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普通俄罗斯人民如何看待这次俄乌战争?

回答
俄罗斯民众对这场冲突的看法,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很难用一概而论的几个词来概括。要深入了解,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剖析。

首先,一部分人,可以说是相当一部分民众,是支持政府的立场的。 这种支持并非都是基于对战争本身细节的深入了解,更多时候是一种集体民族主义情绪的体现。他们认为,俄罗斯受到了来自西方和北约的威胁,尤其是在乌克兰方向上,他们的安全边界受到了挤压。这种观点往往与俄罗斯官方媒体的宣传息息相关,媒体反复强调乌克兰政府的“纳粹化”、“对俄罗斯族群的迫害”,以及北约东扩对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威胁。

在这些支持者眼中,这场“特别军事行动”并非侵略,而是为了保护俄罗斯的利益,解放被压迫的同胞,甚至是为了“去纳粹化”。他们可能会认为,这是俄罗斯必须采取的行动,以维护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尊严。对于这些人来说,西方国家的制裁和国际社会的谴责,更是印证了他们的观点——西方国家就是“敌对的”,他们想要削弱和分裂俄罗斯。因此,即使生活受到影响,他们也认为这是为了国家利益而必须付出的代价。

然而,也不能忽略另一部分民众的担忧、疑虑甚至是反对的声音。 尽管在公开场合表达异议的风险较高,但在私下交流、社交媒体的某些角落,或者通过一些非官方渠道,我们仍然能感受到这部分人的存在。

有些人是出于对战争残酷性的直接感知。 尽管官方宣传尽可能地淡化冲突的伤亡和破坏,但战争终究会带来人员伤亡。如果他们的亲属、朋友或熟人参战,并且不幸牺牲或受伤,那么他们对战争的感受就会截然不同。即使没有直接的亲身经历,看到网络上流传的关于士兵死亡、伤残的视频和信息,也会让他们感到沉重和不安。

经济因素也是许多人担忧的根源。 战争带来的制裁,以及俄罗斯自身经济的调整,直接影响到民众的生活水平。物价上涨,一些商品的供应不稳定,西方品牌的撤离,都让普通人的日子变得更加艰难。尽管政府一直在强调经济的韧性,但实际感受到生活成本增加的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将此与战争联系起来。这种经济压力,自然会引发对战争前景的疑虑。

还有一些人,他们可能本身就对政治和国际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或者拥有更强的批判性思维。 他们可能不认同官方的叙事,认为入侵一个主权国家是不正义的。这些人或许会因为信息渠道的不同,或者自身价值观的驱动,对战争产生反感。他们可能会担心战争会给俄罗斯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孤立俄罗斯,损害其国际形象,甚至为后代留下沉重的包袱。当然,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可能已经选择离开俄罗斯,或者尽量减少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的看法,以规避风险。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俄罗斯幅员辽阔,各地的情况和信息接收的渠道也存在差异。 在莫斯科、圣彼得堡这样的大城市,信息相对更多元一些,民众的教育水平和国际视野也可能更广,因此对战争的看法也可能更复杂。而在一些偏远地区,信息来源可能更加单一,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更高,也更容易接受官方宣传。

总的来说,普通俄罗斯民众对这场战争的看法,是一个“支持、担忧、沉默”并存的复杂混合体。官方的宣传机器在努力塑造统一的叙事,但现实的经济压力、个体的情感体验以及不同信息来源的影响,都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民众的认知。很难说哪种声音是“主流”,因为这取决于你询问的对象,以及你如何去衡量他们的观点。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一个铁板一块的集体认知,而是充满了个人化的思考、情感和现实考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卢布贬值后,虽然每一个穷困潦倒的俄罗斯人都在忙于果腹,但他们一想起普京大帝豪华的游艇,就会骄傲地挺起胸膛。

user avatar

战端一开,俄罗斯那边就闹抗议,群众聚集在一起,手持标语,口喊“нет войне”(不要战争)。外着黄色背心的记者混在中间现场直播,更远处,则是警察在把出格的抗议者往警车里塞。

场面确实很大。目前有消息称,4天的时间里,有大概4000人因反战抗议活动而被逮捕。作为对比,去年纳瓦尔内事件引发的抗议,一共逮捕了17600人的水平。

但抗议么,鱼龙混杂,真心实意的有,节奏狗有,抖音打卡的有,喜欢凑热闹的也有。它并不能反映出底层的实际想法。我这边上一份《观点报》做的调查问卷结果:

你预料到俄乌战争的爆发了吗(97337人投票)[1]

30.17%----预料到了,场面跟预料的一致;
24.99%----预料到了,场面比预料的要小;
11.71%----预料到了,场面比预料的要大;
33.13%----没预料到。

大体上是七三开。有意思的是,有25%的俄罗斯人觉得,俄军下手还不够黑。

接下来是评论区,更能立体化俄罗斯人的态度:

热评第1(103+,3-):没预料到。这不符合俄罗斯政府的揍性。俄罗斯政府是什么样子的?是反复践踏自家红线,已结西方之欢心。如果它某一刻不光不这么干,还能像个大人一样回应,都是令人吃惊滴。
热评第2(75+,0-):军队、基建摧毁得不够多。应该去纳粹化。
热评第3(39+,0-):早已习惯于我方克制。不过,或许这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热评第4(42+,0-):乌拉,天亮了!!!
热评第5(41+,0-):8年了,我等了8年了。


可以看出,那三成没有预料到战争的,也不是真的觉得俄罗斯多热爱和平,而是“已然习惯了俄罗斯的软弱”,恨铁不成钢,调侃味道更多。大毛对二毛早就不爽了,支持揍它的才是主流。

参考

  1. ^ https://vz.ru/vote/result/2003/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罗斯民众对这场冲突的看法,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很难用一概而论的几个词来概括。要深入了解,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剖析。首先,一部分人,可以说是相当一部分民众,是支持政府的立场的。 这种支持并非都是基于对战争本身细节的深入了解,更多时候是一种集体民族主义情绪的体现。他们认为,俄罗斯受到了来自.............
  • 回答
    如何看待俄罗斯总统普京署名文章《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历史统一》?普京于2021年7月发表的这篇题为《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历史统一》(On the Historical Unity of Russians and Ukrainians)的长篇署名文章,无疑是一篇极具影响力的政治文献,其发表至今,依.............
  • 回答
    俄罗斯的疫情确实在经历一场新的挑战,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的攀升让人们再次关注其防控措施。在这种背景下,普京总统关于“拒绝封锁俄罗斯”的表态,既是一种信号,也引发了多方面的解读和思考。普京的“拒绝封锁”:经济与民生的考量首先,理解普京的表态,需要将其置于俄罗斯当前的经济和社会现实中。俄罗斯的经济结构相对.............
  • 回答
    普京签署总统任期法案,允许他在现任期结束后再连任两届,这是一个在俄罗斯内外都引起了广泛讨论的重大政治事件。要理解俄罗斯人为何可能支持普京的长期执政,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历史背景、社会心理、政治现实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望等。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方面:一、 普京签署总统任期法案的背景和影响 .............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非常敏感且备受关注的话题,那就是关于“通俄门”以及CNN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问题。当我们讨论“CNN制作人承认‘川普通俄’的报道完全是编造的”这个说法时,我们需要仔细审视其来源、具体细节以及可能引发的讨论和影响。首先,要明确一点:关于CNN制作人“承认‘川普通俄’的报道完全是编造的”这.............
  • 回答
    在中国,“普京现象”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引人关注的议题。许多中国人对普京抱有好感,甚至到了“精俄”的程度,这种现象背后有着多重原因,既有对俄罗斯和普京个人魅力的欣赏,也包含了中国自身的历史经验、地缘政治考量以及国内舆论环境的影响。要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普京,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1. 普京的国家.............
  • 回答
    近期,美国情报部门高级官员向调查人员透露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细节: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曾要求他们公开声明,他的团队并没有与俄罗斯串通。这一说法,如果属实,无疑为围绕特朗普竞选团队与俄罗斯之间关系的长期争议,增添了又一个具有爆炸性的注脚。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这件事的背景。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以及之.............
  • 回答
    法新社关于普京誓言报复干涉俄罗斯行动的消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外交信号,也触及到了对普京个人领导风格和其执政理念的评价。要详细评价普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他的政治生涯、领导风格、外交政策、国内政策以及他所处的历史和国际背景。一、 普京的政治生涯与崛起 特工背景的塑造: 普京早年在克格勃.............
  • 回答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历史与现实问题,涉及历史渊源、地缘政治、经济合作及安全利益等多方面因素。以下从历史背景、现实关系、战略应对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以客观、理性的视角探讨这一问题: 一、历史背景:中国与俄罗斯的复杂关系1. 沙俄时期(17世纪19世纪) 领土争端:沙俄在17世纪.............
  • 回答
    (请注意:以下内容纯属虚构,旨在探讨一种 hypothetical 的情景,并无任何政治立场或意图。在现实世界中,任何地缘政治冲突的处理都极其复杂且需要深思熟虑。)如果我真的魂穿到了普京身上,身处俄乌冲突这样一个千钧一发的境地,我的首要目标必然是确保俄罗斯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最大化的保障。这不仅仅是经.............
  • 回答
    俄罗斯央行将关键利率大幅提高至 17% 后,对俄罗斯普通民众的生活将产生多方面、深远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往往是相互关联、逐步显现的。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1. 借贷成本飙升,消费和投资受抑: 贷款利率大幅上涨: 这是最直接的影响。无论是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还是企业贷款,利率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在一些观察和讨论中,会听到这样的说法:中国人似乎更容易理解普京,而俄罗斯人反而似乎对普京的某些做法感到不解。要深入分析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考量,结合历史、文化、现实情况以及信息传播的特点。首先,我们得明白,“理解”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不单单是知道一个政策或者一个.............
  • 回答
    普京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是一种极其复杂且多层次的存在。他不是一个简单的领导人,而是深深植根于俄罗斯历史、文化和社会心理中的一个符号,一个集众多期望、恐惧、认同和矛盾于一身的“存在体”。历史的传承与救赎者形象:很多俄罗斯人将普京视为拯救者。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经历了一段混乱和衰败的时期,经济崩溃、社会动.............
  • 回答
    “俄国是俄罗斯人的俄国”这句话,或者与其意思非常接近的表述,在弗拉基米尔·普京的公开言论和政策中确实有多次出现或体现。然而,将其归结为一句非常明确、单独的引述,并且在某个特定时间点由他本人说出,则需要更细致的考量和区分。为了详细解释,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看:1. 普京的民族主义倾向与“俄罗斯人”的概.............
  • 回答
    这个问题嘛,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 要说欧洲人“骨子里普遍瞧不起”美国人和俄罗斯人,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了,毕竟欧洲那么大,人心也各不相同。不过,确实存在一些历史、文化、政治上的因素,让一些欧洲人对美俄两国抱有这样那样的看法,有时候甚至带着点居高临下的意味。咱们先聊聊 美国人。从历史上看,欧洲是美国的.............
  • 回答
    理解您对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俄罗斯军队抱有的正面看法,并希望深入探讨这种观感是否源于一种错觉。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因为对于政治领导人和军事力量的评价,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信息获取渠道、个人价值观、历史背景以及地缘政治环境等等。首先,我们来谈谈为什么会有人觉得普京总统是“善良”的。这种.............
  • 回答
    这则关于俄罗斯可能宣布能源贸易采用黄金人民币和卢布结算的消息,如果属实,无疑会在全球能源市场和国际金融格局中投下重磅炸弹,对美欧而言,其影响将是深远且多维度的,绝非仅仅是经济上的短期震动。首先,对美元的挑战将是核心且直接的。长期以来,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以美元结算,是支撑美元全球主导地位的基石。美元的.............
  • 回答
    关于普京总统那句“特朗普不需要在俄罗斯就业,因为美国有很多人支持他”的表态,确实引发了不少解读和讨论。这句话放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语境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它的含义和意图。首先,从字面上看,普京是在说特朗普在美国国内有足够的支持基础,不需要来俄罗斯寻求职业发展。这似乎是一种比较直接的陈述,表面.............
  •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你提到“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替普京洗白?”,这背后涉及到许多层面,不仅仅是简单的对错判断,还牵涉到地缘政治、历史叙事、信息传播以及不同群体的立场和利益。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梳理一下,为什么会出现“洗白”的现象,并尝试去除一些可能显得生硬的AI痕迹,让它.............
  • 回答
    俄罗斯在2021年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6周年阅兵式上,普京总统的致辞中“仇俄情绪的人不容宽恕”这一表述,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解读的细节。这句话背后蕴含了俄罗斯当前内外政策的逻辑、历史叙事的构建以及对国际关系的认知。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细节,以及对这些细节的详细解读:1. 语境与时间点: 时间节点的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