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俄签署了田湾第 7、8 座核电站协议,为什么中国还要买俄罗斯的核电站?

回答
中俄签署田湾核电站七、八号机组合同,这确实是个备受关注的事件。有人可能会问,中国自己的核电技术不是发展得挺好吗?为何还要与俄罗斯合作建设核电站?这个问题背后,其实涉及中国核电发展的战略考量、技术合作的深度以及两国能源合作的复杂性。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看看中国核电的发展现状和目标。

中国核电的“双轮驱动”策略: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

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战略是众所周知的,这背后是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中国已经成功自主设计、建造并运营了许多先进的核电机组,比如“华龙一号”就代表了中国核电技术自主创新的最高水平,并且已经在国内和海外市场取得成功。

但是,即使拥有了“华龙一号”这样的明星技术,中国也并没有放弃与俄罗斯这样的传统核电强国进行合作。这种做法,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双轮驱动”的策略:

1. 自主创新作为基石: 这是中国核电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自主研发,中国掌握了从设计、建造到运营、乏燃料处理的全产业链技术,这保证了国家能源安全的根本。
2. 国际合作作为补充与加速器: 而与俄罗斯的合作,特别是引进其成熟的VVER技术,则扮演着补充和加速的角色。这不仅仅是买设备,更是一种深入的技术交流和经验互鉴。

那么,俄罗斯的核电技术有什么独特之处,值得中国继续引进?

俄罗斯的核电技术,特别是VVER系列压水堆技术,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运行经验。VVER堆型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应用,其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在某些方面的技术特点,都是中国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 VVER堆型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和改进,拥有大量的运行数据支持,其成熟度和可靠性得到了市场的长期检验。在追求核电安全和稳定运行的当下,引进经过时间考验的技术是审慎的选择。
技术互补性: 尽管中国在自主技术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其他国家的技术进行比较和融合,可以帮助中国发现自身技术的不足之处,或者引入一些中国尚未完全掌握的关键技术和理念。比如,在某些设计细节、设备制造工艺、或者运营维护经验上,俄罗斯可能拥有其独到之处。
燃料循环的整合考量: 俄罗斯在核燃料的供应和循环利用方面拥有完整的体系。与俄罗斯在核电站建设上的合作,也可能为中国在核燃料供应安全和核废料处理等方面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紧密的合作机会,尤其是在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日益复杂的情况下。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能源合作深化: 中俄两国是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一带一路”倡议为两国深化能源领域合作提供了平台。田湾核电站的合作,不仅仅是简单的项目交易,更是两国在能源安全、技术交流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战略性合作体现。通过在华合作建设核电站,俄罗斯可以将其成熟技术和设备推向中国市场,同时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建设核电站的示范项目和经验。

为什么是田湾?为什么是七、八号机组?

田湾核电站本身就是中俄核能合作的一个经典案例。从早期引进俄罗斯的VVER1000机组开始,中国就与俄罗斯在这里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基础。田湾一期四台机组的成功运行,为双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此次签署七、八号机组的协议,可以看作是这种长期、成熟合作关系的延续和深化。这表明双方对彼此的技术实力和合作模式都高度认可。

经验的延续与优化: 已经建成的机组为后续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包括设计优化、设备选型、施工管理等,这有助于降低新机组建设的风险和成本,并缩短工期。
技术的升级与引进: VVER1000机组是中国引进俄罗斯技术的代表。而此次的七、八号机组很可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引进更先进的VVER改进型技术,以满足中国对核电站安全性、效率和环保性的更高要求。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稳步提升的合作模式。

总结来说,中国买俄罗斯的核电站,并非因为中国自身技术不行,而是出于一种更宏观、更长远的战略考量。

这是一种 “以我为主,兼容并蓄” 的发展思路。中国希望通过引进俄罗斯先进且成熟的核电技术,来进一步丰富自身的核电技术体系,提升核电建设和运营的水平,同时也在能源安全和国际合作层面获得更多保障。这是一种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态度,也是中国在核电领域稳步前进的聪明之举。

就好比一个非常优秀的厨师,虽然自己已经掌握了独家秘籍,但依然会去学习世界各地不同的烹饪技巧,了解不同的食材处理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做出更丰富多样的菜肴。中国核电的发展,正是遵循了这样的逻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各个回答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应该只有@杨志雄 回答到重点上。

VVER技术源自俄罗斯ASE公司。ASE与中国的合作,除了这次签的田湾和徐大堡二期外,还有一家——福建霞浦快堆。

我国在快堆方面的技术早先基本空白,原子能院的CEFR基本完全照抄俄罗斯人的技术。霞浦要在几年内建成,没有俄罗斯人的帮助恐怕不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国内的决策层其实不太看得上俄罗斯的技术,从我们三代核电定型就能看出来。VVER在国内开建是99年,运行是07年,十多年了。另外6月30号国内另两大三代堆AP1000和EPR先后脚并网,虽然签的时候没有并网,但其实并没有差多少,大家心里都有底的。这个时候再买VVER,说是为了他们的技术,不太靠谱吧?

另外不少人都说中国接济俄罗斯。我觉得,这个时间点,说接济俄罗斯,没道理。

真正的接济,是这样的:

对中俄双方而言,此举开创了油气对外合作之最。交易价值约为4000亿美元,是俄气历史上的最大一单。其交易额之大、合同期限之长,在俄罗斯与欧洲任何一国的天然气交易中均不曾出现。俄罗斯方面透露,俄方落实对华供气合同的投资总额将为550亿美元,中方约220亿美元。这个合同不仅可能是中石油签署的最大金额合同,而且可能是中国有史以来签署的最大单笔合同。

还有:

俄罗斯财政部网站上公布的资料说,中国提前偿还1992年俄罗斯提供的建设中国田湾核电站的贷款

两个事件,一个给4000亿大单,一个提前还贷,都发生在2016年6月底,正好是卢布汇率大幅下跌、叙利亚战事吃紧的时候。现在卢布汇率压力远没有当时大,叙利亚也平静了很多。更何况,这个协议只是一个框架协议,框架协议的意思是,只签了一个框架而已,具体细节还要再谈的。另外核电单不是油气单,供货周期长。签单不是给钱,等毛子拿到钱,都不知道啥时候了(参见第二条新闻,毛子1992年给的钱,原计划2022年还清)。

user avatar

中国的核电技术确实存在差距,但买俄罗斯电站则不是因为技术差距。

中国的AP1000本体是来自美国西屋,其技术一直由西屋提供协助,由于西屋本身之前也没有建设过该堆,等于是边建设边改进,这也是技术转让的一种方式。

但是,随着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这种技术转让明显不现实了。西屋是美国民用核反应堆的唯一生产商(评论纠正:美国拥有核电设计资质的还有通用,巴威,燃烧工程),因为西方的绿色能源运动,西屋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已经转手过几次,而且未来也不太可能再有人接手,这次签的200亿对西屋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个时候突然变更为俄罗斯的反应堆,明显就是对美国的直接表态。没有中国这个最大市场的支持,西屋的财务问题就得美国人自己解决,搞不好可能倒闭。同时西屋还是美国军用舰艇反应堆的主要供应商,这也会影响美国军用核动力舰艇的成本甚至是性能。

注意,还有一个基本全靠中国的美国公司,它如果出问题,美国股市是要地震的~```

user avatar

什么是三代核电? 答案见英文维基。


全世界商业化最成功的三代核电是?

公认目前世界上的3代或3.5代核电机组,商业推广最成功的是俄罗斯的VVER-1200,不仅在沃罗涅日已经并网发电,还获得了欧盟国家芬兰、匈牙利以及遵照欧盟标准的保加利亚、土耳其的新建机组合同。此外,在第三世界更是一路横扫美日韩法拿下了白俄罗斯、越南、约旦、孟加拉国、哈萨克斯坦、印度、伊朗等的大单。与之对照的同为三代核电机组,也就韩国的还顺利点:

法国EPR

美国AP1000

韩国APR1400

日本美国ABWR

中国华龙一号


中国第一台三代核电。按照英文维基的分类划代定义,是田湾一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