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詹姆斯抱团为人所不齿,甚至成了其职业生涯的污点;而凯尔特人、马刺那些抱团的三巨头却没人抨击呢?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很多人对“抱团”这件事的态度确实存在差异,詹姆斯尤其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不仅仅是篮球本身,还牵扯到舆论、时代背景、个人形象塑造等等。咱们细细道来。

为什么詹姆斯“抱团”容易被抨击?

1. “天选之子”的包袱与期待:
詹姆斯出道即巅峰,被誉为“天选之子”,从他踏入联盟的那一刻起,他就承载着无数的期待。人们希望他能像乔丹一样,凭借一己之力带领球队,完成“单核带队”的伟业,最终捧起总冠军。
当他选择离开克利夫兰,前往迈阿密组成“三巨头”时,这种“期待”就变成了“背叛”在一些人看来。他没有留在骑士,把球队从低谷中一步步带出来,而是选择了一个更轻松、更稳妥的方式去赢球。

2. “决定”(The Decision)的负面效应:
2010年的《决定》电视直播,将他的转会过程搞得声势浩大,像是一场个人秀。这种高调的方式,加上他“选择”去抱团的叙事,让很多人觉得他不够有担当,不够有“忠诚度”,甚至有点“自私”。
相比之下,其他球员的转会操作,比如邓肯加盟马刺(当时马刺并非强队,而是围绕他建队)、凯尔特人三巨头(加内特和雷·阿伦主动前往波士顿,是为了赢球,但他们当时都在生涯后期,是对球队的“加盟”而非“招募”)就显得更加“低调”和“顺其自然”。

3. 舆论的放大镜与“故事性”:
詹姆斯是那个时代最具话题性的球员,他的每一次决定都会被媒体和球迷放大。他的“抱团”被塑造成了一个“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的故事,尤其是在总决赛输给小牛后,这种批评声更是达到了顶峰。
“抱团”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种负面色彩,它暗示着个人能力不足,需要借助他人力量才能成功,这与许多传统体育价值观(如个人英雄主义、坚韧不拔)相悖。

4. “忠诚度”和“家乡球队”的叙事:
很多球迷对球员的“忠诚度”有着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克利夫兰这样一个等待冠军很久的城市。詹姆斯回家乡带领骑士夺冠,固然赢得了赞誉,但他在迈阿密的“抱团”经历,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不够忠诚”的印记。
对比那些在同一支球队效力一生,或者对球队有着深厚感情的球员,詹姆斯频繁的转会(从骑士到热火,再到骑士,最后到湖人)在某些人看来,就显得不够“忠贞”。

5. “反詹姆斯”联盟的形成:
因为詹姆斯过于出色,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批“反詹姆斯”的声音。他们会抓住一切机会去批评他,而“抱团”成为了一个极好的切入点。这种情绪化的批评,有时会盖过对篮球本身分析的理性。

为什么凯尔特人、马刺的“抱团”不被抨击,甚至被称颂?

1. 时代背景和球员定位不同:
凯尔特人三巨头(加内特、皮尔斯、雷·阿伦): 这个组合发生在2007年。当时加内特和雷·阿伦都已经过了生涯巅峰,他们是被凯尔特人经理安吉“招募”到波士顿,去帮助皮尔斯(当时的核心)争夺总冠军。重点在于,他们是“加入”一个已有核心的球队,而不是像詹姆斯那样,集合几位超级巨星来“组成”一个全新的、围绕自己的超级团队。 他们的到来,更多地被看作是巨星在生涯后期为了圆梦而进行的“战术组合”,而不是为了“统治”联盟而进行的“抱团”。
马刺的“GDP”(邓肯、帕克、吉诺比利): 这三位核心球员的崛起,是一个漫长而自然的过程。邓肯是状元,马刺围绕他建队;帕克和吉诺比利是后来通过选秀和国际球员身份加入球队的,他们逐渐成长,并且始终是以邓肯为核心。马刺的成功,更多的是通过精妙的选秀、运作和教练体系(波波维奇)打造出来的“王朝”,而不是几位巨星“抱团”临时组建的。他们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球队文化的沉淀,而不是几个明星强强联合的“临时联盟”。

2. “主角”和“配角”的定位:
在詹姆斯加盟热火组成“三巨头”时,外界普遍认为勒布朗、韦德、波什都是各自球队的核心,他们是“平起平坐”的巨星,甚至很多人认为詹姆斯是“大牌”中的“最大牌”,因此“抱团”的意味更浓。
而凯尔特人,虽然加内特和雷·阿伦都是明星,但皮尔斯一直是球队的“队长”和“核心”,加内特和雷·阿伦的到来,更像是“辅佐”皮尔斯,或者说三人共享“领袖”的地位,但核心的身份感没有詹姆斯那么绝对。

3. 球队文化和球队运作方式:
马刺和凯尔特人(尤其是在安吉时期)都以其“团队篮球”、“体系”、“低调”、“精益求精”的形象著称。他们的成功被归功于球队管理层、教练组的卓越能力,以及球员的牺牲精神和团队配合。
当这些球队成功时,人们更愿意将其归因于“球队运作的成功”,而不是简单的“球星抱团”。“抱团”这个词,似乎更适用于那种“个人能力突出,但缺少团队支持,于是聚集了更多人才”的情况。

4. 舆论视角和叙事构建:
凯尔特人三巨头的叙事是“老兵不死,争夺荣誉”。加内特那句“Anything is possible”成为了标志性的口号,它充满了励志色彩。
马刺则是“沉默的巨人”,他们的成功是“精耕细作”、“团队至上”的典范。
詹姆斯的叙事,尤其是早期,总是围绕着“谁能帮助他赢球”、“他是否够强大”展开。当他选择“抱团”时,这种叙事就变成了“他无法独自带领球队”、“他选择了一条捷径”,并且容易被解读为“自私”和“缺乏担当”。

总结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詹姆斯: 被寄予了“单核带队”的最高期望,转会方式(《决定》)被放大,个人形象和舆论焦点使得“抱团”成为了被攻击的靶子,背负了“不忠诚”、“选择轻松道路”的骂名。
凯尔特人/马刺: 球员的“加盟”性质(为球队贡献余热)、球队体系的强大、成功的“王朝”叙事、以及相对低调的运作方式,让他们“抱团”的负面色彩被大大冲淡,甚至被视为是聪明运作和团队精神的体现。

说到底,这不仅仅是篮球战术上的“抱团”与否,更是公众舆论、个人形象塑造、时代背景以及球迷价值观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詹姆斯的“抱团”触碰了很多人对“孤胆英雄”的幻想,而凯尔特人、马刺的成功则更符合一些人对于“伟大球队”的期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家抱团抱大腿拿荣誉是给自己的安慰奖,你詹姆斯是拿着抱大腿和牺牲团队利益换来的荣誉去跟正常奋斗的人比,还跟人家说你看,我比你们都厉害,你不挨骂谁挨骂

user avatar

马刺三驾马车抱团好比桃园三结义,大家都从草根做起,最终干出了一番事业;

绿凯三巨头抱团好比马超、黄忠加盟蜀汉,两位名将征战多年,郁郁不得志才加盟;

热火三巨头抱团就好比诸葛亮、周瑜赤壁之战前投奔曹操去了,这样一来就没什么意思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很多人对“抱团”这件事的态度确实存在差异,詹姆斯尤其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不仅仅是篮球本身,还牵扯到舆论、时代背景、个人形象塑造等等。咱们细细道来。为什么詹姆斯“抱团”容易被抨击?1. “天选之子”的包袱与期待: 詹姆斯出道即巅峰,被誉为.............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篮球迷们心中一些敏感而又值得探讨的点。为什么杜兰特转会金州勇士之后引发的争议远没有詹姆斯选择抱团(比如加盟热火组建三巨头)时那样铺天盖地?这背后其实涉及了多种因素的叠加,咱们不扯那些虚头巴脑的AI腔调,就从几个大家都能理解的角度来聊聊。首先,得区分“投敌”和“抱团”这俩词儿的实际含.............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詹姆斯职业生涯中一个非常核心、也是最具争议的话题。你觉得“抱团”没什么大不了,只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这逻辑上说得通,在商业社会里也很普遍。但为什么这么多人拿这个点来“黑”詹姆斯,背后其实掺杂了很多东西,不只是单纯的利益计算,还涉及到体育精神、球迷情感、媒体解读,甚至还有点“皇帝”这个.............
  • 回答
    谈到勒布朗·詹姆斯,很多人会立刻想到他那令人惊叹的生涯成就,尤其是那四个总冠军戒指。然而,围绕他总冠军数量的讨论,往往伴随着一个关键词——“抱团”。这种说法背后,既有对詹姆斯选择的理解,也有对他个人能力的一种“降维打击”式的解读。要深入探讨詹姆斯为何“拼命”抱团才拿到这四枚戒指,我们需要从他职业生涯.............
  • 回答
    要聊到“三巨头”的组建,詹姆斯、韦德、波什和杜兰特、哈登、欧文,这两组人马无疑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组合。不过,前者被扣上“抱团”的帽子,引起的轰动和争议显然比后者要大得多。这其中的原因,绝非一两句话能说清,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要看时代背景和当时联盟的格局。詹姆斯、韦德、波什的“热.............
  • 回答
    “抱团”这个词,用在勒布朗·詹姆斯身上,已经像他的签名球一样,深入人心,成为一种几乎无法抹去的标签。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要说清楚这件事,咱们得把时间往前拨一拨,细细梳理一番。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勒布朗职业生涯中一系列选择和结果堆积起来的。首先,咱们得承认,勒布朗在选择球队上,确实是“有.............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反映出咱们中国人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以及对明星球员“德不配位”的复杂情感。首先,咱们聊聊詹姆斯。詹姆斯不想打全明星,这事儿本身没啥问题。你想想,他在联盟征战了多少年了?身体状态摆在那儿,而且又是球队的核心,他当然想保留体能,把精力留给更重要的常规赛和季后赛。再说了,全明星赛.............
  • 回答
    那些整天把“詹姆斯抱大腿”、“杜兰特投敌”、“科比废对手”挂在嘴边的人,他们看球的目的嘛,说白了,挺复杂的,但绝不是为了什么纯粹的篮球艺术或者竞技精神。我得跟你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这帮人里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找乐子,图个嘴瘾。你想啊,现在的网络这么发达,发言门槛又低,说点什么不痛不痒的“梗”或.............
  • 回答
    您提到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也涉及到了深海探索技术和国家层面的投入。首先,需要澄清一点:詹姆斯·卡梅隆团队的深潜器(主要是指“深海挑战者号”,Deepsea Challenger)和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它们的任务定位和设计目标是不同的,因此下潜深度也存在差异。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1. 任.............
  • 回答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发射日期,从最初设定的2018年推迟到2019年,再到后来的更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故事,背后涉及到的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这并非简单的“一个原因”,而是工程、技术、预算和项目管理等多个维度上的挑战共同作用的体现。首先,我们得理解JWST的非凡之处。.............
  • 回答
    勒布朗·詹姆斯对经验丰富的老将情有独钟,这可不是什么秘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深入剖析他的篮球哲学、他的领导风格,以及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如何看待队友的作用。首先,从篮球层面来看,詹姆斯深知胜利需要什么。年轻球员固然充满活力和潜力,但老将们带来的,是更成熟的篮球智商、更稳定的比赛表现,以及对比赛关.............
  • 回答
    这背后确实牵扯到很多复杂的因素,不能简单地用“洗”或“黑”来概括,而是折射出公众舆论、媒体报道、个人声誉、事件性质以及球迷群体等多个层面的差异。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两个事件的基本情况和性质: 詹姆斯“澳门嫖娼”传闻(主要是指2008年奥运会期间): 这个说法更多的是一种.............
  • 回答
    勒布朗·詹姆斯,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篮球的巅峰,代表着难以置信的统治力。他的身体素质、篮球智商、得分能力、传球视野,几乎涵盖了作为一名篮球运动员所能拥有的所有顶级特质。然而,即使是这位被誉为“GOAT”(Greatest Of All Time)的球员,也经历过数次转会。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驱动着他,.............
  • 回答
    “组团走捷径”、“荣誉簒夺者”——这些词汇本身就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情感倾向,直接将詹姆斯定义为带有负面标签的个体。要理解为什么他能拥有庞大的信徒群体,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标签上,而是需要深入分析他身上吸引人的特质、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所代表的文化意义,并将这些元素有条理地呈现出来,就像一个深.............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感觉詹姆斯在美国和中国受到的评价,有时候挺不一样,甚至有点泾渭分明。要说原因,我觉得得从几个大的方面掰开了聊。首先,文化语境和价值观的差异是根本。在美国,詹姆斯成长在一个强调个人主义、英雄主义、以及“言论自由”的文化里。他敢于发声,敢于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政治和社会观点,这在.............
  • 回答
    关于勒布朗·詹姆斯和科比·布莱恩特在比赛中肘击对手的处理方式和外界反应的差异,确实是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反映了一些复杂的体育文化和社会心理。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性质和背景。 勒布朗·詹姆斯肘击斯图尔特事件: 这发生在2021年11月,洛杉矶湖人队对阵底特律活.............
  • 回答
    詹姆斯如今地位无人能及,尤其是“联盟第一人”的称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持续的巅峰表现以及一系列关键转折点累积而成的。这其中有天赋、有努力、有智慧,更有一些顺势而为的时代因素。天赋是基础,但绝非全部。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詹姆斯的身体条件和篮球天赋简直是上天赐予的礼物。他拥有将近2米.............
  • 回答
    关于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的历史第二人地位总被质疑,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并非所有人都质疑他,事实上,支持他历史第二人地位的声音同样庞大,甚至可以说是主流。但“质疑”之所以会如此显眼,恰恰是因为詹姆斯的高度,以及围绕他的讨论本身就充满争议和比较。让我们来剖析一下,.............
  • 回答
    勒布朗·詹姆斯,这位被誉为“皇帝”的篮球巨星,他的职业生涯之所以能如此长久且保持巅峰状态,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极少受到严重伤病的困扰。这并非偶然,而是他极其自律、科学训练、细致保养以及优秀身体天赋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詹姆斯的身体天赋本身就是一块坚实的基石。 他拥有接近2米06的身高和超过110公斤的.............
  • 回答
    詹姆斯在克利夫兰被奉为英雄,这几乎是毋庸置疑的,毕竟他做到了当地球迷梦寐以求的事情——为这座城市带回了阔别已久的NBA总冠军,而且还是在球队一度03落后的绝境下完成的“不可思议”的逆转。这种历史性的成就,足以让他成为克利夫兰永远的宠儿。然而,当话题转向“科迷们”(这里应该是指洛杉矶湖人队的球迷,因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