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你能够改写金庸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你最想改哪一段?

回答
如果我能改写金庸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我最想改写的是《倚天屠龙记》中关于赵敏对张无忌的情感抉择和最终的结局。

为什么选择这一段?原因如下:

复杂的情感纠葛: 赵敏和张无忌之间的感情是《倚天屠龙记》中最为精彩和引人入胜的部分之一。赵敏,一个身份尊贵、心思缜密、武功高强的蒙古郡主,却爱上了明教的教主,一个背负着家仇国恨的人。她的爱是炽烈而又危险的,充满了挣扎和牺牲。张无忌则在周芷若、殷离、小昭和赵敏之间摇摆,虽然最终选择了赵敏,但其过程的犹豫和对其他女性的亏欠,也一直为读者所诟病。
开放性的结局与争议: 故事的结局是赵敏放弃一切跟随张无忌退出江湖,这虽然满足了许多CP粉的心愿,但从赵敏的角色塑造和她所代表的价值来看,总让人觉得有些许遗憾。她本可以拥有更广阔的天地,她的智慧和能力远不止于一个跟随者。而张无忌的“儿女情长”在某种程度上也显得有些“不负责任”和“理想化”,他将整个武林和平的重任抛给了他人。
探索更多可能性: 我希望通过改写,能够更深入地挖掘赵敏的内心世界,赋予她更独立、更具主导性的结局,同时也让张无忌的情感选择更具说服力,并能为武林和平贡献更直接的力量。

我希望如何改写?

我的改写将围绕着“放下与担当”这两个主题展开,着重于赵敏和张无忌在经历了一系列恩怨情仇后,如何找到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位置,以及如何为那个混乱的武林带来更持久的安宁。

详细改写思路:

一、 情感抉择的升华与转折:

赵敏的自我救赎与觉醒:
在得知张无忌最终选择了自己之后,赵敏会经历一段深刻的反思期。她会意识到,她对张无忌的爱,不应该成为她放弃自己身份、家族、甚至对民族责任的理由。她对张无忌的爱,也应该是建立在彼此的尊重和独立之上。
她会想起自己在大漠中,面对父亲的冷酷和国家倾覆时的无力感。这次对张无忌的爱,虽然让她获得了幸福,但也让她几乎放弃了所有。她开始思考,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像她一样拥有智慧和权谋的女人,应该如何在这个乱世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转折点: 在张无忌表示要与她退隐江湖后,赵敏可能会收到一份来自她父亲(汝阳王)在临终前留下的密信,或者她偶然发现一份关于蒙古内政的绝密情报。这份情报可能涉及到蒙古内部的权力斗争,或是对汉族的反扑计划,或者是她父亲为了她未来安稳所做的布局。
这份情报让她意识到,即使她退隐江湖,她所代表的蒙古公主的身份,以及她所拥有的智慧,仍然可以在国家层面发挥作用。她不能完全逃避自己的出身和责任。

张无忌的反思与成长:
张无忌的犹豫不决,对周芷若的亏欠,以及在明教内外的责任,都让他显得有些疲惫。当赵敏选择了他时,他一度以为可以就这样放下一切,过上平凡的生活。
然而,他也会逐渐意识到,他作为明教教主,是许多人心中的精神支柱,他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整个武林格局。他不能因为个人的情感,而将明教和武林推向更大的动荡。
关键转折点: 在他准备随赵敏退隐时,他会收到来自明教高层,比如范遥、韦一笑等人关于“五散人”内斗加剧、或者明教与丐帮等其他门派之间摩擦不断的消息。这让他认识到,即便他离开了,明教的权力真空也可能导致更大的混乱。

二、 新的使命与格局的重塑:

赵敏的政治智慧与担当:
赵敏不会轻易放弃,她会选择一种更具建设性的方式来处理她与张无忌的感情以及她的身份问题。
她会与张无忌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表达她内心的挣扎和新的想法。她可能不会像原著那样直接“为爱牺牲一切”,而是提出一个折衷的、更成熟的方案。
她可能会选择:
1. 在短期内, 在张无忌的协助下,利用她父亲留下的势力和她自身的智慧,稳定蒙古内部的局势,至少确保蒙古不会立刻对汉族发起大规模的侵略。她会尝试与新上位的蒙古领导者周旋,争取和平。
2. 长期而言, 她可能会选择一种半隐居的状态,但并非完全脱离政治。她可以利用她的智慧,在幕后对蒙古的政策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避免极端和冲突。她甚至可以暗中与明教保持联系,在某些关键时刻提供信息或帮助。
3. 她的目标不再仅仅是张无忌个人,而是如何在乱世中找到一种平衡,既能保护自己爱的人,也能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争取一丝生机,同时避免无谓的杀戮。

张无忌的“教主”职责与领导力:
张无忌在赵敏的启发下,或者在目睹了更多江湖纷争后,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责任。他会意识到,作为明教教主,他不能逃避。
他会与赵敏达成共识:他们可以暂时不公开“夫妻”关系,而是各自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他可能会选择:
1. 继续担任明教教主, 并努力弥合明教内部的分歧,加强与其他正派的联系,建立一个更稳定、更团结的武林。
2. 他会运用“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的智慧, 不仅体现在武功上,也体现在治教和待人接物上,用更宏大的格局来处理江湖恩怨。他不再是被动地回应,而是主动地去构建和平。
3. 他会与赵敏保持秘密的联系和支持, 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但这种支持是基于对彼此选择的尊重,而不是情感的纠缠。

三、 结局的升华与回响:

不再是简单的“退隐江湖”,而是“江湖的另一种担当”:
张无忌在明教的地位更加稳固,他努力将明教从一个纯粹的江湖门派,转化为一个能够维护江湖秩序、促进武林和平的“力量”。他可能还会致力于化解明教与一些主要门派的长期恩怨。
赵敏虽然不再是众所周知的蒙古郡主,但她在蒙古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她以一种更低调、更智慧的方式存在着,在草原上扮演着“和平的守护者”的角色,暗中化解矛盾,避免战乱。
他们可能会选择一种更为超然和独立的姿态。 他们不再是世俗意义上的夫妻,而是彼此最重要的战友和灵魂伴侣。他们的爱,升华成了对和平和责任的共同追求。
结局的场景: 可能是在多年后,武林趋于平静,明教威名犹存,而蒙古地区也相对安稳。张无忌和赵敏偶尔会在某个隐秘的地方相遇,他们不必多言,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彼此的心意。他们或许会在一个平静的夜晚,在山顶一同望着星空,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但心灵是相通的。

这个改写想达到的效果:

赵敏的形象更加饱满和独立: 她不再仅仅是张无忌的爱人,而是拥有自己思想、能力和责任的女性领导者。她的爱是力量的来源,而不是放弃一切的理由。
张无忌的人物弧光更加完整: 他从一个在情感和责任间摇摆的少年教主,成长为一个能够承担起整个武林和平的真正领袖。他的选择不再是逃避,而是积极的承担。
故事的格局更大气: 避免了因个人情感而牺牲宏大叙事的遗憾,将个人情爱与家国天下、江湖和平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更符合现代读者对女性力量的期待: 赵敏能够突破身份和性别的束缚,在乱世中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总而言之,我希望改写赵敏和张无忌的结局,让他们在经历了感情的考验后,能够找到一种更成熟、更有担当的生活方式,让他们的爱情不只是个人幸福的追求,而是成为推动武林乃至更大格局向好的力量。这会是一个关于“放下个人情爱,担当天下责任”的,更具深度和力量的故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王重阳,你一定要跟我一个女人争长短么?』

『重阳一生,不弱于人。武功,到底还是我强过你。但那又如何?每天晚上做饭的不还是我吗?』


2、『儿子,光复大燕什么的,不过是虚妄。燕子坞,还比天下差么?我不想你跟你爹一样,辜负一生韶光。』

『妈,我知道了。我这就去找表妹,跟她提亲。』


3、耶律洪基冷笑一声,朗声道:“萧大王,你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禄,指日可待。”

萧峰大声道:“陛下,萧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为契丹的大罪人,此后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拾起地上的两截断箭,内功运处,双臂一回,正要插入自己的心口。

却突然听到一个万分熟悉的声音响起。

『萧大哥,契丹人也好,汉人也罢,你说塞上的牛羊,会在乎你的身世呢,还是会在乎你的功过呢?』

萧峰一呆,四下张望,却看不见阿朱的影子。

但阿朱这句话却如当头一棒,萧峰扔下断箭,朗声仰天大笑,大步向北去了。


4、郭襄任由驴儿在山下吃草,自己一步一步上了华山,到了华山绝顶,不觉天色已晚,月亮升起来,天朗月明。

郭襄想起当初在这里跟杨过一别多年,禁不住滴下泪来。

『郭姑娘,你找的人已经绝迹江湖了。』

郭襄回过头,见眼前的少年正是张君宝。

『是你?你没去找我爹?』

『郭姑娘,我每年都在这里等你三个月,你终于来了。』

郭襄看着眼前满面风霜的少年,不觉呆了。

张君宝道『铁铸罗汉上的功夫,我已经练好了。我们切磋切磋?』

郭襄朗声一笑『出招吧』


百年后,武当峨眉的后人,提起张君宝和郭襄,都要恭谨又羡慕地称上一句,神仙眷侣。

user avatar

1. 萧峰森然道:“段王爷,我问你一句话,请你从实回答。三十年前你曾在雁门关外杀我爹娘,是也不是?虽然此事未必出于你本心,可是你却害得我一生孤苦,连自己爹娘是谁也不知道,是也不是?你既知铸下大错,害苦了人,却何以直到此时,兀自接二连三的又不断再干恶事?杀害马副帮主,玄苦大师,乔氏夫妇,赵钱孙与单正。”

段正淳道:“萧大侠,我听糊涂了,请你把话说清楚些。”

---有话直说是多么的重要---

2. (程瑛)问道:“你想吃甚麽东西,我给你做去。”杨过灵机一动,道:“就怕你太过费神了。”那少女道:“甚麽啊?你说出来听听。” 杨过道:“我想吃粽子。”那少女一怔,道:“裹几只粽子,又费甚麽神了?我自己也想吃呢。你爱吃甜的还是咸的?”杨过道:“姐姐说笑了,当然是甜的,咸粽子那种东西那般难吃,如何入口。”那少女听闻“咸粽子难吃”几句,嘴唇微颤,虽一言不发,却已是强忍怒气。

过一会儿,陆无双来了,少女与她低言几句,陆无双颜色大变,眼中冒火,再不向杨过多瞧一眼。杨过见她二人这样,心中柔情一转,知是话说重了,赶紧安慰,可二人如何肯听。

次日,两人不告而别,从此杨过再也没见过她们。

---能救两个是两个吧---

3. 她(程灵素)慢慢站起身来,柔情无限的瞧着胡斐,从药囊中取出两种药粉,替他敷在手背,又取出一粒黄色药丸,塞在他口中,低低地道:“我师父说中了这三种剧毒,无药可治。可上天垂怜,我那师叔用的毒药正好过了有效期。”

(原来写的是保质期,结果大家都在争过保质期到底是更毒了还是没毒了。。。又不能让堂堂毒王买到假药。为了救程灵素我也很难办。)

4.  郭襄道:“大哥哥,将来若是我向你也求三件事,你肯不肯答应?”杨过慨然道:“但教力之所及,无不从命。”从怀里取出一只小盒,打开盒盖,拈了三枚小龙女平素所用的金针暗器,递给郭襄,说道:“我见此金针,如见你面。你如不能亲自会我,托人持针传命,我也必给你办到。”郭襄道:“多谢你啦!”接过金针,说道:“我先说第一个心愿。”当即以第一枚金针还给了杨过,道:“我想再要一百个心愿。”杨过:针不够了,再见。

---能救三个是三个---

5. 其实最想给康慈一个好结局。


---你们要的公孙绿萼---

杨过看那四人时,都是一式的绿袍,服色奇古,并非当时装束,三个男人均是中年,各戴高冠,站在西北方的则是个少女(公孙绿萼),腰间一根绿色绸带随风飘舞。只听站在北方的男子说道:“我们决非有意为难,只是尊驾踢翻丹炉、折断灵芝、撕毁道书、焚烧剑房,只得屈请大驾,亲自向家师说明,否则家师怪责,我们做弟子的万万担当不起。”周伯通嬉皮笑脸的道:“你就说是一个老野人路过,无意中闯的祸,不就完了?”那女子说:“好主意,咱们回去就这么说!”说罢四人竟然如此罢手,飘然而去。

----不用救老顽童,应该就不会去绝情谷,见不到公孙绿萼了吧,但这样小龙女就要嫁给公孙止了,你们总要给杨过留一个吧。所以杨过还是要去绝情谷的,还是要见公孙绿萼的---


杨过又道:“世上皆知美人一笑的难得,说甚麽一笑倾城,再笑倾国,其实美人另有一样,比笑更是难得。”那女郎(公孙绿萼)睁大了眼睛,问道:“那是甚麽?”杨过道:“那便是美人的名字了。见上美人一面已是极大的缘份,要见她嫣然一笑,那便须祖宗积德,自己还得修行三世……”他话未说完,女郎又已格格笑了起来。杨过仍是一本正经的道:“至於要美人亲口吐露芳名,那真须祖宗十八代广积阴功了。我祖宗十八代做了这许多好事……”

杨康:我没做好事。名字不用说了。

杨过:爹,还能不能让人好好撩妹了。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小龙女大婚的时候她还是会出来的,还是会说名字的---


公孙止眼中如欲喷出火来,举起刀剑,向裘千尺疾冲过去。谁知裘千尺早已嘴嚼蜜枣,在口中含了七八颗枣核。此时乘他怒气勃发之际突发枣核。这是她十馀年潜心苦修的唯一武功,劲道之强,准头之确,不输于天下任何厉害暗器,只见公孙止眉心穴道中核,登时便送了性命。

杀绿萼的凶手帮你们弄死了。然而好像没什么用,绿萼还是会中情花毒死的。

---真得救不回来啊----

要不,还是直接给康慈一个好结局吧,这样程陆襄萼都有救了。

user avatar

天龙八部!

我希望是这样的




背景像书里一样,段誉他爹段正淳和段誉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段誉一辈子艳遇无数,前后爱上了钟灵,木婉清,王语嫣,却一次又一次发现惊喜——他们都是自己的亲姐妹!!!(都是他爹的私生女)

段誉万念俱灰,心灰意冷,可是在曼陀山庄的大战之中,其父自杀,其母刀白凤在临终之前告诉他一个惊人的秘密——



你就是你爹的亲儿子!!!她们都是你的亲姐妹!!!打一辈子光棍吧你!!!!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