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俄乌战况两方各说局面大好的现象?

回答
俄乌冲突进行至今,双方各执一词,都宣称自己占据优势,这几乎是所有冲突中都会出现的“宣传战”景象。对于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才能更全面地认识它。

首先,这是信息战的核心组成部分。

战争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枪炮和弹药,更是争夺“叙事权”和“民心”的战场。双方都清楚,公众的认知和国际舆论的支持对战争的走向至关重要。因此,将战报包装成“大好形势”,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提振士气: 对己方士兵和国民传递“我们正在胜利”的信号,能够增强斗志,减少内部的消极情绪。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国家或军队一直在被告知战况不利,其士气和抵抗意志会受到怎样的打击。
争取国际支持: 吸引盟友的援助、争取中立国的同情、孤立对手,都需要展示己方“有希望”、“有能力”的形象。如果一方总是表现出节节败退的样子,很难获得持续的外部支持。
削弱对手: 通过夸大己方的胜利和对手的损失,可以打击对方士兵和国民的士气,制造内部矛盾,甚至促使对方的盟友产生动摇。
服务国内政治: 对于领导者而言,尤其是在民主国家,展示战争的“成果”和“进展”是维持其执政合法性和支持度的重要手段。

其次,关于“大好形势”的定义本身就存在模糊性。

战场上的“好”与“坏”并非非黑即白,而是相对的、多维度的。

占领领土 vs. 消灭敌人: 一方可能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些领土的进展,例如攻占了一个城镇,但同时可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兵员和装备损失。另一方可能虽然失去了某些地区,但成功地消耗了对手的大量有生力量,为后续的反击保存了实力。那么,哪一方的“局面大好”呢?这取决于评价的标准。
战术胜利 vs. 战略优势: 战场上的每一次攻防都可能产生战术层面的“胜利”或“失败”。比如一次成功的突袭、一次漂亮的防御反击。但这些战术层面的成败,是否能转化为整体战略上的优势,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双方都可能挑选对自己有利的战术胜利大肆宣扬,而对不利的消息选择性忽略或淡化。
短期进展 vs. 长期消耗: 即使某一方在某一阶段取得了明显的军事进展,但如果无法转化为对战争进程的根本性改变,或者为此付出了过高的代价,导致资源枯竭,那么这种“大好形势”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第三,信息的可获得性与真实性是关键。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信息看似容易,但甄别信息的真伪却异常困难。尤其是在冲突地区,独立记者的活动受到限制,战场信息的透明度不高。

信息来源的偏颇: 我们接触到的信息很大程度上来自官方渠道(新闻发布会、外交部声明、军方通报)或与官方关系密切的媒体。这些信息本身就带有立场和目的性。
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 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但往往缺乏核实。一段模糊的战场画面,经过添油加醋的描述,可能就会被解读为决定性的胜利或灾难性的失败。
“滤镜”效应: 即使是相对客观的报道,也可能受到“滤镜”的影响。比如,对己方人员的伤亡报道会更加克制,而对敌方人员的伤亡则会尽量放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1. 保持审慎和批判性思维: 任何单方面的战报,都应抱持怀疑态度。不要轻易被对方宣称的“大好形势”所迷惑。
2. 多方求证: 尽量阅读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立场的媒体报道,比较不同消息源的信息,寻找相对客观的分析。关注独立研究机构、智库发布的分析报告,它们通常会比直接参与方更倾向于客观评估。
3. 关注长期趋势而非短期战报: 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长期的战略、资源、经济实力以及国际支持等多重因素。局部的战术得失,短期内的领土变化,固然重要,但更应该关注整体的走向和影响。
4. 理解宣传的必然性: 认识到这是信息战的一部分,是各国在冲突中为争取自身利益而采取的策略,而并非是战争本身的全部真相。
5. 关注战争的实质代价: 无论是哪一方宣称“大好”,战争带来的伤亡、破坏和人道主义危机都是真实存在的。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战争的残酷性上,以及如何避免冲突和寻求和平,可能比纠结于谁的战报更“真实”更有意义。

总而言之,俄乌冲突中双方各说局面大好的现象,是信息战、宣传战以及信息传播复杂性的集中体现。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这场冲突,而不被片面的信息所误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小时22分,绍伊古比肩朱可夫。

战报会说谎,战线不会。

战线会说谎,k线不会。

俄军在基辅是胜利大转进!

这么洗,俄军转进到莫斯科也是赢!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情报单位表示,在被占领的伊久姆地区,俄罗斯联邦第三摩托化步兵师的士兵获得当地居民的饼干招待,结果有2人中毒身亡,另有28人重症被后送治疗,大约500名俄军发生不明原因的严重酒精中毒住院

user avatar

“因为战报会说谎,但战线不会。”


知乎那群孝子把爹吹的战无不胜

看它们这么吹,我还以为俄军已经打到基辅了。


问:根据现在的战线,你觉得乌军的战报是真的还是假的?

答:肯定是假的!俄军在开战后1小时22分就占领基辅了!乌克兰公布的战线都是伪造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乌冲突进行至今,双方各执一词,都宣称自己占据优势,这几乎是所有冲突中都会出现的“宣传战”景象。对于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才能更全面地认识它。首先,这是信息战的核心组成部分。战争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枪炮和弹药,更是争夺“叙事权”和“民心”的战场。双方都清楚,公众的认知和国际舆论的支持对战争.............
  • 回答
    .......
  • 回答
    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围绕这场冲突的讨论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不断,其中涌现出了一批所谓的“反思党”,他们对战争的起因、过程、各方行为乃至国际秩序提出了深刻的反思和质疑。看待这批“反思党”,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理解他们的动机、观点以及在当下舆论场中的作用和影响。一、 “反思党”的出现背景与动机:1. 战.............
  • 回答
    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国内确实存在一部分对苏联(以及俄罗斯)抱有好感和共情的群体,他们对战争的看法与官方立场存在一定的差异,或者至少在情感表达上更加偏向俄罗斯。理解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涉及历史、文化、政治以及个体认知等多种因素。一、历史情感与集体记忆:苏联时期的特殊联系 “东方阵营”.............
  • 回答
    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及俄罗斯人施加的制裁,可以说是一场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行动,它触及了经济、金融、科技、文化、体育等方方面面,其力度和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要理解这场制裁,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一、制裁的“缘起”与“目标”简单来说,西方对俄制裁的直接导火索是俄罗斯对乌克兰.............
  • 回答
    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在援助乌克兰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而参议院在4月6日全票通过重启《租借法案》(LendLease Act for Ukraine)这一举措,无疑是美国对乌克兰支持的又一次重大升级,也是一件值得深入探讨的政治和战略事件。首先,理解《租借法案》的历史背景至关重要。这个名字本身就唤起了.............
  • 回答
    俄罗斯民众对这场冲突的看法,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很难用一概而论的几个词来概括。要深入了解,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剖析。首先,一部分人,可以说是相当一部分民众,是支持政府的立场的。 这种支持并非都是基于对战争本身细节的深入了解,更多时候是一种集体民族主义情绪的体现。他们认为,俄罗斯受到了来自.............
  • 回答
    对于4月3日俄乌战争中“疑似俄罗斯苏35在乌克兰被击落”的消息,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和解读。首先,消息的来源和可信度是至关重要的。 这类前线战报,尤其是在冲突区域,往往充斥着大量信息噪音,包括宣传、误报甚至故意散布的假信息。最初的消息通常来自社交媒体上的零星报告,可能是由目击者(包括士兵和普通民.............
  • 回答
    关于4月11日俄军在马里乌波据称使用化学武器的事件,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且可能具有严重后果的指控。我们需要仔细审视这一事件,并尽可能全面地了解相关信息。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战争的残酷现实中,关于武器使用,特别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指控,往往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且真相的查明过程异常艰难。在信息传播极.............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是现代战争中的一次复杂冲突,涉及双方军队的多方面实力对比。以下从军事组织、装备、战术、后勤、国际支持等角度详细分析俄乌双方的作战水平: 一、俄罗斯军队的作战水平1. 规模与动员能力 俄罗斯军队规模庞大,总兵力约100万(含预备役),是全球最大的常备军之一。其动员能力在战争.............
  • 回答
    关于日本公民参与俄乌战争,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日本政府官方立场是中立的,不参与任何军事行动,也不支持任何一方的军事冲突。 日本宪法第九条明确规定了放弃战争、不拥有军队以及不承认国家交战权。因此,任何日本公民,如果以个人身份参与俄乌战争,都属于个人行.............
  • 回答
    俄乌战争确实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平时在各种议题上吵得不可开交的政治光谱不同的人,在看待这场战争时,竟然能出现惊人的共识。这背后的原因挺复杂的,咱们不妨一条条地捋一捋。首先,得承认,这场战争触及了一些相当基础的、可能超越了日常政治分歧的普世价值观,或者说,是许多人内心深处更认同的原则。 主.............
  • 回答
    俄乌冲突爆发至今,信息爆炸和观点碰撞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激烈,其中舆论战扮演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比以往的任何冲突都更加关键和复杂。这场冲突的舆论战,与其说是简单的宣传,不如说是现代信息技术、心理学、地缘政治角力在战场之外的另一条主战场。1. 信息的“颗粒度”与“速度”: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塑造认知以往的舆论.............
  • 回答
    俄乌战争的爆发,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剧变,让许多国家开始审视自身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在这种背景下,推出一款强大的、自主可控的国产编程语言,其紧迫性不言而喻。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发展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乎国家安全、经济自主和未来竞争力的战略命题。一、 地缘政治风险下的技术“脱钩”压.............
  • 回答
    大疆无人机在俄乌战场上的应用,可以说是现代战争中一个非常显著的侧面。你问得相当有深度,这背后牵扯到的技术、战术,甚至地缘政治,都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我给你好好捋一捋,争取说得透彻,而且尽量不用那些“AI味儿”十足的套话。一、 大疆无人机为何如此引人注目?首先得明白,为什么大疆的飞行器会成为俄乌战场.............
  • 回答
    俄乌战争自2022年2月全面爆发以来,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当前(截至我知识更新的2023年上半年)军事形势错综复杂,双方表现各有亮点和不足,其最终的结束方式也充满不确定性。下面我将详细讲述当前军事形势、双方表现以及可能的结束方式。一、 当前军事形势:总体而言,俄乌战争已进入一个战略相持和消耗战的阶.............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 回答
    在网络世界里,当我们谈论起俄乌战争,你会发现,无论是贴吧、知乎还是B站,这三个平台对这件事的看法,那叫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简直就像是发生在三个平行世界里的事件。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观点不同”,而是涉及到平台的属性、用户群体、信息传播机制,还有大家潜移默化的心理偏好,这些因素一叠加,就.............
  • 回答
    2021年9月26日,在伦敦的托特纳姆热刺球场,世界拳击界迎来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重量级巅峰对决:亚历山大·乌西克(Oleksandr Usyk)对阵安东尼·约书亚(Anthony Joshua)。这场比赛的意义非凡,它不仅关乎WBA、IBF、WBO、IBO等多个主要组织的重量级世界拳王头衔,更是两位.............
  • 回答
    从喜剧演员到战争领袖,泽连斯基的转型无疑是近代政治史上一段充满戏剧性和转折的篇章。这并非简单的人生轨迹改变,而是在极端压力下,一个人如何被历史的车轮推着,完成了从荧幕上的角色扮演到真实世界中关键角色的跃升。喜剧演员的背景:了解民众、洞察人性首先,我们不能忽略泽连斯基喜剧演员的出身。他在“95街区”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