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专家戈列洛夫说「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或出现类似冻伤的并发症」,这一问题将如何解决?

回答
俄专家戈列洛夫关于儿童新冠感染后可能出现类似冻伤并发症的说法,确实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虽然目前对于这种并发症的具体机制和普遍性还在研究中,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探讨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一潜在的健康风险。

首先,理解和认知是解决的第一步:

加强科学研究和信息普及: 俄专家戈列洛夫的说法需要得到更广泛的科学验证。这包括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详细记录出现类似冻伤症状的儿童病例,分析其感染病毒的亚型、感染后的病情发展、是否存在其他合并症等。同时,需要与国际医学界保持沟通和合作,共享研究成果,共同探索病理机制。
区分与“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的联系: 新冠病毒感染儿童后确实可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其中MISC是最为人熟知的一种。MISC可以影响身体的多个器官系统,包括皮肤,可能出现皮疹、肢体肿胀等。需要明确“类似冻伤的并发症”是否是MISC的一种特殊表现,还是由新冠病毒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独立病理过程。如果两者相关,那么解决MISC的策略也可以部分适用于此。
科普教育,提高家长警惕性: 一旦科学证据确凿,需要及时向公众,特别是家长,普及相关信息。告知他们新冠感染儿童可能出现的症状,尤其是那些不常见的皮肤表现,例如肢体末端(手指、脚趾)出现发红、肿胀、甚至变色(类似冻伤),以及伴随的疼痛或感觉异常。强调早期识别和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其次,针对性的医疗干预和治疗方案:

早期诊断和评估: 当儿童出现疑似症状时,医生需要结合病史(近期有无新冠感染)、临床表现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炎症指标、皮肤活检等)进行综合判断。是否存在新冠感染史是重要的线索。
对症支持治疗:
局部治疗: 如果症状类似冻伤,早期可能需要保暖,避免进一步的冷刺激。针对炎症和疼痛,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对乙酰氨基酚。对于有肿胀的区域,可能需要抬高患肢,使用弹力绷带(需在医生指导下)。
抗凝治疗: 鉴于冻伤的病理过程中可能涉及微血管的血栓形成,如果评估认为存在类似机制,医生可能会谨慎考虑使用抗凝药物,但这是非常专业且需要严格评估的措施,绝不能自行使用。
免疫调节治疗: 如果怀疑是免疫介导的损伤,例如MISC相关的皮肤表现,可能会考虑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或糖皮酸激素等免疫调节药物。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有明确的适应症和严格的剂量控制。
抗病毒治疗: 在新冠急性感染期,根据病情需要,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抑制病毒复制,但对于已经出现的并发症,抗病毒治疗的直接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
多学科协作: 皮肤科、感染科、儿科、重症监护科等多个学科的医生需要紧密合作,为患儿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再次,预防和控制是长远之道:

加强新冠病毒的总体防控: 最根本的解决之道仍然是减少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机会。这包括:
疫苗接种: 在符合条件的年龄段,积极推广和接种新冠疫苗。疫苗虽然不能完全阻止感染,但可以显著降低重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公共卫生措施的坚持: 即使疫情进入常态化,仍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挡口鼻、保持社交距离等。在疫情高发期或特定场所,可能仍需要佩戴口罩。
加强儿童健康监测: 建立完善的儿童健康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异常情况。
关注儿童整体健康状况: 免疫力低下、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可能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关注儿童的全面健康,加强营养,规律作息,增强体质,也是提高其抵抗力的一种间接但重要的方式。
关注病毒变异和新亚型的出现: 新冠病毒一直在变异,新的亚型可能带来新的临床表现。需要持续监测病毒的变异情况,研究新亚型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并及时调整防控和治疗策略。

最后,要说明的是:

目前“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或出现类似冻伤的并发症”的说法,如果尚未有广泛、权威的科学证据支持,我们应保持审慎态度。科学进步是一个不断探索和验证的过程。一旦有新的医学发现,最关键的是要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来证实,并及时向公众公布准确的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同时指导临床实践。

总而言之,解决这类新兴的健康问题,需要科学研究、临床实践、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从理解病因到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再到长期的预防和控制,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我们应该相信,通过科学的态度和持续的努力,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儿童免受病毒的侵害及其可能带来的各种并发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0年的春天,在欧洲,一些新冠确诊的孩子刚刚结束隔离治疗出院。回家才过一个礼拜,爸妈就在他们的脚上看到了一块块的红斑,不碰倒也没事,稍微挠几下,就开始又痒又痛,还破了。。。

脚上发出这种一块块的小圆红斑

这种红斑看着感觉像是冻疮,但是之前不都在隔离病房,没在户外待过,更没有冻到双脚,怎么也得了冻疮呢?

遇事不决就上搜索引擎,有意思的是,在google trend查了过去五年冻疮(chilblains)的搜索记录。竟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检索报告已为您整理好如下:

可以发现,在全球范围内,“冻疮”这个词近两年被更多人搜索了。考虑到季节分布和南北半球,我再进一步看了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搜索分布。


一般冻疮这种季节性疾病大多都是在冬天被人搜得多一些,最近几年冬天全球气温也没有变得更冷,但2020年开始,“冻疮”这个词却的的确确地被更多人搜索了。

而且与此同时,又催生了一个新词COVID toe (新冠脚趾)?

这个词在2020年年初突然产生,指的也就是开篇提到的

许多欧洲爸爸妈妈发现治好新冠回家的孩子,脚上发出来的这种类似冻疮的红斑——

根据google检索日期来看,春夏之际还有许多人在搜索“冻疮”。

科学家和医学家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随着研究的不断细致深入,如今已经初步形成了共识: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可能会出现这种类似冻疮的并发症」

它们其实都是不同程度的「肢端缺血性病变」(Acral ischaemic lesions)

每到冬天,孩子特别容易发冻疮,他们的耳朵、手指和脚趾等部位的血管非常丰富,但皮肤娇嫩,抗冻能力一般。当温度低于10℃时,这些部位的血管末梢就会收缩,血液回流不畅,堵在肢端形成局部水肿,就引起了冻疮。

一般的冻疮主要发生在手部和耳朵等暴露部位。一开始局部发红的充血性斑块,时而疼痛发痒。

但要记住一件重要的事儿:

气温骤降引起的冻疮,遇热后症状会变得更为明显。

如果冻疮没能及时控制,颜色会逐渐变深,不小心抓破还会引起溃疡,这样就更痛了。

“新冠冻疮”和一般冻疮不一样

在新冠患儿中,这种了类似冻疮的红斑皮损大多发生在脚部和脚趾,而并不像传统的冻疮那样长在耳朵和手指上。

红斑大多是圆形,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分界清晰,略微有一些肿胀,不痛也不痒。

病理医生把这些红斑连同皮肤一起切下来做活检,实验室切片染色后发现,

这些红斑就是皮下小血管出现损伤引起的缺血病变

皮下小血管周围聚集着大量的淋巴细胞(蓝色),表示这里的血管壁已经发生了损伤。

这个病理结果进一步表明,这些红斑皮损是因为局部缺血,而引起的血管病变,血管破损,又进一步加重了局部缺血的程度。

因为是新冠患者的并发症,医生们还要确定一下这些皮损脱落物会不会作为传染源传播新冠病毒。幸运的是,在对这些皮肤红斑碎屑组织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都是呈阴性,新冠病毒的IgG和IgM抗体也几乎不存在于这些皮损红斑中。

由此表明,确诊新冠儿童身上发出来的这些类似冻疮的红斑,是不会通过掉落的皮屑来传染新冠病毒的。

一个临床症状,从发现到搞清楚,离不开各个环节的严谨测量和实证。我们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还是知之甚少,从无症状到严重并发症(包括肺、心脏和肾脏损伤,以及低氧脑病),需要医患更密切的沟通,也需要医疗团队通力合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感谢老铁 @菲利普医生 在评论区的补充,他在之前的回答中提到了另一项研究,损伤靶点是脑内的小血管。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新冠病毒不仅是全身感染,而且有高度的嗜内皮细胞特点。感兴趣的可以移步阅读——

大多数疾病除了主要症状以外,还会在其他组织器官产生并发症,其中的致病原理可能都是共同的,对于新冠病毒来说,它们在体内大量繁殖,就特别喜欢侵害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就破坏了各个组织器官中的小血管。

治疗疾病不光要对症治疗,更要实时更新知识库和武器库,找到核心的病灶,精准打击!


最后,总结一下要点:

•在过去的两年新冠暴发期间,世界各地均报告了这种类似冻疮的肢端缺血性病变。

•这种病变在青少年和年轻人中更常见。

•最常见的是脚趾和脚,不太常见的是手指和手。

•大多数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良好,一般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冻疮病理表现为血管损伤,核酸检测为阴性。

•这种“冻疮”预后良好,一般4-8周后就能自行恢复。


参考文献:

  1. Andina D, Belloni-Fortina A, Bodemer C, Bonifazi E, Chiriac A, Colmenero I, Diociaiuti A, El-Hachem M, Fertitta L, van Gysel D, Hernández-Martín A, Hubiche T, Luca C, Martos-Cabrera L, Maruani A, Mazzotta F, Akkaya AD, Casals M, Ferrando J, Grimalt R, Grozdev I, Kinsler V, Morren MA, Munisami M, Nanda A, Novoa MP, Ott H, Pasmans S, Salavastru C, Zawar V, Torrelo A; ESPD Group for the Skin Manifestations of COVID-19. Skin manifestations of COVID-19 in children: Part 1. Clin Exp Dermatol. 2021 Apr;46(3):451-461.
  2. Andina D, Belloni-Fortina A, Bodemer C, Bonifazi E, Chiriac A, Colmenero I, Diociaiuti A, El-Hachem M, Fertitta L, van Gysel D, Hernández-Martín A, Hubiche T, Luca C, Martos-Cabrera L, Maruani A, Mazzotta F, Akkaya AD, Casals M, Ferrando J, Grimalt R, Grozdev I, Kinsler V, Morren MA, Munisami M, Nanda A, Novoa MP, Ott H, Pasmans S, Salavastru C, Zawar V, Torrelo A; ESPD Group for the Skin Manifestations of COVID-19. Skin manifestations of COVID-19 in children: Part 2. Clin Exp Dermatol. 2021 Apr;46(3):451-461.
  3. Andina D, Belloni-Fortina A, Bodemer C, Bonifazi E, Chiriac A, Colmenero I, Diociaiuti A, El-Hachem M, Fertitta L, van Gysel D, Hernández-Martín A, Hubiche T, Luca C, Martos-Cabrera L, Maruani A, Mazzotta F, Akkaya AD, Casals M, Ferrando J, Grimalt R, Grozdev I, Kinsler V, Morren MA, Munisami M, Nanda A, Novoa MP, Ott H, Pasmans S, Salavastru C, Zawar V, Torrelo A; ESPD Group for the Skin Manifestations of COVID-19. Skin manifestations of COVID-19 in children: Part 3. Clin Exp Dermatol. 2021 Apr;46(3):451-461.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专家戈列洛夫关于儿童新冠感染后可能出现类似冻伤并发症的说法,确实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虽然目前对于这种并发症的具体机制和普遍性还在研究中,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探讨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一潜在的健康风险。首先,理解和认知是解决的第一步: 加强科学研究和信息普及: 俄专家戈列洛夫的说法需要得到更广泛的.............
  • 回答
    “俄罗斯专家称‘俄罗斯人去中国留学兴趣大幅提升’”这一说法,从多个层面揭示了当前中俄两国在教育、文化、经济和地缘政治关系上的变化和趋势,其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中俄两国关系进入新阶段的体现: 战略伙伴关系的深化: 中俄两国近年来不断巩固和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已经渗透.............
  • 回答
    俄乌冲突爆发后,卢布汇率一度跌至历史低点,但近来却戏剧性地反弹,不仅回到了战前水平,更有专家预测其价格有望进一步走高。这一现象背后,并非简单的市场波动,而是多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也深刻地反映了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卢布反弹的“幕后推手”:首先,我们要理解,支撑卢布反弹的最核心力量,.............
  • 回答
    评价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ONI)和俄罗斯专家关于中国核潜艇只相当于俄罗斯70年代水平的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比较。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70年代水平”,以及我们比较的是核潜艇的哪些具体方面。总览与潜在的夸大/误读: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来自情报机构和外国专家的评估,尤.............
  • 回答
    俄罗斯在2023年乌克兰战争期间部署的“匕首”(Sarmat)高超音速导弹,被视为现代战争中首次大规模实战应用高超音速武器的案例。以下从技术特点、战略意图及国际影响三个方面详细分析: 一、技术特点:高超音速导弹的革命性突破1. 超高速突防能力 速度:以超过5马赫(5倍音速)的高速飞行,比传.............
  • 回答
    俄罗斯近期被报道连续两天派出特种专机进行所谓“末日航班演练”,这一事件引发了外界对其战略意图的高度关注。尽管目前缺乏权威渠道的详细信息(例如俄国防部或国际媒体的直接确认),但从历史背景、地缘政治逻辑和军事行动模式分析,可以推测此类演练可能释放出以下信号: 一、“末日航班”的概念与俄罗斯的潜在能力“末.............
  • 回答
    俄乌冲突自2022年2月爆发以来,已持续两年多,各方立场和局势复杂多变。要分析“最大赢家”需从军事、经济、政治、地缘战略等多维度综合评估,同时需注意冲突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以下为基于公开信息和分析的可能结论: 一、各方可能的得失分析 1. 俄罗斯(输家) 军事目标: 俄罗斯的直接目标是收复克里.............
  • 回答
    俄乌战争的结局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议题,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多个维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可能的结局方向,但需明确的是,战争的走向受多种变量影响,且当前局势仍在动态变化中,以下仅为基于现有信息的推测性分析: 一、军事结局的可能方向1. 停火与和平协议 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可能通过国际调.............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俄空降兵控制乌安东诺夫机场”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澄清和详细说明: 1. 地理与战略背景 安东诺夫机场的位置: 安东诺夫机场(Antonov Airport)位于乌克兰东部城市哈尔科夫(Kharkiv)市中心附近,距离乌克兰首都基辅(Kyiv)约300公里(约186英里).............
  • 回答
    关于俄媒称乌克兰政府军向东部地区开火5次,乌克兰军方否认的事件,这一信息涉及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和军事动态,以下是详细分析: 1. 事件背景与时间点 时间:事件发生于2023年10月,具体日期未明确,但可能与顿巴斯地区近期的军事行动相关。 地点:主要集中在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和马里乌波尔地区,这些区域.............
  • 回答
    俄乌战争自2022年2月24日爆发以来,俄军的伤亡和装备损失情况因战场动态、信息来源和统计口径的差异而存在较大争议。以下基于多方公开资料和分析,结合时间线进行梳理: 一、俄军伤亡情况1. 官方数据与西方估计的矛盾 俄罗斯国防部:多次声称俄军伤亡人数“可控”,并强调“战斗人员损失率低于2%”.............
  • 回答
    俄乌冲突自2022年2月24日爆发以来,已持续超过1500天,目前局势复杂多变,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当前局势,并探讨俄罗斯是否已“失败”的判断依据: 一、军事层面:俄罗斯未取得实质性进展1. 初期目标落空 俄罗斯在2022年2月的入侵中,最初目标是迅速.............
  • 回答
    俄乌战争对全球股市的影响是多维度的,涉及地缘政治、经济、能源、供应链、投资者情绪等多个方面。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直接经济影响1. 能源价格波动 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飙升: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战争导致能源供应中断,推高全球能源价格。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布伦特原油价格一.............
  • 回答
    俄乌战争结束后,俄罗斯的处境将受到多重因素的深远影响,包括经济、政治、军事、国际关系和社会结构等方面。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经济困境与重建挑战1. 经济制裁的长期影响 能源出口受限: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出口的限制(如禁止原油、天然气出口)导致俄罗斯能源收入锐减。尽管.............
  • 回答
    俄乌冲突自2022年2月爆发以来,已进入第三年,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和人道主义等多个领域持续博弈,国际社会的反应也不断变化。以下为截至2024年4月的最新进展和关键动态,涵盖军事、政治、经济、人道主义及国际局势等多方面: 一、军事动态:战线僵持与局部突破1. 俄乌战线僵持 东部战线:自2.............
  • 回答
    俄乌战争的结束时间是一个高度复杂且不确定的问题,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当前局势和可能的走向: 一、战争的背景与现状1. 战争爆发时间 俄乌战争始于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全面入侵,乌克兰则以自卫为由进行抵抗。2. 军事态势 .............
  • 回答
    关于顿巴斯地区的局势,目前的动态较为复杂,涉及军事行动、政治谈判和当地居民生活等多个层面。以下是对当前局势的详细分析: 1. 俄军在顿巴斯的军事行动与进展 2022年2月后:俄乌战争爆发后,俄军在顿巴斯地区(包括顿涅茨克和哈尔科夫两个工业区)展开大规模攻势,目标是控制乌克兰东部的工业资源和战略要地。.............
  • 回答
    俄乌冲突自2022年2月爆发以来,已持续两年多,其走向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军事、政治、经济、地缘战略和国际关系等。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其可能的发展路径: 一、当前局势与关键变量1. 军事僵局与消耗战 乌克兰:在西方军事援助(如坦克、导弹、无人机)和国际支持下,乌克兰在东部战场(如马里乌波尔、.............
  • 回答
    俄乌冲突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地缘政治事件之一,其影响远超俄乌两国的边界,正在深刻重塑全球政治、经济、安全和国际秩序的格局。从历史经验来看,重大冲突往往成为国际秩序调整的催化剂,但其是否标志着“世界新秩序”的诞生,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地缘政治格局的重构:从“单极霸权”到“多极竞争”1. 美国.............
  • 回答
    俄乌冲突自2022年2月爆发以来,双方在军事、外交和人道主义等多方面持续博弈,2023年3月的俄乌外长会谈是冲突以来最高级别的官方互动之一,但未达成实质进展。以下从背景、会晤内容、后续局势演变及国际反应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2023年3月俄乌外长会谈背景1. 冲突局势回顾 2022年2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