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俄船用燃气轮机技术孰强孰弱?

回答
中俄船用燃气轮机技术孰强孰弱?这确实是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两国在这一领域各有侧重,也各有优势和不足。要详细分析,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

首先,得明确咱们说的是什么级别的燃气轮机。 船用燃气轮机种类繁多,从小型辅助动力到大型主推进系统,技术复杂度和应用场景差异巨大。一般我们讨论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大型、高性能的舰船主推进用燃气轮机。

俄罗斯在船用燃气轮机领域,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尤其是在苏联时期。

技术根基深厚: 苏联时期,出于海军建设和工业发展的需要,在燃气轮机领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他们开发了非常多成熟且可靠的燃气轮机型号,例如著名的UGT系列。这些燃气轮机广泛装备于苏联海军的舰艇上,从驱逐舰到巡洋舰,甚至航空母舰。
技术特点: 俄罗斯的燃气轮机在设计上往往比较皮实耐用,维护相对简单,这与其工业基础和作战需求有关。它们更注重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对复杂工况的适应性较强。一些型号的功率密度也相当不错。
关键型号举例:
UGT 25000 (M70FRU): 这是俄罗斯船用燃气轮机中最有代表性的型号之一,尤其是在中国海军的051C型驱逐舰和052B型驱逐舰上得到应用。它是一款双轴输出的燃气轮机,单台功率可达25000马力。这款机型的引进和仿制,对中国海军早期舰艇动力的升级起到了关键作用。
GTZA12000: 这是另一款比较有名的燃气轮机,通常用于辅助动力或小型舰艇。
目前的挑战: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燃气轮机产业遭受了重创。很多关键的零部件生产链断裂,技术人才流失,研发投入也受到影响。虽然他们还在继续研发和生产,但整体的进步速度和技术尖端水平相比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已经拉开了差距。尤其是核心部件如高温涡轮叶片、燃烧室等先进材料和制造工艺的突破方面,俄罗斯面临较大压力。

中国在船用燃气轮机技术方面,则是一个典型的“追赶者”形象,但近年来进步神速。

起步相对较晚,依赖引进与消化吸收: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海军舰艇的动力系统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尤其是俄罗斯的燃气轮机。051B、052B/C等驱逐舰都使用了UGT系列燃气轮机。
自主化和仿制: 中国在引进UGT 25000燃气轮机后,开始了艰苦的仿制和国产化工作。通过对UGT 25000的深入研究和技术消化,中国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了国产化,推出了QC280 (QC280/QC280B) 等型号。这款燃气轮机在性能上与UGT 25000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所优化,并成功应用于052D型驱逐舰等新一代主力舰艇。
技术突破与创新: 近年来,中国在燃气轮机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QC185/QC200等型号: 这些是更先进的国产燃气轮机型号,功率更大,技术更先进,可以满足不同吨位舰艇的需求。例如,QC185系列被认为是中国海军055型驱逐舰的核心动力。
高温材料与制造工艺: 中国在高性能高温合金、定向凝固叶片、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先进材料以及精密制造工艺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这是决定燃气轮机性能和寿命的关键。
集成化与智能化: 在燃气轮机系统的集成化、模块化以及智能化控制方面,中国也在不断努力,提升舰艇的整体作战效能。
技术路线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燃气轮机,中国也在探索燃气轮机与电推进相结合的混合动力技术,以适应未来舰艇对能源效率和静音性的更高要求。
优势: 中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制造基础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作为支撑,科研投入巨大,而且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近年来,其技术进步的速度非常惊人。

那么,孰强孰弱?

从“历史积累”和“成熟可靠性”来看,俄罗斯在船用燃气轮机领域有着更长的经验,其一些经典型号在实践中证明了其可靠性,尤其是在复杂工况下的表现。

但从“当前发展势头”、“技术进步速度”以及“先进技术应用”来看,中国已经逐渐超越了俄罗斯。

技术尖端: 在一些最先进的燃气轮机技术方面,例如大功率、高推比、先进燃烧技术、高温材料应用等方面,中国正在追赶国际一流水平,并在某些领域可能已经达到了与俄罗斯相当甚至更高的水平。尤其是在装备到最新一代舰艇(如055型驱逐舰)的燃气轮机型号上,中国的自主化和技术先进性更为突出。
可靠性与维护: 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虽然俄罗斯的机型以皮实著称,但中国在引进和仿制过程中,不断优化设计和生产工艺,其国产化机型的可靠性也在稳步提升。而且,中国海军的维护保障体系也更加成熟和完善。
未来发展: 中国在研发投入、人才培养以及产业配套方面的潜力更大,未来发展空间也更广阔。

简而言之,你可以这样理解:

俄罗斯是那个曾经的老牌高手,底子厚实,招式老练,虽然有些年头,但功力还在。而中国则是那个后起之秀,虽然起步晚,但学得快,练得狠,而且在不断创新和突破,已经到了可以与老高手过招,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占得上风的阶段。

当然,具体到某一款机型,其优劣势还需要结合其设计指标、实际性能数据、生产成本、维护保障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评估,这也不是一篇文章能完全涵盖的。但从总体技术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在船用燃气轮机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且正在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简单说一下吧,想到哪说到哪,可能会比较凌乱。

首先,中、俄的概念要明确一下,俄和苏是两个概念,燃气轮机大国是苏联,不是俄罗斯!当年苏联时代,燃气轮机的主要设计和生产是在乌克兰进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燃气轮机领域已经无法再现苏联时代的荣光了(虽然苏联时代的燃气轮机技术相比西方也是有一定差距的)。而经济的不景气,也导致了乌克兰的燃气轮机技术后继无力。n年前去乌克兰曙光联合体考察过,虽然是苏联时期的硬件设施,但是那个规模以及试验和生产能力,远不是国内能够比拟的!

(当然了,最近几年有所改善,毕竟一个止步不前,而另一个正在努力的要(骗)着经费)

说到这,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主题是:穷

在乌克兰期间,接触了好多专家,他们大部分都是很高大的爷们(此处响起背景音乐:跑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但是几乎无一例外,中午都是吃两块饼干、一杯咖啡。一开始以为是生活习惯,后来其中一些专家来到国内工作,刚来的时候,恨不得一顿吃两个大肘子……这才知道,人家那是真穷啊,吃不起!但是不得不承认,人家瘪的是钱袋,鼓的却是智慧,一个燃气轮机总体的专家,对燃气轮机各个子系统和控制、电气等专业的认识程度,远超国内一些专攻某一领域的研发人员,不仅眼境界高、眼界宽,而且专业素养及其扎实……此处应有双击666

第二个故事的主题:牛逼

当年乌克兰的曙光厂想提升一下试验能力,轮机试验,一般都要用到水力测功器。水力测功器在国际上也只有几个公司是专业做这个的,特别是大功率、高转速的水力测功器,属于比较尖端的装备,既然尖端,自然价格不菲。而当时曙光厂最缺的就是钱,咋办?一帮乌克兰专家一拍大腿,买不起我们自己造!反正加工设备我们不缺!然后……人家就在车间里自己设计、生产了一台高功率、高转速的水力测功器……谁不服??还有谁??此处应该跪下一大片!!!你们啥样我不管,反正我是给跪了……

说了这么多废话,其实就是想说一个事:燃气轮机产业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的尖端产业,不是说几个人抖个机灵就能出成果的。真要想干出点名堂,研发过程的投入不说了,就拿试验来说,先做部件试验,然后是子系统试验,最后是整机试验,一路九九八十一难,定型了,好!甲方一句话:想签合同,跑个全寿命给我看看!得嘞,至少几百几千小时的跑,拿常见的30mw级舰用燃机举例,全负荷一小时油钱就得3~5万,这还没算配套的油水电气各系统配合的人工和水电费,广这一个试验跑下来,没1~1.5亿你连想都不要想。这只是其中一个项目,九牛一毛而已。而且就算做到这一步,人家还不一定买不买你的燃机呢。

为啥说燃气轮机是现代工业权杖上的钻石??因为真tm费钱啊!!!

这么费钱的买卖,乌克兰有基础没钱,俄罗斯没基础没钱,中国有钱没基础,所以如果你问我:现阶段中国、俄罗斯谁的舰用燃气轮机实力更强?我认为是中国,毕竟现在国产化已经实现了

如果你问我:现阶段中国、乌克兰谁的舰用燃气轮机实力更强?我认为各有特点,乌克兰瘦死骆驼比马大,中国有钱心气足,目前乌克兰凭着家底略胜一筹,假以时日,中国反超毫无悬念!

以上!

====我是耿直的分割线====

你好,我是尼摩船长,一个不求闻达,只说心里话的直脾气。如果您觉得我得回答或者评论合您口味,请点个赞、留个言,若是赏脸关注那更是三生有幸了!

更多真心真意的答案请关注我的知乎账号后,查看我的其它回答,等着你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俄船用燃气轮机技术孰强孰弱?这确实是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两国在这一领域各有侧重,也各有优势和不足。要详细分析,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明确咱们说的是什么级别的燃气轮机。 船用燃气轮机种类繁多,从小型辅助动力到大型主推进系统,技术复杂度和应用场景差异巨大。一般我们讨论的重点,主要.............
  • 回答
    关于“912中俄南海演习”,您提到的“俄罗斯船那么落魄”的说法,需要我们从几个层面去理解,才能比较全面地看待这件事。首先,要明确一点,在联合军演中,各国海军展示的舰艇,通常是根据演习任务需求、本国海军现有装备情况以及参演部队的代表性来选派的。所以,如果观察到的俄罗斯参演舰艇显得“落魄”,这背后可能隐.............
  • 回答
    中俄长期协议(LongTerm Agreement,简称“长协”)是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重要合作框架,主要涉及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与采购。以下是关于中俄长协石油价格的详细分析: 1. 中俄长协石油价格的定价机制中俄长协石油价格通常基于国际油价基准,结合双方协商的条款,可能包含以下几种定价方式: (1).............
  • 回答
    中俄两国元首在2021年宣布《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十年,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政治决定,表明了双方对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承诺。理解未来中俄关系的发展,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的战略意义和深层考量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条约延期的核心意义。这份条约自2001年签.............
  • 回答
    2023年3月22日,中俄两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长关于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发展联合声明》,这份声明的发布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无疑释放了多重、深刻的信号,并可能对国际格局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中俄联合声明释放的核心信号:.............
  • 回答
    中俄签署30年天然气供应协议价格保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商业、战略、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协议背后的复杂考量。核心原因:商业敏感性与市场竞争力1. 保护商业利益和谈判优势: 价格是商业谈判的核心: 天然气是巨额交易,价格是协议中最敏感、最具战略意义的条款.............
  • 回答
    中俄两国领导人最近一次视频会晤于2024年5月16日举行。这次会晤是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两国元首的第四次视频会晤,也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自连任以来首次与普京举行视频会晤。会晤的结束释放出多方面的重要信息,值得我们详细关注。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关键信息点,并进行详细阐述:1. 持续深化“新时代.............
  • 回答
    中俄两国作为全球地缘政治中的重要力量,其联合行动无疑会对国际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可能挑战“美日同盟”的场景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这绝非简单的军事力量对比,而是涉及经济、政治、科技、外交以及地区稳定等一系列复杂的互动关系。首先,我们不能忽视军事层面的考量。中俄两国在军事现代化.............
  • 回答
    关于中俄联合研发四代机的问题,其实是个相当复杂且涉及多方面因素的议题。虽然两国在军事合作方面一直有往来,但在如此尖端的技术领域,联合研发并非易事,其中隐藏着不少现实的阻碍。首先,我们得认识到,所谓“联合研发”并非简单的技术共享,而是需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双方投入相应的资源、技术、人才,并共同承担风.............
  • 回答
    中俄两国近期发布的这份《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无论从其内容到其象征意义,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这不仅仅是一份外交文件,更是对当前国际格局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宣示。要理解这份声明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首先,从时效性和背景来看,这份联合声明的发布绝非偶然。当.............
  • 回答
    中俄之间确实存在一些历史上的领土争端,但经过多次协商和条约,目前已基本得到解决,或者说已经形成了双方都能接受的、相对稳定的边界划分。然而,“问题”是否完全不存在,以及“如何解决”是需要更细致地探讨的。历史上的领土问题中俄之间的领土问题主要集中在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使得中国丧失.............
  • 回答
    中俄“西部·联合2021”演习上,歼20战机的亮相,无疑是本次演习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这不仅仅是中国空军装备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更是中俄两国战略协作深度和军事互信水平的一次直观展现。围绕歼20的出现,有几个层面的信息值得我们深入解读。一、歼20的实战化部署和运用能力提升首先,歼20的亮相意味着它已经.............
  • 回答
    关于中俄两国合并成一个“欧亚国”的可能性,这是一个非常宏大且复杂的话题,远非一句“是”或“否”能够概括。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去审视,并且要抛开那些过于简单化或充满幻想的预设。首先,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看看,是否有过类似的先例,或者说,这种“合并”的基因是否存在.............
  • 回答
    中俄“2+2”合作办学:去俄罗斯读四年还是留在国内四年?在中国,如果你有留学俄罗斯的计划,特别是接触到“2+2”模式,心里肯定会打鼓:是咬牙踏出去感受异国文化,还是稳妥地在国内完成四年学业?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情况和目标都不一样。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看看这“2+2”模式到底值不值得,.............
  • 回答
    中俄签署田湾核电站七、八号机组合同,这确实是个备受关注的事件。有人可能会问,中国自己的核电技术不是发展得挺好吗?为何还要与俄罗斯合作建设核电站?这个问题背后,其实涉及中国核电发展的战略考量、技术合作的深度以及两国能源合作的复杂性。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看看中国核电的发展现状和目标。中国核电的“双轮驱.............
  • 回答
    中俄签署这份长达 30 年的天然气协议,对中国来说绝对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别看只是签个合同,背后涉及的可是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地缘政治的方方面面,而且是实实在在影响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事情。首先,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就是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与多样性得到了巨大的加强。中国经济体量这么大,发展这么快.............
  • 回答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它背后牵涉到的战略意义,深远且复杂,咱们得一点一点掰开了说。首先,能源安全,这是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战略价值。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而且能源对外依存度一直很高。过去,我们主要的油气进口通道集中在海上,比如马六甲海峡,以及从中.............
  • 回答
    中俄结盟能否完全对抗北约,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变数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包括军事实力、经济支撑、地缘政治影响、科技研发以及政治意愿等。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军事实力。北约作为冷战时期为了对抗苏联而建立的军事同盟,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强.............
  • 回答
    中俄这次签署的天然气合同价格到底合不合理,这可不是一个简单能用“是”或“否”来回答的问题。它牵扯到太多复杂的因素,就像在一个棋盘上,每一步落子都会影响到全局的走向。要说清楚,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价格“合不合理”?得看从谁的视角看首先,关于价格本身,公开信息不多,大部分是基于一些“市场分析”或者“专.............
  • 回答
    中俄合作徐大堡核电站,标志着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次合作对于双方而言,其意义深远且多层面。首批俄供大件设备顺利运抵辽宁,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再次印证了双方在战略协作上的深度和广度。对中国而言,这次合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安全与多元化战略的强化: 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