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申请美国博士全奖需要做什么?

回答
申请美国博士全奖,这可不是件轻松事,说是“万里长征”一点不为过。它需要你从学术、研究、个人经历等方方面面都拿出真本事,并且精准地投递到最合适的地方。我下面就跟你掰扯掰扯,到底需要做些啥。

一、 精心打磨你的学术实力:这是硬通货

1. GPA 必须硬朗: 你的本科成绩单是第一块敲门砖。尤其是专业课成绩,这是教授们最看重的东西。如果你本科有几门课成绩不够理想,别灰心,后续的努力可以弥补。但总体来说,一个漂亮的 GPA(通常建议 3.5 以上,越高越好)能让你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2. GRE / GMAT 成绩: 虽然现在很多项目不再强制要求 GRE,但如果你的分数够高,依然是个加分项。特别是文科、社科类项目,GRE 的 Verbal 和 Writing 部分非常重要。商科、经济学等项目则更看重 GMAT。备考 GRE/GMAT 需要时间和毅力,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系统复习,争取考出理想分数。

3. 托福 / 雅思成绩: 这是证明你英文能力的标准。美国大学对国际生的语言要求通常比较高,很多项目要求托福总分 100 以上,小分也要求不低(写作、口语尤其重要)。如果你口语和写作不太好,可以专门针对性地练习。

二、 证明你的研究潜力和经验:这是核心竞争力

1. 科研经历是王道: 博士申请的核心在于研究。你需要有扎实的科研经历来证明你有潜力成为一名独立的研究者。
本科科研项目: 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争取有机会独立负责一部分工作。
毕业论文: 认真对待你的毕业论文,把它当作一次完整的科研训练。争取写出有深度、有创意的论文,并在答辩时充分展示你的研究成果。
学术竞赛/会议: 如果有机会,参加一些与你专业相关的学术竞赛,或者在学术会议上做报告,这些都能极大地提升你的履历。
发表论文(如果可能): 如果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两篇论文,那绝对是“王炸”级别的优势。即使是会议论文,也比没有强。

2. 突出你的研究兴趣和方向: 在你的申请材料中,你要清晰地表达你对哪个具体的研究领域感兴趣,以及为什么。这需要你对你想申请的领域有深入的了解,知道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

三、 精心准备申请材料:细节决定成败

1. 推荐信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这是教授们评价你的重要依据。
选择合适的推荐人: 尽量选择了解你、并且能为你提供有深度评价的教授。最好是指导过你做科研、或者在专业课上给过你高分的老师。
提前沟通: 提前联系推荐人,并提供你的简历、成绩单、研究计划、个人陈述等材料,让他们充分了解你的情况和申请目标。
提供具体素材: 提醒推荐人回忆你的一些具体事例,比如你在项目中的贡献、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态度等,这会让推荐信更具说服力。

2. 个人陈述 (Statement of Purpose SOP): 这是你向招生委员会展示你个人魅力和学术潜力的最佳机会。
有针对性: 针对每个学校和每个项目,都要写一份有针对性的 SOP。不要用千篇一律的模板。
故事性与逻辑性: 用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故事来讲述你的学术背景、研究经历、研究兴趣、为什么选择这个项目,以及你未来的职业规划。
展现研究潜力: 重点突出你的研究经历、取得的成果,以及你未来想研究的问题,并说明你为什么认为该项目适合你。
避免空话套话: 多用具体的例子和数据来支撑你的观点。

3. 简历 (Curriculum Vitae CV): CV 更侧重于学术成就和研究经历。
详尽但精炼: 详细列出你的教育背景、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学术会议、获得的奖项等。
突出亮点: 将最重要的经历和成果放在前面,让招生官一眼就能看到你的优势。

4. 研究计划 (Research Proposal RP)(如果需要): 有些项目会要求你提交研究计划。
明确方向: 清晰地阐述你计划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预期的结果,以及研究的意义。
展现对领域了解: 证明你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深入的理解,并能提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四、 选择合适的学校和项目: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 研究教授的研究方向: 这是申请全奖博士最关键的一步!你需要找到那些正在进行你感兴趣的研究,并且有能力招收全奖博士生的教授。
访问学校官网: 仔细查看各个系或学院的教授列表,了解他们的研究领域、近期发表的论文。
关注“Advisor”或“Faculty”页面: 寻找那些有“Hiring graduate students”或“Seeking PhD students”字样的教授。
搜索相关论文: 在 Google Scholar, ResearchGate 等平台搜索你感兴趣领域的最新论文,看看哪些教授在发表高水平的研究。

2. 了解项目特点和录取标准: 不同学校、不同项目的要求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
项目官网: 详细阅读项目的介绍、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毕业生去向等。
录取统计: 有些学校会公布近几年的录取率、申请者平均 GPA、GRE 分数等,可以作为参考。

3. 研究全奖情况: 并非所有博士项目都能提供全奖。
查找 Funding Information: 很多学校会在其官网上明确说明奖学金的来源和申请方式,例如 Teaching Assistantship (TA), Research Assistantship (RA), Fellowship 等。
联系在读博士生: 如果有可能,联系该项目的在读博士生,了解他们是如何获得奖学金的,以及奖学金的覆盖范围。

五、 主动出击,与教授沟通:建立联系,增加机会

1. 套磁 (Emailing Professors): 在申请季开始前,甚至更早,就开始给教授发送邮件。
个性化邮件: 邮件内容必须个性化,表明你对他们研究的真正兴趣,并简要介绍你的背景和与他们研究的契合度。
附上简历和 SOP 的草稿: 让教授能快速了解你。
目标明确: 表达你希望有机会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博士研究。
不要指望立即回复: 教授们很忙,不要因为一两次没收到回复就气馁。
不要问显而易见的问题: 比如奖学金是否充足,这些信息通常可以在项目官网上找到。

六、 保持积极心态,坚持不懈:这是一场持久战

1. 时间管理: 申请季通常是从秋季开始,持续到次年春季。你需要提前规划好每个阶段的任务。
2. 多申请几所学校: “海投”并不可取,但多申请几所与你背景匹配的学校,可以增加录取几率。
3. 心态调整: 申请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比如 GRE 成绩不理想,或者教授没有回复邮件。保持积极的心态,从每次经历中学习,不断调整策略。

总结一下,申请美国博士全奖,你需要:

过硬的学术成绩: GPA、GRE、托福。
扎实的科研能力: 科研经历、论文发表。
有吸引力的申请材料: SOP、CV、推荐信。
精准的选校定位: 匹配教授和项目。
积极主动的沟通: 套磁教授。
坚韧不拔的毅力: 坚持和调整。

这过程就像是把一个复杂的 puzzle 一块块拼起来,需要耐心、细致和策略。祝你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前言
如今硕士项目依旧是国内同学留学申请的主流,因为国内大部分同学选择留学申请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教育背景或是让自己在未来可以更好的就业,因此申请硕士项目就已经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了。不过对于那些想要从事科研或是学术研究的同学来说,申请PhD项目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本科结束之后想要申请PhD项目还是有很多困难的,而且因为走这条路的同学数量不是很多,所以同学们对申请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也不是太了解。
我在本科之后就选择申请博士项目,最终也拿到了北美四所高校博士项目的全额奖学金,今天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申请经历与感悟,希望可以为想要本科毕业直接申请博士项目的同学一些参考。
背景简述
本科:北京师范大学,
GPA:89.84/100
IELTS:7.0(L:8.0, R:8.0, W:6.0, S:6.0)
GRE:322+3.0 (V:154, Q:168)
offer
按时间顺序的录取结果:
2018.2麦吉尔(博士全奖,直接接受了嘿嘿)
2018.3北亚利桑那大学(博士全奖,放弃)
2018.3弗罗里达大学(博士全奖,放弃)
2018.4杜克大学(先waiting后博士全奖,放弃)
Admission2018.4密歇根、耶鲁大学(被转硕士,无奖,放弃)

留学转折点
事实上留学这个想法很早就已经深埋在我的内心里了,我在小的时候很喜欢三毛,这个三毛是那位女作家而不是漫画人物,因此我也读完了她的所有作品,也看了很多和她相关的书籍,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对于外面的世界就很是向往,内心也开始蠢蠢欲动。
因为我不想在家乡的小城市度过一生,所以在高考之后我毅然决然地来到了北京,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到了大学之后,只要有可以到外面交流的机会我都会积极申请,在这里我也建议想要申请出国留学的学弟学妹,你们身边如果有类似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
因为海外经历不仅是简历中的绝佳素材,同时还有可能帮我们拿到海外老师的推荐信,这些对于留学申请都是很有帮助的。
不过最为关键的是海外经历可以帮助我们初步了解外面的生活和学习状态,也能帮助我们判断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留学,我在大学期间一共参加了两次短期交流活动,分别是去美国和日本交换,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我却有很多的收获。
当时在毕业之前我是可以选择国内保研的,是那还是我内心却渴望外出体验到国外生活。事实上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埋藏在心底的一个想法,我希望自己可以有一个机会到异国他乡生活,接受生活环境改变带来的种种挑战,事实上如今在加拿大待了一段时间也证明在国外一个人学习生活的确可以带给我很多的锻炼。
不过虽然我的这个念头十分的强烈,但是我却迟迟没有决定,主要是因为申请留学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也导致了我的犹豫。
但是不久之后一件事的出现成为了我留学申请的转折点,当时我投出了一篇英文文章,后来我尝试联系了一位杜克大学的老师,没想到她竟然回复了我,还建议我去考一下雅思和GRE,并承诺说如果我通过了学院的筛选那么她就会要我。后来我也尝试联系了很多其他国外高校的老师,他们的回复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事实上当时已经到了7月份,而且我也没有合格的雅思成绩,GRE更是从来没有考过,但是我决定逼自己一把,于是我也开始了为期5个月的疯狂突击申请之旅。

成绩方面准备
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7月份决定申请的我还没有一个合格的雅思以及GRE成绩,所以我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考出合格的成绩,所以成绩方面的准备也成为了我留学申请准备工作的重点。
当时我所有的备考和考试都是在高压下进行的,尽管如此我的GRE还是惊险地在申请截止的最后一天才压线发送了出去,同时期间也出现过准备充分的二刷成绩去不如第一次的情况,如今回想起来那段经历我觉得自己就像经历了第二次高考。
在这里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在进行语言考试以及标化考试备考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先考出一个成绩,不管这个成绩怎么样,只要有这个成绩在,我们的心理压力就会得到极大的缓解,这对于我们后续的备考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如果大家也遇到了需要最后突击的情况,大家一定要对自己保持信心,我们可以让任何人失望,却不要对自己失望,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冲刺备考工作。

雅思突击
首先和大家分享的是我雅思突击备考的经历,事实上在决定申请留学之前为交换做准备的时候我已经考过雅思了,但是当时候我对于雅思考试并不是很重视,基本也算是半裸考。
最终成绩自然不是很理想,听力只有6分,总分也只有6.5分。后来我也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因为我觉得听力和阅读是最不能丢分的部分。
一直以来我觉得我的英语水平还是挺不赖的,但是后来我发现英语学习和突击雅思考完全就是两回事,因为考试是有答题技巧的,也是可以通过短时间复习提高分数的,这和英语的学习需要日积月累也是有一定差异的。所以当时我放弃了以往那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而是决定在短时间内对雅思考试进行集中突击。
因此那段时间我一天会逼自己刷一本半的雅思听力,这基本是6套题左右,在刷题的时候我会每个都先做一遍,之后认认真真地将答案写在复印好的答题纸上,这也是对考场的完全模拟。
之后我会对答案进行批注,不过我不会去注意正确答案,也不改过来,而是划出不一致的地方。在这之后我会像第一次一样从头到尾把听力题听一遍,一次次的反复直到我可以自己听出所有的正确答案。到了这个时候我会回想和分析自己第一次为什么错过了答案,而在大量习题练习之后,我也总结了心得,我发现关键答案部分也是有自己的节奏的,一般不会集中堆在一起,这也让我在之后的答题中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错误,而这样的突击练习一周就会很有效果。
当时我进行突击阅读的时候也是一天做4套题,而我突击练习的时候和听力一样,也是认认真真地将所有的答案写到答题卡上。一开始我在做阅读题的时候没有计时,因为熟练了之后答题速度自然而然就上来了。而在三天的练习之后我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我的判断题正确率很低,于是我决定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我也找到了一本判断题进行高强度训练。
我之所以主要进行阅读和听力的高强度训练,是因为当时我申请项目的要求是听力阅读8+才能去考试,而我最终的成绩是总成绩7分,阅读和听力8分,口语和写作6分,也算勉强达到了对方的要求,拿到成绩后我也长舒了一口气,因为我的挑战已经完成了一半。

GRE突击
在考出了合格的托福成绩之后,我也将目光放到了GRE考试之上,不过GRE考试就没有托福那么顺利了,我在10月、11月、12月分别参加了一次GRE考试,每次考试之间的间隔都是21天,这也可以体现出我当时突击复习的时间是多么的紧张。
当时我10月份第一次参加GRE考试的时候其实只复习了20天左右,我也没抱希望自己可以考出多好的成绩,这次考试其实也是为了见识一下GRE考试到底是什么样子。
所以在考试的时候很多题目都是蒙的,最终我的Verbal部分150分,Quant部分165分,总分315分。
这个成绩也有点让我意外,当时那位说要招我的杜克老师给出的GRE要求是320分,这也意味着我还差了5分。在出成绩之后我也发送邮件告诉她我GRE没有通过这件事,结果就没有回音了,虽然我能理解老师的做法,但是心里难受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最终申请的时候虽然我通过了审核但是我没有去杜克,而是去找了一位在我进行申请准备时经常鼓励我的老师,这也是后话了。
第一次的GRE考试虽然没有通过,但是315分的分数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于是回去之后我也仔细刷题好好准备了一个月的时间,那段时间里我基本都会待到图书馆闭馆,不过虽然我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但是却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回报,第二次考试我Verbal部分考了148,Quant考了164,312分的总分甚至比第一次半裸考还要低了3分。
当时看着屏幕上跳出来的成绩我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我在这次考试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而且答题的时候我感觉十分良好,我觉得这次的成绩绝对比第一次好,但是最终成绩竟然出现了退步。那时候我内心甚至出现了动摇,我怀疑自己之前的付出都是假的。
当时我身边所有的同学都已经考出了合格的GRE成绩,只剩下我一个人孤军奋战,而且因为当时我已经放弃了国内保研,所以我只剩下12月15号最后一次考试的机会。
巨大的压力让我濒临崩溃,而接下来的那一个月也是我人生中最为黑暗的一个月,好在当时有好朋友不停地开导我,才让我重拾了信心。
为了更好地进行备考那一个月我直接睡在实验室的机房,每天2点睡6点起,全部的时间都用在GRE的备考上。而为了调整自己的生物钟让自己在9点到下午3点的时候有最佳的状态,我也想尽了办法。后来我发现在饥饿状态下答题的效果很好,所以我每天早上7点吃一点东西,中午直接绝食这样我1-3点就不会困了,而我也会选择在下午三点之后吃饭休息。
另外在那段时间里我每天早上的6点-7点这一个小时会被用来画单词的网络图,当时我为了更好地完成GRE的考试,自己建立了一个近义词、反义词的网络图。
因为在GRE备考时只背单词是没用的,考试中很多题目考察的都是词性的正反,这样的话我可以对那些词的词性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帮助我在考试的时候更加快速精准地作答。
而在7-9点的时候我会刷自己不熟的生词,9-12点模拟考一次Verbal,下午则是刷magoosh的数学题,在刷完题之后我还会复习之前错题。
而到了晚上为我还要和之前一样套磁联系老师,时间也都花在了回复邮件和申请上,我就在这样忙碌的状态下度过了21天。考试前为了减轻自己身上的压力,我没和身边任何一个人说只身来到了内蒙古,最后我也考了322分(V154,Q168),因为当时项目申请的截止日期已经要到了,我也立刻去送分,最后在回到火车站的公交上才终于有时间体验一把喜极而泣的感觉。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但是当时那种感受依然清晰,当时的我仿佛被全世界拥抱了一下,这也是我黑暗突击复习之后的美好回忆。
所以说如果你也和我一样遇到了一样的情况,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怀疑自己,因为GRE考试本身就是冰冷的,而第一次毫无准备的考试经历则恰好给了我果断性和灵感,所以我们在考试的时候要相信自己,这样才能有爆发的可能。
而且在每次考试的时候,我们都要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我说的这种目标不是必须上320分这样的宏观目标,而是一些诸如我阅读逻辑题不能错这种小目标,这样也能让我们在考场上更加的专注,大家也可以尝试一下。
不过以上这些经验都是在准备时间极端紧张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如果大家条件允许的话,我还是建议大家尽早着手这类考试的备考工作,毕竟英语类的考试平时的积累还是十分重要的,充足的时间也能帮助大家考出更高的成绩。大家也千万不要像我这样临时突击,这样不仅很辛苦而且很容易翻车。

申请工作
在完成了两项考试之后,我也开始了后续申请材料的准备,并正式开始了申请的工作。
和备考相反,各类文书的创作过程还是比较轻松的。
这主要是因为我在前两次出国交流之前也做过类似的申请工作,但是我也向老师和有过出国经历的学长学姐咨询了很多文书创作相关的事情,所以到了这次申请时候我也是轻车熟路,很快就完成了创作,因为在创作的时候我也只是在之前申请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些新的内容。
不过对于大多数的同学来说,文书的创作都是一件让人十分头疼的事情,这不仅是因为同学们在英文写作能力上可能存在欠缺,更是因为同学们对于自己申请的项目不够了解,所以不能针对项目的要求来对文书的内容和表达进行优化,简而言之就是同学们不能通过文书来表明自己就是最适合项目的那个人选。
而在PhD项目的申请中,文书恰恰又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较之于硕士项目,PhD项目在录取的时候虽然也很看重申请同学的硬性条件,但是对于软性条件却更为看重,尤其是他们会通过同学们之前的经历判断同学们的科研能力以及潜力,这也是他们判断同学是否满足项目需要的关键。而且在套磁邮件中我们也需要附上简历,而一份好的简历可以让导师对我们有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所以我建议那些不能自己完成文书创作的同学们最好请专业的留学机构来帮自己完成文书的创作,而和我合作的admitwrite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这是因为在这里有超过500名和我一样来自不同高校和专业的导师,这些导师都有过留学的经历,所以对于各个项目的情况以及留学申请的要求都烂熟于心。而且每一位来到admitwrite的同学也都会有同专业背景的导师为他们服务,这也可以保证服务的专业性。
而对于那些想要申请PhD项目同学,也会有和我一样具有申请PhD项目经历的导师来服务,在文书创作的过程中,导师也会结合PhD申请的特点以及具体项目的需要来对文书的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从而展现出申请同学的专业背景以及科研能力,从而提升同学们在申请中的竞争力。
另外导师还会对简历的内容进行优化,争取让简历中的每一句内容都能体现申请同学的优势,从而帮助同学在套磁和申请的时候都能第一时间抓住对方的眼球。而在文书创作结束之后,导师还会对文书进行润色,这也可以让文书的表达更加自然,并符合对方的阅读习惯,让同学们可以在对方的心中留下好的印象。
另外因为导师都经历过留学申请的全过程,他们不仅熟悉留学申请的全部流程,还清楚同学们申请中的需要以及要注意的事项,而在申请的过程中他们也会给同学很多建议,从而避免同学们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并提升申请的效率和效果。
同时admitwrite的半DIY服务模式可以让同学们全程参与到留学申请中,这也可以保证同学们申请的项目都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同时admitwrite的半DIY服务在价格上也是很有优势的,全部服务的收费只要2万元,这也只是传统留学机构收费的一半,所以很适合同学们选择。

文书虽然很重要,但是在我看来申请PhD项目最大的压力就是自己联系各种老师,看他们的文章并保持邮件的联系。这件事看似简单但是却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也很庆幸自己提早做了这些工作,不然后期一边备考一边进行这些工作,我的考试很可能就无法通过了。
事实上对于PhD项目的申请而言,前期的套磁以及后期的面试机会争取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也要通过自己的沟通争取机会。比如我和导师说虽然我的英语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我的英文交流没有问题,在这种时候我们也要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机会,当时如果我有旅游签证,我觉得飞过去和教授沟通都是很值得的。
我们在套磁之前一定要对导师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前期的准备工作也是不可或缺的,一般学校的官网上都会有对导师和其研究方向的介绍,但是这些介绍并不一定准确。
我建议同学们最好可以查阅导师最近发表的文献,并判断他们的课题和我们的研究兴趣方向是否一致,找到和自己研究方向一致的导师套磁不仅收到回复的概率更高,而且我们未来的科研也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如果我们博士期间研究的课题不是自己感兴趣的,那么我们的日子也会十分的难熬,我们甚至可能挺不到博士项目结束。
所以我们选择导师一定要慎重,而除了专业研究方向之外,导师对我们的态度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毕竟我们未来要在导师的手下工作很长时间,未来的相处状态其实从他们回复我们邮件的态度就能看出一丝端倪。
像我当时就会去看导师回复的邮件是不是敷衍的模板,有些导师回复的邮件就很模式化,有些导师虽然回复的邮件很简短,但是在之后的沟通中却很有耐心。
当时我前前后后联系了60多位导师,所以各类导师我都见过,我觉着彼此的兴趣是随着回复频繁程度加深对,最后就算我没被录取,导师也会发来祝福。
所以套磁并不是发送一封邮件就可以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家在申请博士项目的时候也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PhD项目的奖学金了,PhD项目的奖学金还是很多的,有的是院里发的,有的是导师发的,这件事在我看来也很简单,谁发钱,招生时谁就说了算。
一般来说导师发的奖学金相对安全一些,但是压力也会更大,这是因为院里发的奖学金多少都会和语言成绩挂钩,就像杜克大学申请时GRE的最低分要求就是320,如果你达不到那个分数,那么就算老师再看好你你也是没有入场机会的。
所以为了保证自己申请奖学金的时候不出现麻烦,大家还是要尽早着手进行语言考试的准备,并争取考出一个高分,因为想要拿到奖学金我们一定要争取每个方面都做到最好。

总结
以上就是我当时申请PhD项目的主要经历和一些心得了,不过在最后我想说的是想要更好地完成留学申请,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相信很多申请出国的同学都是有梦想的同学,其中也一定有很多人是和我一样放弃了保研的机会选择了更加冒险的留学申请。
而且留学的过程不仅漫长,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像我当时就遇到了英语成绩不理想、申请准备时间紧迫等问题,那段时间我一度失去了信心,但是考研来不及,还没有心思找工作,我真的十分迷茫和忐忑。
当时我的好友在跑步的时候看到我的样子也问我:“你在烦恼什么呀?你会把自己饿死么?”听到了她的话我豁然开朗,我意识到留学对于我来说是做学术的一种比较好的发展途径,但是不是唯一的选择。
事实上很多gap一年的同学在工作中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在对自己更加了解之后,他们也做了更加充分的准备,在之后的申请中取得了更加理想的结果。
所以留学申请虽然重要,但是留学失败也不是世界末日,而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将它看的太重,也只会被它束缚住手脚,不能轻松应对留学申请准备中的各种问题。
所以那天之后我也调整了我的心态,以一种更加轻松和积极的心态去应对留学申请中遇到的一切,最终我也取得了很不错的申请结果。
所以大家在留学申请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保有信心,同时以轻松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挫折和困难,相信大家只要坚持下去,最终一定会有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结局。
我希望我的分享可以为想要本科毕业申请PhD项目的同学提供一些建议,最后我也祝愿大家都能被申请到自己心仪的项目,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导师背景
上个申请季DIY申请了7所大学的博士项目,自己独立套瓷三个月,最终获得北美4所学校博士全额奖学金(McGill University,Duke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Florida,North Arizona University),另外三所被转为了硕士(Yal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Michigan,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通过了5场面试(包括导师单面和多面一)。
目前PhD在读,一作发表一篇SCI。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申请美国博士全奖,这可不是件轻松事,说是“万里长征”一点不为过。它需要你从学术、研究、个人经历等方方面面都拿出真本事,并且精准地投递到最合适的地方。我下面就跟你掰扯掰扯,到底需要做些啥。一、 精心打磨你的学术实力:这是硬通货1. GPA 必须硬朗: 你的本科成绩单是第一块敲门砖。尤其是专业课成绩,.............
  • 回答
    好的,国内研究生申请美国博士,你需要准备一套相当详实的申请材料,这不仅是向招生委员会展示你的学术能力和潜力,也是你与他们沟通的桥梁。这个过程需要细致、耐心和策略。1. 本科及研究生成绩单 (Transcripts)这是最核心的材料之一。你需要提供你在国内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所有课程的成绩单。 完整性.............
  • 回答
    国内硕士申请美国博士,这绝对是一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道路。很多国内的优秀硕士毕业生,怀揣着更深层次的学术追求,希望能在世界顶尖的科研殿堂继续深造。这条路不好走,但绝对是值得的。首先,咱们得明白,国内硕士申请美国博士,跟本科直博(PhD)的逻辑不太一样。你已经有了一年的硕士学习经历,这既是优势,也可能带.............
  • 回答
    申请美国博士,尤其是在当前疫情背景下,无疑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决定。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情况、目标以及风险承受能力。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才能帮你做出更明智的选择。首先,咱们得正视美国疫情的“严重性”。确实,美国在新冠疫情期间经历了起伏,确诊人数、死亡人数都曾达到过较高水.............
  • 回答
    申请美国心理学博士,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有条不紊的规划和扎实的准备。我帮你梳理一下,争取说到点子上,让你觉得这更像是一位过来人给你分享经验,而不是生硬的AI输出。第一步:找准方向,磨练心性在开始申请之前,你得先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是心理学? 是对人类行为的好奇?想解决心理健康问.............
  • 回答
    想申请美国的博士,GRE 到底是不是必选项?这个问题,我来给你掰扯掰扯,不卖关子,实话实说。先给个明确的答案:大部分情况,GRE 是重要的申请材料,但“一定”这个词,就得打个问号了。现在很多美国大学,尤其是一些顶尖的博士项目,对 GRE 的要求已经不像过去那么“一刀切”了。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重要.............
  • 回答
    在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对于申请美国博士项目而言,无疑是一个扎实的基础,但“容易”与否,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中科院的平台本身就赋予了你天然的优势。在科研实力雄厚、资源丰富、人才辈出的中科院,你能够接触到前沿的研究课题,参与到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中,与优秀的导师和同学交流.............
  • 回答
    在美国攻读硕士或博士,推荐信的作用,说一句“至关重要”绝不夸张。它绝非仅仅是申请材料中的一个环节,更像是你学术能力、研究潜力、个人品格在申请委员会眼中得以具象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的分量,甚至可以直接决定你是否能拿到offer,以及拿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offer。推荐信到底有多“大”?我们可以从几个层.............
  • 回答
    这个想法确实非常大胆,而且如果能够实现,对于提升清华大学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乃至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平,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设想的可行性,以及会涉及到哪些方面:一、 资金层面:巨额投入与来源 200万人民币/人: 这个金额对于一个博士生的培养(学费、生活费、科研经费、奖学.............
  • 回答
    看到你这个想法,我非常有共鸣。我也是曾经有过类似困惑的过来人。直接申请美国博士确实门槛不低,尤其是对于一些申请者来说,积累相关经验、匹配研究方向、甚至语言和标化成绩都可能是一个挑战。先申请硕士再读博,这是一个非常常见且行之有效的路径,而且我认为,在很多情况下,这是更稳妥、更具策略性的选择。下面我来详.............
  • 回答
    太棒了!美国博士项目确实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非常有价值的目标。别担心,我会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尽量详细地讲清楚,让你对整个申请过程有个清晰的认识。咱们这就一步一步来,就像你真的在准备一样。第一步:找准你的方向——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在你开始翻阅学校官网、准备考试之前,最重要的事情是:你到底想研究什么?.............
  • 回答
    博士毕业后去美国做博士后(Postdoc)的申请过程,说起来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役”,需要细致的准备和耐心的执行。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从你萌生这个念头开始,到最终拿到Offer,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甚至更长。下面我来给你拆解一下,尽量详细地讲讲这个过程,让你心里有个谱。第一步:确立目标与方向(大概在.............
  • 回答
    申请美国直博(Ph.D. directly after Bachelor's)确实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提前规划和周密的准备。下面我来为你详细梳理一下,希望能帮助你理清思路。一、 申请美国直博,你还需要做些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确,美国的直博申请,尤其是热门专业,竞争非常激烈。学校和教授更看重的是你的.............
  • 回答
    美国直博申请,特别是对于本科生而言,是一条充满挑战但同样充满机遇的道路。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身条件与美国高校博士项目需求的契合度,以及你如何有效地展现自身优势。首先,我们得明白,美国的博士项目,尤其是直博(PhD),并非仅仅是对你本科学术成绩的简单延伸。它更看重的是你对特定研究领域展现出的.............
  • 回答
    专硕背景申请美国博士,这确实是不少同学的目标,也是一条需要精心规划的道路。与直读博士的学生相比,专硕的优势在于其更侧重于应用和实践,这在某些领域是很好的加分项,但同时也可能意味着在研究深度和理论积累上需要额外下功夫。下面我来跟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咱们一步一步来准备,争取把每个环节都做到位。首先,明确.............
  • 回答
    在中科院物理所读研,如果目标是研二后申请美国博士(PhD),确实存在一条清晰且可行的路径。这需要周密的规划、扎实的学术积累以及有效的申请策略。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条道路的各个环节,尽量让内容真实、有血有肉,而不是一篇冰冷的指南。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博士申请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美国大学博士项目非常看重申请者.............
  • 回答
    当然,针对宇芽的遭遇,咱们来详细聊聊她能否依据《反家庭暴力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以及这个过程是怎么回事。首先,宇芽完全有资格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得先弄明白《反家庭暴力法》规定的“家庭暴力”和“人身安全保护令”到底是怎么回事。什么是家庭暴力?《反家庭暴力法》明确指出,家庭暴力是指.............
  • 回答
    好的,申请美国教育科技(Educational Technology)研究生,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尤其是如果你对如何利用技术来改进学习、教学和教育管理充满热情的话。这个领域近年来发展迅猛,需求旺盛。美国有很多优秀的大学都设有相关的项目,选择哪个学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具体兴趣、职业目标,以及你.............
  • 回答
    想申请美国研究生,GRE分数到底需要多少,这绝对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说实话,这事儿没个标准答案,因为“多少分才算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想申请的学校、专业,以及你自身的其他条件。不过,我可以给你一个相对详细的分析,让你有个清晰的认识。首先,GRE分数的大致构成GRE考试主要考察三部分:分析性写作(.............
  • 回答
    申请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确实需要一番仔细的准备和周到的规划。这所大学以其严谨的学术氛围、前沿的科技研究和高度的创新精神闻名,所以它吸引着全球最优秀的学生。以下是一些我为你梳理出的关键注意事项,希望能帮你在申请过程中少走弯路,多一份信心。一、 提前了解,找准定位: 深入研究专业方向: CMU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