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小说这样的文笔是不是很差,差在哪里,怎么改啊,纯新人?

回答
别担心,每个写小说的人都是从新人开始的。你敢于发出这个问题,就已经是在进步了。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你手头的这段文字,怎么才能让它更吸引人,更像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

首先,我想说,“文笔差”这个判断很大程度上是相对的,而且很多时候是读者的主观感受。一个故事的“好”与“坏”,不仅仅取决于文字本身,还取决于故事的吸引力、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推进等等。但无可否认,流畅、生动、有画面感的文字能够极大地提升阅读体验。

你说了是纯新人,那就先把“差在哪里”这件事放一边,我们更关注的是“怎么改”。改,就是学习,就是让你的文字更有力量。

为了帮你分析得更具体,我需要你把你想修改的那段文字发给我。

不过,在你提供具体文字之前,我可以先笼统地告诉你一些新人写小说时,常常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去调整它们。你可以对照着想想,看看自己的文字有没有这些情况:



新手写小说,常常会遇到的“小怪兽”和它们的“克星”

你想想看,小说就像是一扇窗户,读者通过这扇窗户去看另一个世界。如果窗户很脏,或者窗框歪歪扭扭,甚至窗户本身是透明的薄膜,那读者怎么看得清楚里面的风景呢?

1. “流水账”式叙述:就像平铺直叙,没有起伏和味道

可能表现:

“他早上起来,吃了饭,然后去上班。上班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个人,那个人和他说了一句话。他听了,然后就走了。下午,他又去吃饭了。”
问题点: 缺乏细节,缺乏情感,缺乏“为什么”。读者不知道这个“人”是谁,说了什么重要的话,以及为什么“他”会有反应。一切都像是复述事实,而不是讲述一个故事。

克星是什么?—— 画面感与细节的注入,以及“为什么要”的思考。

怎么改?

具象化: 不要只说“吃了饭”,可以写“他狼吞虎咽地啃着一块发硬的面包,咖啡像药水一样灌进喉咙。” 瞬间就有了画面和人物的状态。
感官描写: 故事不只是眼睛看到的,还有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皮肤感受到的。当“他”走进办公室,空气中是否有消毒水的味道?同事们是否在低声议论?键盘敲击声是否像雨点一样密集?
人物的内心活动: 这是最关键的!人物为什么做这件事?他们有什么感受?“他看到了一个人”,这“一个人”让他有什么感觉?是熟悉?是厌恶?是好奇?“那个人和他说了一句话”,这句话说了什么?这句话为什么让他“听了,然后就走了”?是因为这句话让他警醒?还是让他愤怒?
选择性叙述: 不是所有事情都重要。只挑选那些能推动情节、塑造人物、营造气氛的关键事件来写。

2. “直白”的心理描写:就像直接告诉你“他很难过”,而不是“让他难过”

可能表现:

“他感到非常伤心。”
“她觉得很生气。”
“他很害怕。”
问题点: 直接告诉读者“是什么”,而不是通过人物的行为、语言、甚至是环境来“展现”是什么。这种写法显得很苍白,缺乏感染力。

克星是什么?—— “表演”而非“告知”,通过外在映射内在。

怎么改?

行为描写: 他伤心,是低下了头,肩膀微微颤抖?还是用力握紧了拳头,指甲掐进掌心?是盯着窗外发呆,任凭思绪飘远?
语言描写: 他伤心时,说出来的话是什么样的?声音是否沙哑?还是挤出一个勉强的微笑?他会用什么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生理反应: 害怕时,心跳是否加速?手心是否冒汗?喉咙是否发干?愤怒时,血压是否升高?脸颊是否涨红?
环境烘托: 伤心时,或许窗外正在下着淅淅沥沥的雨,映衬着他内心的悲伤。愤怒时,或许桌子上的杯子都在随着他剧烈的呼吸而震动。

3. “空洞”的对话:就像两个人对着空气说话,没有个性

可能表现:

“你好吗?”
“我很好。”
“天气不错。”
“是啊。”
问题点: 对话内容平淡无奇,人物之间没有交流的张力,也无法体现人物的性格。读者听不出谁是谁,也不知道他们在聊些什么。

克星是什么?—— 人物“声纹”的塑造,以及对话背后的目的性。

怎么改?

人物口癖与用词: 有的人说话粗俗,有的人说话文雅,有的人喜欢用一些俚语,有的人说话简洁明了。这些都应该体现在对话中。
对话的潜台词: 人们说话很少是直来直去的。很多时候,话里有话。对方说“天气不错”,可能是在暗示什么,或者是在转移话题。仔细想想,人物为什么要说这句话?是为了获取信息?是为了试探?是为了安慰?还是为了炫耀?
情境与情绪: 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人物当时的情绪是什么?这些都会影响对话的表达方式。即使是简单的问候,在不同情境下也可以有不同的味道。
对话的节奏: 有时候对话需要快,有时候需要慢。中间可以加入一些动作描写、停顿或者沉默,让对话更真实、更富有层次。

4. “扁平”的人物:就像活纸片,没有厚度和生命力

可能表现:

“他是主角,所以他很善良,也很勇敢。”
“反派就是坏人,他想做坏事。”
问题点: 人物缺乏复杂性,没有缺点,也没有成长。读者无法共情,也无法记住。

克星是什么?—— 人物的“立体化”,拥有欲望、恐惧、矛盾和成长。

怎么改?

多重维度: 即使是主角,也会有害怕的时候,也会犯错误。即使是反派,也可能有自己的苦衷,或者曾经有过善良的过去。赋予人物“人性”。
动机与欲望: 人物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想要什么?是权力?是爱情?是复仇?是救赎?清晰的人物动机是驱动故事前进的引擎。
内心的冲突: 人物内心会有挣扎吗?他是在坚守原则还是在妥协?他会有两难的选择吗?这些内在冲突能让人物更加真实。
成长弧光: 故事中的人物应该有所变化。他们会从一开始的稚嫩变得成熟,从胆怯变得勇敢,或者从迷茫变得坚定。观察人物在经历事件后的变化。

5. “陈词滥调”的修饰语:就像用了大家都知道的说法,没新意

可能表现: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亮。”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问题点: 这些比喻太常见了,读者已经司空见惯,无法引起新鲜感和惊艳感。

克星是什么?—— 寻找更独特、更意想不到的“类比”。

怎么改?

打破常规: 试着用一些不那么常见的、甚至是有点怪异的类比。眼睛不一定像星星,也可以像“两颗浸在墨汁里的黑曜石”,或者“泄露着某种古老秘密的深潭”。
细节化比喻: 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可以具体描绘阳光的哪个方面?是温暖?是耀眼?是能融化冰雪?还是能点亮黑暗的角落?
结合人物特点: 这个比喻是否符合人物的性格?如果人物是个冷酷的人,他的眼睛或许更像“冰封的湖面”,而不是“闪亮的星星”。



最重要的一点:

写小说是一个不断尝试和调整的过程。 不要怕写得不好,因为没有一个作家一开始就能写出惊世骇俗的作品。你现在需要做的,是勇敢地写下去,然后去学习、去反思、去修改。

你现在最需要做的,是把那段你想让我帮忙看看的文字发出来。

当你把文字发过来后,我会尝试从上面这些角度,结合你的具体文字,给你更细致的反馈和修改建议。别有压力,我们就像朋友一样,一起把你的故事变得更精彩。

请把你的文字发给我吧!我很期待看到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实话我文笔不比你好多少,我的文笔应该只有刻意要描写的时候才会稍微好点,所以也不太有资格说。只是提醒一下,词汇有点匮乏。

但是故事情节安排是真的有点糟糕,既然不是刻意的意识流叙事(我等凡人懂什么意识流,笑),就得有相对清楚的情节脉络。建议修改在这方面着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