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观察到一个新的点。
乌克兰提出了,作为中立国家,对其安全的保障国名单,乌克兰要求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土耳其参与进来。
发现没有,里面没有中国。
没有俄罗斯,那肯定的,连明斯克协议在普京眼里都是一张废纸,这个不废话,但是中国,不仅是乌克兰的核保护国,在十年前也签订了协约,现在被去掉了。
这是否意味着乌克兰对华政策的改变?
乌克兰现在看,几乎是没法加入北约了,但是,俄罗斯对其中立国的要求是军事中立国,所以乌克兰加入欧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也受到整个欧盟欢迎。
一旦加入欧盟,在经济上相较于现在,乌克兰必定腾飞,这没有话讲。
我说不好,真的说不好,或者说我不太想细说,被排除在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国之外,有点小小的细思极恐:这次我们在俄乌问题上“站在历史的正确的一边”的这样的表态,会不会让乌克兰整体对华策略,欧洲整体对华策略,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发生重大改变?以及中国在欧洲的影响力,尤其是欧盟的影响力,会不会因此产生…我不好说的一些变化?
我还是那句话,中俄合作没有上限,行,但是一定要有底线,真的。
一定要有底线……
vvvv真是来电了,一下子都冒出来了,我就纳了闷儿了,那么多年前的乌政府卖中国一个半成品航母,都记得清清楚楚,可是现在这个乌政府,先是搞政变推翻那个卖航母的政府,然后反手黑掉中国几亿美金的合同,暗搓搓培训港独,就都跟没看见一样,也对,港独台独一家亲嘛。
土地归属才是这个谈判里唯一重要的,其他所谓协议都是历史文件不具备现实意义。
我没看出来怎么就接近签协议了,是喜剧演员或者整容爱好者准备献祭自己来签约?
看起来是对乌克兰有利;
实际上乌克兰提的条件是相当离谱的,他要求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 、土耳其、以色列和波兰,11国保障他的安全,要各自的议会批准,使这份协议成为法律后,才能和俄罗斯停火。
更离谱的是,乌方还表示,这么多国家批准之后,乌克兰自己还要进行公投,公投不过这份协议就不算数,还得接着打。另外,乌方公投的前提是俄罗斯撤军,战争状态结束。同时乌方还表示,不会接受任何临时停火,因为这是再给俄罗斯进行补给和恢复士气的机会。
更更离谱的是,俄罗斯代表居然没有当场骂回去,居然还和乌克兰人聊了半天才走。我要是梅津斯基的话,听到这个条件绝对不会再和乌方聊了。
更更更离谱的是,俄方居然说这次谈判很有建设性,带来了积极的信号,今日俄罗斯居然还说俄乌和平的曙光出现了。。。。。
ps:我方没有拒绝成为这个协议的担保人:
就内容看,还能看出乌克兰赢了,不知道这眼睛都是怎么长的。
俄罗斯现在唯一的“缓和迹象”,就是“大幅减少”在基辅和切尔尼戈夫方向的军事行动。然后这“大幅减少”,不知道怎么就被一路加码,成了俄军“即将溃败”。人现在都没说在基辅和切尔尼戈夫“停止”军事行动,后撤进行“收缩重整”的概率更大,怎么就让你说成了彻底完蛋了?
除以上两个方向外,其他方向上俄军连减少行动的意思都没有,该打继续打,这玩意你说他是打不过了?
然后中立国问题,乌克兰列了一堆国家,要求他们保障安全——问题是这些国家愿不愿意保障你安全呢?好像有几个国家现在就在乌克兰周边看戏,就是不伸手拉一把。就算俄罗斯和这些国家承诺一起保障乌克兰安全,你觉得真有事他们会为了乌克兰和俄罗斯翻脸吗?
所谓乌克兰的安全保障,目前看大概率就是乌克兰去军事化,俄罗斯实际影响,其他所谓保障国“适度参与”。
领土问题不用谈。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个“州”,现在在俄罗斯眼里已经是“友邦”了。到时再和这两个地区的领导人签个什么协议,俄罗斯军队仿照美韩的模式来,效果一点不影响。
所以一边是乌克兰半推半就地同意不加入北约,同意中立,一边是俄罗斯仅仅减少一个方向上的军事行动,你看谁占优呢?
作为一个专精国际关系+俄罗斯国情的症痔学壬,我可以告诉你一件事
就是帝国的内政优先级高于对外政策,对外政策和行为是解决内政问题的手段。这就所谓的内政外交不分家。
中美俄的对外政策和行为,只是实现内政目的手段,你要判断对谁更有利,就要首先搞清楚他们内政上面临什么问题需要通过这一类手段去解决。
俄罗斯死不起一百万人吗?还是俄罗斯承受不住制裁?这些是关键吗?
关键不应该是俄国有没有形成自苏联解体以来最坚固的政治共识,以及这个政治共识是什么吗?
PS:
多尔姆巴赫切宫纪念品商店有个钟塔模型,确定淘宝买不到,如果去君堡旅游路过多尔姆巴赫切宫可以考虑买一个回来当摆件,但是!
一定要开箱验货!我拿到的第一个就是基座碎了的
有必要在这里写一篇文章了。
虽然目前看来,这个和谈依然存在变数,但这次的消息比较多,可以作出一些判断。既然有变数存在,那么所有的判断都有可能被推翻。而本人的判断以公开消息为基础,如果消息错了,判断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首先我要嘲讽一下某些账号事先提出的一些很可笑的判定。比如在第五轮和谈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有一大批账号开始鼓吹,说俄罗斯最初目标是要灭亡乌克兰,后来变成了全灭乌克兰武装,最后变成了保障两个共和国。这意思是俄罗斯的目标不断退后,好像俄罗斯战败了一般。
这种判定可笑就可笑在,无论俄罗斯是否有这种目标,但最终的战线依然在乌克兰领土上,怎么看也不可能得出俄罗斯战败的结论。假如有一天俄罗斯攻入了美国本土,然后分裂了几个州,最后签订协议停战,也算俄罗斯败了?
这种笑话的伎俩就是,先加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然后宣布俄罗斯没有达到目标,所以败了。其实这种事情是这些人一直都在干的。记得在刚刚开战3天的时候,就有一大帮人在那里鼓噪,意思是俄罗斯号称1小时灭亡乌克兰,结果3天都没有灭亡,所以俄罗斯不行了。当时我的评论是:
目前开战1个月了,果然如我所料,网上已经大量充斥着类似俄罗斯败局已定的文章了。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乌克兰已经反攻莫斯科了一般。
当初美国那么强大,打一个被削弱封锁多年的伊拉克也打了一个月,期间也曾经有多次战术失误。北约轰炸南联盟轰炸了3个月,制造人道主义灾难无数。为什么没有人说美国败局已定呢?
俄罗斯自己可从来没有说过一定要1天之内灭亡乌克兰,人家只是说1小时瘫痪乌克兰海军和空军,灭亡乌克兰是网友们脑补的,结果被某些人作为俄罗斯失败的证据。俄罗斯当然希望乌克兰马上投降,所以他们曾经奇袭基辅。如果乌克兰和阿富汗前政府差不多,或者和萨达姆政权差不多,说不定真就直接投了。但乌克兰的凝聚力还比较强,并没有出现极端情况。但没有马上投降不等于就可以反攻俄罗斯了吧。
好了,嘲讽内容暂时打住,下面说说关于和谈的事情。
早在第一次和谈的时候,我就发过文章进行分析,就是这一篇:
该文章分析的结论基本是靠谱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核心内容:
一、普通人不知道和谈及合约的细节,所以不可能从字面上得出谁胜谁负来。
换句话说,即便是乌克兰已经投降了,也不可能直接写我无条件投降,我认罪。
俄罗斯提出的几条要求,包括:
1、军事上乌克兰去武装化、去纳粹化、中立化。
2、不再加入北约。
3、承认两个共和国独立及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
有人说就算汪精卫都不会签这种合约。这是废话,汪精卫当然不会直接签,当并不妨碍汪精卫当日本的儿政府。
正式的、公开的和约之中,一般都会写一些看上去模棱两可的话,一般人根本看不懂,所以签约双方都可以各种回家宣传自己胜利了。幼稚园学生就喜欢拿着这种话来证明自己正确了,其实毫无意义。
二、谁占优的问题
最近几天网上有大量消息,这些消息归集起来就是一个意思,那就是乌克兰军大肆反攻,俄罗斯军则溃不成军。我看了这些消息之后的判断是这样的,出现这种消息大概会有三种情况:
A俄罗斯确实不行了。
B俄罗斯主动进行战略收缩,目的是消化前期成果。
C和谈快成功了,所以某些人得到了新指令,需要提前转进宣布胜利了。
A先不去考虑他,反正自近代以来似乎没有任何一场世界主要国家卷入的战争,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就战败的先例。
如果是情况B,则说明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已经从第一阶段的积极突进改为了新阶段的消化战果。你可以说俄罗斯第一阶段的目标没有达成最大化效果,如果它第一阶段能直接把基辅打崩了当然更好,但没有打崩也不等于就败了,因为现在战场一直在乌克兰,死的是乌克兰人,毁的是乌克兰的家园,就算俄罗斯明天就全军停止进攻,那也最多说是占的便宜不如预期,而不能说是就失败了,毕竟目前的实际占领线比战前已经往乌克兰方向推移了不少,何况你也不知道普京的预期到底是什么。
现在从和谈情况上看,很可能是情况B和情况C两者都有。
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乌克兰代表自己的发言:
乌方谈判代表表示,他们提出的“中立地位”,即乌克兰不加入任何联盟组织,也不接纳外国军队建立军事基地
请参照俄罗斯方相关要求阅读。总之该条如果实现,乌克兰总不能再当北约的枪了,俄罗斯的安全显然更有保障了。
那么,之前乌克兰总是说担心自己被俄罗斯侵略,所以才谋求加入北约。这次真挨打了,又如何看待自己的安全问题呢?乌克兰代表的意思是,让以联合国五常(含俄罗斯)为首的一些世界主要国家一起来担保乌克兰的安全。如果下次再被打了,大家一起监督一下。嗯,类似的担保我似乎曾经听说过。总之我国也会是担保国的一员。
同样一个乌克兰,战前气势汹汹的要求加入北约,要求北约在自己家部署武器,要求核武器。但是和谈的时候却说自己要中立了,谁都不要来我家部署武器,大家一起来保护我哟。请问这个乌克兰是战场上高歌猛进歼敌数万的乌克兰呢?还是瑟瑟发抖网络强国的乌克兰呢?
三、领土问题
我在俄乌第一次和谈的时候曾经对双方矛盾最大的领土问题提出过一个猜想,目前看来,双方的态度是比较符合我当时的预期的,这个猜想是这样的:
我前面说过,大家都是要脸的,大家回家之后还得各自宣布胜利呢,当然话不能说得太明白,太明白了大家都看懂了,我们还怎么宣布胜利了呢?所以下面就是大家看见的官方翻译版本:
“至于克里米亚等问题,这是协议的单独条款,我们提议确定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立场,就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的地位进行为期15年的双边会谈。”
顿涅茨克州、卢甘斯克州和克里米亚暂时被占领土问题将脱离乌克兰安全保障国际协议的主体部分,单独讨论。
请俄方提供乌克兰和俄罗斯在此期间不会动用军事或武装力量解决克里米亚问题的规定。 乌克兰在边界问题上的立场保持不变 - 自 1991 年以来,国际公认的边界。不能妥协。 乌克兰解放临时占领区的概念不涉及使用武力,而只是通过政治和外交方式解决问题。
大概意思是,乌克兰不会承认领土被分割了,但也不会军事解决争议领土问题,大家可以通过开座谈会的方式慢慢谈嘛,谈个15年,说不定就解决了呢?
我突然有点担心乌克兰代表回国之后又无缘无故被爆头了。咦?我为什么要说又呢?
对vvvv有利。
一些分析人士把普京比作一只走投无路的老鼠,因为他不再能控制事态,所以更加危险。
他们想给他一条安全的出路,让他摆脱所谓的作茧自缚。拜登在波兰说,“看在上帝份上,这个人不能继续掌权了,”这句话也因此遭到了普遍嘲讽。
普遍看法是完全可信的。这种看法的好处是证明了西方支持乌克兰防御的战略是正确的。
它倾向于这样的结论:最好的结果是普京找到一些面子上的退路:得到部分乌克兰领土,乌克兰承诺保持中立,取消部分制裁。
但如果普遍看法是错误的呢?如果西方又一次正中普京下怀怎么办?
时报记者卡洛塔·加尔生动鲜明地回忆了自己在1990年代中期第一次车臣战争期间报道俄罗斯围困格罗兹尼的经历,从而提出了这种可能性。
在战争初期,激进派的车臣战士消灭了一个俄罗斯装甲旅,震惊了莫斯科。俄国人重新集结,利用火炮和空中力量远程消灭了格罗兹尼。
俄罗斯今天也在运用同样的战术。
当西方军事分析人士认为普京无法在乌克兰取得军事胜利时,他们真正的意思是他无法彻底获胜。
然而普京什么时候能做到彻底获胜了?
“普京的剧本有一个完整的下一阶段,这是车臣人所熟悉的,”加尔写道。“随着俄罗斯军队在车臣地面获得控制,他们实施逮捕,建立筛查营,把当地人转化为被保护者与合作者,赋予他们权力,从而粉碎了任何进一步的异见。”
假设普京从未打算征服整个乌克兰:从一开始,他的真正目标就是乌克兰东部的能源财富,那里拥有欧洲已知的第二大天然气储量(仅次于挪威)。
结合俄罗斯之前在克里米亚(拥有巨大的海上能源田)和乌克兰东部省份卢甘斯克与顿涅茨克(拥有巨大页岩气田的一部分)夺取的领土,以及普京想要控制乌克兰大部分或全部海岸线的努力,他的野心就变得很清晰了。
与其说他对统一的俄语世界感兴趣,不如说他对确保俄罗斯能源的主导地位感兴趣。
“普京打着入侵的幌子,正在进行一场巨大的抢劫,”加拿大能源专家大卫·奈特·莱格说。
至于此后基本上处于内陆的乌克兰该怎么办,西方将为乌克兰难民重新安置到俄罗斯控制之外的新家园买单。
随着时间推移,一个像欧尔班·维克托那样的人可能会成为乌克兰的总统,实行强人政治,这是普京希望其邻国都能效仿的。
如果这一分析是正确的,那么普京似乎并不像他的批评者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做出了错误估计的失败者。
这也解释了他以平民为目标的战略。
大规模杀戮平民不仅仅是对俄罗斯军队无能的一种补偿,还对泽连斯基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使其同意普京一直以来要求的东西:领土让步和乌克兰的中立。
西方也会寻找任何机会来缓和紧张局势,尤其是当我们在说服自己,认为精神不稳定的普京正准备使用核武器的时候。
在俄罗斯国内,这场战争已经达到了普京的政治目的。许多职业中产阶级——对阿列克谢·纳瓦尔尼等异见人士最有好感的群体——已经开始了自我流放。
剩余的自由媒体已被关闭,可能是永远关闭了。俄罗斯军方这一次如此尴尬,很可能导致一场目标明确、自上而下的清洗,而不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广泛革命。
俄罗斯新的能源财富最终可能帮助它摆脱制裁的控制。
这种对普京表现的另类分析可能是错误的。
然而,在战争、政治和生活中,把你的对手当作一只狡猾的狐狸,而不是一个疯狂的傻瓜,这总是更明智的做法。
——节录自纽约时报《如果西方又一次正中普京下怀怎么办?》
开战前:美国的情报就是笑话!
开战第1天:大帝闪电战,基辅攻陷!绍伊古一战封神!
第2天:俄罗斯敢直接拿下乌克兰正说明了美国的无力和虛弱。
第3天:俄军好克制,看得我心疼,不行咱上核吧。
第4天:搞笑,真以为闪电战是一个闪电的工夫就打完了?
第X天:你乌克兰有本事打到莫斯科啊。
第XX天: 俄罗斯霸气向乌克兰忏悔,彰显大国格局
最后一天:俄罗斯归还克里米亚和乌东,维护乌克兰领土完整
俄罗斯已处于颓势,利用当下俄军还没有在战场出现溃败,及时止跌,寻找台阶,体面退出,或是最好的选择。
我喜欢这样的专家,这才是真专家啊!
孙兴杰:俄乌战争的转折点到来?
俄乌战争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在一场难以取胜的战争中,攻击方及时止损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信息,一方面是自我宣告“胜利”,另一方面为俄军“凯旋”做好铺垫。
俄乌战争一个月有余,是否迎来了转折点?俄罗斯国防部在3月25日宣布,俄军第一阶段行动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控制顿巴斯地区。这是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军就既定计划所作出的明确说法。在此以前,俄军一直坚持认为,“特别军事行动”正在按照既定的计划推进。
回顾一个月来俄乌战争的态势,可以判断,战争的转折点已经到来,俄罗斯正为“体面退出”战争作准备。俄乌战争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在一场难以取胜的战争中,攻击方及时止损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信息,一方面是自我宣告“胜利”,另一方面为俄军“凯旋”做好铺垫。首先,俄军的战争目标已经悄然发生变化,“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已经不再提了。一个月前,这两项重大任务是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核心任务,而具体目标就是打垮乌克兰军队,更迭乌克兰政府。
开战一个月来,泽连斯基政府以及乌克兰军队越战越勇。事实上,在俄乌首次举行谈判之际,俄罗斯所谓的“去纳粹化”就已经下架了,如果泽连斯基政府是须要被“去”的政府,为什么俄罗斯还无条件与之谈判呢?在此后的一两个星期中,俄罗斯对于“去军事化”的含义语焉不详。
此番俄罗斯国防部以“几乎摧毁了乌克兰的空军和防空力量”以及“乌克兰海军不复存在”这样的战果,明确了“非军事化”的目标。
其次,俄罗斯国防部声称之前截获了乌克兰的绝密情报,披露了乌军计划在2月28日之后在顿巴斯地区发动进攻。俄方此时披露这一信息,一方面为“特别军事行动”寻找理由。俄罗斯是援引《联合国宪章》第51条(各成员国享有自卫权),作为对乌克兰发动攻击的理由,此时披露乌克兰的绝密情报,也为俄军的行动作注脚。但问题在于,顿巴斯地区并非俄罗斯领土。另一方面,莫斯科为俄军过去一个月的军事行动寻找战略理由——为了牵制乌军在顿巴斯地区可能的军事行动,俄军兵分三路全线出击乌克兰以“牵制”乌军。
最后,俄军的目标回到了原点,也就是2月21日俄罗斯宣布承认顿巴斯地区的两个州独立并派俄军“维和”。换句话说,俄军作战的目标已经集中到顿巴斯地区的“克里米亚化”。这么做可以发挥俄罗斯的核武器的作用,如果乌军反攻顿巴斯、克里米亚半岛,俄罗斯就可以借口自卫而动用核武器。
根据俄罗斯的核战略,如果出现针对莫斯科或其盟友使用核武或其他非常规武器,或受到常规武器“侵略”使“国家的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俄罗斯就会使用核武。
事实上,2月21日普京宣布承认顿巴斯地区“独立和主权”,其实已经达到顿巴斯地区“克里米亚化”的目标,俄军的“维和”仅是步步蚕食乌军的阵地。2月24日,俄罗斯事实上放弃了这个小目标,一个月之后,又回到原点。
2月24日,俄乌全面开战,俄军事实上越过了一个胜利顶点,也就是逐步将顿巴斯地区蚕食并入。俄乌战争开打至今,战场态势瞬息万变,除了俄乌两军在乌克兰的鏖战之外,还有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战、全球社会与俄罗斯之间的“文明之战”。
俄罗斯胜利机会渺茫
从三个战场的态势来看,俄罗斯胜利的机会渺茫。“战争迷雾”逐渐散去,闪击战变成持久战,歼灭战变成消耗战,除了俄乌之间的军事战之外,俄罗斯在另外两个战场处于劣势,甚至完全失败。
从军事战来说,俄罗斯作为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的形象破产了,本来是对乌军的“碾压”变成钝刀子割肉,除了南部的赫尔松之外,俄军没有攻下一座大城市。俄军的战争思维、作战模式、后勤、情报等等还停留在过去,即便有高超音速导弹这样的最新武器亮相,也难以扭转战场态势。
俄罗斯国防部声称乌军的导弹和弹药、燃料和食品的供应几乎完全停止;这样的判断或许更适用于俄军。工业化时代的战争消耗的是国力,俄军在一个月中发射的精确制导武器少之又少,或许折射出俄军并没有为这场战争作好充分准备。
从经济战来说,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对俄罗斯进行绞杀,最具有杀伤力的制裁并非将它踢出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而是冻结了俄罗斯央行的外汇储备,切断它的战争资金来源。英美已宣布停止进口俄罗斯原油,而欧盟也制订了替代俄罗斯能源的计划。这场经济战不会随着俄乌的军事战停止而停止,一个没有俄罗斯的全球化已经变成了现实。
从舆论场来说,俄罗斯几乎处于消声状态。在一场直播的战争中,道义的力量空前强大。拜登声称将俄罗斯变成贱民,越来越成为现实。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俄罗斯将被开除出欧洲。
从战场态势来说,俄罗斯已处于颓势,利用当下俄军还没有在战场出现溃败,及时止跌,寻找台阶,体面退出,或是最好的选择,至少俄罗斯可以再次宣布完成第二阶段作战目标——“凯旋”。
(作者是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教授,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
形势还是对俄罗斯有利。
原先的条件属于漫天要价,现在稍微放宽条件,整个欧洲,包括乌克兰都是欢天喜地,市场反应是原油价格下跌。
我也是不懂军事的人,但我看哪方有利就看他追求的是什么。
比如说乌克兰追求禁飞区,那说明乌克兰已经彻底丧失制空权,而且拿俄空没什么办法。
如果俄军真的战事不利,那他肯定会有新动作 比如说开始实行大规模无差别炮击,摧毁发电厂通信塔等军民两用设施。
在谈判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哪一方一让步对面就欢天喜地,那说明这让步一方肯定是占优的。
这个和个人情感喜好无关,只是简单的逻辑判断。
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得不到。
双方立场冲突太大,真签了,总得有一个下台。
演员聪明,我签了等于没签,公投通过才算数。
德先生原来可以这么用。
至于另一方,第三次车臣战争,一城未下,一军未灭,劳师无功。不撤还能洗一洗,撤了属实纸老虎。
还有一个大纸老虎就不说了。怂得一逼不说,只要有必要,弃诺耍赖顶流无疑。。。
世界要乱了。
这只是个开头。
为避免很多人说我单方面采信俄罗斯的信息源,这次我直接全部用乌克兰的官方新闻
Михайло Подоляк:Briefly. Security guarantees treaty with an enhanced analogue of Article 5 of NATO. Guarantor states (USA, UK, Turkey, France, Germany etc.) legally actively involved in protecting from any aggression. Implementation through a referendum & parliaments of the guarantor states.
乌方代表团承诺成为中立国,放弃加入北约等任何军事组织,放弃别国在乌克兰驻军的权力;
乌方代表说的五个北约保证国后面一个etc表示“等等”,后续其副外长亲口说了全名单:
the US, the UK, China, France, Turkey, Germany, Canada, Poland, and Israel.
除了上面已列出的5个北约国家外,还包括中国,加拿大,波兰和以色列;
乌方说已经在积极和上述9个国家联系,希望得到安全庇护。
David Arahamiya:“We have unresolved issues with the occupied Donbas and Crimea, so the guarantors will not work in these areas,”
乌方代表团团长表示,顿巴斯地区和克里米亚,不在要求庇护国保护的范围之内;
Михайло Подоляк:As for Crimea, it is offered to clearly record the parties' intention to settle the issue exclusively through - bilateral negotiations within 15 years. It's also offered not to resolve the Crimean issue by military means in any case. Only political & diplomatic efforts.
乌方代表团承诺不在克里米亚地区使用武力,后续15年内和俄方所有问题解决方式都是用政治和外交方式;
至此,总结一下乌克兰的媒体报道的,乌方代表团自己的承诺:
1、放弃在克里米亚使用武力的权力;
(又承诺不在该地区动武,俄罗斯又因为黑海舰队不可能放弃该地区,说白了就是放弃了)
2、乌克兰弃核换取庇护国的保护,但保护范围不包括顿巴斯地区和克里米亚地区;
(乌克兰主要工业区就在顿巴斯地区和哈尔科夫,顿巴斯丢了,再承诺弃核,乌克兰在这场战争之前的武装水平都很难达到,再军事化都是难题)
3、成为中立国,不加入任何军事集团。
带大家重温一下3月1日第一轮谈判之前,俄罗斯方提出的三点基本谈判要求:
1、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的主权;
2、要求乌克兰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
3、要求乌克兰保证中立地位。
基本对比一下就知道,除了去纳粹化,乌克兰几乎是在俄罗斯第一轮谈判前的要求上进行了全盘让步,中立化更是直接同意了···
但战争会就此结束吗?
我觉得未必,至少在今天(3月30日),仍能查到有大量俄军在库尔斯克—苏梅;赫尔松—尼古拉耶夫一线集结和推进的信息,乌方也在3月29日从哈尔科夫方向袭击了俄罗斯城市别尔哥罗德;
在虐囚事件爆出后,俄罗斯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国内对于乌克兰方的这个提议非常不满,大概率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的行动,在得不到乌克兰方任何保证的情况下,还会物理进行···
签约?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不认同中国朋友越来越少的理论,简直是胡扯。
从来都是中国和美国政治上友好,就可以和西欧、北欧、加、澳、新成为朋友。
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发生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美国盟友也会和中国政治关系变差。
知道知乎上反对国家拟人化,不过还是这么讲了。美欧是捆绑的朋友圈子,融入圈子只需要和美国搞好关系,和美国搞不好关系就别想融入这个朋友圈子。那不叫朋友圈子,那叫帮派,只是表面上大哥小弟感情好罢了。
还有,我从不觉得中国有融入那个朋友圈子过,只是和那个朋友圈子没有明显摩擦和有明显的利益往来罢了。
我也不觉得中国有必要融入那个朋友圈子,我也不觉得中国有实力分裂那个朋友圈子,我也不觉得中国有必要搞自己的朋友圈子。
除了永恒的领土问题
乌克兰提出的给自己提供安全保证的国家也很有意思
这些国家真的会答应,在乌克兰受到攻击时候出兵吗?
和谈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领土问题。
泽连斯基坚持到现在其实就想要三样:有个大哥罩着不被俄罗斯欺负,加入欧盟,东乌两州给我吐出来。
有人问为什么不是加入北约。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目的是什么,找欧美背书来夺回俄罗斯力挺的东乌两州和克里米亚。欧美明确不给入北约,但如果以中立国形式能换回东乌两州,就算成功。而加入欧盟是从尤先科时期就开始搞了,乌克兰不加入欧盟,任何一任总统都解决不了经济衰退的问题。之前亚努科维奇时期已经要和欧盟签条约了拿欧盟援助的,因为俄罗斯从中做梗导致乌克兰错失良机。克里米亚和东乌两州的丢失也让亲俄派在乌克兰销声匿迹,从主推入欧盟改为入北约。
加不加入北约其实无所谓,有大哥罩,有钱拿就行。中立国是要大国背书的,乌克兰选的背书国家先是五常,后是北约国家。如果背书后还被打,大国出不出兵?敢不敢打自己脸。(就算是张伯伦的一纸空文,波兰被打英国不还是宣战了,这就够了)。我国可是没有明确拒绝乌克兰中立国提议。
最后一个最难,也是双方较力的关键点,领土问题。
毛子敢不敢吐出东乌两州作为和谈的条件是个大问题。克里米亚基本没可能还回去,黑海舰队就指着这个呢。泽连斯基也没奢望能还,还是东乌两州的去留。
如果能和谈成功,对乌克兰来说是极其利好的。开战前,乌克兰一直是美欧与俄罗斯较量的棋子,而且东乌两州克里米亚的丢失一直是个痛。如果能以成为中立国的形式收回领土,必然是件好事。
而且乌克兰一直很想入欧盟,要不是亚努科维奇搞的屁事儿,估计早就入了。现在毛子已经不反对的情况下,加入欧盟,对乌克兰的经济是一件相当不错的事情。不过欧盟收不收这个穷光蛋那就不好说了。
最希望和谈的其实是欧盟,能源危机已经要爆炸了。一旦天然气断供问题很严重,马克龙也不想一直被放血。美英还是在观望,欧盟放血越多,未来越难摆脱美国。不过要是放死也不行。毛子国内经济已经瘫了大半,能源问题要是欧盟决定硬刚,真不好收场。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还是领土问题能够解决。我是没见到毛子吃了领土有再吐出来的,顿涅茨克最近要搞公投入俄罗斯,敢不敢这时候抛弃这群人。
敢抛的话,我觉得卢卡申科会头皮发麻,小卡德罗夫蠢蠢欲动。仗白打,反纳粹成屁话。
不敢抛,那很难达成和谈,泽连斯基可不想当割地赔款卖国贼。俄罗斯愿意继续这么拖下去吗,说五月初结束特别行动,能结束吗?
有利于俄罗斯国内的医生,卖假病例直接发家致富。
真是开天辟地第一次双方国内都在骂卖国贼条约,双方政客都在迫不及待签字的条约。
乌克兰人说:没有拿回顿巴斯和克里米亚,
俄罗斯人说:国内扛了一堆制裁结果回到战前,国内标价都用美元,医院在1000美元兜售免兵役的病例,寡头们一夜回到解放前。立马从占领地区撤军,除了顿巴斯地区。
很多人还没看过报告直接放一份。
直接放土耳其版,简单明了。
俄乌和谈特别报告
向基辅提供的安全保证类似于北约宪章第5条。
条款一,如果乌克兰成为侵略的目标,经过三天的磋商,担保国应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军事援助和关闭天空<即设立禁飞区>。如果能够巩固这些关键条款,乌克兰将以永久中立的形式将其目前的非核和无核国家地位固定下来。
二,所谓的顿巴斯问题被单独提出来,弗拉基米尔·泽伦斯基和普京将在两国峰会上讨论。
三,新条约应确定乌克兰和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立场,并在15年内就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的地位进行双边谈判。在此期间,两国承诺不使用武力解决半岛地位问题
两个槽点
俄罗斯这手虚空造牌学的好。。。
仔细想想乌克兰加入欧盟好像对俄罗斯并没啥坏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