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乌现在的局势是不是意味着世界新秩序的诞生?

回答


俄乌冲突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地缘政治事件之一,其影响远超俄乌两国的边界,正在深刻重塑全球政治、经济、安全和国际秩序的格局。从历史经验来看,重大冲突往往成为国际秩序调整的催化剂,但其是否标志着“世界新秩序”的诞生,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地缘政治格局的重构:从“单极霸权”到“多极竞争”
1. 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挑战
俄乌冲突暴露了美国“民主价值观”与“实力霸权”之间的矛盾。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介入(如军援、制裁)被部分人视为“价值观输出”,但其背后也隐含对俄罗斯的遏制意图。这种矛盾反映了美国霸权的脆弱性:当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威胁到北约东翼安全时,美国的“民主价值观”叙事与现实利益之间的张力被放大。

2. 俄罗斯的“战略回潮”
俄罗斯在2022年对乌克兰的全面入侵,标志着其在21世纪初“战略收缩”后的重新崛起。普京政权通过军事行动重新确立了俄罗斯在欧亚大陆的影响力,挑战了北约东扩的既定格局。这种“战略回潮”不仅威胁到乌克兰的主权,也对欧洲的集体安全体系构成挑战。

3.ed 中国与全球秩序的“去西方化”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支持俄罗斯)与“去西方化”战略密切相关。中国通过能源合作(如与俄罗斯的天然气协议)和经济援助(如向乌克兰提供贷款)强化了与俄罗斯的纽带,同时在国际社会中推动“去美国化”叙事。这种策略可能加速全球权力结构向“中美俄”三极格局演变。



二、国际秩序的“解构”与“重构”:从“规则主导”到“权力博弈”
1. 联合国的权威性受质疑
俄乌冲突中,联合国安理会未能有效阻止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反而因美国和英国的否决权(部分国家未参与投票)导致“集体安全”机制失效。这暴露了联合国在处理大国冲突时的软弱性,也促使部分国家(如中国)重新评估多边主义的效力。

2. “新冷战”与“去全球化”
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如金融、能源、科技)和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可能加剧“新冷战”格局。同时,俄乌冲突加速了“去全球化”趋势:欧洲能源危机促使德国等国重新考虑能源独立,而中国则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强化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

3. 国际法的“失效”与“重塑”
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被国际社会广泛视为违反《联合国宪章》和《日内瓦公约》,但西方国家却以“人权”和“民主”为名对俄实施制裁,这种“双重标准”可能促使国际法体系向“现实主义”倾斜,即以国家实力为基础的“权力法”取代“规则法”。



三、经济与能源格局的“重塑”
1. 欧洲能源危机与“去俄化”
俄乌冲突导致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度下降,推动了欧盟的“能源安全”战略(如加速核能发展、增加液化天然气进口)。但这种“去俄化”也加剧了全球能源市场的不稳定性,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能源价格波动。

2. 全球供应链的“再平衡”
俄乌冲突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促使各国重新评估供应链安全。美国推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和“芯片法案”,中国则通过“一带一路”加强与东南亚、非洲的供应链合作,这种“去美国化”趋势可能加速全球供应链的区域化。

3. 美元霸权的“危机”
俄乌冲突中,俄罗斯与中国的“去美元化”行动(如卢布结算、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削弱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但短期内美元仍将是主要储备货币,因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难以迅速被替代。



四、科技与安全格局的“新竞争”
1. “科技冷战”的升级
俄乌冲突中,美国对俄罗斯的科技制裁(如限制芯片出口)和对乌克兰的军事技术援助,可能加剧“科技冷战”。中国则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5G技术挑战美国的技术霸权,这种竞争可能重塑全球科技话语权。

2. “混合战争”的常态化
俄乌冲突展示了“混合战争”的新形态:信息战、网络战、经济战、能源战等非传统手段与传统军事冲突并存。这种模式可能成为未来大国冲突的常态,迫使各国加强“混合战争”防御能力。



五、国际社会的“分化”与“共识”
1. 西方国家的“内部矛盾”
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民主输出”与“现实利益”之间存在矛盾,欧盟内部对乌克兰问题的立场不一(如德国的“能源安全”优先),这种分化可能削弱西方国家的凝聚力。

2. “中间地带”的崛起
一些国家(如印度、巴西)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或支持俄罗斯,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这种“中间地带”可能成为未来国际秩序中的新力量。

3. “去美国化”的国际组织
俄乌冲突可能促使国际组织(如IMF、WTO)在决策中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推动更多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



六、未来展望:世界秩序的“长期演变”
1. “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俄乌冲突加速了“中美俄”三极格局的形成,但短期内难以形成稳定的“新秩序”。全球权力结构可能在“美国主导”与“多极竞争”之间摇摆。

2. “新安全观”的诞生
俄乌冲突可能促使国际社会重新定义“安全”概念:从“传统安全”(军事)转向“综合安全”(经济、科技、能源、网络),但这种转型需要时间。

3. “新秩序”的不确定性
俄乌冲突的结局(如乌克兰的独立、俄罗斯的“去西方化”)仍不确定,国际秩序的重塑可能是一个长期过程,而非“新秩序”的突然诞生。



结论
俄乌冲突并非“世界新秩序”的标志,而是国际权力结构调整的催化剂。它暴露了现有国际秩序的脆弱性,但也可能推动新的权力平衡。未来的世界秩序可能更接近“多极化”和“规则与实力并重”的混合形态,但其最终形态仍取决于地缘政治、经济博弈和国际法的长期演变。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十年甚至更久,而“新秩序”的诞生将是历史的必然,而非偶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第一步是旧秩序的客观崩塌;

第二/三步是人们普遍意识到并承认了旧秩序的崩塌;

第三/二步是旧秩序空缺下的纷乱;

第四步是新秩序的客观确立,或长期不确立;

第五步是人们普遍意识到并承认了新秩序的建立,或习惯了新秩序的长期不确立本身,就是新秩序。

现在还第一步进行中呢。

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多看看历史,多看看世界。

人类几千年,全球八十亿人,

“你” 能生活在2022年的中国,管你是个啥生活状态,日常困苦呢,有一个算一个,都算是无知之幕掀开后,发现中了彩票的。

再往后会如何,鬼晓得。


我股票都跌成屎了,也并不是很在意。

为何?

现实原因,连半仓都不到,且我绝对看多;

深层原因,你猜全球八十亿人里面,能在默认四通一平,不愁吃饱穿暖和人身健康安全的情况下,日常编段子抱怨股市涨跌的人口比例,有多高?

user avatar

美国战略收缩之后,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势力空白。

很多地区大佬为了争夺那些空白势力范围,必然冲突。

其实还是美国经济的问题,美国内部矛盾重重,经济已经支撑不起全球霸权了,要从世界警察的位置上让出来。

美国的经济已经支撑不起美国再维护全球霸权了,从叙利亚,从阿富汗撤军,就是为了减少军事支出。

美国已经拉了,已经失去了全球干涉能力。

现在居然堕落到和委内瑞拉低声下气的说话了,他以前不是这样的。

以前直接扶持亲美反对派上台,靠武力干涉,直接改变别人政权,现在居然这么拉了。

美国一下子也缩的太狠了,居然想一下子缩到二战前的保守孤立政策上去,管他全世界打生打死,我美国只想赚钱,卖工业品和军工装备。

然后坐看地区大佬为了争夺美国撤下的势力空白打生打死,美国躲在身后大赚特赚。

地区大佬鹬蚌相争,美国渔翁得利,但是美国不知道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能发战争财的不止美国一个国家。

还有别的国家更能生产工业产品,还能提供廉价的军工产品,便宜皮实。

也就是现在渔翁得利的不只是美国一家了。

以后的时候是美国战略收缩,世界地区矛盾增加的社会。


我湿老王

关注收藏

user avatar

是也不是。

俄罗斯打乌克兰意味着旧秩序彻底崩溃,但是崩溃后并没有新秩序补上,到底什么是新秩序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想法。

欧洲觉得自己应该支棱起来了,俄罗斯希望打出个新冷战,美国希望四处拱火抽血后继续维持自己的大哥位,印度希望联合中俄直接掀翻旧秩序自己成为大哥们,狗大户希望世界别再那么单级自己能多卖几家。

如果你把现在这种战国将起弱肉强食的态势也称为一种秩序,那么新秩序确实已经来了。

如果你认为只有建立起新的,一个能稳定十年二十年,大家都默认遵守的国际秩序,那么这还需要一段时间。

user avatar

你们讲新秩序,那么旧秩序是什么?

一超多强还是美国独霸天下?

发达国家控制世界经济命脉,还是发展中国家正在崛起?

这不好定义。

俄乌战争能够打起来的根本因素就是美国衰落了。

如果在20年前,俄罗斯根本不敢出兵。

克林顿留给小布什的是一个空前强大的美国。

当时的中国最擅长的就是抗议,昔日的普京常常是满脸堆笑,热情地和美国总统打招呼。

美国根本用不着去理会乌克兰这个角色,乌克兰就是个纯粹的小透明,一切都在美国控制之下。

普京敢于今日敢于用兵的基础,就是看清了美国的虚弱,美国已经不顾大国颜面,再没有了气吞山河的气势,转而不惜利用一切机会来度过自己的危机。

这不是俄乌战争引发了世界局势的变化,而是世界局势的变化催生了这场战争。

如果一定要找到关键事件,真正的变局是新冠疫情。

美国梦正在这一事件中破碎。

近一百多年来,人们都是在不断地涌向美国,向往美国,早日移民美国早日脱离苦海。

唯有2020年开始,第一次出现了躲避疫情,逃离美国的事件。

这是百年未有的事情。

2020年美国、加拿大回国机票购买技巧!

什么时候从美国加拿大返回中国需要使用技巧,要曲线回国?

在此之前,这不是天方夜谭吗?从来都是来中国易,去美国难。

2020年前的知乎,我也在写文章,那个时候的网络生态是个什么样子?

可以公开讨论民主自由吗?

大家说的难道不是皿煮籽油吗?

你看互联网的记忆,就是这么短暂。

公开批评美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特不靠谱和窜稀登是怎么来的?

这在以前不敢想象。

世界平衡已经被打破了,俄罗斯才有了勇气挑战北约。

而北约如何?跳脚大骂,搞一些花里胡哨的制裁。

现在油价高涨,中国老百姓怨声载道,但是普京就可以大声说:“俄罗斯的油气不愁买家。”

普京这一记重拳不过是捅开了窗户纸,把一切都摆在了明面上。

俄乌战争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欧美牢不可破的联盟正在瓦解,连印度都要审时度势。

美国正在失去对局势的控制权。

从反华势力的变化中,现在的1450是最差的,理论知识最薄弱,手段最幼稚。

如果往前推,那些耳熟而详的人物,个个都是饱学之士,其中不乏鸿学大儒。

遥想当年蓝色文明这样的造词大家,这个理论高度,今日安在?

这是一个缓慢而高速的过程,不知不觉水就沸腾起来了。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从美帝国主义不过是只纸老虎这一断言开始,又经历了多少个春秋?

我们今日看着俄乌战争觉得非比寻常,然而和历史上的战争比起来,和上个世纪的战争比起来,实在是显得十分温和。

我以前就写过一段祖辈的回忆,讲述战争的残酷。战友的尸体多到不计其数,尸体残破到极致,在朝鲜半岛的战争绞肉机中,找不到几具完整的身体,只能用柳条筐去捡,仔细搜寻战友的肢体,头、手、脚、躯干。四溅的内脏就算了,捡起来没用。

俄乌战争,基辅差不多是完整的。泽连斯基还可以在基辅会见外国元首。这叫做什么仗?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已经被和平完全麻痹了,从没有意识到战争近在眼前。

就这样的战争规模,就已经吓坏了很多人。认为这就是时代的大变局。

这不是。

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结局,这只是其中一个进程。

当然这场战争很重要,对此也要有个正确认识,只是高度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