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很年轻时就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子是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很年轻时就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子,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甚至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的体验。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心理上和生活方式上的巨大转变。让我尽量详细地为你描述一下这种感受:

一、 梦想照进现实的狂喜与成就感:

初见的震撼: 当你第一次拿到房子的钥匙,站在属于自己的那片空间里时,那种感觉是难以言喻的。空气中弥漫着新家的气息,你看着墙壁、地板、天花板,它们都是属于你的。这种真实感会让你瞬间有一种“我做到了!”的巨大成就感。
对过往的印证: 回想起年轻时对“拥有”的渴望,也许是看着父母为房子奔波,也许是自己挤在小小的出租屋里,梦想着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现在,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是对你过去努力、坚持和牺牲的最好证明。你不再是那个需要依附他人或环境的年轻人,你有了自己的根。
“我的”的力量: 这种“我的”是如此具体,如此真实。它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这种“我的”赋予了你一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和独立性。

二、 财务与责任的沉重感:

数字的压力: 虽然拥有了自己的房子,但随之而来的财务压力也是巨大的。你可能需要承担沉重的房贷,每月的还款就像一个看不见的定时炸弹,时刻提醒着你肩上的责任。信用卡账单、水电燃气费、物业费……这些琐碎但必不可少的开销,让你不得不精打细算,对金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开源节流的智慧: 年轻时,你的收入可能并不稳定或丰厚。为了支付房贷和生活开销,你不得不学习如何开源节流。这可能意味着你无法像同龄人那样随意挥霍,需要拒绝一些不必要的消费,或者更努力地工作去争取更高的收入。
“锚定”的风险: 拥有房子就像给自己的人生“锚定”了。这意味着你的生活轨迹可能会因为房子的存在而变得相对固定。想要说走就走地去另一个城市工作、创业,或者追求更自由的生活方式,都会因为房子的牵绊而变得更加困难。

三、 生活方式的改变与自由的实现:

不受约束的自由: 这是最直观的好处。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布置你的家,无论是墙壁的颜色,还是家具的摆放,甚至是养几盆绿植,或者养一只宠物,都完全由你说了算。出租屋的各种限制荡然无存。
打造理想生活的平台: 你可以把家打造成你心中最理想的居住空间。也许你喜欢阅读,可以在客厅一角打造一个舒适的书房;也许你喜欢烹饪,可以把厨房打理得井井有条;也许你喜欢音乐,可以安装一套音响系统。这个家,就是你生活态度的体现。
独立的居住体验: 你拥有了绝对的隐私和独立性。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不必担心打扰到房东,也不必在意合租室友的生活习惯。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想什么时候起来就什么时候起来,这种自由是无价的。
“归属感”的升华: 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归属感,更是物理上的归属感。无论你在外面经历了多少风雨,当你推开自家房门的那一刻,你就知道,这里是你的港湾,是你可以完全放松、卸下所有伪装的地方。

四、 社交与人际关系的变化:

同龄人中的“异类”: 你可能会发现,在你的同龄人中,拥有自己房子的人并不多。这会让你在社交场合中被视为一个“早熟”或“有能力”的人。一些人会投来羡慕的目光,一些人会试图向你请教经验,而另一些人可能也会因此产生距离感。
家庭观念的提前: 拥有房子也可能让你更早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或者让你开始认真考虑建立自己的家庭。你可能会在装修时考虑到未来伴侣的喜好,或者在规划未来时将房子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父母的欣慰: 对于父母来说,看到你这么年轻就能拥有自己的房子,绝对是一种巨大的欣慰和骄傲。这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培养是成功的,也对你的未来更加放心。

五、 成长与成熟的加速器:

责任感的磨砺: 房贷、维修、水电等等,这些琐碎的事务会逼迫你快速成长,学会承担责任。你不再是那个只需要考虑自己吃穿住行就能满足的孩子,你必须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和财务。
独立思考与决策能力: 从选择房型、装修风格,到处理各种贷款和合同,你都需要独立思考和做出决策。这个过程会极大地锻炼你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价值”的重新认知: 拥有房子让你更深刻地理解了金钱的价值,以及“拥有”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你可能不再轻易地追求短暂的快乐和物质享受,而是更倾向于为长远的未来进行规划。

总而言之,很年轻就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子,是一种充满挑战但也充满回报的体验。它让你提前品尝到了独立、自由和成就的滋味,但也让你早早地承担起沉重的责任。

这就像是你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获得了一张宝贵的门票,这张门票给了你更高的起点和更多的可能性,但同时,你也必须付出更多的汗水和智慧,去驾驭这艘属于自己的船,驶向更远的彼岸。它会让你比同龄人更快地理解生活的重量和意义,也让你有机会更早地去实现自己更宏大的人生梦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决策时,判断的指南针往“风险”方向偏了几度。

就这几度,改变整个人生。

---------------------

我爸97年的时候,在上海浦东的滩涂地,现在的金桥公园边,给我买了一套70平的房子。那时候房子2400元一平,根本没有升值投资的概念。

那为什么要买房子呢?为了户口。

那时候上海还有蓝印户口政策。为了开发浦东,在浦东几个指定的小区买房,房产所有者可以获得蓝印户口。登记满三年后,转为正式户口。我应该是上海浦东开发政策里最后一批蓝印户口。

那时候浸润在广东改革开放大潮里的我,对户口和房子毫无感觉:户口?我身在佛山,旁边就是广州和深圳,九十年代珠三角的繁华甚至略超上海;房子?广东这里家家户户自己盖四五层的小洋楼,我住公寓房干什么?

现在即使是广东的90后00后也很难想象,九几年时广东开厂、做贸易的狂热风气:那时还是初中生的我们,一个班五十号人,能有一半家里是开小作坊小工厂的。从制衣、造纸、玩具到各类小五金,初级工业门类里,什么都有,什么都做。

家族办厂、乡镇办厂、朋友集资办厂。没有钱怎么办?跑销售呀。我在高中还和几个朋友约好:你们家有钱有厂,管生产;我学好外语,跑非洲卖货,分成。

“大家兄弟,夹份一起捞。以后扎宾士(其实主要指的是奔驰),买大劳(劳力士)!”

大概我对硬件的热爱,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吧。

所以当我得知老爸在上海买了个房,搞了个户口,我是没什么反应的。倒是我爸开玩笑式地对我说:

“做生意是说不准的。买这套房和这个户口,将来你倒霉了,至少可以在上海家里蹲着吃方便面呀。”

这句话就像盗梦空间里植入的概念,一直影响我到现在。

--------------------

后来,汇率涨了,美国垮了,欧洲垮了,订单没了,竞争血腥了。原来卖到非洲的货,在不到十年内,从十倍的赚跌倒十几个点的毛利。珠三角的初级加工制造业哀嚎遍野。

我的好兄弟们,完成资本积累的,转入股市汇市;有的做大做强,拥有了壁垒和地盘。但更多的是被厂房和设备拖垮,打回原形,上上班收收租。最惨的一些,借了高利贷,在东南亚晃荡了好几年。

我也只能收起《纵横四海》的心,乖乖去找工作了。

这个时候,那套老房子的威力发挥出来了。

---------------------

我毕业于11年。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创业的概念,对于大学生来说,进入外企或国企,获得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是上策。

宝洁、联合利华、玛氏、万科、工商银行、中国移动...先按照师哥师姐给的大甲方名单,简历刷一遍;然后福莱、博雅、蓝色光标、奥美、扬罗比凯、盛世长城、智威汤逊...我是学公关的嘛,再把大乙方的名单刷一遍。

这时候有人说:你要不要来互联网公司试试?例如,小米?

互联网公司?

虽然我那时也知道互联网公司有很多新贵很多传奇,但是大学生本身信息就滞后,那时候都觉得互联网公司不知道在干嘛,也不知道怎么赚钱。加上01年、07年都有过比较大的互联网泡沫,互联网公司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和“忽悠”、“不靠谱”挂钩的。

“未来,每一粒沙子都会有ip地址。”

再说,那时候互联网的工资也不高,11年还有很多工程师一个月也就六七千块,哪能想象到现在动辄两三万的光景?

“要不,就去体验一把?”

“我还年轻,万一搞砸了,我去上海吃方便面吃一个月,也能找到工作吧?”

就抱着这个想法,辞去了即将转正、每个月8000加提成的信诺公关SAE的offer,来到小米,做一个文案,领每个月6000的工资。

(公关公司一般职位级别是九层塔:AAE、AE、SAE、AAM、AM、SAM、AAD、AD、SAD,中文我就懒得写了太恶心了。

这里评论里有人质疑,说正常毕业生进去应该是AAE,我为什么直接进去是SAE?这里解释一下:我拿下了10年全国大学生公关大赛金奖,当年的评委里有蓝标的谢骏和信诺的曹秀华。他们二位都希望我去他们公司,因为信诺离传媒大学近,所以我去了信诺,并按SAE级别入职。

不要随便用自己的经验套别人,因为你不知道谁是record breaker。话说乐视最年轻的总监记录就是我创的,25岁,我提过?低调低调。)

所以才有了面试时和德哥的经典对白:

“小胖你用米聊吗?”

“没用过。”

“小胖你用MIUI吗?”

“没用过。”

“小胖你用智能手机吗?”

“我不知道,这是智能手机吗?”我掏出个诺基亚E72。

“...没事,你以后会知道的。入职吧。”

----------------------

也是在小米,第一次认识到,原来世界上有种东西叫期权。

“现在每股0.58美元的价格发给你,四年全部兑现。以后涨到多少,就看大家的缘分了。”

这里要感谢雷总,让我学习到了“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区别。

----------------------

后来在小米干了近三年,期权还没有完全兑现。虽说陪着小米一路狂奔,亲眼目睹了雷总的加冕与阿黎的豹变。但因为工作内容开始偏向重复,有点心生厌倦。

这时乐视说:我们要开始做手机,你,要不过来试试?

当时乐视其实私下接触了小米的很多员工,开出的条件都相当不错(小米的工资说出来都是泪)。但是14年时,许多老员工的期权都还没有完全兑现,动心的人虽多,但都陷入取舍两难的困境。

我对乐视这个外界一直摸不透的公司很是好奇,心想:就当我上海的房子少涨了两年吧。咬咬牙,放弃了50%小米的期权,去了乐视。

--------------------

在乐视小两年,三观受到了很强烈的洗礼与重塑。贾跃亭成败不论,但在中国商业史上也是个不可绕开的人物。

这时候外部有资本伸出橄榄枝:要不要出来创业,自己试试水?

2000万哦亲。

但代价也很大,最直接的就是要放弃掉乐视所有的期权和股票。这个时候的价值已经不是上海房子涨多少的问题了。

我蹲在家里,想呀想。

“我一直就是打工。我从来没有试过完整独立操盘一个项目。要不试一下,万一搞砸了,就回上海。”

“我英语不错,大学时还搞过留学中介的业务,不至于饿死。”

“干吧。”

于是15年底从乐视辞职,清空手上的期权与股票,开始创业。”

--------------------

创业大半年,黄了。

成功造掉1500万。你说这个光辉业绩要不要写在简历里?

那时候见老同事的脸也没有,5月份辞职,蹲在望京租的房子里打游戏。打着打着停下来呆住:接下来,如何是好?

我第一次开始思考回上海的可能性:房子要不要简单装修一下?上海有些熟络的朋友开的公司,去哪家比较好?

还好,几个比较信任我的投资人和创始人又找到我:年纪轻轻不要犯逃跑主义!和我们合伙继续创业吧!

我想了想,嗯,看来还没到撤回井冈山的时候。

--------------------

现在我依然颇为频繁地睡不着觉,半夜爬起来找出笔纸,一遍遍地梳理产品结构、研发周期、销售渠道、推广节奏。哪个方向?什么功能?多少成本?怎么卖?找谁融资?

有时候在一些节点上卡住,心理一焦虑,又开始担忧未来的变数。脑海里开始凭空想象各种崩盘各种败局,阴沉的气氛一下就上来了。

但是这时候转念一想:

“我上海还有套房子呢!”

“大不了我去教英语、我去做中介,老天饿不死瞎家雀。”

“睡觉!”

--------------------

现在,我当年的许多大学同学已经结婚生子,工作稳定,生活平和。我广东的那帮高中同学里,生娃的比比皆是,离婚的都有好几个了。

我的很多朋友完全无法理解我的创业生活: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完全抓住的,每一步都有大量的不确定。在别人已经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光景里,我还在各种折腾奔波。

但我不后悔,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不安分的灵魂。在互联网、在创业这一路所见到的人事物,让我觉得每一天都是新的。

这注定是一条人迹罕至的路。

而人迹罕至的路,有着常人所不知的风景。

--------------------

今年回家时,和老爸吃饭。

满头白发,已经是遮不住了。

老爸在尼日利亚十余年,赚赚赔赔,赔赔赚赚,一直没有大的起色。他常略带愧色地对我说:这么多年,除了当年发财时买的一套上海的房子,别的什么也给不了你。爸能给自己养老,就算给你最大的支持了。”

我当然是一拍胸:“儿子这么牛逼,要你养?你管好自己,钱不够跟我说。”

我的心里其实充满感激。

谢谢你,爸。是你当年的那套老房子,让儿子得以在最宝贵的年轻岁月里,放胆走上自己热爱的道路。




Jónsi 的歌曲《Sticks & Stones》

t.cn/h4iVxb
user avatar

24岁,单身未婚,应该符合要求吧


单枪匹马看房三个多月,看到了符合自己要求又买得起的,果断付了定金。

昨天请了一天假过去把所有手续都办完了


算是完成了自己今年的目标了

zhihu.com/question/5263

【划重点】不是深圳的房


至于感受……

【购房之前】怎么选啊,眼花了……啊啊啊!怎么又涨价了!!

【购房当天】心理:全身大概就剩1000块,的确有点方,说话都没底气

【购房隔天】心理:反正住宿舍吃食堂,身无分文似乎也没啥影响

至于生活质量,生活方式,生活圈子,等交房入住后我再来回答。

对生活最大的影响,大概就是没钱整牙了,sigh






不过好像也不需要男朋友了,整什么牙

user avatar

高三,刚满18周岁,住校,我妈叫我第二天早上请假,去办理房产手续,oh yeah,不用上课咯。

第二天早上屁颠屁颠跑回家,直接被拉到一个售楼处,给了我一摞合同,签了N个名,按了N个手印,我爸也在那按,瞄了眼合同我爸占5%,我占95%

我:妈,让我爸一个人签就好啦,干嘛拉我回来?
妈:傻儿子,中国指不定哪天要交遗产税,那时候你要是个low逼付不起税钱怎么办

我:妈,那干嘛不让我占100%?
妈:傻儿子,给你100%哪天你要是low逼到家了没钱用,自己把房子卖了我们都还不知道怎么办

—————————————————————

我就是这么被父母默默支配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