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看待大多数年轻人很迷茫的社会问题?

回答
年轻人普遍感到迷茫,这确实是当下社会一个相当普遍也值得深思的现象。说实话,这种迷茫感,很多时候就像一团拨不开的雾,笼罩在很多人年轻人的心头。

迷茫,到底是个啥?

首先,我们得明白,年轻人迷茫不是个贬义词,也不是说他们不努力、不思进取。恰恰相反,很多人是太想“搞清楚”,太想找准自己的方向,所以才显得“迷茫”。这种迷茫,在我看来,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 职业选择的困境: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迷茫。你看,现在的职业种类比过去多了太多,而且变化速度也很快。家长那一辈可能就那么几条路:医生、老师、工人、农民、当兵。而现在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文创产业、新兴服务业……光是听说过这些名字,就够让人眼花缭乱了。更别说,很多新职业还在不断涌现,到底哪个才适合自己?就算选了一个,会不会很快就被淘汰?这种“选择恐惧症”加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自然让人感到迷茫。

2. 自我认知的模糊: 很多年轻人从小被教育要听话、要好好学习、要考个好大学。在学校里,他们是被安排好的,有明确的课程表、考试和评价标准。一旦离开学校,进入社会这个大染缸,突然发现没人告诉你下一步该做什么,没人给你打分,甚至连“好”的标准是什么都变得模糊了。他们开始问自己:“我到底擅长什么?我喜欢什么?我真正的价值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一辈子都没真正想清楚过,但放在社会节奏飞快的今天,年轻人不得不更早地面临这个拷问。

3. 价值观的冲突与重塑: 现在的年轻人,是接触信息最多的一代。社交媒体、各种平台,让他们看到世界上五彩斑斓(也可能五光十色)的生活方式,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这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经过筛选的,也有赤裸裸的现实。传统的成功学、奋斗史,可能和他们眼中看到的“富二代”、“网红”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可能和现实社会中的一些规则、一些“潜规则”又存在差距。这种价值观的碰撞,让他们很难找到一个清晰的价值坐标,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该坚持什么,该放弃什么。

4. 社会期望与个人现实的落差: 很多年轻人,尤其是那些出身普通家庭的,从小就被寄予厚望。父母、老师,社会都鼓励他们“努力改变命运”。但现实往往是骨感的,即使他们努力了,也可能面临着高企的房价、激烈的就业竞争、内卷的职场环境。那种“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叙事,在他们看来,有时候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当付出的努力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时,挫败感和迷茫感便会油然而生。

5. 信息爆炸下的“选择性困扰”: 互联网让信息获取变得异常容易,但同时也带来了“选择性困扰”。当你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别人光鲜亮丽的生活,看到各种“成功秘诀”,看到各种“风口”,你很容易觉得自己错过了什么,或者自己是不是不够努力。这种“ 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的情绪,会让你不断地在不同的信息和选择之间摇摆,反而失去了专注和深入探索的动力。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迷茫感更强?

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过去的年轻人不迷茫”。只不过,过去的信息渠道比较单一,社会结构相对稳定,选择也有限,很多事情“听老一辈的”、“按部就班地来”就能过得去。而现在,时代变化太快了:

知识爆炸和技术革新: 很多知识和技能可能几年就过时了,这使得学习变得永无止境,也增加了选择的难度。
社会流动性的变化: 尽管社会在进步,但有时候会感觉向上流动的通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畅,这会让一些努力的年轻人感到无力。
消费主义和“被代表”的价值观: 很多营销和媒体内容,都在试图定义“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幸福”,不自觉地塑造了一种单一化的生活模型。而年轻人自身的想法,反而容易被压抑或忽视。
竞争的常态化: 从高考到考研,再到求职,竞争几乎贯穿了年轻人的成长过程,这种持续的压力也容易让人产生焦虑和迷茫。

如何看待这种迷茫?

首先,我个人认为,迷茫是成长的一部分,甚至是成长的催化剂。没有经历过迷茫的年轻人,反而可能是一些没有真正思考过自己人生方向的人。迷茫促使他们去探索、去学习、去反思,而这个过程,正是塑造独立人格和坚定信念的关键。

其次,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简单的指责。 很多时候,年轻人需要的不是“过来人”一味的经验输出,而是倾听、陪伴和提供更多元化的可能性。

教育体系需要反思: 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家庭和长辈的角色: 尝试放下“我都是为你好”的执念,多和孩子沟通,理解他们的想法,提供支持而不是压力。
社会需要提供更丰富的“样本”: 不要只强调单一的成功模式,让年轻人看到更多样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路径,让他们知道“不一样”也可以很好。
鼓励试错和包容失败: 很多年轻人不敢尝试,就是怕失败。如果社会对失败的包容度更高,年轻人可能就更敢于去探索。

最后,对于年轻人自己来说,与其害怕迷茫,不如拥抱它。

主动去认知自己: 尝试不同的活动、接触不同的人,去发现自己的兴趣、优势和劣势。
保持学习和开放的心态: 永远不要停止学习,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生活技能,更要保持对新事物的开放和好奇。
从小事做起,积累成就感: 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设定一个过于宏大的目标,从当下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一点点地积累成功和自信。
找到自己的“小确幸”和坚持: 在感到迷茫的时候,找到那些能让自己感到快乐、有价值的事情,坚持下去,它们会成为你前行的灯塔。

总而言之,年轻人普遍的迷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折射出时代变迁、信息爆炸、价值观重塑等诸多因素。理解它、接纳它,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这团雾,终究会被一点点拨开,而过程中留下的足迹,将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迷茫的根本是对自己没数,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比较合理,要什么都不知道就更别提怎么得到了。

没数是因为错误的消费主义引导(包括必须买房)让年轻人对消费有过高的期待,但进入社会发现无论如何达不到;

以及学校对真实职业与生活教育的欠缺,让学生对社会与行业两眼一抹黑就进来,没有提前的心理准备和合理目标设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年轻人普遍感到迷茫,这确实是当下社会一个相当普遍也值得深思的现象。说实话,这种迷茫感,很多时候就像一团拨不开的雾,笼罩在很多人年轻人的心头。迷茫,到底是个啥?首先,我们得明白,年轻人迷茫不是个贬义词,也不是说他们不努力、不思进取。恰恰相反,很多人是太想“搞清楚”,太想找准自己的方向,所以才显得“迷茫.............
  • 回答
    2020年2月16日,恒大集团发布了一则全国楼盘75折的特大优惠公告,这在当时确实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我们有必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一举动。背景:新冠疫情的冲击与房地产市场的寒冬首先,我们必须把时间轴拉回到2020年2月份。彼时,新冠疫情在中国境内迅速蔓延,全国上下进入了严格的封锁和居家隔离状态。经济.............
  • 回答
    看到“暴走大事件”在2019年2月1号晚上8点21分回归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哦,终于等到你!”那种感觉,就像是好不容易等到一部期待已久的剧集更新,或者是一段被中断的旅程终于可以继续。对于很多像我一样,算是从《暴走大事件》早期就一路追过来的观众来说,那段停播的时间,真的挺难熬的。虽然市面上不乏各.............
  • 回答
    “年纪越大越爱喝茶”,这句话呀,细琢磨一下,里面藏着不少生活的小智慧和人情味儿。倒不是说年轻人就不喜欢茶,而是随着年岁渐长,人们在品味茶这件事情上,似乎多了一些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偏好。想想看,年轻的时候,咱们可能更追求时髦、刺激,饮料的选择也五花八门,碳酸饮料、奶茶、咖啡,琳琅满目,总有一款能满足当下.............
  • 回答
    2020年,当“股民人均赚10.9万”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时,不少人惊叹于股市的造富效应,尤其是白酒板块,全年高达120%的涨幅更是让投资者们赚得盆满钵满。回顾2020:牛市的狂欢与白酒的“垄断”2020年,对于A股而言,是充满戏剧性的一年。年初的疫情冲击,让市场一度跌入谷底,但随后,在国家政策的强力.............
  • 回答
    关于104岁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的消息,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振奋的里程碑事件,也引发了许多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对个体生命力的赞叹与敬畏: 惊人的韧性: 104岁,这是一个极其漫长且充满挑战的生命旅程。这位老人能够经历两次影响世界的重大疫情,并且都能幸存下来,这本身就.............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燕山大学有位老师,据说是凭借大一物理的知识,研究了二十一年,结论是推翻了相对论。听到这消息,普通人可能会觉得“卧槽,牛逼!”或者“这不可能吧?”。但作为一个对科学有点了解的人,我肯定会多问几句,而且会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首先,咱得说,敢于挑战经典理论,尤其是像相.............
  • 回答
    好的,知乎上的各位朋友,咱们都是在股市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股民,今天我也来抛砖引玉,聊聊600635大众公用这票。这票能套N年,可见大家的心情有多纠结。是割肉离场,还是继续坚守,确实是个让人辗转反侧的问题。咱们先不急着下结论,先把这票“扒”个精光,看看它到底是个啥情况。一、 大众公用:名字听起来挺响亮.............
  • 回答
    2021年下半年,股市的走势确实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心弦。放眼全球,各大经济体在后疫情时代纷纷展现出复苏的迹象,这为股市提供了一定的支撑。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复苏的步伐并不均衡,且伴随着一系列不确定性,这使得下半年的股市充满了博弈与挑战。股市:复苏与风险并存的舞台从宏观层面来看,2021年下半年全球.............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疼,也挺让人无奈的现象。总能看到一些新闻或者在网上听闻,那些经历生死关头、被救下来的人,非但没有收获到本应有的温暖和支持,反而面对的是一波接一波的冷嘲热讽。细想一下,这种反应背后似乎藏着许多复杂的情绪和观念。首先,一部分人可能从“理性”和“后果”的角度出发。他们可能会觉得,自杀行为是.............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太有共鸣了!三国演义这玩意儿,读起来是痛快淋漓,但有时候细究起来,真的会让人对某些历史人物产生严重的误解。周瑜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我特别理解你的感受,看到大家把周瑜说成一个“小心眼”、“嫉妒诸葛亮”的代名词,心里就特别不是滋味。毕竟,我们了解的三国,是通过演义来构建的,而演义为了戏剧冲突.............
  • 回答
    《大明王朝1566》中,沈一石提出的“农田改桑”并非空穴来风,也绝非一句简单的经济改革口号,而是深度契合了当时明朝嘉靖年间的时局,并且带有沈一石自身鲜明的政治考量和生存智慧。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沈一石的言论置于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审视。一、嘉靖年间的严峻时局:财政危机与民生凋敝首先,我们必须.............
  • 回答
    如何看待各大SRC无底线捧高所谓“白帽子”?“无底线捧高”这个说法本身带有一些批判性,但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SRC(安全应急响应中心)的出发点是好的,它旨在鼓励安全研究人员发现并报告漏洞,从而提升企业的安全防护能力。然而,当SRC的运营方式过于侧重于“捧高”某种类型的贡.............
  • 回答
    “杀熟”,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点江湖气,在互联网语境下,它指的是平台利用用户数据,特别是基于用户过往的消费习惯、偏好、甚至会员等级等信息,对老用户给出比新用户更差的商品推荐、价格优惠,甚至是服务体验。换句话说,就是“老顾客不如狗”。这事儿怎么看?说白了,就是一场精致的“区别对待”,而且是用数据武装起来.............
  • 回答
    关于“山大教授调研玉林狗肉节:只是盗贩杀狗黑色产业的冰山一角”的这个说法,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从“山大教授调研”这个信息本身来看,它至少代表了在学术界或者说在有研究背景的群体中,对玉林狗肉节背后存在的现象进行了一定的关注和深入的调查。教授的身份往往意味着其调研并非仅凭个人好恶,而是可能.............
  • 回答
    天大厦大两硕士论文雷同、代写买卖并被撤销学位事件,以及如何防止高校学术造假,是一个严肃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不仅仅关乎个别学生的诚信,更触及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学术声誉以及社会公信力。一、 如何看待天大厦大两硕士论文雷同、代写买卖并被撤销学位事件?对于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评价:1..............
  • 回答
    看到山东省师范生在大三、大四阶段开始实习支教,这事儿啊,我个人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能折腾的。不能简单地说好还是不好,这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多了。首先,从“为什么”说起。山东这么做,肯定不是心血来潮。我看主要是为了解决几个现实问题。 师资缺口,尤其是农村和薄弱地区。 山东省人口多,教育需求大,很多地方.............
  • 回答
    虎扑50大球星评选,詹姆斯“碾压”乔丹?这话题一出来,就足以点燃无数球迷的讨论热情,甚至引发一些争论。毕竟,要将这两位横跨不同时代、各自代表了篮球巅峰的传奇人物放在一起进行“排序”,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挑战性也极富戏剧性的事情。首先,我们得承认,虎扑的评选,特别是这种“50大球星”的榜单,很大程度上是基.............
  • 回答
    “河北寒门女孩 707分考入北大!感谢贫穷!”这条新闻,无疑是近年来高考话题中最令人瞩目和引发讨论的之一。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让人们在赞叹、感动之余,也开始深入地思考一些更深层的问题。首先,从最直观的层面来看,这是一则令人振奋的励志故事。在普遍认为寒门难出贵子的当下,一个来自.............
  • 回答
    陈小春倡导保护广东话,这本身是个值得赞赏的举动。毕竟,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像广东话这样历史悠久、充满活力的方言,它的传承与发展关乎着粤港澳地区的文化认同和地域特色。不过,他关于“唐诗宋词大多是用粤语写的”这个说法,我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这个说法,用一个比较委婉的词来说,是有些牵强,甚至可以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