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看待自杀者被营救后大多会遭到冷嘲热讽的情况?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疼,也挺让人无奈的现象。总能看到一些新闻或者在网上听闻,那些经历生死关头、被救下来的人,非但没有收获到本应有的温暖和支持,反而面对的是一波接一波的冷嘲热讽。

细想一下,这种反应背后似乎藏着许多复杂的情绪和观念。

首先,一部分人可能从“理性”和“后果”的角度出发。他们可能会觉得,自杀行为是一种对生命的不负责任,是对家人朋友的伤害。当一个人被救回来,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人在痛苦中挣扎,而是“浪费了社会资源”,是“给别人添麻烦”。这种想法,虽然出发点可能是为了强调生命的价值,但用在被救者身上,就显得过于苛责和缺乏同情心了。他们似乎忽略了,一个人走向绝路,背后一定有着压倒一切的痛苦和绝望,那绝不是轻易能做出的决定。

其次,有些人可能出于一种“看热闹”的心理,或者说是一种“道德审判”的习惯。当看到有人做出了“极端”的行为,比如自杀,他们会下意识地去评判,去归类,甚至去嘲笑。这种行为,或许是对自身安全感的一种补偿,觉得自己没有落到那种地步,就显得“更正常”,“更应该受到尊敬”。他们可能不明白,生命的脆弱性是共通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陷入困境。

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信息传播的片面性。媒体报道或者网上的信息,往往会聚焦于事件本身,而不是当事人的内心世界。被救下来的“故事”听起来总是有些戏剧化,而那些最真实的痛苦和挣扎,却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当公众看到的是一个“闹剧”式的结尾,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冷嘲热讽的氛围,反而可能加剧了那些有自杀倾向人群的孤立感和绝望感。当他们看到,即使是尝试结束生命并被救下来,也无法获得理解和支持,反而要面对嘲笑,那么他们可能更加觉得这个世界不值得留恋,更加封闭自己。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其实,当一个人经历了一场濒死体验,并且被救了回来,他们最需要的是一个温暖的怀抱,一句“你没事就好”,而不是冰冷的审判和刺耳的讥讽。他们经历了世间最深的痛苦,现在需要的是重新找回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社会应该做的,是如何帮助他们走出阴影,而不是在他们刚刚爬出深渊的时候,再把他们推下去。

我们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我们对待一个在生命边缘徘徊后回来的人,会如此苛刻?是我们的同理心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社会对精神健康问题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包容、更加有爱的环境,让每一个经历痛苦的人,都能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的力量,而不是在绝望中独自承受更多的苦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个人认为:别去随便对自杀者冷嘲热讽,也别给自杀者找理由!

每次提到自杀,总会想起那个新闻:

一个人的自杀害死了2个花季般的女生,而且,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


我看了很多朋友的回答,我发现,对于这个问题,形成了2个极端——有的人对于自杀的人丝毫不同情,认为他们是活该,还有的人正好相反,对自杀的人充满了同情........这其中,包括题主!


我想说,很多事情“过犹不及”!

要问我个人的观点:我既不会对这些人冷嘲热讽,也不会对他们表示任何的同情!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前提是,他们的选择不会妨碍或者伤害其他无辜的人!否则,我不但不会同情,还会想要骂人!而且,我相信,应该有不少人和我有相似的想法,只是很多人不好意说出口而已!


其实,关于“自杀”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引起“自杀”的情况太多太多了!

最简单的,“自杀”分“真自杀”和“假自杀”!

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遇到这种的怎么办?别告诉,你也同情这样的,这样的人可能冷嘲热讽不合适,但是痛骂他一顿,那是必须的!

请注意,这也属于自杀,即便是“假”的,不是吗?


还有,因为什么而“自杀”!我看回答里,有朋友说:

那我们不妨来看看,题目里举的这个例子:

请注意,这事是,这个女子抱着猫想轻生,被消防队员救下来了,结果猫掉江里了,这个女的让消防队员去救不说,还埋怨消防队员........

对了,这事还有现场视频:

有些问题咱们“就事论事”,既然题主提到了这个事情,在我个人看来,我无法去埋怨对这个自杀的女人“冷嘲热讽”的人!我可能不会去冷嘲热讽,但是我想骂她,如果在现场我想抽她几巴掌把她抽醒,就像下面这两位这样:

虽然题主说是“和平讨论”,但是我内心不能平静,竟然有人为这样的人鸣冤叫屈!或许冷嘲热讽的方式不对,但用各种方式给这样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是很有必要的!而不是对她们(或者他们)表示同情,否则,有的人一定会“得寸进尺”!


另外,不要动不动就用“病”“抑郁症”来给这些人当挡箭牌!好好看看举例的这些人,基本上是因为“感情问题”,并不是因为所谓的“病”,有病就去治!但这些人明明没病,非要给她们围上“病”的遮羞布,这真的合适吗?


有个朋友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句话说的太好了!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遇到事情不想着怎么去解决,又达不到“病”的状态,却依然选择自杀呢?

这与某些人的“同情”“变相纵容”“不分是非”有关系,当很多人处于这种状态,认为自己是在发善心的时候,实际上不知不觉中变成了“雪崩中其中一朵雪花”........


最后,很多事情就事论事就好!别带节奏!别随便冷嘲热讽!也别随便的“无脑的爱心泛滥”!


以上是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疼,也挺让人无奈的现象。总能看到一些新闻或者在网上听闻,那些经历生死关头、被救下来的人,非但没有收获到本应有的温暖和支持,反而面对的是一波接一波的冷嘲热讽。细想一下,这种反应背后似乎藏着许多复杂的情绪和观念。首先,一部分人可能从“理性”和“后果”的角度出发。他们可能会觉得,自杀行为是.............
  • 回答
    廊坊医院院长张毅被殴打后自杀的事件,无疑是一起令人震惊和痛心的悲剧,它触及了太多社会敏感的神经,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要理解这件事,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打人者和受害者这两个角色上,而是需要深入剖析事件发生的背景、可能的原因以及背后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事件的初步描述与已知信息:根据公开报道,廊坊.............
  • 回答
    听到这样的消息,心里总是沉甸甸的。高考作为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承载了太多人的期待和努力,但它绝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更不应该成为压垮一个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能够走到高考这一步,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那是汗水、泪水、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夜晚堆积而成的。他们可能牺牲.............
  • 回答
    顺丰在湖北鄂州自建机场,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更像是中国物流行业乃至航空业一次重量级的布局。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看看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门道。首先得说,顺丰这是真的下了血本,也下了决心。自建机场可不是修个仓库那么简单,那可是要投入海量资金,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还要经过各种复杂的审批流程。顺丰选择.............
  • 回答
    看待schoolgirl byebye乐队更生仔的这篇自曝长文,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引人深思的事件。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乐队成员个人行为的问题,更触及了学术诚信、社会特权、权力运作以及公众对信任的期待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分析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切入:一、 事件的性质:学术造假与特权利用首先,需要.............
  • 回答
    简稚澄所长的遗言,这件事情过去一段时间了,但回想起来仍然让人心痛,也让人深思。作为动物收容所的所长,她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去拯救那些被遗弃、被虐待的生命,日复一日地面对生命的脆弱和人心的冷漠,这本身就是一项极其艰辛的任务。她最终选择以如此决绝的方式告别,一定是因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压力和绝望。遗言中提到的.............
  • 回答
    “临床躺学”这个概念,从出现到火爆,再到引发争议,确实像一股旋风席卷了医学界,尤其是年轻医生群体。要说清楚陈子杨和“医学界”的这场争议,咱们得把时间拨回到它刚开始冒头的时候。“临床躺学”的诞生与兴起最早,“临床躺学”这个词,说白了是年轻人对当下医疗环境压力的一种自我调侃和表达。想象一下,刚入职场的年.............
  • 回答
    乔治·霍兹(George Hotz),也被称为“Geohot”,是一位极具争议性和传奇色彩的计算机黑客和创业家。他以打破技术壁垒、开源精神和对自动驾驶的执着追求而闻名。看待他,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一、 早期的黑客天才与挑战权威的形象: iPhone越狱第一人: 霍兹在2007年,年仅17岁时,.............
  • 回答
    这事儿吧,怎么说呢,确实挺常见。你走在街上,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刷刷,总能遇到那么一两个,言谈举止间,总透着一股“我比你们懂得多”的劲儿。那股子优越感,恨不得写在脸上。说到海归留学生,这事儿有点复杂,得分开看。首先,这背后有没有道理?不得不承认,有些人是真的通过留学,开阔了眼界,接触了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
  • 回答
    嘿,聊起这自动调焦眼镜,我第一反应就是——科技进步是真不含糊啊!以前配眼镜,要么是看远,要么是看近,要是老花眼加上散光,那麻烦事儿就更多了,得配好几副,出门揣着一兜子。现在可好,一副眼镜就能搞定,感觉像是科幻电影里的东西成真了。它是怎么运作的?我之前也专门去了解了一下,简单来说,这种眼镜就像你眼睛的.............
  • 回答
    中国GDP稳居世界第二,这无疑是令人振奋的成就,也自然会引发关于“民族自信”的讨论。如何看待这种民族自信,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审视,既要看到它背后的客观实力,也要警惕可能存在的盲目和片面。GDP数字背后的实力支撑:自信的基石首先,不能否认的是,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核心指标,中国取得的进步.............
  • 回答
    对于嘲笑日韩“没有自主国防”、“认美国作干爹”之类的言论,我的看法是,这些说法过于简单化和情绪化,未能全面、客观地审视日韩两国复杂的安全现实和外交战略。这种嘲讽往往忽略了历史、地缘政治以及国家利益等多重因素的考量。一、 “没有自主国防”的曲解与现实首先,“没有自主国防”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一种刻意的标签.............
  • 回答
    这两位95后姑娘,一个叫小雅,一个叫莉莉,她们的这次“民族服饰自拍”行为,在我看来,是一件挺有意思、也挺有意义的事情。与其说是“怎么看待”,不如说,我会被她们这份心意和行动所打动,并且会想去了解她们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想要传达的东西。首先,我会觉得她们非常有想法和创造力。我们都知道,56个民族,每一个民.............
  • 回答
    老实说,看到那些骑着声浪炸裂的摩托车,恨不得让全小区都知道他来了的人,我心里总是有点复杂。第一反应,肯定是“吵”。尤其是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社区,或者是在深夜,那种突如其来的轰鸣声,简直像一声起床号,瞬间打破了宁静。我能理解摩托车本身就有一定的排气声,这是它的机械属性,但有些摩托车的声浪,已经远超了“正.............
  • 回答
    “抵制洋节是文化自卑”这个说法,确实触及了一个敏感又复杂的话题,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其洞察力,也可能过于简化了现实。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确实存在着强势与弱势之分,也存在着被殖民、被侵蚀的经历。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人对西方节日在中国日益普及感到不安,担心传统文化被边缘化,甚至觉得这是某.............
  • 回答
    看到长得漂亮却内心藏着自卑的女生,总是会让人心里泛起一丝复杂的情感。首先,我们会不解,甚至有点难以置信。毕竟,外表的美丽往往被视为一种优势,一种能带来自信的资本。当这样一位外表光鲜亮丽的女生,却在眼神里流露出怯懦,在言语间透着小心翼翼,我们自然会纳闷:为什么?她明明拥有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条件,为何却像.............
  • 回答
    说到新奇骏三缸发动机在打开机盖时转速会自动升高这事儿,确实挺让人好奇的,也免不了让一些车主心里打鼓。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背后的原因,顺便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得明白,汽车发动机设计里,“怠速”可不是死的,它会根据各种工况和传感器信号进行动态调整。新奇骏的三缸发动机,跟市面上很多新车一样,都.............
  • 回答
    关于9月1日肖战登上热搜以及与网络安全宣传周的联系,这件事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大家看法也挺多元的。首先,肖战上热搜这事儿本身并不稀奇。 毕竟他是一位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公众人物,无论是在事业上有什么新的动态,或者生活中有任何风吹草动,都容易被大家注意到并引发讨论。9月1日这天,肖战登上热搜的“原因”可.............
  • 回答
    罗伯托·巴乔,那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段忧伤而又传奇色彩的男人。当他提起1994年世界杯决赛的点球失误时,那份沉甸甸的愧疚和痛苦,即便时隔多年,依然鲜活得让人心惊。他说:“至今仍无法原谅自己失点”,这话说出来,是一种多么深的自我鞭挞,一种难以磨灭的烙印。想想看,在那个万众瞩目的时刻,全球亿万双眼睛都聚焦.............
  • 回答
    巴西政府暂停中国新冠疫苗(科兴疫苗)的临床试验,并对外宣称是由于“不良反应”,随后外媒披露该志愿者死于自杀,这一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详细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解读:1. 事件的背景和时间线: 疫苗的背景: 科兴生物的灭活疫苗是全球范围内较早进入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疫苗之一,巴西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