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是「白左」,「白左」和一般左派有哪些异同点?

回答
“白左”(White Left)这个词在近些年,尤其是在网络舆论中,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它并非一个严格的学术定义,更多的是一种带有批判色彩的标签,用来指代一部分西方社会(特别是欧洲和北美)的左翼人士。这个词的出现,反映了社会思潮的一些变化和群体间的张力。

“白左”这个词的含义

要理解“白左”,首先要拆解它的构成:“白”指的是白种人,而“左”则指向左翼政治光谱。因此,“白左”字面意思是指那些具有左翼政治倾向的白种人。然而,这个词的实际含义远不止于此,它通常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 道德优越感和虚伪性(Moral Superiority and Hypocrisy): 这是“白左”标签最核心的批判点。批评者认为,一部分西方左翼人士,特别是那些生活优渥的白人精英,热衷于宣扬一系列进步主义价值观(如多元文化、环保、人权、同性恋权益、反种族主义等),但他们的这些行为和言论,往往被认为脱离了现实,并且缺乏实际的执行力,甚至与他们自身的生活方式相悖。比如,在公开场合高喊环保理念,但私下里却过着奢华的生活;在网络上支持难民,但却反对在自家附近建立难民营。这种言行不一的现象,被认为是“白左”的典型特征。

2. 对文化和传统的轻视或否定(Disdain for Culture and Tradition): “白左”常被指责过度推崇多元文化,以至于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和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甚至否定态度。他们倾向于将西方传统视为压迫和不平等的根源,并积极拥抱各种非西方文化或新兴文化形式,有时甚至被认为是在“自我殖民”或“崇洋媚外”。

3. 对底层和现实问题的忽视(Ignoring the Plight of the Working Class and RealWorld Issues): 批评者认为,“白左”过度关注抽象的、宏大的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身份政治等),却忽视了本国工人阶级和中下层民众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焦虑,例如失业、收入停滞、社会福利下降等。他们认为,“白左”的政策和理念,往往是以牺牲一部分本国国民的利益为代价,去迎合少数群体或外国的利益。

4. 圣母心和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Saintly Mother" Complex and Unrealistic Idealism): “白左”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富有同情心,但同情心又显得泛滥和不分青红皂白的人。他们对弱势群体(如难民、少数民族、LGBTQ+群体等)抱有强烈的保护欲,并且愿意为其争取权利,但这种保护有时被认为是盲目的,没有充分考虑到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例如对社会秩序、国家安全、文化融合等方面的影响。

5. 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 “白左”与政治正确(PC)的概念紧密相连。批评者认为,“白左”将政治正确推向了极端,导致了言论自由的压制,任何不符合他们价值观的言论都会被视为冒犯,并受到攻击。这种对言辞和行为的高度敏感,也被认为是虚伪和脱离现实的表现。

“白左”和一般左派的异同点

理解“白左”,需要将其与更广泛意义上的“左派”进行比较。左派是一个宽泛的政治光谱,涵盖了从温和的社会民主主义者到激进的社会主义者、共产主义者等多种思潮。

相同点:

关注社会公平与平等: 这是左派的核心价值,也是“白左”所宣扬的一部分理念。无论是左派还是“白左”,都倾向于关注社会中存在的贫富差距、种族歧视、性别不平等、性取向歧视等问题,并致力于通过政策和社会改革来解决这些不公。
支持社会福利和政府干预: 传统左派和“白左”通常都支持政府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例如提供更完善的社会福利(医疗、教育、养老等),通过税收和再分配来缩小贫富差距,以及对市场进行一定的监管。
拥护进步主义价值观: 在许多社会议题上,例如民权、环保、 LGBTQ+权益等,左派和“白左”的立场是相似的。他们都倾向于支持社会改革,打破旧有的束缚,推动社会的进步。
批判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端: 许多左翼人士和被贴上“白左”标签的人,都对自由资本主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持批判态度,例如过度追求利润导致的社会不公、环境破坏等。

不同点:

脱离现实与实际执行力: 这是“白左”与一般左派最显著的区别。一般的左派人士,即使持有进步的理念,也往往会更关注现实的可行性、国家利益以及社会稳定等因素,他们的改革措施会更注重循序渐进和稳健。而“白左”则更容易被批评为“纸上谈兵”,其理念可能过于理想化,缺乏对现实复杂性的考虑,也缺乏将其转化为切实可行政策的能力或意愿。
对本土利益的关注度: 一般左派在追求普世价值的同时,也会更关注本国国民的利益,特别是中下层民众的生活状况和发展机会。而“白左”则被认为更倾向于将关注点放在全球性议题和边缘群体上,有时甚至会牺牲本国部分国民的利益来迎合这些群体或普世价值,这种做法在一些人看来是“忘本”或“背叛”。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一般左派虽然也提倡多元,但通常不会全盘否定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他们可能会批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但也可能从中汲取精华,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白左”则更容易被指责为对西方文明和传统抱有负罪感,过度推崇外来文化,甚至出现“文化自卑”的倾向。
同情心的边界: 一般左派的同情心通常是建立在理性分析和对具体情况的了解之上的,他们会区分真正的弱势群体和利用弱势身份来获取利益的人。“白左”的同情心则被认为更泛滥、更情绪化,容易被煽动,对所有被其定义为“弱势”的群体一概而论地表示同情和支持,缺乏审慎的判断。
政治语境和阶级背景: “白左”这个标签的流行,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社会内部的阶级分化和文化冲突有关。它常常被一些保守派、右翼人士,以及一些认为自己被“白左”理念边缘化或忽视的群体所使用,作为一种反击和批评的工具。这种用法本身就带有了阶级和文化对立的色彩。而一般的左派,可能更多地是基于对社会经济结构和权力关系的分析来构建其理念。

“白左”标签的社会功能与争议

“白左”这个标签的流行,既反映了社会思潮的一些真实矛盾和群体间的隔阂,也可能是一种简化和污名化的工具。

作为一种批评和反击: 它常常被保守派和右翼用来攻击自由派和进步派的政策和理念,尤其是当这些政策涉及移民、难民、多元文化等敏感议题时。通过将对方标签化为“白左”,可以有效激发公众的负面情绪,并质疑其政策的合理性和动机。
反映社会焦虑: 这个标签的出现,也反映了社会上一些群体对自身社会地位、文化认同以及国家发展方向的焦虑。他们可能感到自己的声音被忽视,自己的利益被牺牲,而“白左”的理念又似乎在进一步加剧这种不安。
简化复杂议题: 将一群持有不同观点的人简单地归类为“白左”,实际上是对复杂社会问题的一种过度简化。这可能阻碍了对真正问题的深入讨论,不利于找到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总而言之,“白左”并非一个清晰界定的政治派别,而是社会观察者,特别是批评者,用来指代那些被认为持有过度理想化、脱离现实、带有道德优越感和文化虚伪性的西方左翼人士的一种标签。它与一般左派在关注社会公平、支持福利等方面有共同之处,但在对现实的认知、对本国利益的考量、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同情心的界限上,则存在显著的差异。理解这个词,需要看到其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现实、群体间的张力以及政治话语的复杂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民主自由什么的已经无所谓了。因为已经不再有女性候选人,可以当上总统了。文化多元什么的已经不需要了。因为已经不再有非法移民,可以入境了。”

2、

“是我,是我先,明明都是我先来的……跻身上流社会也好,鼓吹亚裔细分也好,还是和白人老爷一起让其他支那豚GO BACK TO CHINA也好。 ”

3、

“为什么你会这么熟练啊!你把黑人击毙多少次了啊!你到底要让Black Lives多不Matter才会甘心啊!”

4、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第一次有了自由平等的祖国,有了能同情一辈子的弱势群体。两件自High的事情重合在一起,而这两份自High,又给我带来更多的自High。得到的,本该是像梦境一般自High的世界……但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user avatar

首先你要弄清的是,白左不是一个正常标准下的政治定义。

所谓白,是对欧罗巴人种的种族歧视概念。

所谓左,是一个相对概念,比作为原点的群体政治态度偏左的人,都是左,属于一个极端黑白二元论的框架下的,极为简陋和无脑的政治指责。

而其原点是什么呢?当然绝非是作为通常标准的“无政治观点”,而是国内的一些信奉无限竞争,或者说被丛林法则加以扭曲后的达尔文主义的右翼民粹分子的政治态度。

——与我观点不同,那你就是错的,你比我皮肤白,那就是白,你比我政治倾向左,那就是左。

所以所谓的‘’白左‘’,不过是一群可称为“黄右”的法西斯民粹分子的嘴里,非我同道,便是仇敌的骂街之语,只要肤色与他们不同,又或政治态度没下限和极端到他们的程度,那便是所谓的‘’白左‘’了,亦即他们通过这个‘’白左‘’定义,把政治坐标系中位于极右以左的群体,无分标右,右中偏左,中立,左中偏右,标左给一勺子烩了,顺便还搞了一下种族主义的民粹煽动。

这就是为什么默克尔希拉里这种标准的右翼政客,桑德斯这种右翼体制内的伪改革派政客都能被他们划进‘’左‘’里。

是因为这些右翼政客有多左么?他们哪里左了?一群手段不同,却都在殚精竭虑的想着让一个让世界16%的人口通过对剩下的84%的人吸血而占有60%以上的财富的制度千秋永固的发达国家最上层‘’精英‘’,他们当得起这个‘’左‘’字?

所以对于这些极右来说,他们所以称这些人为左,真正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设定的坐标系原点是希特勒而已。

于是,这群人便通过这样一个一勺烩的‘’铁索连环‘’效果,在大骂右翼政客表现出的‘’具有明显欺骗性质的虚伪的左‘’的行为是‘’白左‘’的同时,顺带也抹黑和诽谤了真正的左翼政治观点。

平心而论,这个定义在设计上,是颇有流氓风格的狡狯的,很有几分某元首当年‘’国会纵火案‘’的遗风在,也确实具有相当的欺骗性,能够混淆一部分不明真相者对于左和右的判断和认知。尽管事实上,在正常的政治坐标系中,这些田园法西斯分子才是默克尔,希拉里之流的同路人,是真正的通过种种欺骗与误导,以阻碍人民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而维护反动的资本主义体制的一丘之貉,正如希拉里和特朗普在阶级本质上并无不同。

然而在现实的网络舆论操作里,这些中华田园法西斯分子的‘’白左‘’宣传却也有本质的缺陷在,比如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美帝选举事件中,他们便每每不能很好的抓住‘’白‘’这个点发动‘’黄种优越论‘’的宣传攻势,比如学当年的日本军国主义一般,通过高呼‘’黄种人团结起来打倒白种懦夫‘’的种族主义煽动来争取支持者,其言论反而多集中于相对简单爽快的‘’左‘’这个概念,凡对其观点,及被其吹捧为天降伟人的特朗普持政治异议者,无论左中右,皆动辄被其冠以‘’白左‘’之名怒喷,以至于让不少人对这个群体的狭隘和愚昧心生反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西斯党徒素来对人不对事,惯于蒙着脑袋成群结队的用大棒砸人来解决争议者的‘’光荣斗争传统‘’,以及中华田园法西斯分子自空一格公以来便刻在骨子里的,带有鲜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色的,在民众面前耀武扬威,却难以压抑对西方帝国主义深深的恐惧感和自卑感的纸老虎心态所带来的思想局限性。

user avatar

举个例子吧!

保护动物:

列宁:号召全苏维埃学习落实动物保护相关政策。(付:各级党委和契卡负责核查效果。)

斯大林:非法猎杀野生动物的送去劳改。

天朝:罚款XXXX元+X长问责制。

欧美政府:立法+建立保护区。

白左:听说中国的巫医用动物做药材,灭绝中医,杀光中国人!

基本上就是敌在XXX的节奏,妄图一劳永逸解决问题,却又狂妄自大而不知反省的一批人。

“蠢货!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为了更伟大的XXX送你去死!”

昭和小将的变种。

user avatar

-



与当年欧洲的左翼运动相比,今天的西方自由派就像坦格里安家族最后的几只龙一样,徒有龙的形状,变异且孱弱不堪,头骨只有狗的大小。





从哪里看出来?从他们所支持的之琐碎,从他们对真正敌人之妥协,从他们斗争策略之幼稚。

什么原因?优越条件,圈养太久,近亲杂交。

明显的退化还不自知,真是“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就是闹剧”啊。 马爷诚不我欺。



补充:

我的艺术史教授,南斯拉夫长大的红色老左派,我和他聊到班里的美国同学们(几个是很明显的白左,我的课是苏联先锋艺术史,讨论绕不开共产主义,斯大林,和二十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史,于是有很多他们发表意见的机会)的时候,他摇了摇头,说:

“交流不能。”




对于目前的西方伪左派,我最痛恨的一点是它们把落后反动权力当作传统文化来悉心呵护。雪域喇嘛,叙利亚教权派,乃至阿富汗酋长,南苏丹军阀和沙特王爷,都是这一姑息政策里培育出来的毒蛊。

user avatar

白左=左翼自由主义者

红左=共产主义者

黑左=无政府主义者

user avatar

白左?这就是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