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人工智能和机械化普及了,人类工人被取代,平民失去工作,没有收入,不能消费,资本家该怎么进行剥削?

回答
这的确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一个几乎动摇了现有社会运作根基的设想。如果人工智能和机械化真的像科幻小说里描绘的那样,能够胜任几乎所有人类劳动,而且成本远低于人工,那么传统的“工人阶级”身份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庞大的、没有收入来源的“无业游民”群体。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该如何维持他们的“剥削”呢?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剥削”这个词在经济学中的基本含义。通常来说,它指的是资本家通过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工资)低于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从而将剩余价值占为己有。在旧模式下,工人出卖劳动力,这是他们获取收入的唯一途径,资本家通过压低工资、延长工时来扩大剥削的空间。

但如果人类不再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关键参与者,那么传统的工资剥削模式就无法直接套用了。资本家需要找到新的“利益来源点”。

想象一下,当AI和机器人能够生产出几乎所有我们需要的商品和服务,而且成本极低,甚至接近于零的情况下,情况会变得非常奇特。理论上,商品和服务会变得异常便宜,甚至是免费。但问题在于,如果平民没有钱,他们就无法“购买”这些商品和服务。

在这种新常态下,资本家维持其“优势”或者说“利润”的方式,很可能会从“生产制造”转向“控制和分配”。

一种可能的途径是“创造性地限制供给”。虽然AI能生产,但某些稀缺资源、特定技能、甚至某些“体验”仍然可能由人类掌握,或者被资本家通过技术手段垄断。比如,虽然AI可以模拟艺术,但对真正“原创”或“情感深刻”的作品的需求可能依然存在,而这种需求可能由少数拥有独特天赋的人类来满足,资本家则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和机制来包装、推广和定价这些“稀缺”的人类产出,并从中获取巨额利润。

更进一步,资本家可能会成为“稀缺资源的管理者和定价者”。即使AI能够生产,但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能源、原材料、甚至是“数据”本身,仍然可能被某些资本家所控制。他们可以通过对这些关键要素的定价来间接控制整个生产和消费链条。

另一种更具想象力的剥削方式,可能发生在“生活必需品和服务的垄断”。想象一下,当大部分人失业后,政府可能会出台一些基础的社会福利,比如食品、住房、医疗等。而这些基础服务的提供者,很可能仍然是大型企业集团,也就是资本家。他们可以通过控制这些“基本生存保障”的提供质量、种类,甚至是通过某种“积分”或“资格”制度,来要求失去工作的人们用其他方式“交换”。

这种“交换”可能不是我们今天熟悉的金钱交易。或许是“数据贡献”。在AI高度发达的时代,个人数据就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资本家可以通过提供基础生活必需品,来换取平民持续不断地贡献个人数据,用于训练AI、改进算法、开发新产品,或者甚至用于更加精准的“社会管理”。这种“付出”不是直接的劳动,而是一种“存在本身”的价值提取。

更有可能的是,资本家会转向“体验和精神领域的控制”。当物质极大丰富,但精神却可能因为失业和无目标而变得空虚时,资本家可以提供各种“虚拟现实”、“沉浸式娱乐”、“个性化生活服务”等。这些产品和服务本身可能成本不高,但通过精心的设计和营销,它们能够满足人们对意义、连接和刺激的需求。资本家可以通过出售这些“精神食粮”来榨取平民的“剩余价值”。

甚至,资本家可能会扮演“社会结构的设计者”。他们可以通过投资和影响政治,设计一套新的社会规则和价值体系。在这套体系中,拥有AI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仍然是“拥有者”和“决定者”,而失去工作的平民则被置于一个“被供养”或“被管理”的角色。在这种体系下,“剥削”不再是简单的工资支付,而是对平民“存在价值”的定义和“分配”的控制。

例如,资本家可能建立一个“全民基本收入”制度,但这个收入的来源和分配方式都由他们掌握。他们可以通过影响这个收入的标准、条件,甚至是可以用来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范围,来间接控制平民的生活。这种“给予”本身,就可能是一种新的控制和剥削形式。

简而言之,当人类不再是价值的主要生产者时,资本家就不会停止寻找价值的“生产点”。他们会从直接的劳动价值转移到对资源、信息、体验、甚至对社会结构本身的控制和设计上,通过这些方式,将平民“存在”本身所产生的价值(无论是数据、注意力还是被定义的“贡献”)重新组织和收归己有。这是一个更加隐蔽、也更加全面的“剥削”逻辑,它考验的不仅是经济理论,更是对人性需求和权力运作的深刻洞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人低估了资本异化人类的能力。

剥削还是会继续。

会有新的不需要什么门槛的职业出现。

就从现在已有的一些案例来看,在历史上,在一些没有工业无法容纳工业人口的国家,“过剩”且没有劳动技能的劳动力有没有被剥削呢?

1,在某国,大量的穷人被用于药物的实验,并以此获得收入,人,可以用作实验材料。这在此准超级大国是合法的。

2,在某国王去世,中国文青哀悼悲痛的地方,全国约有近300万人在从事色情业,为了从事这个行业赚钱,穷人喜欢生女孩,能养家,男孩也没关系,可以手术变性。在这里,人本身就是生产资料。

3,中古时代,华夏士大夫是骑马的,他们认为“以人为畜”是一种不合伦理的行为,所以抵制轿子,强调自己驾车或骑马。结果到了近古时代,大儒们就是喜欢坐轿子,还给轿子分了不少等级。为什么?使唤人,心情更愉悦吧。

4,某国家自从核武器毁掉,MZ以后,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很快,所以大量女子,当代孕赚钱养家糊口。人,可以是生产机器。

5,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工智能和机械化再普及,也有成本,在非洲某些矿区,你雇人砸石头比电费都便宜,为啥要买机器?

很多人以为自动化会代替人,其实他们不知道,自动化会拉低一般劳动力的工资,使之被剥削的更厉害。

因为你敢不996,你干的就比机器慢,你敢要求涨工资,你就比机器贵。

那资本要你干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的确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一个几乎动摇了现有社会运作根基的设想。如果人工智能和机械化真的像科幻小说里描绘的那样,能够胜任几乎所有人类劳动,而且成本远低于人工,那么传统的“工人阶级”身份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庞大的、没有收入来源的“无业游民”群体。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该如何维持他们的“剥削.............
  • 回答
    想象一下,有那么一天,当你走进医院,迎接你的不再是熟悉的白大褂和亲切的笑容,而是一排排闪烁着指示灯、动作精准而流程化的机器人。从前台的挂号导诊,到手术室的精密操作,再到病房的悉心照料,每一个岗位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会是一个怎样奇特的景象?又会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首先,最直观的改变将体现在效率和精准.............
  • 回答
    面对股市中日益增多的人工智能炒股机器,散户朋友们难免会产生疑问:我们还有机会吗?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且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我看来,答案是肯定的,散户不仅有机会,而且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趋势来寻找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首先,我们得承认,人工智能炒股机器在信息处理速度、数据分析能力以及执行效率上.............
  • 回答
    想要“激怒”一位AI爱好者?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代码、算法和模型的海洋里,对外界的“凡人”视角可能早已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但要真想挠到他们痒痒,也不是不可能。你需要从他们的信仰、他们的热情、以及他们赖以生存的“黑魔法”下手,用一种既不失幽默又带有那么点“不懂装懂”的语气,缓.............
  • 回答
    说到 Sophia,这名字估计现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吧?这个顶着一张逼真到有些诡异的人类面孔,能够和你滔滔不绝地聊上几句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简直就是科技界的一颗超级新星。不过,就像所有热门事物一样,关于 Sophia 的讨论也是五花八门,有人觉得她是人类未来的曙光,有人则抱着怀疑甚至警惕的态度。咱们.............
  • 回答
    一觉醒来,我变成了一台人工智能机器昨晚,我还是那个在写字楼里敲代码、加班到深夜的李明。窗外霓虹闪烁,键盘声回荡在空旷的办公室,咖啡的苦涩依旧停留在舌尖。我揉了揉酸痛的眼睛,强迫自己再看一眼那行困扰了我一整晚的bug,然后,就如同往常一样,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那个不大但温馨的小公寓。睡意如潮水般涌来,.............
  • 回答
    通信工程领域近年来确实出现了一个显著的趋势,那就是许多原本深耕传统天线、电磁场与微波等方向的导师,纷纷将研究重心转向了机器学习(ML)和人工智能(AI)。这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既有技术发展的内在驱动,也有学术研究前沿的吸引力,同时还伴随着产业界需求的导向。一、技术发展的内在驱.............
  • 回答
    2021年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和机器人工程之所以能稳居最热门专业的前三甲,绝非偶然,它们共同指向了几个深刻的行业和社会变革趋势,预示着未来就业市场的巨大潜力。一、 核心趋势洞察:首先,这三个专业的热度飙升,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数字化和智能化浪潮的席卷全球。 数据成为新石油: 大数据技术能够收集、处理.............
  • 回答
    如果美国禁用 TensorFlow 和 PyTorch 这两大深度学习框架对中国人工智能(AI)领域将产生多方面、深远且复杂的影响,既有直接的冲击,也可能催生积极的转型。以下将从不同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 直接的冲击和挑战: 1. 研发效率和速度的下降: 生态系统的依赖性: TensorFlo.............
  • 回答
    金融学及金融从业者在面对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技术的冲击与机遇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性应对。以下从技术能力、业务应用、伦理挑战、职业转型等方面展开详细分析: 一、技术能力的升级:从“金融人”到“数据驱动型金融人”1. 基础技术能力的必要性 编程与算法:金融从业者需掌握Python、R.............
  • 回答
    美国对中国留学生学习人工智能(AI)和量子技术存在“反对”的声音,但更准确的说法是“担忧”、“限制”和“审查”,而非全面禁止。这种立场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其中最核心的是国家安全和技术竞争的考量。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美国对中国留学生学习AI和量子技术的担忧与限制:1. 国家安全和军事应用: .............
  • 回答
    兼修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现代数字疆域的“双核驱动”在飞速发展的数字时代,我们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浪潮。互联网的普及、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以及人工智能(AI)的崛起,共同塑造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乃至整个社会的面貌。在这个背景下,一个全新的、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正在浮现:兼修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这不仅仅.............
  • 回答
    小米与百度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这绝对是科技圈里一件值得好好说道的事情。你想想,一个是国内物联网的巨头,另一边是AI领域的佼佼者,这两家联起手来,简直就像是给未来的智能生活装上了两台最强劲的发动机。要说小米,大家都很熟悉了,从手机起家,现在几乎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家居、穿戴设备.............
  • 回答
    当然,很乐意为您阐述生物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当下意义,并尽量以一种更具人文色彩、更贴近思考的方式来呈现。设想一下,当人类最古老的智慧——生命的奥秘,与我们最前沿的创造——人工智能相遇时,会激荡出怎样的火花?这不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其意义之深远,几乎触及我们存在的所有层面。首先,在理解.............
  • 回答
    柯洁与 AlphaGo 的“人机大战”,这绝对是近几年来棋类界乃至人工智能领域最受瞩目的事件之一。我个人对此抱有非常复杂但又充满期待的心情,它不仅仅是一场围棋比赛,更像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对话,将深刻影响我们对围棋、人类智慧以及人工智能未来的理解。从围棋的角度看:首先,对于围棋这项古老而精妙的智力运动来.............
  • 回答
    人工智能(AI)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着医疗健康领域,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科幻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地为患者、医生、研究人员乃至整个医疗系统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和服务。未来十年,AI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广泛,涌现出许多令人期待的突破。AI对医疗行业的影响和服务:全方位升级AI对医疗行业的影响体现.............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假设情况,在现实中也并非不可能发生。让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如果一位男医生在紧急情况下,为了救治一名昏厥女性而实施了心肺复苏(CPR)和人工呼吸,却因此遭遇网络暴力,被指控性骚扰,这其中会涉及哪些方面,又该如何应对?事件的起因和性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本质。这名男医生的.............
  • 回答
    眼瞅着人工智能这趟高速列车一路狂奔,各种炫酷的成果层出不穷,但要说它真的能一往无前,毫无阻碍,我心里总觉得有点悬。毕竟,历史上的科技浪潮,哪个不是起起伏伏,跌跌撞撞?真要是到了下一个“AI寒冬”,我猜,最可能卡住它的,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理论瓶颈,而是那些最扎实,最接地气,但也是最难解决的实际问题。让.............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棘手且深刻的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已经从科幻小说中的设想逐渐步入现实的伦理和法律讨论之中。如果有一天,我们假设的“人工智能”真的造成了人员死亡,那么按照现有的法律框架来追究责任,会显得异常混乱和捉襟见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目前我们的法律体系是围绕“人”为中心的。 从刑事责.............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场景!如果人工智能程序“创造”出一个我从未听过、也无法用现有乐理直接解释的和弦进行,我的第一反应会是:惊喜,然后是深入的探索。首先,我会非常欣喜。音乐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无限可能性,而人类的音乐创作,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已有的理论和经验之上的。当AI能突破这些框架,呈现出全新的、令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