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第五轮俄乌谈判中,乌方提出不加入任何军事联盟,但希望得到安全保障,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回答
第五轮俄乌谈判,抛出的“乌克兰不加入军事联盟,但要求安全保障”这个提议,无疑是整个局势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转折点。它背后牵扯的利益博弈、国际政治逻辑以及地缘战略考量,远比表面上看起来复杂得多。要深入理解这个提议的重要性,我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它。

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乌克兰会在这个时间点提出这样的要求。要知道,在此之前,乌克兰一直坚定地寻求加入北约,将其视为国家安全的最强保障。这次态度的转变,绝不是平白无故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解读:

一、现实的压力与策略的调整:

战场的胶着与僵局: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未能迅速达成其战略目标,但同时乌克兰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扭转战局,将俄军赶出所有占领区。这种僵持局面,意味着漫长的消耗战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方都可能在战略上做出调整,以寻求一个相对“体面”的退出方式。
西方援助的“天花板”: 虽然西方国家对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但也有其“天花板”。特别是涉及到直接派兵或升级冲突的敏感问题上,北约内部的分歧和顾虑依然存在。乌克兰可能也意识到了,纯粹依靠外部军事介入来解决问题的路径,其不确定性非常高。
“失去”领土的现实: 经过几轮的军事交锋,乌克兰已经失去了部分领土,并且俄罗斯也在试图巩固这些地区的控制。对于乌克兰来说,如何在不进一步扩大损失的前提下,争取一个能让国家存续和发展的未来,变得更加迫切。

二、安全保障的“新定义”:

告别“空头支票”: 乌克兰提出“安全保障”,不是简单地要求国际社会“谴责”或“道义支持”。他们显然吸取了过去的一些教训,希望获得的是一种具有约束力、可执行、可信赖的保障机制。这意味着,一旦乌克兰遭受攻击,其保障国必须能够迅速、有效地介入,提供军事、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援助。
“类北约”的条款? 这种安全保障,很可能是在借鉴北约集体防御条款(如《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的精神,但形式上可能更为灵活,不涉及正式的军事联盟成员国身份。这可能意味着,与乌克兰签署安全协议的国家,承诺在乌克兰受袭时,提供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一切必要措施”。
谁来提供保障?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乌克兰会希望哪些国家能够成为其安全保障国?很可能是西方主要大国,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甚至可能是中国。但每一个潜在的保障国,都有自己的地缘政治考量和对俄关系,这使得谈判的复杂性倍增。尤其是,俄罗斯会不会接受这样一个“非北约但具有北约安全承诺”的乌克兰?

三、不加入军事联盟的考量:

平息俄罗斯的“核心关切”? 俄罗斯一直将北约东扩视为对其国家安全的根本威胁。乌克兰不加入军事联盟,在理论上可以触及俄罗斯的核心关切,为达成某种形式的和平协议打开一扇门。这是乌克兰在外交上争取主动,尝试“切香肠”式的策略。
避免成为“代理人战争”的深化: 如果乌克兰成为北约成员国,那么俄乌冲突就可能直接升级为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正面冲突,这是许多国家,包括北约成员国,都不希望看到的。不加入军事联盟,或许能为冲突的降温和最终解决,提供一定的缓冲空间。
自主性的考量: 乌克兰作为主权国家,在安全问题上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不加入军事联盟,也可以被解读为乌克兰在为自己的国家战略寻求一种更独立、更灵活的定位,而不是完全被某个军事集团所绑定。

四、信息背后的博弈与疑点:

“不加入”是终点还是起点? 乌克兰提出“不加入军事联盟”,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对加入北约的诉求就此终结?还是一个暂时妥协,为未来保留选项的策略?从长远来看,乌克兰是否还会争取加入北约,以及国际社会对此的态度,都值得持续关注。
安全保障的具体内容: “安全保障”四个字,背后可以有很多种解读。乌克兰到底期望得到何种程度、何种形式的保障?是军事同盟性质的,还是更侧重于外交和经济压力?双方在具体条款上的分歧,可能会比在“军事联盟”这一概念上更大。
俄罗斯的反应: 俄罗斯是否会接受乌克兰的这个提议?如果接受,其底线是什么?俄罗斯是否会借此机会要求乌克兰做出更多让步,比如关于领土的承认?俄罗斯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削弱乌克兰,还是将乌克兰纳入其势力范围?
西方国家的立场: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在乌克兰的安全保障问题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否愿意承担起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责任?这种保障的力度和范围,将直接影响到协议的有效性。
“中立”与“非联盟”的界限: 乌克兰提出的“不加入任何军事联盟”,是否等同于“永久中立”?永久中立国通常会有一些特殊的国际法地位和义务,这与简单的“不加入联盟”是有区别的。乌克兰是否会走向“芬兰化”的道路,即在保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在外交和安全上采取不结盟政策,但与俄罗斯保持一定的合作和互动?

总而言之,第五轮谈判中乌克兰提出的这个提议,是乌克兰在复杂局势下,一次深思熟虑的策略调整。它试图在维持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争取自身安全之间找到一个现实的平衡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俄罗斯的核心关切。然而,这只是一个提议,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其最终走向,取决于多方力量的角力、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各方在核心利益上的取舍。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后续谈判的细节、各方反应以及地缘政治的动态,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这个提议的深远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后谈成什么都是一场空

回到基辅,就给你来个“我们要全民公投来确认此事”,直接嗝屁

签字的也没有哪个胆能肥到这份上。

乌克兰当前政治态势,尤其西乌,和二战前的波兰高度近似。

不打到油尽灯枯,没有完全服气的那一天,因为根本没有服众的代言人。

台面下的永远可以以所有不切实际的口号来指摘怒斥台面上的代表人物。

一个散装国家,中世纪贵族政治结构,能谈出什么效力来?

user avatar

笑死了,才打了一个月这会儿就不谈“去纳粹化”了?鹅孝子们还怎么拿清除乌克兰纳粹的理由洗侵略呢?开战我就说了什么去纳粹全是俄罗斯吞并领土的借口罢了,刚开始普京还腆着个老脸说“没有领土要求”,现在又是准备卢顿公投又是在赫尔松建行政机构流通卢布,全世界除了XX们谁不知道俄罗斯什么德性?只有自诩“爱国者”的鹅孝子们还在努力洗,真的好可怜啊。

user avatar

俄乌谈判,最值得关注的事情在场外——

欧盟和美国的一把手们刚刚在3月24号的北约峰会和欧盟峰会上聊了两次。转身又在29号、开了个美英法德意五国首脑电话会议。为何会在短时间连开三次会?会上除了公报外还讨论(博弈)了哪些事情?

就在两轮会议后,俄乌传来很多利好谈判,但其实没啥用的消息(因为没有涉及到最核心的领土问题),三次西方最高级别会谈,不可能不对俄乌态度产生大的影响。

那么这个影响是把乌克兰卖了换些时间调整能源供应链然后再来收拾俄罗斯?

还是法德继续当和事佬那点钱劝美国停手?

亦或欧盟搞定了和中国的技术换日用消费品(4月1号是中欧峰会,现在相关合作应该已经谈好了),可以熬过物价暴涨到拜登输掉中期选举?

在明知乌克兰政府没有自主权力、美国是借机打压欧盟的情况下,还把目光聚焦到俄乌谈判而非后面的博弈上,会减少很多键政人乐子的。

user avatar

R国当前能够投入战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快速消耗,难以支撑长久的消耗战。而U国方面由于进行了社会总动员,在加上西方源源不断的支持,随着时间推移,其能够投入战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只会越来越多,并超越R。以当前的形势而言,R国不可能打赢这场消耗战,因为他手中能够投入战场的资源实在有限。


尽管R国的人口规模比乌克兰大两倍。但R国手里最多只能投入30万合同兵军队,目前已经基本进入战场,他无法调动义务兵参战,更谈不上社会动员民众参战,所以只能从叙等地招募外国人参战,但这根本不够,只能显示R国人力匮乏之严重。

与之相应的是,R国的军事工业以目前的状态也根本维持不了这场大规模战争的需要,因为他的对手不仅仅是U国的军事工业,还有整个西方军火工业的产能。


R国将难以支撑消耗战,几个月后可能面临失败的命运。



外电

位于R国特维尔的瑞典SKF轴承厂已停工 ​​​


波兰对R国煤炭实施禁运 ​​​


继 G7 之后,欧盟拒绝以卢布支付R国天然气。 ​​​

user avatar

俄罗斯都下场开整了,你才说不加人任何军事联盟,那俄罗斯不白打了吗?

user avatar

他提出的五个保护国你可以理解为“北约五常”。和实质加入北约基本没区别。

乌克兰的条件基本可以理解为:

乌克兰实质加入北约,俄罗斯交出克里米亚和顿巴斯,俄罗斯可以在口头上不投降。

user avatar

看了一下目前媒体已经曝光的情况,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对所谓“颇有建设性”并不乐观,倒是一些金融机构借机拉了一波股市。

乌克兰问题的核心难点是什么?是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和两个“新共和国”的主权是不是被承认。这是俄罗斯发动此次军事行动的最低战略目标,如果无法达成那么这仗就白打了,人也白死了。至于什么“去纳粹化”、乌克兰保证不加入北约,那都是表面功夫的添头。俄罗斯真要是再次衰弱不堪,就算现在乌克兰答应不加入北约,转头就可以不认账,或者搞一个特别观察员的名义规避协议义务。

而恰恰在这核心问题上,目前看来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都在刻意回避。

这有两个可能,要么是这些核心问题根本没得谈,要么是谈了但是差距太大,干脆不提。还有一个小概率是泽连斯基在主权问题上妥协了,但是秘密交易不公开。但是他会冒着成为乌克兰历史罪人的代价这么做么?我是不太相信的。

那么只要主权问题没进展,俄罗斯和乌克兰达成彻底和平方案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由此就可以分析所谓的“建设性”的实质是什么?

我大胆预判下,应该是乌克兰现政府和俄罗斯有可能达成某种默契,沿着实控线或某条大家谈好的边界实施临时停火,慢慢谈。

这事实上就是我之前说过的“朝鲜半岛”模式,也是此前“明斯克方案”的扩大版。克里米亚、两个新共和国,甚至是一些俄军现在占领的其他领土,例如赫尔松州,会在事实上成为一个准国家级别的政治实体,并有可能在条件成熟时候并入俄罗斯联邦。

而乌克兰方面则对此不给予公开的承认,而是以无可奈何的行动默认。

至于消息中提到的加拿大、以色列、土耳其、波兰、德国等作为保障国,主要就是监督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老老实实按照分界线停火。当然,目前乌克兰提出的大多是北约国家,虽然土、波、德作为周边国家,以色列作为俄乌沟通发挥了作用的国家,被提名也不算突兀,但是俄罗斯恐怕不会吃这个亏,还得博弈一番。

至于这临时停火维持多久?朝鲜半岛的“共同警备区”不都好几十年了么?也算有先例可循。

俄罗斯方面军事上有点优势,但是乌克兰毕竟太大,兵力使用快到极限了,不可能占领乌克兰全境,城市战又顾忌平民伤亡,很难啃。一旦开春返绿,乌克兰在北约支持下大面积搞游击战,也怕重蹈阿富汗覆辙。所以,我看俄罗斯还是愿意下这个台阶的。

现在就看美国人是不是愿意让乌克兰的事就这么了结了。这一点不太好说,美国人现在也在犹豫,又怕把俄罗斯逼急了耍起熊脾气让局势失控,又想多熬时间让俄罗斯持续出血。

所以乌克兰的命运,还真很难由泽连斯基自己把握。

说起来,泽连斯基一直提亲自和普总见面,还真有点演员的自我修养啊。

下面是一点补充:

俄方决定大幅减少在基辅等方面军事行动

第一,号称大幅减少基辅方面的军事行动,不代表立即解除对基辅的军事威胁。根据乌克兰总参谋部的情报分析,俄罗斯军队正在基辅北面靠近白俄罗斯地区构筑大规模后方基地。这表明俄军还是在做两手准备,减少战术进攻行动,同时进行战略部署调整,保持对基辅持续的军事压力,推动谈判进程继续下去。

第二,由于乌克兰方面的战斗意志和战术水平超出了俄军最初预期,俄罗斯方面确实已经下调了战略预期。有消息说,双方就克里米亚地位问题初步形成了一个十五年谈判再定地位的共识。这和我昨天的判断是一致的,就是进入“朝鲜半岛模式”,以先实现停火为目标,主权问题先搁置(默认现状)。

第三,在实现最终停火之前,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在东部地区不仅不会停止,而且可能进一步加强。这是为了在停火之前改善战略态势。我估计,尽可能拿下两共和国所在州,打通克里米亚与俄罗斯本土的陆上通道,尽可能消灭被包围的乌克兰精锐力量,特别是极右翼军事力量,全面摧毁乌克兰的军事工业能力,这几点都将是俄罗斯军队下一阶段行动的主要目标。

乌克兰军队在挺过最初困难后,一是东部地区的军队不会轻易投降了,而是会争取以战求生,逼迫俄罗斯方面顾忌到城市战重大伤亡而放他们向西撤退。二是会继续分散成小股进行俄军后勤线的破袭战,试图逼迫俄军尽快从北部战线后撤,彻底解除对基辅的威胁。

这基本和朝鲜停战谈判期间的局势一样,虽然大家有了大方向,但在具体细节上,还有得谈,甚至有得打,边打边谈,直到都打不下去了,也就消停了,战线就稳定了。

这样,乌克兰政府名义上不背丢失国土的锅,打着以拖待变的旗号对国内民众有个交代,也留个念想,但是实际上是丢了。毕竟,十五年后,不仅谁执政难说,国际局势都不知道啥样子。万一俄罗斯崩了,乌克兰打到莫斯科也未可知(大雾)

俄罗斯方面可以宣布保证了克里米亚和两共和国的安全,乌克兰已经去军事化,军事行动取得成功,也对内有个交代。

西方一些国家可以用协议保障国的名义参与进新的方案,对内也可以宣称保住了乌克兰的独立和名义上的主权完整。

这么一看,似乎还挺和谐的?

大家都赢了?

且慢,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对俄罗斯的制裁问题。

对俄罗斯的制裁是西方国家进行的,但是和乌克兰局势息息相关。俄罗斯和乌克兰方面在谈,实际上也在和其背后的美德法博弈。

从德法的实际利益来看,短期内摆脱不了俄罗斯能源依赖,肯定是希望乌克兰的事尽快有个段落,逐步恢复比较正常的俄欧关系。

从美国来说,那是趁你病要你命,一定想要制裁到底,甚至逼俄罗斯内部动荡的。

俄罗斯方面,一定是希望通过谈判,以乌克兰为筹码,换取解除一些关键制裁的。

这又是一番更大范围的多边博弈,不会太容易出结果。

当然,归根结底,还得看战场上打得怎么样了。

user avatar

俄罗斯进攻战役评估,3 月 29 日

ISW作者:弗雷德里克·W·卡根乔治·巴罗斯卡特琳娜·斯捷潘年科

尽管俄罗斯国防部官员声称,俄罗斯人尚未放弃对基辅的攻击。尽管受损严重的部队从基辅和切尔尼戈夫轴上的其他地方撤退到俄罗斯,俄罗斯军队仍在继续战斗,以守住基辅东部和西部郊区的最前沿阵地。俄罗斯高级指挥部可能已经得出结论,它无法占领基辅,也可能无法将炮兵移到更靠近市中心的地方。它可能已经决定停止以前的做法,即迫使已经遭受毁灭性损失的部队继续无望的进攻行动,并在个别营战术组可用时将其投入战斗,而不是集中它们以取得决定性效果。俄罗斯官员很可能将这些受军事现实驱动的决定视为表明俄罗斯愿意进行认真停火或和平谈判的示好,可能是为了掩盖他们已经接受了他们在基辅轴心上的努力失败的事实。

俄罗斯继续加强其在乌克兰东北部的努力,可能试图将其在哈尔科夫和伊久姆东南部的阵地与其在卢甘斯克州的部队联系起来。据报道,俄罗斯人已将部队从切尔尼戈夫-哈尔科夫轴线转移到伊久姆-斯洛维扬斯克轴线,很可能是重新分配增援部队,而不是重新部署已经投入战斗的部队。伊久姆-斯洛维扬斯克地区的俄罗斯军队继续战斗以保持并扩大其向东南的渗透。

俄罗斯在马里乌波尔的进攻继续取得进展,俄罗斯军队可能已经将这座城市一分为二甚至三分。乌克兰捍卫者的口袋继续在马里乌波尔坚守,可能在几个地区,但俄罗斯人可能会在几天内完成对该城市的征服。俄罗斯军队可能在马里乌波尔的激烈城市战斗中造成重大伤亡,因此很难评估俄罗斯人能够从马里乌波尔获得多少战斗力用于进一步向北和向西推进。

俄罗斯在乌克兰东南部的行动使顿涅茨克州的大部分地区处于乌克兰的控制之下。保卫顿涅茨克州和整个卢甘斯克州的边界可能需要大规模的进攻行动。俄罗斯控制之外的顿涅茨克州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坦的,人烟稀少 - 地形类似于俄罗斯军队在其他地方能够快速推进的地形,至少在战争早期是这样。然而,俄罗斯最近在类似地形上的进攻行动一直在苦苦挣扎。现在说俄罗斯征服所有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对于目前状态的俄罗斯军队来说有多可行还为时过早。

关键要点

  • 我们现在评估俄罗斯军队此时已放弃包围或占领基辅。俄罗斯军队继续战斗,以保持他们目前在城市附近的前线压力,然而,仍然在东部、西北和西部的阵地中挖掘。从基辅周围地区撤出的俄罗斯军队似乎正从前线后方向北移动到白俄罗斯的阵地修整。
  • 俄罗斯正将一些储备用于将哈尔科夫和伊久姆东南部的战利品与卢甘斯克的前线连接起来。
  • 乌克兰军队继续在马里乌波尔可能孤立的地区进行防御。这座城市可能会在几天内落入俄罗斯人手中。
  • 俄罗斯采取进攻行动以占领其余未占领的顿涅茨克州将是一项重大任务。目前尚不清楚俄罗斯是否能够在保护城市后从马里乌波尔获得足够的战斗力,或者从其他地方大规模转移增援来完成它。

另外的新闻:

俄罗斯人正在迁徙乌克兰人,将乌克兰居民从被占领土(主要是马里乌波尔)转移到俄罗斯。通过初筛营后,“安全的”乌克兰人被送往俄罗斯联邦的远东地区。一些北部地区被文件提及为最终目的地,特别是 - 萨哈林岛(库页岛)。乌克兰人通过就业中心“提供”正式就业机会。那些同意的人会收到禁止他们离开地区两年的文件。
迄今为止,有关在顿涅茨克地区多库柴耶夫斯克建立俄罗斯过滤营地的信息已得到证实。平民被大量送往那里,他们的护照被没收。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官员与乌克兰人“合作”。他们的目标是找到乌克兰军方和执法(抵抗)人员。然后通过筛查的人们被运走,特别是 Tahanroh(罗斯托夫地区)和克拉斯诺达尔地区。

-乌克兰国防情报部

一会再补点啥

user avatar

有必要在这里写一篇文章了。

虽然目前看来,这个和谈依然存在变数,但这次的消息比较多,可以作出一些判断。既然有变数存在,那么所有的判断都有可能被推翻。而本人的判断以公开消息为基础,如果消息错了,判断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首先我要嘲讽一下某些账号事先提出的一些很可笑的判定。比如在第五轮和谈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有一大批账号开始鼓吹,说俄罗斯最初目标是要灭亡乌克兰,后来变成了全灭乌克兰武装,最后变成了保障两个共和国。这意思是俄罗斯的目标不断退后,好像俄罗斯战败了一般。

这种判定可笑就可笑在,无论俄罗斯是否有这种目标,但最终的战线依然在乌克兰领土上,怎么看也不可能得出俄罗斯战败的结论。假如有一天俄罗斯攻入了美国本土,然后分裂了几个州,最后签订协议停战,也算俄罗斯败了?

这种笑话的伎俩就是,先加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然后宣布俄罗斯没有达到目标,所以败了。其实这种事情是这些人一直都在干的。记得在刚刚开战3天的时候,就有一大帮人在那里鼓噪,意思是俄罗斯号称1小时灭亡乌克兰,结果3天都没有灭亡,所以俄罗斯不行了。当时我的评论是:

目前开战1个月了,果然如我所料,网上已经大量充斥着类似俄罗斯败局已定的文章了。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乌克兰已经反攻莫斯科了一般。

当初美国那么强大,打一个被削弱封锁多年的伊拉克也打了一个月,期间也曾经有多次战术失误。北约轰炸南联盟轰炸了3个月,制造人道主义灾难无数。为什么没有人说美国败局已定呢?

俄罗斯自己可从来没有说过一定要1天之内灭亡乌克兰,人家只是说1小时瘫痪乌克兰海军和空军,灭亡乌克兰是网友们脑补的,结果被某些人作为俄罗斯失败的证据。俄罗斯当然希望乌克兰马上投降,所以他们曾经奇袭基辅。如果乌克兰和阿富汗前政府差不多,或者和萨达姆政权差不多,说不定真就直接投了。但乌克兰的凝聚力还比较强,并没有出现极端情况。但没有马上投降不等于就可以反攻俄罗斯了吧。

好了,嘲讽内容暂时打住,下面说说关于和谈的事情。

早在第一次和谈的时候,我就发过文章进行分析,就是这一篇:

该文章分析的结论基本是靠谱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核心内容:

一、普通人不知道和谈及合约的细节,所以不可能从字面上得出谁胜谁负来。

换句话说,即便是乌克兰已经投降了,也不可能直接写我无条件投降,我认罪。

俄罗斯提出的几条要求,包括:

1、军事上乌克兰去武装化、去纳粹化、中立化。

2、不再加入北约。

3、承认两个共和国独立及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

有人说就算汪精卫都不会签这种合约。这是废话,汪精卫当然不会直接签,当并不妨碍汪精卫当日本的儿政府。

正式的、公开的和约之中,一般都会写一些看上去模棱两可的话,一般人根本看不懂,所以签约双方都可以各种回家宣传自己胜利了。幼稚园学生就喜欢拿着这种话来证明自己正确了,其实毫无意义。

二、谁占优的问题

最近几天网上有大量消息,这些消息归集起来就是一个意思,那就是乌克兰军大肆反攻,俄罗斯军则溃不成军。我看了这些消息之后的判断是这样的,出现这种消息大概会有三种情况:

A俄罗斯确实不行了。

B俄罗斯主动进行战略收缩,目的是消化前期成果。

C和谈快成功了,所以某些人得到了新指令,需要提前转进宣布胜利了。

A先不去考虑他,反正自近代以来似乎没有任何一场世界主要国家卷入的战争,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就战败的先例。

如果是情况B,则说明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已经从第一阶段的积极突进改为了新阶段的消化战果。你可以说俄罗斯第一阶段的目标没有达成最大化效果,如果它第一阶段能直接把基辅打崩了当然更好,但没有打崩也不等于就败了,因为现在战场一直在乌克兰,死的是乌克兰人,毁的是乌克兰的家园,就算俄罗斯明天就全军停止进攻,那也最多说是占的便宜不如预期,而不能说是就失败了,毕竟目前的实际占领线比战前已经往乌克兰方向推移了不少,何况你也不知道普京的预期到底是什么。

现在从和谈情况上看,很可能是情况B和情况C两者都有。

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乌克兰代表自己的发言:

乌方谈判代表表示,他们提出的“中立地位”,即乌克兰不加入任何联盟组织,也不接纳外国军队建立军事基地

请参照俄罗斯方相关要求阅读。总之该条如果实现,乌克兰总不能再当北约的枪了,俄罗斯的安全显然更有保障了。

那么,之前乌克兰总是说担心自己被俄罗斯侵略,所以才谋求加入北约。这次真挨打了,又如何看待自己的安全问题呢?乌克兰代表的意思是,让以联合国五常(含俄罗斯)为首的一些世界主要国家一起来担保乌克兰的安全。如果下次再被打了,大家一起监督一下。嗯,类似的担保我似乎曾经听说过。总之我国也会是担保国的一员。

同样一个乌克兰,战前气势汹汹的要求加入北约,要求北约在自己家部署武器,要求核武器。但是和谈的时候却说自己要中立了,谁都不要来我家部署武器,大家一起来保护我哟。请问这个乌克兰是战场上高歌猛进歼敌数万的乌克兰呢?还是瑟瑟发抖网络强国的乌克兰呢?


三、领土问题

我在俄乌第一次和谈的时候曾经对双方矛盾最大的领土问题提出过一个猜想,目前看来,双方的态度是比较符合我当时的预期的,这个猜想是这样的:

我前面说过,大家都是要脸的,大家回家之后还得各自宣布胜利呢,当然话不能说得太明白,太明白了大家都看懂了,我们还怎么宣布胜利了呢?所以下面就是大家看见的官方翻译版本:

“至于克里米亚等问题,这是协议的单独条款,我们提议确定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立场,就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的地位进行为期15年的双边会谈。”

顿涅茨克州、卢甘斯克州和克里米亚暂时被占领土问题将脱离乌克兰安全保障国际协议的主体部分,单独讨论。
请俄方提供乌克兰和俄罗斯在此期间不会动用军事或武装力量解决克里米亚问题的规定。
乌克兰在边界问题上的立场保持不变 - 自 1991 年以来,国际公认的边界。不能妥协。
乌克兰解放临时占领区的概念不涉及使用武力,而只是通过政治和外交方式解决问题。

大概意思是,乌克兰不会承认领土被分割了,但也不会军事解决争议领土问题,大家可以通过开座谈会的方式慢慢谈嘛,谈个15年,说不定就解决了呢?


我突然有点担心乌克兰代表回国之后又无缘无故被爆头了。咦?我为什么要说又呢?

user avatar

其实我很怀疑近期的谈判是俄罗斯为了应付内政的烟雾弹。

俄四月份要征兵,大约要征13万人,同时还是军队复员时间(兵役到期,回到地方),所以我之前就在想普京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普京一再承诺义务兵不上战场,而现在俄乌战事紧张,俄军人力不足,4月份这个复员和征兵期如果出了问题,就满盘皆崩。

我之前就在想,如果战事需要,必然要让义务兵延期,再加上征兵季扩招,如果没人来,那就强制全国动员,只有这样做才能维持战事胜利。

但如果真像我想的这样,全面集中内政到战事的话,会有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义务兵的亲人,以及强制动员士兵的父母会非常反对这个动作,俄乌战争本身是出境作战,和保家卫国的性质不一样,很多家庭未必觉得自己家庭有牺牲的必要。

那么强制全国总动员到境外作战很可能会让内部反对的压力更大,到时候就不得不戒严,取消一起游行,不允许反对,网络审查等等越来越严厉的措施。那么最后可能将激化更大的矛盾。


现在来看,普京的政治手腕还是非常高超的,战事出现了意外,没有提前结束战斗,现在兵力枯竭,那怎么办?

巧妙的以和谈取得进展来掩盖自己4月份需要整顿和接替的军力资源。

1是和谈取得进展,让基辅和北线士兵退回到白俄边境轮换就有了理由。

2是国内征义务兵的时候,不会出现政府食言的情况,让春季招兵的义务兵感觉没啥危险,自己不会上战场。


基辅和契尔尼戈夫这边战线基本都保住了有利位置,士兵却大量的回白俄境内。

这样大量的人力会空置出来,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几个方向的战斗中,基辅方向投入的俄军士兵数量是规模最大的,但显然他们目前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这样撤回国几万兵力,就可以把各个方向的职业兵和义务兵调换,让本该4月份退役的退役,到期的到期回家。

用局部退出兵力的办法,可以兑现义务兵不上战场,正常复员回家的承诺。

等到4月份新的征兵结束,新的人力补充到各军区,军事资源和国内政治重新稳定下来,就可以再发动新的攻势。


顿巴斯地区攻势不停的原因很可能是,卢顿民兵是本土作战不用考虑兵役这些,哈尔科夫方向,因为离边境近,义务兵估计早轮换了下来,所以在伊久姆方向的攻势仍然会持续。

南线的马里乌波尔大多数俄罗斯职业兵,车臣新兵,和卢顿民兵,也不需要考虑兵役问题。


所以普京应该是很巧妙的把战场局势和内政以及外交结合到了一起,用外交和谈取得进展作为烟雾弹,以北线的军事撤退表露诚意,但实质上是为了满足义务兵退役的承诺和新年度征兵宣传的内政问题。

而与此同时,实质上南线的马里乌波尔围城战和东线卢顿地区持续的火力进攻都还进行。


这就是既在国内兑现了义务兵退役的承诺,让民众放心,又在国际展现和平姿态,而战场又由于北线本来就没啥进展,减少人力,建立防线,采取守势,军事上也不吃亏,对可能取得进展的马里乌波尔,和顿巴斯地区却寸步不让,加紧攻势。


所以说政治人物不容易啊,难为普京想这么多招来同时解决国内国外的问题。

4月份在顿巴斯和马里乌波尔的攻势不会停,5月份等征兵季过完,内部问题解决了,肯定会发动更大的攻势,到时候俄罗斯肯定又随便找个什么别的理由,战争就又能扩大了。

我盲猜到时候进攻的理由是,泽连斯基政府对克里米亚主权问题没有诚意。

user avatar

如果条约签订,俄乌也不会得到俄罗斯谈判代表要的“几代人”的和平,另一个信号是,加入北约真的能保障安全。

爱尔兰,荷兰驱逐俄罗斯使馆人员。即使战争平息,强烈的反俄热情不会就此平息。马里乌波尔的平民撤离事宜似仍没有进展。没有太多实质性内容,双方就主权问题没有谈拢,并且,也不太可能谈拢。

user avatar

俄乌谈判乌克兰代表团成员达维德∙阿拉哈米亚表示,乌克兰将联合国安理会国家视作自身安全的担保人。

阿拉哈米亚在土耳其举行的俄乌谈判结束后说:“谁被我们视作担保人,首先是联合国安理会国家,即英国、中国,俄罗斯也在其中,但关于这点我们将单独谈论,德国、加拿大、波兰、以色列、土耳其。”

他称,一些国家已初步同意成为乌克兰的安全担保人。此外,假设其他国家如果愿意,之后可以加入该国际条约。

链接:

...

俄乌和平谈判有了突破性进展!

这次俄乌谈判的最大进展有两点,

第一个是关于军事同盟(及俄方所称乌克兰中立化),对此,乌方承诺:

在未经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协议保证国同意的情况下乌克兰拒绝加入军事联盟,拒绝部署外国军事基和特遣队以及在乌克兰境内进行军事演习。

第二个是顿巴斯与克里米亚主权问题,对此乌方作的妥协是「不使用武力手段夺回克里米亚及顿巴斯」(也就是仍不放弃对两地宣称,但承诺不再以武力进攻)。

而俄方谈判代表,总统助理梅金斯基表示:

为实现不结盟无核地位,继续给出保证乌克兰安全的保证国名单。

安全保证不适用于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也就是乌克兰拒绝以军事途径归还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并且称只可能通过谈判途径。

当然这无论如何不符合我们的立场,但是乌克兰已制定了自己的方法(即俄方不承认乌克兰对此两地主权,但对乌方表示不以武力收复两地表示同意)。

他强调说,对于乌克兰的安全保证:

不适用于乌克兰称之为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州个别地区的那部分。

与之相对的,俄方所作的妥协是关于乌克兰加入欧盟,对此梅津斯基的说法是:

俄方不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的意图。(此前普京便曾表态不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因为欧盟不是如北约这般军事组织)

最后,梅金斯基表示,莫斯科最初的出发点是,双方协议准备就绪后,普京有可能与泽连斯基举行会晤。

代表团团长解释称:“建议形式如下:首先,准备条约,然后由谈判人员批准,在会上由两国外长签署,然后讨论两国元首会晤以签署该条约的可能性。”

他补充道,莫斯科提议在外长草签条约的同时举行两国元首会晤。

链接:

俄方表示为了释放善意,俄国国防部称:

决定从根本上减少基辅和切尔尼戈夫方向的作战行动。

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亚历山大•福明表示,俄罗斯国防部决定从根本上减少基辅和切尔尼戈夫方向的作战行动。

福明告诉记者:

由于筹备乌克兰中立和无核地位以及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条约的谈判正转向务实层面,考虑到今天会上讨论的原则,俄罗斯国防部为了增强互信以及进一步开展谈判和实现签署上述协议的最终目标创造必要条件,决定从根本上、大幅减少基辅和切尔尼戈夫方向的军事活动。

链接:

user avatar

战后重建,我们能包点工程做就好了。

俄乌问题,少议为妥!

………………………………………

2022年3月29日,星期二

《俄乌战争风云》剧本已经更新至第34天。

这一天,俄乌双方面对面谈判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举行,原本会期2天,但双方面对面磋商了一天不到,比原计划的时间缩短了近2个小时,便宣布本轮面谈结束,双方“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匆匆离开了热情的第三方土耳其。

这一次的谈判,得出的结论是“谈判极具建设性,但双方分歧仍然存在”。

但令人欣慰的是,似乎已经开启了局部停火的迹象。

虽然,因为仍然存在外部干扰等不确定的因素可能会让俄乌局势再起波澜,但就暂时的表象而言,这幕大剧已经在渐近尾声。

接近尾声的后半段,可能再一次掀起刺激性的高潮一段情节,就是“乌东决战”。

当前的态势十分明显,延续此前的俄方战略调整,重点摆在了顿巴斯北部即乌东地区。

俄军的部署指向,就是彻底解决顿巴斯地区问题。

此处有乌克兰当初集结的,准备对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两个“共和国”的独立进行武装收复的重兵,即乌东军事集群。

此前,俄罗斯方面经由苏梅进攻哈尔科夫的军事力量意欲西进基辅胁迫乌克兰在谈判桌上签署协议,在哈尔科夫行动一段时间,遭遇了乌方的地面部队的阻击(空中打击丧失),盘桓数周,在俄方宣布第一阶段行动告一段落之后,已经绕开哈尔科夫,展开对伊久姆的“夺门”之战。

跨过伊久姆,南下即是顿巴斯北部地区,这一地区即是乌克兰乌东军事集群。

乌东集群东面便是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两个“共和国”的地方武装力量。

南面,赫尔松方向的俄正规部队正在抽调沿着已由俄军控制的亚速海“陆上走廊”向比尔江斯克和马里乌波尔方向运动,合围乌东军事集群。

马里乌波尔,俄车臣部队正在清剿亚速团残余武装力量,马里乌波尔全线失守的情况下,俄军的合围乌东集群的南面栅栏便已形成。

当前马里乌波尔的战况激烈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关。这块“骨头”不啃,后面的“肥肉”难企。

如此一来,彻底解决顿巴斯问题的“乌东决战”已经徐徐拉开了帷幕。

显而易见,乌东军事集群的后路在西面,克拉马托尓斯和巴甫洛格勒方向,俄方的栅栏没有形成,如果乌方不欲在乌东决战,向西夺路撤退依然畅道无阻。

纵观整个态势,分析此前的种种行动,似乎很清晰的看到了普京发动这场“特别军事行动”的真正目的。

普京舞剑,意在乌东(+意在乌海)

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就是控制乌东的两个“共和国”以及控制俄罗斯本土经由乌克兰南部亚速海沿岸至赫尔松、克里米亚的“陆地走廊”,西指敖德萨,让乌克兰变为实质性的内陆国家。亚速海变为俄罗斯内海,海防直接外推至黑海海域。

而现在,俄乌战事全域进攻态势基本结束,双方僵持形势中,谈判将成为主要战场,在谈判中实现普京的初衷即“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中立化、顿巴斯独立和克里米亚问题”;

这个果子似乎正在成熟。

而普京的第二战场正在开辟,那就是针对美国北约的经济制裁与反制裁战场,经济决战将会如火如荼,血拼到底还不知鹿死谁手。

……………………………

谈判内容摘要:

原计划2天的谈判,今天一天提前2小时完成。

总体,谈判具有建设性,分歧仍存在

根据俄新社的消息,俄罗斯谈判代表团将于今天离开土耳其返归俄罗斯。

在这轮谈判结束之后,俄方给出的表态是比较积极的。

据俄新社报道,梅津斯基美在会谈之后表示,今天的谈判内容丰富,在谈判过程当中俄罗斯已经了解了乌方的清晰立场,并且俄方收到了乌克兰的书面提议。

俄方认为这是有建设性的折中的方案。根据梅津斯基的说法,在书面提议中有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是乌克兰宣布成为国际法律保障下的永久中立、不结盟、无核武器国家;并且提出了对乌克兰给予安全保障国家的建议名单。

第二,是乌克兰放弃使用军事手段收复塞瓦斯托波尔、克里米亚,将使用外交和谈判手段来解决问题。

第三,是如果没有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安全保障国的同意,乌克兰就将放弃加入军事联盟,不在其领土上设立外国军事基地以及外国驻军,不举行军事演习;

第四,是俄罗斯不应当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

俄罗斯代表团团长维金斯也表示,俄罗斯对此将会尽快的进行认真研究,并向普京汇报,然后给出答复。

他同时也指出,两国领导人的会谈是可能的,在条约谈妥之后,两国领导人的会见可以与两国外长草拟条约同时来进行。

此外,据俄新社的消息,俄乌谈判的俄方代表团成员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在谈判后表示,考虑到增强互信,并且为下一步谈判和签订条约来创造必要条件,俄罗斯国防部决定大幅度的减少在基辅和切尔尼戈夫方向的军事活动。

俄方也表示,相信乌克兰也会做出相应的回应措施来为下一步的谈判创造条件。

他还表示,希望乌克兰方面在对待被俘人员时应当严格的遵守日内瓦公约来停止虐待被俘俄军士兵的行为,也希望乌克兰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user avatar

不加入任何军事联盟,但是要北约国家给安全保障。

这就要看俄罗斯方面的人够不够笨了,以及俄罗斯方面支持战争的派系还能在经济制裁下能挺多久了。

user avatar

第五轮谈判终于向外界释出了有可能走向停火以及签署和平协议的具体提案。用俄罗斯代表团团长、俄罗斯总统助理梅津斯基的话来说:第五轮谈判已经迈入务实层面阶段。


和平信号一经放出,欧美股市集体大涨,卢布兑美元也再度升值,欧股、卢布均已与2月24日俄乌战事爆发时水平相近。

当地时间2022年3月29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团举行和平谈判。图/IC photo

当地时间3月29日下午,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五轮谈判首日会谈落下帷幕。会谈进行了大约两个半小时。


俄乌双方大致向外界传递出这样的信息:


乌方表示,在安全保障前提下,乌方将可以接受“永久中立”地位。也就是放弃加入北约等任何军事集团,以及不寻求拥有核武器。
在具体的国际安全保障措施方面,乌克兰认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再加上土耳其、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波兰和以色列,日后可以作为乌克兰的安全担保人。
但至于需要多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3月27日则表示,至少需要一年。
这些妥协项目交付全民公投,且须有第三方承诺保护乌克兰的后续安全。如果公投获得通过,还要再着手修改将加入北约作为宪政性目标的宪法,这至少需要一年的工作。


俄方则承诺,将大幅削减其在基辅和乌北部城市切尔尼戈夫附近的军事行动。
但针对目前俄军正在缩小包围圈的马里乌波尔,以及同样遭受了严重炮击的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等地,则未出现在俄方同意“大幅减少军事活动”的名单里。
俄罗斯代表团团长、俄罗斯总统助理梅津斯基还罕见的对俄乌两国元首会面做出积极表态,要知道,不久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等人均称,两国元首会面的时机还不成熟。
同时还表示,俄罗斯并不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
不过,俄方代表梅津斯基表示,乌克兰提出的安全保障提议,不会涉及对克里米亚及顿巴斯地区问题的解决。俄方还称,乌克兰已经放弃对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的争端采取军事行动。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俄乌双方持续作战的乌东部顿巴斯地区,卢甘斯克州93%的区域和顿涅茨克州近54%的区域已经被俄军控制。


但西方国家并未打算就此放过对俄罗斯的制裁。
当地时间3月29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美国总统拜登当日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和英国首相约翰逊进行了通话。声明指出,五国领导人在通话中共同声明将继续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并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安全援助,并讨论了当前对俄制裁造成的破坏以及支持稳定能源市场的重要性
以上。


参考内容:
伊斯坦布尔和谈:乌接受有条件中立,俄将减少对基辅用武
停火信号推动欧股和卢布收复失地 石油仍在高位
俄乌恢复面对面会谈 乌总统称愿接受中立但拒谈“去军事化”
乌总统称任何谈判妥协都需经全民公投 吁与普京直接对话
专栏|俄乌冲突重击全球化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