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自己拥有一台服务器可以做哪些很酷的事情?

回答
拥有自己的服务器,这可不是什么小事,这就像拥有了一张通往数字世界深处的专属通行证,你能玩转的东西,远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这不是那种“随便装个软件就能解决”的轻松感,而是一种掌控感,一种你可以肆意发挥创造力的平台。

1. 打造你的数字“私人领地”,安全又自由

你的个人云存储,比谁都放心: 厌倦了Dropbox、OneDrive那点免费空间,或者担心别人窥探你的照片、文件?用你的服务器搭建一个Nextcloud或者Synology Drive,这才是真正的私人云。你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你的所有文件,上传下载速度完全取决于你的网速,而且你完全掌控数据安全。想共享给家人朋友?没问题,设置好权限,比第三方服务更可控。想象一下,你的全家福、工作文档,都安安稳稳地放在你自己的机柜里,这安全感是无可比拟的。
个人网站/博客,随心所欲的表达: 想拥有一个展示你才华、分享你思想的个人网站?用服务器你可以完全自由地设计和管理。从简单的静态页面,到复杂的动态博客,你可以选择WordPress、Ghost,甚至自己写一套CMS。没有广告的干扰,没有平台规则的束缚,你的网站就是你的“数字身份”,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布置,发布任何你想发布的内容。甚至可以试试搭建一个在线作品集,让你的摄影、设计、代码作品闪闪发光。
家庭媒体中心,电影、音乐尽情享: 喜欢看电影、听音乐?把你的海量影音资源整理好,装到服务器上,然后用Plex、Jellyfin这样的软件来管理。你可以在任何设备上(电视、手机、平板)流畅地播放,而且体验远超那些在线流媒体服务。你甚至可以把你的CD ripping下来,把它们变成高品质的数字音乐库,随时享受。这就像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Netflix或者Spotify,而且内容都是你说了算。

2. 深度学习与实验的“沙盒”,释放你的技术潜力

搭建自己的机器学习平台: 如果你对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感兴趣,拥有一台服务器简直是如虎添翼。你可以安装TensorFlow、PyTorch等框架,训练自己的模型,进行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实验。不用担心公共云资源的费用和限制,你可以尽情地“烧”显卡(如果你的服务器配置足够),去探索那些前沿的技术。这就像拥有一个为你量身定制的AI实验室。
容器化应用部署,体验现代开发流程: Docker、Kubernetes这些词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自己搭建一台服务器,就是学习和实践它们最好的机会。你可以把各种应用打包成Docker容器,然后在服务器上轻松部署和管理。这不仅能让你熟悉现代的DevOps流程,还能让你在学习新软件、新服务时,拥有一个干净、隔离的环境,随时可以回滚或删除,不用担心弄乱你的主系统。
私有代码仓库,协同开发的神器: 对于开发者来说,拥有一个GitLab、Gitea这样的私有代码仓库至关重要。你可以将你的项目代码安全地存放在自己的服务器上,进行版本控制,甚至可以邀请你的朋友或团队成员进行协同开发。这比使用GitHub、GitLab等公共服务更能保证代码的私密性,而且你可以完全掌握服务器的资源。

3. 游戏服务器与网络服务的“指挥官”,连接你的圈子

自建游戏服务器,和朋友一起嗨: 喜欢玩Minecraft、Rust、ARK等沙盒类游戏?自己搭一个游戏服务器,邀请你的朋友们一起玩,这体验是完全不同的。你可以自由设置游戏规则,管理服务器,不受任何第三方平台的限制。想象一下,在一个你说了算的服务器里,和你的伙伴们一起建造、探险,这才是真正的乐趣。
搭建VPN服务器,安全上网无边界: 担心公共WiFi的安全?或者想访问一些地域限制的内容?搭建一个自己的VPN服务器,你可以随时随地安全地连接到家里的网络,就好像你在家一样。这不仅能保护你的隐私,还能让你绕开一些网络限制,享受更自由的网络体验。
网络服务实验场,探索各种可能性: 你可以尝试搭建一个数据监控系统,收集家里设备的网络流量;你可以运行一个Pihole,屏蔽广告,让你的家庭网络更干净;你甚至可以尝试搭建一个聊天服务器,建立你自己的私密社交圈。服务器的可能性是无穷的,只要你敢想,就能去尝试。

但请记住,这并不是一条轻松的路。

拥有一台自己的服务器,意味着你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硬件的维护与升级: 服务器是物理存在的,它需要电力、散热,可能会发生硬件故障。你需要了解基本的硬件知识,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系统的配置与管理: 你需要学习Linux、Windows Server等操作系统,了解网络配置、防火墙设置、用户权限管理等。这需要耐心和持续的学习。
安全防护: 你的服务器暴露在互联网上,就需要做好安全防护。你需要了解如何防范黑客攻击、恶意软件,如何定期更新系统和软件,如何备份数据。
网络带宽的压力: 如果你想对外提供服务,就需要考虑你的家庭宽带的上传速度是否足够。

但正是这些挑战,才让拥有服务器变得如此“酷”。它让你从一个被动的服务使用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创造者和管理者。你不再受制于别人的平台,你可以自由地探索、实验,并且将你的数字生活,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一种成就感,一种掌控感,也是一种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所以,如果你对技术充满热情,对自由和掌控有追求,那么,拥有一台自己的服务器,绝对是值得去探索的一条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麻烦大家不要再赞这个了,,,架构已经更新了。换了不少设备。晚点我重新写一篇。回头大家帮我赞另一篇好么?

  听了很多朋友的建议,家里的网络环境已经更新了,修改一下吧。更新了拓扑图,测速截图等。之前的就不留了。

  这个问题我要答~其实光有一台服务器是远远不够的,你几乎做不了什么。我在2015年的时候入手了一台HP DL180G6的二手服务器放在家里,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好吧先晒一晒我现在家里面的弱电拓扑:

  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 ,绝大多数小型企业的拓朴可能都不如我家里这么复杂。给大家一个个讲一下吧。

先讲今天的主角:服务器

  服务器是淘宝上买的二手,到手的时候,我要了两颗E5645,2.4G6核12线程。配了16G内存,后来慢慢增加到64G。之前没这么多硬盘,就装了一片320G的台式机硬盘,一片3TB的监控硬盘。诺,就是这两位:

  在8个月后,台式机硬盘暴露了它的本质——它就是个台式机硬盘。那片3TB的硬盘我还是考虑了它需要7x24小时运行,故意买了监控盘。没想到8个月后,开始大量出现坏道(不过我承认主要原因是我日常IO太大了)。不过因为在保内,厂商走RMA给我换了一片,这也是为什么你们看到它没拆封的原因。

  经历了惨痛的数据丢失之后,一生气,直接淘宝上买了一批二手的(NL)SAS硬盘 ,再配了两片SSD。现在服务器上是这样的配置:

  从此进入省心时代,再也没出现过任何问题。


  服务器拿到手,当然下一步是装软件,这里赞一个所有服务器上都有的功能——远程管理。你可以不用键盘鼠标显示器,像本地那样管理服务器。

  图中是我安装好的ESXi。不过配好管理地址后,基本上这个也就用不到了,只是在安装系统的过程中非常有用。装好后安装一个vCenter。因为只有有了vCenter才能用到ESXi的一些高级功能,比如SSD Read Cache,比如Distributed Switch等等。依次添加被管主机(只有一台,笑),添加虚拟网络,虚拟存储。一切弄完后,差不多是这样:



  装完这些东西,下一步就是把域控制器装上,我这里装了两个,一个主一个备。然后就是一些最基本的工作了,做双活,做DNS,做OU,做组策略。我们家的组策略里面,Windows是强制更新的,哼。

  什么软件授权哪来的?哦,因为我是VCP,所以VMware就不愁了。至于Windows的授权,嗯你们可以找老柴,轮子哥...哈哈。对了晒一下我的VCP。


  做完主备域控,进入下一个业务系统——家庭NAS。家庭NAS我也是开了个虚机,考虑来考虑去,我选用了一个不怎么常用来做为生产用的系统——Ubuntu Server。

  呀,好多补丁没打,丢人了。给了4个vCPU,给了16G内存,然后给了四个虚拟硬盘,当然,8T那个就是4片3TB组的RAID5,500G那个是15000转的RAID5,我下载BT的时候,用来承载IO吞吐的。

  当然,Samba服务,那是少不了的。我还加到了域,使用集成Windows身份验证登录。再配合组策略,家里的电脑在登录时都会自动映射两个网络磁盘,在Windows下看它长这样的:

  在手机上看它长这样的(截了一半儿):

  那么,顺水推舟地,这主下载机当然就是它承担了,我给装上了Transmission,然后远程管理: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其实我硬盘里的电影有5TB那么多,正常每部电影大小都是这个水平:


  家里面存储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解决在外面办公的问题。我的方案是装了个Windows 10的虚机。就是个很普通的Windows 10,把所有的办公环境都配置好。非常基本的Windows 10。然后把3389端口映射出去。这个就不细说了。实现的效果是在任何一个有互联网的地方,都可以马上回到我自己熟悉的环境。手机上也可以,手机上它长这样的:

  连接上服务器后就是个电脑了,我下面这张图是从手机上截的:

  这个主要解决有时候手边没有电脑,又急着要处理点什么东西的情况。嗯挺好用哒~


  下一个业务系统的全称就不方便说了,反正图标是个小飞机你们懂的。我这个业务系统在家里的121网段,家里的121网段是策略路由去HK的。


  最后一个业务是一台Paloalto 的VM-50型号,我用来分析家里的网络使用情况。Paloalto做为全球排名第一的防火墙,还是非常不错的。我目前使用旁路的模式来监听家里的互联网流量。业务挺简单:

  效果是这样的:

  可以看到有个网站在尝试使用Flash漏洞来攻击我;还有这样的:

  各种钓鱼网站,病毒网站,等等等等;还能看到家里的流量分布情况:

  家里的网络到全球各地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到到国内的流量是最多的,美国第二:


  能看到各种流量在各时段的分布情况:

  至于我的许可是哪来的,咳咳:



  主角讲完了,讲讲其它的配...不不不,也是主角。下面是交换机,它可是在整个网络中的核心位置。不过从头到尾这家伙也就干两件事:划VLAN,提供DHCP。

  DHCP里面有一个121网段,它的DNS是不一样的,自己理解。124网段是访客网段,设置目的是通过微信验证上网,只能上网不能访问家里的服务器里的任何服务,无线也不加密。功能已经实现了,暂时没开放。122是家里的无线网段,123是家里的有线与服务器网段。



  光有交换机不行,还得有路由器。我用的是Mikrotik(也就是ROS)的RB750G(现在已经放在虚拟机里面,做成了Cloud Hosted Routing),不过目前正准备把它淘汰掉它的NAT性能只有230M左右,在6年前我买它的时候还行,现在我家里的网络下行500M,上行50M,双线的情况下,已经顶不住了。(这个任务已经完成了)不过ROS的功能那是相当强大,看看我的注释就是了:

  并且,我还在上面开了PPTP IPsec和SSTP VPN的服务端,用于我从外面随时接入家中的网络。

  这个很方便哒,我随时要拷贝家里的文件,直接远程拔入就可以了。想FQ也可以拨回来。至于怎么接入?动态DNS当然是少不了的啦:

  可惜老了,性能达不到我的要求。已经在选型了,准备下个月换掉(现在已经听了知友的意见,用了虚拟机版本的了,性能大约下图所示)。



  下一个设备是我们亲爱的无线AP,我这边选用的是Huawei的AP6010DN。

  就不具体描述了,就是用来接入无线设备。



  剩下的就是家里的电脑啊 ,客厅PC啊之类的设备。这些客厅PC啊什么之类的,硬盘就是一个标准的64G或者120G的SSD,跑个系统就够了。主要的东西都是存在NAS上的。客厅PC额外花钱买了一张700块钱左右的声卡,配了套5.1的音箱(便宜货,我对这个要求不高,木头耳朵,听个响)。回到问题,我用这一套东西。实现了下列功能:

  1. 家里所有设备的统一管理,统一身份认证。
  2. 家里网络的划分:有线网,无线网,访客网,科学网。
  3. 家里的云存储,因为我Internet上行带宽够高,在外面可以随时随地调取家里的文件。在家里就不用说了,有一次在客厅里看电影,主硬盘都闲得停机了。
  4. 随时随地连接家里的科学网。
  5. 分析家里的网络流量,用于学习我的专业知识。
  6. 家里的VPN监听,随时可以从外面接到家里的网络中来。
  7. 7*24的PT下载与大容量的存储。

  最后,为我亲爱的战友们来一些美美哒的照片(多增加两张最近用的投影机的照片吧):

  为什么我辣木喜欢玩这些东西呢,毕竟我是一只CISSP狗吖:


  以上是原答案,昨天发完贴后,发现挺多人都挺赞同我的。今天早上突然吃多了撑到想把它拆开清洁一下。于是就拆了。

  里面那个小电池盒是我给阵列卡缓存供电用的。原装电池坏了,我就自己用电池盒焊了一组。照常用挺好哒~

  关于风扇噪音的问题,我把风扇的PWM线从原来的位置拆了下来,统一并联在一起,用一个额外的PWM发生器(淘宝买的,好用)进行控制。热就热一点,没那么容易死机。实际上我这三年就没死过机。图上紫色那根线就是PWM信号。

  服务器内所有硬盘的全家福:

  有人问起电费,查了一下我3月份一个月全家用电是330度不含汽车充电。最近空调用得比较猛~

user avatar

前阵子想买个服务器。

要求不高,2核CPU,8G内存,1TB硬盘就够了。

根据IDC的报告,中国公有云IaaS厂商占比,最厉害的是阿里云。


那去阿里云整一个服务器?


emmmm,六千多一年,好贵啊。

回头看了下某东的实体机器。

刚好有台机器,能满足需求,关键是,比阿里云便宜……

自己的物理机,爱咋折腾咋折腾。

买!


第二天机器就到了。

因为自己用的是Macbook Pro。

所以对服务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一个SSH界面。

所以装了个Ubuntu 18.04系统。

好,机器到手,开整。

有了服务器,搞个云盘服务吧。

现在的公有云盘市场,付费了才是爸爸,不付费就只能被限速下载。

挺难受的,还是自己搞一个ownCloud吧,这玩意儿还支持离线下载。

docker run -p 8081:80 -d imdjh/owncloud-with-ocdownloader

自己有时间的时候,会去写一些简单的爬虫。拿到数据怎么分析呢?

用MetaBase,上Docker呀:

docker run -d -p 3000:3000 --name metabase metabase/metabase

如下是我在爬取阿里拍卖全国住宅用地拍卖信息,随便写句SQL拖出来的表画的图:

家里电视天天玩PS4也挺无聊的,所以就有了想把服务器搞成多媒体中心的念头。

查了下电视支持dlna协议。

所以装了个minidlna:

sudo apt-get install minidlna

这样从电视上就能看到电视的目录了,下几部4K电影,爽歪歪。

一直想买一个Time Capsule路由器做Time Machine备份,只可惜苹果把路由器团队都解散了。

其实服务器也可以做备份,只需要让服务器支持AFP协议就好了。

sudo apt-get install netatalk avahi-daemon

简单改一下配置文件:

sudo vim /etc/netatalk/AppleVolumes.default

改成:

       :DEFAULT: options:upriv,usedots /home/exampleuser/tm "TimeMachine" options:tm exampleuser     

重启一下服务,在Macbook上简单配置一下,就能在时间机器上看到对应的磁盘。

以前还是实习狗的时候,公司不让使用在线的云笔记软件,所以当时还自建过一个云笔记系统,现在也可以部署在自建的服务器上,笔记系统的名字是Leanote,有WEB端/Mac/Windows/iOS/Android端,在Github上有详细的部署教程:

基本来讲,有什么需要的开源服务,在DockerHub上都有镜像,即拖即用,非常方便。

譬如什么时候有了托管代码的想法,直接拖个Gitlab的镜像下来跑即可。

对于我来讲,有一台存储容量更大的,7*24小时Ready的私人服务器,真的非常方便。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参考资料:

user avatar

有一台服务器可以做啥呢,既然花了钱,既然它是24小时运转、既然有公网ip,那我们可不能白白浪费这些资源!能用服务器做的事也有很多,比如下面这些~(附教程!)

一、搭建博客

说起博客,可能好多人都已经不知道是啥了,毕竟如今的网络,以微博微信抖音为主,很多人都已经忘了博客了。有写博客的也都变成了现在写公众号的。但是,传统博客有传统博客的好处,比如说不限言论啦~(此处略去一个字符串的文字~)界面可以随自己喜好自定义啦等等等等。比如这样~

搭建教程blog.csdn.net/hawkuu/ar

二、搭建一个私有云

受够了龟速的百度云,试试私有云盘吧!

小编推荐的可道云系统,安装简单,功能强大,而且免费!再也不用忍受龟速的百度云,上传下载的速度完全取决于你的服务器,电脑手机都能访问,大多数文件都能在线编辑,支持查看压缩包,可以给小伙伴开账号。企业版收费,个人版是免费的,虽然有些限制,但是已经足够用了!

搭建教程: kodcloud.com/news/show-

三、搭建我的世界服务器

我的世界都玩过,大家也都尝试过用手机或者电脑搭建服务器(游戏内创建~),占用资源不说,万一断电就很尴尬了。如果你想和小伙伴一起畅快的玩自己的服务器,而你恰好又有一台服务器,那么你可以尝试着用服务器来搭建一个“我的世界服务器”。这样就可以不用担心断电的问题了,好几个月了本地的资源占用~

搭建教程ruooo.com/vps/801.html

四、跑python爬虫

爬虫都能做什么呢?比如爬小姐姐照片啦,爬房子历史成交价格啦,爬各种有用的,没有用的信息。据说有一个兄弟,写了一个爬虫,帮女神爬招聘网站的信息,最后成功的追到了女神~

这故事真的很励志了~

教程: blog.csdn.net/u01272253

另外附链接:利用爬虫技术能做到哪些很酷很有趣很有用的事情?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2762

五、部署gitlab

Git是版本控制系统,Github是在线的基于Git的代码托管服务。

GitHub是2008年由Ruby on Rails编写而成。GitHub同时提供付费账户和免费账户。这两种账户都可以创建公开的代码仓库,只有付费账户可以创建私有的代码仓库。

Gitlab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在服务器上搭建个人的gitlab

教程: cnblogs.com/restran/p/4

其实服务器能做的事不止这些,光说搭建网站,网上就有很多非常多的非常有趣的源码,可以用来做各种有趣的事。除去这些,如果是你的服务器在家里,你还可以用它来做家庭媒体中心,或者智能家居网关。但是,我觉得服务器最牛皮的功能应该是,它可以7X24小时的挂QQ升级,嘿嘿~


我的其他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自从2年前为了科学上网买了第一台服务器开始,剁手就停不下来了。

现在遇到各种需求第一时间想的都是能不能自建。


1. 搭了个自己的博客:


2. 网站中要用到大量图片,于是有了自己的图库:


3. 一些方便的工具,比如这个藏宝阁账号查询:


4. 还有旅行前必备的这个连锁酒店查询:



5. 躺在酒店里想看个电影,于是又有了 Emby:


6. 还有这个 Plex:



7. 旅行结束自然会想要记录一下:



8. 开发这些需要看文档,迫于网速,自己部署一份墙内的:



9. 这么多代码怎么管理?github私有仓库收费,于是自建gitlab:

(划掉,github私有仓库已经免费了)



10. 这么多服务,有哪个挂了怎么办,uptimeRobot监控:



11. 服务器撑得住吗? NetData实时监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