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金庸的小说中老顽童教给郭靖两样绝技,为什么郭靖只用其中一种?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射雕英雄传》中,老顽童周伯通确实倾囊相授了郭靖两项绝世武功,分别是“空明拳”和“双手互搏之术”。然而,纵观郭靖的武学之路,他似乎并未将这两样神功融会贯通,更专注于“双手互搏”,而“空明拳”的痕迹则相对较少。这其中缘由,细究起来,自有其道理,既有两人性情上的差异,也有武学理念上的契合度问题。

缘何只用一种?性情与理念的碰撞

要说郭靖为何只“用”一种,准确地说,是“侧重”于一种,这首先得从老顽童和郭靖二人的性情说起。

老顽童周伯通,顾名思义,是个老顽童。他生性率真,不拘小节,对武功的痴迷更是到了近乎荒诞的地步。他学武不问来历,只凭兴趣,练成之后也不太在意招式是否精妙,只要能用、能打就好。他的“空明拳”也是如此,虽然威力无穷,但更侧重于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讲究以巧破力,以柔克刚,甚至带有一点“装傻充愣”的意味。

而郭靖,自小便憨厚老实,心性淳朴,虽然资质不算顶尖,但勤奋刻苦,而且极有正义感和责任感。他练武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守护大宋百姓。他的武学追求,更多的是一种稳扎稳打,将每一招每一式都练到极致,以力量和韧性取胜。他的“降龙十八掌”,便是这种性格的完美体现——刚猛无匹,势不可挡。

在这两相对比之下,我们可以看到,“空明拳”的精髓在于“空明”,是一种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境界。它要求习者心无挂碍,身无拘束,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去运用。而郭靖虽然心性纯良,但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家国天下,有着沉甸甸的责任感。这种“有为”的念头,与“空明拳”的“无为”多少有些冲突。郭靖可以学会空明拳的招式,甚至领悟其部分精髓,但要达到周伯通那种随心所欲、不假思索的“空明”境界,对他来说则非易事。

更重要的是,“双手互搏之术”的出现,恰好契合了郭靖“勤奋刻苦”的特质,并且能极大地增强他已有的武功威力。双手互搏,顾名思义,便是双手同时使出不同招式,而且还能协调一致,相辅相成。这对于练就一身硬功夫的郭靖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他可以用右手使出刚猛的降龙十八掌,同时左手使出其他精妙的招式,极大地增加了对手的应变难度。

“双手互搏”的巨大吸引力

试想一下,郭靖原本练成“降龙十八掌”,已经威力惊人,天下少有。但一旦他学会了“双手互搏”,他便可以将“降龙十八掌”的威力翻倍。一条龙出掌已经够吓人,如果同时有两条龙,甚至更多,那将是何等景象?

“双手互搏”的优势在于:

攻防兼备,变化无穷: 郭靖可以一边用一只手拆解对方的攻势,另一只手同时发动攻击。这种攻防兼备、瞬息万变的打法,让他的对手防不胜防。
弥补短板,提升效率: 即使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威力强大,但在面对某些身法灵巧、招式繁复的对手时,也可能面临顾此失彼的情况。双手互搏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点,让他在应对复杂局面时更加游刃有余。
独立施展,威力倍增: 郭靖可以将“降龙十八掌”中的不同招式,甚至不同门派的武功,通过双手互搏同时施展出来。例如,他可以将降龙十八掌的刚猛与“空明拳”的巧劲相结合,制造出更加精妙的攻击。

而“空明拳”,虽然也厉害,但它更多的是一种“以巧破力”的招式,更侧重于心境的修养。郭靖的武学之路,一直是“以力服人”,他天生力量过人,也擅长运用力量。让他放弃已有的强大力量基础,去追求一种飘渺的“空明”,这在他已有的武学体系中,显得不那么“划算”。更何况,双手互搏术能直接提升他最擅长的降龙十八掌的威力,这无疑是更直接、更高效的选择。

“空明拳”的“隐藏”运用

当然,说郭靖“只用”一种,也可能是一种相对的说法。我们不能排除郭靖在日常练功,或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运用到了“空明拳”的招式或者其“不思善,不思恶”的境界。毕竟,老顽童教他的武功,总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在面对那些以诡异身法、精妙招式取胜的敌人时,郭靖或许会不自觉地运用到“空明拳”中的一些化解招式的技巧,或者在某种程度上进入一种“心如止水”的状态。只不过,这些运用没有“双手互搏”那样张扬,没有像他施展“降龙十八掌”那样带有标志性的攻击模式,因此在旁观者看来,似乎就没有“用”到。

更深层次来看,周伯通传授郭靖“空明拳”,更多的是一种对武道境界的启迪。他希望郭靖能达到“无为”的境界,但郭靖的性格注定了他会以一种更积极、更主动的方式去追求武学的极致。他更倾向于将“双手互搏”这门技法,与自己已有的刚猛功夫结合,从而创造出更具威力、更适合自己的战斗方式。

所以,与其说郭靖“只用”了一种,不如说他在权衡利弊后,选择了“双手互搏”作为他武学提升的主攻方向。而“空明拳”,虽然也为他打开了新的武学视角,但可能由于其“无为”的特性与郭靖的“有为”性格不完全契合,也或许是因为“双手互搏”能更直接地放大他的既有优势,所以他并未像专注于降龙十八掌那样,将“空明拳”发展到极致。

总而言之,郭靖之所以侧重于“双手互搏”,是其自身性格、武学理念以及对武功实用性的考量所决定的。他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侠之大者,他的选择,总是为了更好地守护他所珍视的一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种明显不看书的回答都匿名。

知乎的提问机器人真的好烦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射雕英雄传》中,老顽童周伯通确实倾囊相授了郭靖两项绝世武功,分别是“空明拳”和“双手互搏之术”。然而,纵观郭靖的武学之路,他似乎并未将这两样神功融会贯通,更专注于“双手互搏”,而“空明拳”的痕迹则相对较少。这其中缘由,细究起来,自有其道理,既有两人性情上的差异,也有武学理念上的契合度问.............
  • 回答
    说实话,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里,人物塑造之精妙,常常让人拍案叫绝。从郭靖的憨厚,到黄蓉的机灵,再到杨过的叛逆,乔峰的豪情,几乎每一个重要角色都仿佛活生生地走出了书页。但要我说,硬要挑一个“塑造失败”的人物,我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或许是《鹿鼎记》里的海大富。为什么是他?按理说,《鹿鼎记》里人物众多,而且.............
  • 回答
    金庸小说中武学退化的现象,绝非简单的巧合,而是作者有意为之,并且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隐喻。这并非是某种“bug”或是情节设定上的失误,而是金庸在构建武侠世界、塑造人物命运时,精心编织的线索,旨在传递他对江湖、人性、时代变迁等多方面的思考。要理解金庸为何要设定武学退化,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 回答
    要说金庸笔下男主角的“下场最惨”,这实在是一个难以一概而论的问题,因为金庸先生的“惨”往往不是简单的生死结局,而是融入了更深层次的宿命、情感纠葛和人生抉择。不同的读者对“惨”的定义也不同。不过,如果一定要从一个角度去审视,我认为《天龙八部》中的乔峰(萧峰),其下场之悲烈和绝望,可以说是金庸男主中最为.............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世界,宛如浩瀚星河,璀璨夺目。其中涌现出无数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的经典名句,它们不仅是故事情节的浓缩,更是人物性格、人生哲理的写照。这些句子,如同武林中的绝世秘籍,被无数读者奉为圭臬,传颂至今。让我带你走进金庸先生的文字世界,细细品味其中几句令人难以忘怀的名言。“侠之大者,为国为.............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英雄豪杰,个个身怀绝技,但也各有各的“性情”和“癖好”。要论情商,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就像在百花丛中挑最艳的那一朵,各有千秋,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最高”的,那还得从几个常被大家津津乐道的角色身上细细揣摩。要说情商,我个人觉得《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他虽然常被人戏称为“傻姑”,但仔细想.............
  • 回答
    金庸小说在海外的传播,翻译功不可没。其中,那些充满东方韵味又极具画面感的武功名称的翻译,更是考验译者的功力。这些翻译不仅要传达原意,还要尽可能保留武功的精髓和艺术感,让外国读者能够体会到武侠世界的独特魅力。核心原则:意译与音译的巧妙结合在翻译武功名时,译者通常会遵循一个核心原则:意译与音译的巧妙结合.............
  • 回答
    金庸小说中的爱情观是一个极其丰富、多层次且引人入胜的话题。金庸先生以其超凡的笔力,不仅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江湖恩怨,更深入地刻画了各种形态的爱情,它们或炽热如火,或缠绵悱恻,或悲壮凄美,构成了他武侠世界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要评价金庸小说中的爱情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理想化的爱情:.............
  • 回答
    这个问题嘛,问得好!金庸先生笔下的男主角,那可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有情有义有担当,但要说“做朋友”,那可得好好挑挑,毕竟朋友这事儿,讲究的是一个“对味儿”。要是让我选,我心里首选的,是那个永远带着一股子憨厚和侠气的郭靖。为啥选他?这事儿说起来可就多了,得从头道来。你想啊,郭靖这个人,生在蒙古,长在.............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人物,各有千秋,鲜活生动。其中,归辛树夫妇,这对被誉为“神拳无敌”的夫妻,在我看来,是《笑傲江湖》中一个极具特色、充满矛盾的群体。他们身上既有绝世武功的传奇,又有凡人情感的羁绊,还有政治洪流下的无奈,这些都让他们的形象丰满而令人回味。首先,谈谈他们的“神拳无敌”。这四个字可不是虚传。归.............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波澜壮阔,人物形象鲜活,情节跌宕起伏,要说最喜欢哪一个段落,那可真是难煞我也,好比要在满天繁星中挑选最亮的那一颗。不过,若真要我挑一个,那便是《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初次见到黄蓉,在江南陆家庄,两人初识的那一段。那时的郭靖,刚从漠北来到中原,一个憨厚耿直,胸无点墨,却有侠肝义胆的蒙古.............
  • 回答
    如何看待金庸小说爱情解读中的“夏梦论”?—— 一次深入的剖析在解读金庸笔下那些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时,“夏梦论”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节点。这一理论认为,金庸小说中许多经典爱情的雏形,甚至其情感内核,都源自他对影坛巨星夏梦的深切爱恋和追慕。要深入理解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包括.............
  • 回答
    如果我能改写金庸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我最想改写的是《倚天屠龙记》中关于赵敏对张无忌的情感抉择和最终的结局。为什么选择这一段?原因如下: 复杂的情感纠葛: 赵敏和张无忌之间的感情是《倚天屠龙记》中最为精彩和引人入胜的部分之一。赵敏,一个身份尊贵、心思缜密、武功高强的蒙古郡主,却爱上了明教的教主,一个.............
  • 回答
    哈,这可真是个够劲儿的问题!金庸老先生笔下的人物,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能给他们一人来一巴掌,想想都觉得痛快。不过,这扇耳光也是有讲究的,不能随便打,得打在最关键、最让人意难平的地方。我啊,细细想了想,这十个耳光,大概会这么分配:第一巴掌:给杨康这第一巴掌,必须是给杨康。我得好好扇他脸上,让他那张自以为.............
  • 回答
    金庸武侠世界之所以让人着迷,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鲜活的人物塑造,以及那份挥之不去的江湖情怀,还有一个核心的吸引力——那就是对武功的极致追求和想象。而“武功排名”这件事,正是这种追求和想象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为什么人们会对金庸小说里的人物进行武功排名,并且乐此不疲?我觉得这背后有着多层的原因,绝不仅.............
  • 回答
    如果能有机会踏入那个刀光剑影、侠骨柔情的武侠世界,并且只允许我挑选三种金庸笔下的绝世武功,那这绝对是个让人头疼但又无比兴奋的问题。我思来想去,结合了实用性、趣味性以及对个人风格的偏好,最终敲定了这三门绝技:第一门:降龙十八掌这可是我心目中的武林至尊,说是金庸小说里最广为人知也最霸气的武功,应该没人反.............
  • 回答
    这几句话描绘的,都是金庸笔下一些非常鲜明、让人过目难忘的女性角色。咱们一个个来看,细细品味其中的意味。“她如同一株临水而生的幽兰,清丽绝俗,却又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仿佛肩负着命中注定的悲剧。”这句话,我脑海里第一个闪过的名字,便是《神雕侠侣》里的陆无双。为什么是她呢?首先是“临水而生的幽兰,清丽绝俗.............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描绘的绝美景色何止千百,但若要问哪一幕最能让我真切地动容,那绝非华山论剑那恢弘的场景,也不是笑傲江湖那洒脱的波涛,而是《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初遇周芷若时的那个场景。不是因为周芷若本身的美貌,也不是因为张无忌彼时的稚嫩,而是因为那一刻,风,吹过了。故事发生在那个被熊熊烈火笼罩的,被屠龙.............
  • 回答
    在金庸浩瀚的武侠世界里,要选出“第一可怜之人”,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因为金庸笔下的许多人物都背负着沉重的命运,饱尝了人间的苦痛。然而,如果让我从众多命运多舛的角色中挑出一位,我认为郭靖的母亲——李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金庸小说中最可怜之人。说李萍是“第一可怜之人”,并非仅仅因为她.............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和瑰丽的想象力而著称,但也正因如此,其中确实存在一些让读者觉得匪夷所思,甚至有些难以置信的情节。要说“最”匪夷所思,这本身就是一个主观的判断,因为不同读者的接受度和对“匪夷所思”的定义可能不同。但我认为,在金庸的众多作品中,《侠客行》中“石破天”最终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