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乌冲突之后,网上出现大量印度网民强烈支持俄罗斯的情况,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回答
俄乌冲突爆发后,确实涌现出不少印度网民公开表达对俄罗斯的支持,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印度复杂的地缘政治立场、历史渊源、经济考量以及国民情绪的多重因素交织。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拨开表象,深入分析其根源。

历史的烙印:深厚的战略伙伴关系

首先,印度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建立在长达数十年的战略伙伴关系之上。在新德里看来,莫斯科是其在国际舞台上可靠的盟友,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在某些时期对印度施加压力时,俄罗斯始终站在印度一边。

军事合作的基石: 印度军事装备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俄罗斯,从苏系战机到坦克、导弹系统,俄罗斯一直是印度最主要的武器供应国。这种高度依赖性在过去是出于技术和价格的考量,如今也成为一种惯性。当乌克兰战争爆发,印度继续从俄罗斯进口武器,这本身就传递了一个信号:印度不愿因西方压力而牺牲其国防安全。
战略上的相互依存: 在冷战时期,印度奉行不结盟政策,但与苏联建立了紧密的政治和经济联系。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这份友谊,并在国际事务中继续支持印度。例如,在涉及克什米尔等敏感问题上,俄罗斯一直给予印度外交上的支持。这种长期以来相互扶持的经历,在很多印度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认为俄罗斯是值得信赖的伙伴。

现实的考量:能源、经济与“不选边站”的智慧

地缘政治并非全是历史遗留,更多时候是现实利益的权衡。对于今天的印度而言,与俄罗斯保持良好关系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能源的生命线: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但国内产量不足以满足需求,因此高度依赖进口。当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导致全球能源价格飙升时,俄罗斯以折扣价向印度出售原油,这对于缓解印度国内的通胀压力、保障经济运行至关重要。许多支持俄罗斯的印度网民,能够直接感受到国际油价波动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因此对能够获得廉价能源的俄罗斯抱有好感。
经济贸易的互补性: 除了能源,两国在其他领域的贸易往来也在稳步发展。俄罗斯需要印度市场和商品,而印度也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维持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对印度来说是一种风险分散和机会的把握。
“战略自主”的体现: 印度一直奉行“战略自主”的外交政策,即不结盟,也不依附于任何一个大国。在俄乌冲突这个问题上,印度政府采取了“不选边站”的立场,既没有谴责俄罗斯,也没有加入西方对俄制裁的行列。这种立场得到了不少国内民众的支持,他们认为印度应该按照自己的国家利益行事,而不是屈从于外部压力。网上支持俄罗斯的声音,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战略自主”理念的表达。他们认为,西方国家要求印度谴责俄罗斯,实际上是在试图将印度纳入其地缘政治阵营,这是印度所不希望看到的。

国民情绪的共鸣:对西方霸权的疑虑与反感

在一些印度网民看来,他们对俄罗斯的支持,也包含着对西方国家,特别是西方媒体报道方式的疑虑和反感。

西方叙事的单方面性: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媒体的报道普遍将俄罗斯描绘成侵略者,而将乌克兰塑造成受害者。一些印度网民认为,这种叙事是片面的,忽视了冲突的复杂性以及俄罗斯方面的安全关切。他们觉得西方在指责俄罗斯的同时,也曾以各种方式干涉他国内政,甚至发动过战争,这种双重标准让他们感到不适。
“帝国主义”的影子: 有些印度网民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立场,与历史上殖民者对被殖民者的压迫联系起来。他们认为,西方国家试图通过制裁和孤立来惩罚俄罗斯,这是一种“帝国主义”式的行为,而印度自身也曾深受殖民之苦,因此对这种强权行为抱有警惕。
对“文明阵营”划分的反感: 西方将俄乌冲突描绘成民主与威权的斗争,试图划分“文明阵营”。然而,印度作为一个拥有多元文化和政治体系的国家,并不完全认同这种简单化的划分。他们认为,将一个国家定性为“邪恶”或“文明”是过于武断的,而且这样的划分容易加剧国际矛盾。

网络空间的放大效应与个体声音的传递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在放大和传播这些观点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信息的自由流动: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远超传统媒体。普通民众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观点得以汇聚和传播。
亚文化群体的形成: 对俄罗斯的支持,在印度网络空间中形成了一种亚文化,吸引了那些认同相似观点的人。他们通过共同的讨论和转发,加强了彼此的信念,并进一步扩大了声音的影响力。
“反西方情绪”的出口: 对于一些长期以来对西方文化、价值观或政策持有保留意见的印度人来说,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支持俄罗斯,也成为他们表达“反西方情绪”的一个重要出口。

需要区分的观点与复杂的国内光谱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印度网民都持相同立场。印度国内对于俄乌冲突的看法是多元化的,也存在大量支持乌克兰或呼吁和平解决的声音。网上出现的“挺俄”声音只是其中一个比较显著的群体。许多印度学者、媒体和政府官员则更加审慎,他们在承认与俄罗斯历史友谊的同时,也对冲突的升级表示担忧,并强调维护印度自身利益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印度网民对俄罗斯的强烈支持,并非简单的“站队”,而是根植于深厚的历史联系,叠加着现实的经济和战略利益考量,同时也是对西方霸权叙事的一种回应,以及印度“战略自主”外交理念的体现。理解这一现象,需要我们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去审视国家层面的利益博弈以及民众情绪的复杂流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仅是印度网民可以在国际舆论场发声,这是正常的。原因主要有二:印度英语是官方语言,印度没墙。

但印度网民在国际舆论场网上为俄罗斯发声这事并不重要,这不值得大肆分析。

重要的是,在欧美上层社会混的风生水起的高印,包括但不限于混成BBC主持人的高印,混成纽约时报编辑的高印,也不顾欧美主流声音的封杀,努力为印度留学生在乌克兰被乌克兰兵殴打抢劫凌辱的事发声。

这事值得我们关注。

为啥?这跟高花截然不同。

印度人,身毒人,不管身在哪里,不管国籍是哪里,遇到事了都抱团,为身毒人说话。

高花却不抱团。

反而汉儿身着胡服站在城头骂汉人。用胡人语也用汉人语。

令人极度心寒,心塞。

但看的多了也就免疫了。

理性分析一下,就一个愿因:

祖国尚未统一。

我的立场始终如一:必须从速从快打井,只能打。要早打。否则,别的不说,在国际国内舆论战场上,我们不但没有自己族人的帮腔,还要分出很大精力打汉奸。


至于身毒网民为啥大声帮俄,这是看到了反霸权主义的本质,有唇亡齿寒之感,同时俄是身毒国最主要的武器购买渠道,这也是身毒国对抗龙国的底气之一。国际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互相嵌套的。俄当然不是我们的盟友,而是三心二意的准盟友。为啥不把准字去掉?在身毒国武器问题上两面三刀就可见一斑。我支持俄打乌眼鸡,不等于我心向俄。看到身毒国网民在这次俄乌冲突中挺俄,和我们立场一致,我也毫无感触,只想冷笑一声。

还是龙国的国家利益为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