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总有些逗比啥都不懂啥都不知道都能在知乎瞎锤子打呼乱说。
逗比告诉你个网址海关统计快讯 (customs.gov.cn),有个数据在线查询,国家没那么多事瞒着逗比谣棍蛋子。
逗比谣棍,2019年12月2日下午17时中俄天然气管道通气。
逗比谣棍,管道气态天然气1千克约等于1.25方,
2019年进口俄罗斯管道天然气4800万方,价格107万美元,千方22美元。
2020年进口俄罗斯管道天然气37亿方,价格6.363亿美元,千方171.9美元。
2021年进口俄罗斯管道天然气94亿方,价格15.1亿美元,千方160.6美元。
贵不贵要对比:
2021年进口土库曼斯坦管道气300亿方,价格67.91亿美元,千方226美元。
2021年进口缅甸管道气38亿方,价格14.1亿美元,千方371美元。
告诉逗比们一件事,中国管道气态天然气同道现在只有5条,中亚ABC线,俄罗斯东线,缅甸线。缅甸那么贵是因为从中东液化船运到缅甸再气化后输送到云南,多了个液化再气化的过程。
谣棍再告诉你一个知识点,汽轮机300方左右发1000度电,3月7日荷兰天然气批发合约价345欧元/兆瓦时是3700美元千方,23号跌到117欧元/兆瓦时是1300美元千方。
欧元人民币都在1比7挣扎,人民币日元都1比19。赢麻了。
我修改下,俄乌冲突我不站俄罗斯也不站乌克兰北约他们打得越久越好,别来怼我。这个回答我的第一想法是看不顺眼有个谣棍。第二想法是日本连续7个逆差现在人民币日元从1比15垮到了1比19,三上老师一部电影片酬300万日元俄乌再打上一年半载疫情后可以去日本旅游了。
更新:FT Lex今天说了这个事儿分析的很好,篇幅关系我没有介绍Gazprom未来几年的惨淡挑战,推荐去看。谢谢大家点赞,欣喜地知道北京供暖已经烧气了~~除了涉及隐私我不爱删评论,这是个能源为主的问题希望大家别因为地缘政治吵起来。
----------------------------------------------------------------------------------------------------------------------------------------------
合同细节现在还不多(可能永远也不会详细了。。。),简单说一点个人观点,顺带介绍我所知道的一点点世界市场大背景,没有数据多图(懒得查)所以可能有的结论略拍脑门,没有国内行业经验,没有国内朝廷大买办知识,国外视角难免偏颇,以上算disclaimer。
天然气世界格局
老天爷是真心不公平的,和石油一样,天然气也是世界储量不均衡,主产国和主消费国基本是两张名单(美国除外),天然气的国际贸易难度比起石油完全是两个概念,所以更大程度涉及地缘政治。
石油液体形态,国际运输体系非常成熟,现货和期货市场发达,产地众多,有船装上就走,如果不考虑别人军舰堵入海口之类的极端形式,依靠国际市场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天然气气体形态,运输在现有技术只有管道和LNG。管道目前占贸易大头,量大稳定,缺陷很明显,受物理和工程限制不可能跨大洋也不可能短时间覆盖很远的范围。LNG发展迅速,但是毕竟受项目周期和产能限制,一头液化项目一头气化项目,中间的特种LNG海运都不便宜,好处是较少受地缘政治影响,天生商业上更可靠。
天然气产量和用量第一都是美国,页岩革命虽然是老天爷赏饭但也只有美国能接的住(
是什么政策促使了美国页岩气工业的发展?美国页岩气发展的模式在中国是否适用?),何况人家还有不缺资源的憨厚邻居加拿大,市场的预期是美国未来基本自给自足并开始通过LNG出口。产量第二既是老毛子,后面单说。之后明显就小个量级,卡塔尔所有的天然气田的面积超过自有国土,LNG现世界大佬,主要出口欧洲和东亚,弹丸之地但真土豪。伊朗产能巨大但主要内部消化, 相比而言石油更是政策重心,天然气很委屈地不赚很多钱。加拿大和美国基本被并在一起考虑。比较值得提的是澳大利亚,大量的储量和在建LNG项目,中国三大油已经有布局。东非发展潜力很大但离投产至少还有10年。
天然气贸易的终点主要是欧洲和亚洲,欧洲用量大概等同俄罗斯可出口产量的3-4倍,挪威/荷兰/英国的北海产量未来的衰减只能来源于LNG或者更加依赖俄罗斯,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外交可以说是流氓和狠毒到极致。日本韩国和TW是世界最大的LNG进口客户,自己什么都不产有什么办法,当然东南亚其实是个不小的天然气产地。
天朝需要气
中国conventional天然气产量在下跌是事实,中国天然气需求(居民和工业为主,电力为辅)在迅猛增长,有机构预测如果中国页岩气没有大规模的进展,中国2020年天然气需求一半要靠进口。国家在布局,所以有东欧管线的建设,西气东输,全国沿海的大批LNG气化项目,但如果考虑到未来潜在地用天然气代替煤电(
风/太阳/核/水/地热/生物/潮汐能在我国民用发展前景排序及优劣对比?能源装置未来的趋势是巨型化+微型化吗?),需要更大量更可靠的天然气来源。
俄罗斯长约对国内的影响
国内现在的居民用气和工业用气现在是国家大量补贴的(专业人士请补充?谢谢),所有进口天然气销售都是大额亏损的。现有的城市气价大概是$8/mmbtu(境外数据可能不准确),东欧管线进口c.$11/mmbtu,西汽东输c.$14/mmbtu,国际LNG价格$10-18/mmbtu。不知道这次俄罗斯合同$300/m3的价格来源是多少,这个价格大概是c.$10/mmbtu,和英国NBP相当,美国Henry Hub现在大概是$4.5/mmbtu。
首先这个协议的开始日期是2018年,而且是逐渐加量到38bcm/yr,如果按机构预测的中国天然气需求增长速度,到2020年这个量大概是中国总需求的10-12%。我个人观点是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如果需要找到大概现在需求等量的额外进口来源,这个合同如果按时按量交付(巨大的未知)能满足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讨论对国内行业的影响其实意义不大,因为很难预测202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到底是多少,而且会从哪里来,这之间隔着很多的终端气价改革和行业建设问题,水有点深,才疏学浅不乱加评价。
你确定你想和俄罗斯做生意嘛?
下面开始扯我的能源政策和地缘政治浅见,我个人价值观倾向于realpolitik和free market capitalism,非常非常不厚黑且浅薄,不喜勿喷。
天朝作为一个资源饥渴的高速发展经济体,邻国是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的大国,听起来很美好是不是?可惜这个邻居是俄罗斯,算是我们倒血霉,说黑熊是我们战略盟友友好邻邦的请先查查历史。首先这个合同已经断断续续谈了10年有余了,克里姆林的思路是我们大俄罗斯丰富的油气储备是宝贵的国际政治筹码,卖气给欧洲已经很赚钱了,东部西伯利亚的地下储备放个20年50年一样值钱,何必着急挖出来卖给区域竞争对手天朝。近年俄罗斯天然气产量开始滑坡,开采成本飙升,加上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一个赛一个的低效腐败(“ ”),国家能源出口需要新的客户。须知这一纸合同中核心的输气管线现在只存在在纸面,出口的天然气资产应该是以未开发的东部气田为主(个人猜测),西伯利亚我没去过,但北国冰封苏武牧羊的地方,开采和建设成本难度不难想象,项目大规模延期和开采超支导致的价格转嫁不难想像,这还是以俄罗斯愿意负责努力推进项目为前提的。
普大帝的粉丝看到这里可以点右上了。如果你是地球上国土面积最大最地广人稀的国家的统治者,国家经济主要支柱是向世界出口自然资源,而且过去10年经济状况不是那么给力,你能干的最蠢的事是什么?为了一块桌布大的国土和冷战思维的可怜自尊,去piss off一个大陆的最大能源客户以及军事实力是自己n倍的欧洲坚定盟友山姆叔,顺带威胁世界和平绑架危机后脆弱的全球经济复苏,Tom Clancy恐怕都编不出来。西方国家站一排开始勒紧绳子制裁,朝鲜伊朗这种俄罗斯人民的思想同道不是太指的上,只能求助于天朝上国的弃权票。天朝缺什么来着?武器不太舍得卖,那就开张西伯利亚冻土下的期权欠条吧。
如果我们生活在理想的世界里,长期合同保证的稳定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当然很棒(如果我们在玩理想世界的拼图,圣上肯定更希望把俄罗斯和加拿大对调,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对调)。但俄罗斯在能源市场上出了名的不省油的灯,合同之类一张纸而已,黑熊又不是善良淳朴的加拿大澳大利亚,如果政治上看不对眼了,对不起虽然冬天如此寒冷需要供暖,我们得停气检修管道。
国家能源安全是个巨大复杂的伪命题,半真半假,构建在“如果谁和谁打起来了会怎样怎样”思维下。分散进口来源以分散政治风险是常见做法,日本/欧洲虽然仍在探索但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本土页岩气,LNG(澳大利亚/卡塔尔/美加/非洲/东南亚),俄罗斯管线,中亚管线,选项就这么多,任何选择都有利有弊,朝廷里是有很多明白人的。
如果有一天北京供暖不烧煤而烧气,我希望管道阀门不握在俄罗斯手里。如果真是西伯利亚特供,我会在天朝和美国关系贴近的时节,默默地买几仓库电暖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