你的想法。
然后在街边某个犄角旮旯的角落,你看到生病的它,一身脏兮兮的,同情的掉眼泪。但是这时候你能做什么?你敢为了它跟父母决裂吗?你不敢!你除了无奈的偷偷帮它抓一把狗粮、倒一杯新鲜的水再摸摸它的头安慰它几句然后掉几滴眼泪,还能做什么?
请大夫?那已经超过你个人能力的范围了,请大夫你需要回家找父母帮忙。最后你权衡利弊,只能逃避性离开,你也可预见它将消香玉损,等它死亡的消息传来,你也不过感慨几句然后流几滴眼泪罢了。
晴雯在贾宝玉就是一只金毛宠物而已,根本就不重要,贾宝玉压根就不是一个有担当的人,最可笑的事他还介意晴雯临死的时候叫了一夜娘,没有叫他名字,你配吗?
题外话,这些年帮人介绍对象,我经常和女知友聊天的时候说,嫁比自己条件好的家庭一定要看那个男孩是不是“独立”,举个例子:他是否具备养活自己小家庭的能力,比如他自身能力就很优秀,脱离父母的行业事业有成、双商在线,能力担当,当然顺带下“啃老”可以。而不是纯依靠父母啃老、寄生。
若他是“纯啃老”或者啃老比例极大,那以后婆媳关系不好可能性极大。拿人家的手短,所以他不可能完全站到你这边。
总之,择偶富二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若他能力一般,即使家财万贯父母在临终闭眼前也不会给他,若婆媳关系处不好,你嫁过去很可能是个坑,离婚也分不了几片瓦。反而不如嫁经济独立、人格独立能力在线的有为青年,踏踏实实过一辈子幸福。
不知道这么多回答的朋友有没有好好看过《红楼梦》
这是红楼梦第50回,晴雯十六岁十月的时候染病的原文
宝玉道:“快不要声张!太太知道,又叫你搬了家去养息。家去虽好,到底冷些,不如在这里。你就在里间屋里躺着,我叫人请了大夫,悄悄的从后门来瞧瞧就是了。”
而后
正说时,人回大夫来了。宝玉便走过来,避在书架之后。只见两三个后门口的老嬷嬷带了一个大夫进来。
宝玉还亲自看了药方,发现很多药不对
宝玉看时,上面有紫苏、桔梗、防风、荆芥等药,后面又有枳实、麻黄。宝玉道:“该死,该死,他拿着女孩儿们也像我们一样的治,如何使得!凭他有什么内滞,这枳实、麻黄如何禁得。谁请了来的?快打发他去罢!再请一个熟的来。”
然后宝玉又让人请了王太医
一时茗烟果请了王太医来,诊了脉后,说的病症与前相仿,只是方上果没有枳实、麻黄等药,
下一回,又请了王太医
次日,王太医又来诊视,另加减汤剂。虽然稍减了烧,仍是头疼。
然后宝玉把压箱底的鼻烟拿出来给晴雯用
宝玉便揭翻盒扇,里面有西洋珐琅的黄发赤身女子,两肋又有肉翅,里面盛着些真正汪恰洋烟。晴雯只顾看画儿,宝玉道:“嗅些,走了气就不好了。”
下一回又请了王太医
一时王太医来了,诊了脉,疑惑说道:“昨日已好了些,今日如何反虚微浮缩起来,敢是吃多了饮食?不然就是劳了神思。外感却倒清了,这汗后失于调养,非同小可。”一面说,一面出去开了药方进来。
所以晴雯生过病,而且宝玉也请了医生,亲自查验了药方,给她换了名医,给她用了自己珍藏的鼻烟,还托人找王熙凤要了治疗头疼的药,最后帮晴雯治好了病。在后面两回晴雯已经能够跟袭人一起值夜照顾宝玉了。
至于晴雯之死,那是她17岁八月初三被王夫人骂了一顿,又被王宝善家抄检后,气得吃不下饭,而后在八月十六日被撵出大观园,第二天就去世了。
从抄检大观园到王夫人怡红院撵人,整个贾府接连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宝玉房中好几个人都受到牵连,王熙凤病倒,一片萧杀之气。
书中没有说从八月初三到八月十七这十四天里宝玉有没有给晴雯请过医生,有没有为晴雯用过西洋药,因为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太多,信息太多而且前文提过宝玉如何照顾晴雯,所以此处无需累述。
只要看过晴雯十六岁十月份生病宝玉如此悉心照料的她应该不需要怀疑宝玉有没有请过大夫,有没有劝过晴雯,有没有为她用过“西洋药”。书中没说这些,乃是因为之前都已经提过了。没有必要重新再提一遍。宝玉的性格没有大的变化,该做的这些他肯定会做。
不难看出晴雯两次生病,一次痊愈,一次病死,贾宝玉的照料和体贴应该是一样的.。
至于晴雯之死《红楼梦》在这里也不是想批驳贾宝玉薄情,而是用晴雯之死来预示贾府的败落。
最后贾宝玉见晴雯没有请大夫,这里有几个原因:
第一,贾宝玉已经吩咐袭人多给晴雯些钱让她能请大夫帮晴雯。
第二,贾宝玉见晴雯其实也是偷偷去,使了钱才去的。而且几乎是立刻马上就去了,这在古时已经算有情有义的壮举了。
第三,见晴雯的时候还被灯姑娘调戏,惊魂未定,回来以后还没有想出其他办法。
第四,晴雯死得太块,见过贾宝玉之后当晚就病死。
总之,如果细读《红楼梦》会发现贾宝玉已经在他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了,如果晴雯不是那么快病死,贾宝玉肯定会有更多作为。如果这一点都读不出来,那是书没读仔细了。
诚然,贾宝玉按今天的价值观来看是没啥骨气也没什么担当,但是放在那个时代已经是对丫鬟好得独一无二的多情公子了。
此外贾宝玉也才十四五岁,我觉得放在今天十四五岁的时候,我们也不见得有多大的担当,也未必敢跟父母斗争到底。更何况那是一个从你一出生就给你洗脑要愚孝的年代。
因此,用现代标准来要求贾宝玉就好比你要求林黛玉要因特纳雄耐尔一样荒唐。
《红楼梦》这一回的描写本是要突显宝玉有担当,有人情味儿,会体贴。结果竟然能让这么多人读出相反的意味,不知曹公泉下有知,当做何感想。
事实是,一个没担当,没人情味儿,没感情的公子,会开开心地想再要三个新漂亮丫鬟,好比薛蟠,他是绝不会流一滴泪,花一分钱,更不可能冒着被王夫人发现,下人调戏的风险去看望一个被撵走的丫鬟,至于给丫鬟端茶倒水那更加是异想天开。
可惜啊,很多人静不下心来,以为贾宝玉是爽文里的霸道总裁,却不知封建家族里的身不由己。
看不出身不由己,就看不出真性情。
人的好坏不能只看他做了什么,没做什么,还有看他的迫不得已,他的无能为力。如果用“不给我一百万就是不爱我”,来简单衡量好坏,担当,勇气,这其实是最怯懦,狭隘,和自私的做法。
这才是社会现实嘛。
好比你上大学,跟同宿舍哥们一起逃课,通宵开黑,喝醉酒,扯着嗓子嚎歌,闻臭袜子,抢开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完事了人家毕业直接换上阿玛尼空降老爸的公司当总经理,跟谈了五年(大学期间从来没告诉过你们)的女朋友结婚,举家搬进海景别墅。
然后你在校外城中村的群租房找工作,考证。
是不是还要问为什么好兄弟不送你套房子?
缘分已尽,哥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