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俄举行「西部·联合-2021」演习,歼-20战机亮相,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回答
中俄“西部·联合2021”演习上,歼20战机的亮相,无疑是本次演习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这不仅仅是中国空军装备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更是中俄两国战略协作深度和军事互信水平的一次直观展现。围绕歼20的出现,有几个层面的信息值得我们深入解读。

一、歼20的实战化部署和运用能力提升

首先,歼20的亮相意味着它已经从一个装备研发和初步列装的阶段,迈向了更成熟的实战化运用阶段。以往,歼20的公开展示多集中在阅兵式或者飞行表演,给外界的印象更多是其先进的性能参数和高昂的造价。但在“西部·联合2021”这样的联合演习中,它与歼16、歼10C等主力战机以及空警500预警机、运20运输机等编队协同作战,则展示了其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实际作战能力和与其他平台协同的成熟度。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编队协同的实操性: 演习中,歼20很可能与预警机、电子战飞机、歼击机、歼击轰炸机等多种机型组成混合编队,执行侦察预警、制空作战、对地攻击等任务。这能够检验歼20在体系化作战中的作用,它是否能够有效引导其他战机,或者在高威胁区域执行独立作战任务。以往我们讨论歼20的“制空能力”,现在更需要关注它在“体系制空”中的角色。
战术运用模式的多样性: 歼20作为一款具备隐身、超音速巡航、信息融合等特性的第四代(或五代)战斗机,其战术运用方式必然与三代机有所不同。此次演习,我们可以期待看到它执行“敌后渗透”、“首波突击”、“目标精确打击”等任务的可能性。例如,它是否利用隐身优势突破敌方防空网,进行电子侦察或引导打击?是否进行超视距空战,利用其先进的传感器和武器系统锁定并摧毁目标?
与俄军装备的磨合: 虽然演习的主角是中国空军的歼20,但作为联合演习,中俄双方的装备和战术体系进行磨合是关键。歼20在演习中与俄军的苏35、苏30SM等先进战斗机在同一空域进行对抗或协同,这对于双方了解彼此的作战风格、雷达探测能力、电子战能力以及战术协同方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歼20的隐身和信息优势能否有效发挥,以及如何与俄军的侦察和预警体系相结合,都是值得关注的细节。

二、中俄战略互信与军事合作的新高度

歼20作为中国空军最先进的作战飞机,将其投入到与俄罗斯的联合演习中,本身就传递了极其重要的战略信息。

战略互信的深化: 军事装备,尤其是像歼20这样的战略性武器,其部署和使用涉及国家核心军事机密。中国将歼20纳入联合演习的视野,并允许其在外国空军面前进行实战化展示,这充分体现了中俄之间在国家安全和军事领域的高度互信。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交流,更是政治和战略层面的深度协调。
合作模式的升级: 以往的中俄联合军事演习,虽然规模和内容都在不断扩大,但更多的是在战术和操作层面的联合。此次歼20的参与,意味着合作已经触及到了更高层级的军事技术和作战理念的交流。中国可能借此机会向俄罗斯展示其先进的作战能力和技术优势,同时也能学习俄军在某些领域的经验。这种交流有助于双方共同提升联合作战能力,构建更具实效性的区域安全合作框架。
对外部势力形成战略威慑: 歼20与俄军先进战机的联合亮相,无疑是对潜在对手发出的明确信号。它表明中俄两国能够整合最先进的军事力量,共同应对地区安全挑战。这种联合部署和演习能够提升双方在军事安全领域的战略协调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国家的军事扩张和霸权主义行为形成制衡和威慑。

三、对区域安全格局的影响

歼20在“西部·联合2021”演习中的出现,也对区域安全格局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提升中国在区域安全中的作用: 歼20的成熟运用,标志着中国空军的现代化进程迈入了新的阶段,其区域空域的控制和投送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西部”区域,这意味着中国能够更有效地维护其边境安全,应对潜在的威胁。
强化中俄合作的战略意涵: 此次演习的区域选择和兵力部署,必然是经过双方高度协调的。歼20的参与,可能与当前地缘政治形势以及该区域的安全态势有关。它表明中俄两国在维护区域稳定和安全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和行动意愿。
对潜在对手的信号传递: 对于那些可能在该地区存在战略利益冲突的国家,歼20的亮相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它意味着地区军事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和俄罗斯的军事实力结合起来,具备了更强的区域影响力。这可能会促使相关国家重新评估其在该地区的战略和军事部署。

总而言之,“西部·联合2021”演习中歼20的亮相,绝非仅仅是一次军事装备的展示。它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载体,承载着中国空军的现代化成就、中俄战略互信的深化、以及对地区安全格局影响力的提升。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其在演习中的具体任务执行情况和双方在技术、战术层面的进一步交流信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希望做好防疫工作。

如果1万俄罗斯部队入境都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不会造成新冠病毒大面积传染的话,举办冬奥会就很有底气了,这次培养的防疫人员就可以去各大机场监督坐镇。

如果造成了传染,损失应该也不会大。军队隔离起来还是很容易的。

user avatar

交换设备

蜂群无人机

空降机降

。。。

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是不是我们出装备,俄罗斯出人,然后让大毛去阿富汗怼阿三,哈哈哈哈

毕竟我们现在也没有完全的把握同时打赢东西两线

user avatar

三个看点:

1、中俄专用指挥中心启用

首次启用专门为中俄两军联合作战演习开发的专用俄军指控分中心,可实现无语言障碍垂直一体化作战指挥。

打通指挥中心、两军作战群队指挥所、单兵作战平台,三大平台,实现作战信息的实时共享与互动。

中俄专用版指挥信息系统的实战演练,将两军信息化协同作战水平提升至一个新的台阶。

2、两军现役装备交换使用

俄军此次来我方参加西部联合2021演习,和我军前次去俄方参加高加索2020演习,双方均采取了交换使用装备,以此熟悉对方现役装备,从而提高两军在未来实战中互相支援的融合作战水平。

不知道歼20有没有参与交换使用,如果有,也并不奇怪,毕竟现在是中俄双方军工都想向对方出口相关零组件。

3、无人机蜂群实战演习

该演习亮点之一,是与外军联合演习时首次动用可携带8枚反坦克导弹的中国外贸版金雕无人直升机。可实现无跑道状况下,对敌方装甲集群,实现空对地的饱和攻击与分布式杀伤。这也是该机第二次参加军演,上一次是不久前的我军跨海登陆作战演习。

金雕CR500无人直升机,作战半径150公里,可携带8枚蓝箭9反坦克导弹,火力接近作战半径260公里的武直10。

由金雕组成的无人机蜂群作战系统,一个无人机作战连的标准编队为24架,一个连的编队单次蜂群作战,可发射192枚蓝箭9,可击毁某国一个装甲师超三分之一坦克和装甲车辆。

另:

1、该机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上高原。

2、该机可在6级大风环境下AI控制起降,可上舰。

user avatar

精彩现场来了!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


“西部·联合-2021”演习今天进入实兵演练阶段,展开陆空联合实兵行动!据了解,此次演习投入的新型武器装备占81.6%,在45分钟内投射弹药265吨、火力密度平均每分钟228发、火力峰值最高每分钟364发。(央视军事)


解放军报银川8月12日电 记者吕德胜、张笑语报道:“西部·联合-2021”演习联合筹划演练结束。中方12日组织中国媒体代表,采访联合指挥部副指挥员、俄东部军区副司令诺苏列夫中将。诺苏列夫表示,中俄两军通过演习,在协同作战上达到新的高度,展现出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军事职业素养和坚定决心。

本次演习中,俄军首次成规模使用中方主战装备参演。诺苏列夫也亲自操作中方装备精准命中目标。“未来在实施联合作战时,不仅仅要熟悉敌人的作战能力,同时更要了解与俄并肩作战的战友特别是中国军队的作战实力。我亲自感受了中国的重型装备,在实兵训练时,我曾坐在中国的重型装备里,操纵装备精准命中目标,杀伤假想敌。可以看出,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是十分可靠的!”

不仅如此,在近距离接触中,中国军人的能力素质也给诺苏列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双方能够找到共同的语言,组织协同、相互配合,不断调整优化指挥部队的流程。通过参加此次演习,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战斗训练水平很高,有能力应对包括国际恐怖主义在内的各种威胁。

在诺苏列夫看来,本次演习最大的特点是中俄两军合帐筹划作战行动、合帐指挥部队。在联合筹划和实兵行动过程中,中俄双方充分运用视频会议系统和中俄专用版联合指挥信息系统组织协同、相互配合、优化流程。通过演习,中俄两国军队在协同作战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在此之际,俄罗斯军队来华参加如此大规模的演习有着特殊的意义。”诺苏列夫说,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言,中俄双边关系树立了积极、团结、互帮互助的典范,此次演习也有力证明了这一点。


“西部·联合-2021”演习第一阶段联合筹划演练于8月10日展开,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头脑风暴在宁静的塞上草原打响。

围绕作战企图和阶段划分,中俄两军指挥员根据甘特图、协同计划表,明确具体协同事项,统一两军时空基准,消除行动矛盾和偏差,为联合实兵行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作者:于恺舟 霍雨佳 许东东 吴彪彪)


“西部·联合-2021”演习正在贺兰山脚下的陆军青铜峡合同战术训练基地进行。这场演习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中国境内组织的首场中外演训活动,也是俄罗斯军队首次来华参加中方组织的战略战役演习。现场观摩演习的俄罗斯军事问题专家、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李抒音表示,这次演习有不少突破,呈现许多新的亮点。

演习有三大变化

从2005年“和平使命”系列演习开始,中俄两军双边和多边框架下的军演已经有16年的历史。近年来,中国军队先后参加俄军举行的“东方-2018”“中部-2019”“高加索-2020”等年度战略演习,标志着双方的战略互信与务实合作达到了新的水平。在曾多次观摩中俄联合军演的李抒音看来,相比以往的演习,这次的“西部·联合-2021”演习有三个方面的变化。

其一是角色之变。由以往我军出境参加俄军主导的战略演习,转变为在中方境内由中国军队来主导演习。此次演习展示了国防和军队改革以来我军联合作战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展现我军联合作战的特色,打造以我为主的联合演习品牌。

其二是方式之变。以往的联演,中俄双方大多是在同一作战企图下各自独立编组、独立筹划,更多展示各方在同一作战企图下,在同一个战场环境下相对独立的行动。而这次联演中俄两军混合编组、合帐筹划。

其三是内容之变。此次演习,双方共派出兵力1万余人,投入多型飞机、火炮和装甲装备,进行联合防空、联合破障、联合立体夺要等20余个课目的演练,联合的内容呈现出体系性。

联合水平达到新高度

“联合”始终是中俄两军联演的关键词,近年来两军联合筹划、联合行动的水平都在不断提高。而在李抒音看来,这次“西部·联合-2021”演习中,中俄两军的联合水平将达到新的高度。

一方面,联合指挥更加顺畅。这次演习中,在联合指挥部下面设立了俄军的指挥分中心,双方共同使用中俄双语版的指挥信息系统。俄方全程参加作战会议,与中方共同理解任务、分析形势、研究作战,双方指挥员同步掌握战场态势,联合研判处置情况。双方还建立联络机制,临机组织任务协调会。通过以上措施,真正实现了机构联、系统联、筹划联、处置联、机制联。

另一方面,联合行动更加高效。双方实现数据和态势的分享,实现了作战规则的统一,为两军联合行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联合破障、无人机临机召唤打击、联合机降夺要等行动中,两军兵力共同行动、密切协同。

彰显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部队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聚焦备战打仗,大力开展实战化练兵。特别是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人民军队实现了整体性、革命性重塑。在李抒音看来,组织参加中外联演联训,既是推动部队实战化训练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我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有力抓手。在这个意义上,这次演习是彰显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果、检验我军练兵备战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

参演武器装备水平大幅提升。此次演习中,空警-500预警机、歼-20、运-20、歼-16等战机集中亮相,察打一体无人机、蜂群攻击无人机、侦察监视无人机组合运用,新式武装直升机、装甲突击车轮番攻击。整个演习中,新装备占比超过80%,新质作战力量运用得到加强。

实战化水平实现新的突破。运-20在战斗机掩护下实施重装空投、空降兵多高度同时伞降、陆航与特战分队结合实施人车混编投送等课目,体现了实战能力的新突破。

联合作战指挥能力实现新的提升。参演官兵依托网络信息系统,构建了更畅通的指挥链路。系统可内联各个作战分中心,下接各个作战群(队)指挥所,必要时还可直达单兵平台末端,实现指挥链路到底到边,从系统支撑上实现真正联合。

传递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决心能力

“这次演习充分体现了中俄友好合作关系的高水平,体现了两军不受时空限制、不受疫情影响的友谊和信任。”李抒音表示,受疫情影响,许多重大活动都延迟或取消了,但中俄常态化、机制化的联演联训不仅没有中断,还在不断提质创新,充分展示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

李抒音指出,这次演习还向全世界展示了中俄两国维护世界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决心。她表示,中俄两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直都在携手努力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通过这场演习,中俄向全世界展示了两国继续做地区安全稳定秩序的捍卫者、维护者的决心和能力,同时也向那些伺机制造恐怖事件、扰乱地区稳定的恐怖势力及其背后的支持者传递出了有力的震慑信息。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吕德胜 张笑语 特约记者 杨晓波)


“西部·联合2021”演习中方指挥员、西部战区副司令员刘小午介绍演习看点:

①兵力火力密度提升,在不足48平方公里的空间内投入1万多人、飞机200多架次、装甲装备200多台、火炮100多门;

②新质力量运用,歼-20、歼-16、空警-500、察打一体无人机和新式装甲突击车将成体系出动;

③战法打法创新,如无人机精确打击等。

(央视军事)

user avatar

看到如此大规模的联合军演,非常欣喜。

叙利亚战场回来的俄军,最宝贵的是什么?

不是装备,而是经验,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关于现代局部战争的最新作战理念和经验。

举几个例子。

比如,武装直升机对地攻击。

从网上流传出的视频来看,我们非常欣喜的看到我军的武直已经在“边飞边打”了,而在几年前国产陆航武直训练的时候,还是停在空中打地靶。

这个确实是吸纳的俄军经验。此前的中俄东方联演,双方交流的时候俄军飞行员指出,我们这样停着打,虽然命中率很高,但战场上生存几率就大大降低了。

从叙利亚战场得到经验的俄军飞行员,都是边飞边打,有可能一个也打不中,命中率极低,但速度快,大不了转回来再打一遍。

我们此前那种打法,准是准,但太容易被锁定,生存几率太低。

诚然环数好看,领导高兴,飞行员也有光,但战场上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很高兴看到我们学来了经验。

以前的悬停打靶 https://www.zhihu.com/video/1409611882306732032



https://www.zhihu.com/video/1409597387006947328

再比如,直升机索降。

公布的视频中用可以看到,这是典型的俄式索降,直升机双开门,30秒投送了包括两台机动车在内的一个排的兵力。

和我们此前看到的“一个个降,地面再警戒”不同,这次连地面警戒都省了,直接武直警戒,双机一次性投送十个人,就是个快。

理由同上,叙利亚得来的经验。磨磨蹭蹭,一发RPG过来,还给你耍帅的机会?看看红翼行动的支奴干是咋完犊子的。

什么帅气索降、地面警戒……整那些花活都没用。武直红外一开,不比你人用目视警戒强多了?

这又是一条经验。

再比如,伪装。

我又欣喜的看到,这次车辆载具上多了此前国内军演消失已久的树枝子。

这个也是跟俄罗斯学来的。

和参加过东方军演的人交流过。东方联演的时候,我军车辆还是用制式的伪装网,又拉又盖的,所有载员齐开动,三四个人吭哧瘪肚的弄半天,

人家俄军根本不这么干。

车往挖好的掩体里一停,直接砍树枝子,撅巴撅巴一插一盖就完事。俩人就能干,剩下的坚持在自己战位上。

看似原始,比你单纯用伪装网效果还好。


还有“坦克回旋”等等诸多例子,不逐一列举了。

不得不说,这些作战经验是长期处于和平状态的军队所不掌握的。想掌握,非得打个三五年仗、流出鲜血不可。



再比如,炮掩体。

以前我们看到的军演视频,牵引式火炮都会有这个东西。

但是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和自我进步,不仅现在看到的牵引式火炮少了(自行火炮大大增多),公布的视频里,连牵引式火炮都很少再挖炮掩体了。

为什么?因为实战表明,炮掩体这东西,面对无人机等空中打击,几乎没什么抵抗力可言。

所以现在的理念是,快设快打快收,迅速转移,可能一天要转移七八回,开设七八个炮兵阵地。炮掩体那玩儿,在航空影像里一看一个准,没等你挖完,人家各种火力就打过来了。

这不就是进步么?

我就这么说吧,你平时听到的哪些军演越多,越不能说明足够的问题。

平时听到最多的是哪里?朱日和。为什么?朱日和是装甲合同战术的练兵场。

前些年的青铜峡系列演习,网上的消息多吗?不多,只有一些军事杂志会有,相关内容也很少,都是炮兵科目。

再早一些山丹系列军演,那就更少了。除了极个别军事杂志会有报道,为什么?报道练的都是防空兵科目。(这两年多一些了,说明我们防空力量有了质的飞跃)

什么报道的越多,就越纯熟,越自信;报道的越少,就越是我们需要练的地方。

所以内行不要看什么朱日和满广志这样连篇累牍的梗,报道的越多,越不值得参考;

内行真正关心的是那些报道少的,比如山丹系列,青铜峡系列。

我们欣喜的看到,近几年的青铜峡、山丹系列演习报道逐渐增多,不仅表明了我军逐步开放透明,更表明了我军炮兵、防空兵战斗力的飞速提升。

演习报道多了,也是一种向人民群众的汇报:我们在夜以继日的训练,请人民放心。

(你再对比一下海空军的军演,公开消息基本为0,说明我们还是有一定进步空间的)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像俄军那样在叙利亚轮战、投身一场旷日持久的局部战争。那么,这种联合军演也就是我们宝贵的取经机会。

战略战役层面上的经验我们当然不得而知,但是这种基层作战经验,是有效避免无谓伤亡的宝贵财富,不是你飞多少歼20能换来的。

比如这个最基础、实战用的最多的科目:战场救护。

我军的动作是,伤员平躺,左手抓伤员手臂,右手从对方两腿间插入,弯腰将对方扛起;

而听一个接触过俄军的友人说过,俄军根本不这么干。原因很简单,经过连续战斗后,全身背着装备的你,手上根本没力气一点点弯腰把对方“扒”起来。

俄军怎么干的?直接把伤员两腿并拢,向上弯曲,脚抵着对方双脚,抓着手往自己方向用力一拽,对方由于人体构造和惯性,直接就可以上肩了。

单手就可以完成。粗暴是粗暴了点,战场可以救命。

因为实战经验这东西,从上到下都是急缺的。这是思维上的突破,这不是你从书上能学来的,也不是你换了星空迷彩、沙漠涂装就能一下子上去的,这是思维的升华。

当然,我一直是不信惟经验论的。因为战争的最终胜利,靠的是综合实力而非经验。阿富汗伊拉克的军队一直打仗,经验不可谓不丰富,但没人会说他们是强大的军队,

但不断交流学习、不断通过实战化训练来自我革新,通过间接经验来提升战斗力,能避免的伤亡就避免,这样是更完美的。

教材规定的东西,你压根不知道究竟对不对。只有实战才能检验。

比如,在我军教材中,遇到敌人袭击第一反应是“迅速抢占有利地形,组织反击”,

而长期保持实战状态的军队却没有这种空洞的描述。

美军规定是:“迅速卧倒,向子弹来袭方向打光第一个弹夹”。

短短两句话,实战过和没实战过,你看看这个差距,差了多少。

多说一句,现在的教材,从实战经验角度来讲,看厚度就知道了……不能说毫无用处吧,但虚于表面、浅尝辄止也绝非夸张。

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也没说。

现在三大条令很多年了,却一直没有一个与内务、纪律、队列相同地位的作战条令,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漏洞。

教材的定位应该是厚厚一本说明书的作用,无论是各种情况处置办法、各种经验教训,都要能在里面找到参考依据,并且条分缕析,要多细有多细,每一年不断丰富完善才对。

一个新兵,拿到教材后不仅仅是掌握如何操作武器,还应该从里面学到各种情况处置办法、各种战斗经验。

而现在最厚的教材,保不齐还是零几年编写的居多。我估计许多基层官兵日常能接触到的最厚的书,就是三大条令的小红本吧?

“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也没说”。这样的教材是有缺陷的。

我们在两山轮战期间积累了非常宝贵的局部战争经验,虽然是三十多年前的经验了,90%以上并不适用于今天的信息化战争,但有一些细节还是值得今天参考借鉴的。没有形成一本极厚的“单兵作战经验手册”,实在是有点可惜。

难道还真和古代工匠一样,传承经验依靠班长带兵、口口相传?这是有问题的。

难道到时候还真要请那些实战过的老兵们回来,讲一讲丛林里手榴弹会挂住、冬天要把棉裤扣和迷彩裤扣在一起防止奔袭“掉裤裆”?

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且在不断的自我革新、自我发展,加强与外军的交流来提升战力。

通过军演,也让俄军看到我军装备的突飞猛进和训练水平的逐渐提高。

友好归友好,一定程度上也让这个邻居看到我军综合战力不容小觑,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们后院的安全。

特别是当前这个时间节点,针对阿塔的威慑意味也不是没有。

阿塔并非有些人觉得毫无威胁。阿塔当前势如破竹,攻占阿富汗全境指日可待,那时候就不一定很友善了。好比当我们已经进军大西南的时候,还会听苏共指示吗?

这个时候亮拳加以警示阿塔和阿富汗其他势力,是很有必要的。

一拍即合,是双赢的好事。


user avatar

【中国军队的力量,你理应敬畏!】茫茫戈壁,沙场秋点兵;大国演兵,气吞万里如虎。日前,西部联合2021演习正在宁夏青铜峡持续开展。中俄双方背靠背、肩并肩高度互信,深度联合,展现了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的意愿和能力。捍卫和平是大国军队之责,中国军队的力量,你理应敬畏!

user avatar

这个帖子有很多有识之士回复,我就讲个笑话

倭国安土桃山时代末期,丰臣和德川争夺天下霸权,很多浪人给德川打压的没有活路,投靠丰臣家对抗德川

丰臣家除了管饭,又没得啥好处能给这些浪人,就只能假模假式的虚封土地,什么土佐守啊,大和守啊,近江守啊,表示如果以后这些地方打下来,都是你们的

这时候丰臣家内很多有识之士不乐意了,这怎么行,这些土地怎么能给这些浪人,他们都是不靠谱的家伙,良心大大的坏了,不能给,给了他们背刺我们怎么办?不但不能给,还得监视他们

当世之人每每嘲讽资本家的不要脸,只会画饼欺负人。可是又怎么知道,几百年前倭人的有识之士连画的饼都不愿意给人家咬一口呢



大家事实上在为一场大战做准备

中国只能应对美国,应对不了g7。台海打赢美台日澳是一码事,夺取台湾是一码事,夺取台湾后面对g7的彻底海岸封锁又是另一码事

所以,一旦台海有事,我们需要老毛子在欧盟还没开启爆兵模式之前,横扫乌克兰甚至波罗的海三国,把刀锋指向华沙柏林方向,让欧盟彻底吓傻,不敢站队美国。欧洲国家绥靖是有历史传统的,美国被中国彻底牵制住的大前提下,他们还敢和毛子对丢核弹头不成?

但是老毛子现在的军工产能和能力,别说我们没信心,老毛子自己有没有信心恐怕普京心里都门清,对方真的四代机控制制空权无人机精准攻击让毛子装甲突击怎么玩?

所以,这次我们算是拿出看家的东西了,毛子你看,这叫j20,这叫无人机蜂群打击,你看看攻击怎么玩,防守怎么玩,最关键的是,毛子你想想,如果你有这些玩意配合你的装甲洪流,你会怎么玩

毛子你别说你没有,你把口水搽搽干净,现在我们才是世界工业第一的大国,当年二战那会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给你援助的感觉你不会忘记了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