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新奇骏三缸打开机盖转速自动升高?

回答
说到新奇骏三缸发动机在打开机盖时转速会自动升高这事儿,确实挺让人好奇的,也免不了让一些车主心里打鼓。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背后的原因,顺便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得明白,汽车发动机设计里,“怠速”可不是死的,它会根据各种工况和传感器信号进行动态调整。新奇骏的三缸发动机,跟市面上很多新车一样,都比较注重节能和环保,所以它在设计时就集成了一套比较智能的发动机管理系统。

那么,为什么一打开机盖,转速就跟着往上窜呢?这里头可能涉及到几个关键点:

检测与安全逻辑: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当您打开发动机盖时,车辆的 ECU(发动机控制单元)会接收到来自发动机舱内某个传感器(通常是舱盖开关传感器)的信号,表明“舱盖已打开”。这个信号会触发车辆的一套安全逻辑。
防止误操作和潜在危险: 发动机运转时,舱盖打开是非常危险的。高速旋转的部件,比如风扇,或者发动机舱内的热量,都可能对靠近的人员造成伤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下的任何意外发生,ECU 会被设定成在检测到舱盖打开时,立即提高转速到一个相对安全的“演示”或“待机”状态。这就像个保护机制,警告你“请注意,这里有运转的部件,请小心!”
模拟或调试状态: 在一些维修或调试场景下,技师可能需要在不完全关闭舱盖的情况下启动发动机进行某些操作。提高转速可以确保发动机在这些非正常工况下也能相对稳定地运转,同时也能让技师更清晰地听到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传感器验证: 也有可能是在特定条件下,ECU 会通过短暂提高转速来验证某些传感器的状态,确保它们在发动机运转时是正常工作的。

发动机的“保温”或“预热”逻辑: 虽然不是直接原因,但也可以扯上一点边。三缸发动机由于气缸数量少,相比四缸机可能在某些工况下热效率稍有不同。在一些设计中, ECU 会根据外界温度、发动机工作状态等因素,智能地调整怠速转速。在打开机盖的瞬间,空气流通的改变,或者发动机舱温度的瞬间变化,可能也会间接触发 ECU 对怠速进行微调,以维持更理想的工作状态。但这个影响通常不如安全逻辑来得直接和明显。

现代发动机管理的精细化: 现在的发动机管理系统非常复杂和精细。它们不仅仅是维持一个固定的怠速。它们需要考虑燃烧效率、排放控制、冷却系统工作效率、附件(如空调、发电机)的负载等等。当某个特定条件被触发时(比如舱盖打开这个明确的信号),ECU 会根据预设的程序,执行相应的动作,提高转速就是其中一种。

关于三缸发动机本身的一些额外看法:

很多人一听到“三缸”,就容易和过去的抖动、噪音联系起来。但现代的三缸发动机,尤其是像奇骏这样的车型,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平衡技术: 为了解决三缸发动机固有的振动问题,厂家通常会采用各种平衡技术,比如平衡轴、特殊的发动机支架、甚至是主动降噪技术。这些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三缸机带来的不适感。
燃油经济性: 三缸发动机在理论上由于内部摩擦件少,理论上可以实现更好的燃油经济性,这在油价居高不下的今天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动力输出: 随着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展,小排量三缸发动机也能输出不错的动力,足以应对日常驾驶需求。

所以,新奇骏三缸在打开机盖时转速自动升高,从技术层面讲,更像是一种“保护性”或“状态指示性”的程序设定。 这不是说发动机本身有问题,而是ECU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执行一套预设的指令。就好比你打开电脑机箱盖子,风扇转速会明显加快一样,都是为了应对特定情况下的工作需求或安全考虑。

如果您对这个现象有疑虑,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还是参考车辆的用户手册,里面通常会解释这类特殊情况下的设计原理。或者,咨询专业的汽车维修技师,他们能从更专业的角度解答你的疑问,并帮你确认车辆是否存在真正的异常。毕竟,对于任何汽车的任何“不寻常”现象,细心观察和专业咨询总是没错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近期团队也在试驾三缸奇骏做对标,验证后团队沉默良久,齐拍大腿直呼内行。

从业先后历经几家做过知名三缸机的厂商,从没见过如此操作,甘拜下风。另外请日产产品组同僚赶紧和品牌/公关的同事制定防御话术,时间不等人。

从技术角度斗胆猜测

一种原因是考虑到整车模态 排放 油耗 NVH目标值,怠速转速无法设定太高,但三缸机先天的一阶二阶振动不平衡加之“技术日产”的能力又使得低转速时抖动得不到很好的抑制,只好偷个懒

另外一种原因就是觉得打开发动机盖抖动看着丢人(三缸的通病),搞了个“捷径”来打消消费者焦虑,因为很多自媒体或者网友不是喜欢在发动机上放瓶水来对比抖动么,那就针对性解决问题简单有效,没想到被挖出来转速偷跑的真相,出师未捷身先死……

user avatar

再多说一点吧,不开玩笑了

我在回答最后写了,我见过的大部分发电机 提升的发电量从800转到1200转提升的绝对值不是很高

但可能奇峻的那台发电机性能更好?转速1200,发电量提升很高?

或者奇峻的充放电逻辑更保守?

此外,我不知道奇骏怎么样,按理说电瓶负极有传感器,会发送电池soc/soh等给pdu/ems,然后ems判断如何充电,难道奇骏没电池传感器,或者发动机舱盖打开的优先级高于电池传感器?(#迷

还希望有日产的朋友解答一下


不讨论这个设计的目的

作为个电子电气的,猜一下原理吧

其实大多数车,发动机舱盖下边就是有个传感器(就是个开关)的,用来检测机舱盖开没开

一般是low side drive,即机舱盖开始,开关导通,PDU或者BCM之类控制器监测到低电压。机舱盖关闭,开关断开,高电瓶

此时,监测到状态后,控制器会发送Can信号(如O_hoodswst_On之类)给需要的控制器

比如仪表接受后,会显示发动机舱盖开启的表识

比如EMS接受后,会提高发动机转速(#狗头

会禁止ISG功能或者限制车速(这个看各家OEM策略,主要是防止维修时,车辆误启动撞到车前的人或物)


说到奇峻,大胆说一下,仪表盘完全可以判断 当机舱盖打开且怠速时,仪表盘还维持800转速显示,哪怕此时发动机转速1200且EMS发动的转速value就是1200(# 狗头)(#狗头)

看来这200亿的程序员及产品经理考虑不周


如果说为了发电,奇峻的发电机参数我没有,但我看过130A规格的发电机,转速从800转提升到1200转,发电量提升的绝对值不大。不知道奇峻的怎么样

user avatar

佩服!

就是棋差一着啊,检测到打开机盖后,顺手把点火线圈脉冲信号也处理一下啊,让转速表不动就可以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新奇骏三缸发动机在打开机盖时转速会自动升高这事儿,确实挺让人好奇的,也免不了让一些车主心里打鼓。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背后的原因,顺便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得明白,汽车发动机设计里,“怠速”可不是死的,它会根据各种工况和传感器信号进行动态调整。新奇骏的三缸发动机,跟市面上很多新车一样,都.............
  • 回答
    关于新版007接任者将由黑人演员出演的传闻,这确实是一个在影迷和评论界都引起了相当大讨论的话题。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我们得承认007系列电影本身的历史积淀和它在流行文化中的地位。詹姆斯·邦德,这个特工的代号,已经和肖恩·康纳利、罗杰·摩尔、皮尔斯·布鲁斯南、丹尼尔·克雷格等一系.............
  • 回答
    新浪微博悄悄下架了“酷”和“吸烟”这两个表情,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聊的。首先,这事儿本身就挺能引发讨论。表情符号,尤其是微博这种国民级的社交平台上的表情,它不光是个小小的图标,它承载的其实是一种情绪,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生活态度。你说这“酷”字,谁没用过?多少人在网上发个帅照,配上个“.............
  • 回答
    五菱宏光MINIEV,这个名字在中国汽车市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它横空出世那天起,就注定要掀起一阵旋风。如今,这款国民神车也推出了新的版本,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我一直都在关注着它的动向。今天就来聊聊,我对这个新版五菱宏光MINIEV的一些看法和感受,尽量说得详细点,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AI套话。.............
  • 回答
    作为一个不怎么站真人cp的柯南迷,看着“新兰”和“柯哀”这两大阵营的党争越来越激烈,我只能说……挺魔幻的。就好像看着一场永无止境的辩论赛,只不过辩论的主题是两个虚构人物的感情走向,辩论双方呢,是无数投入了真情实感的粉丝。说实话,我本人对“磕cp”这件事,一直抱着一种比较随缘的态度。青山老师写了什么,.............
  • 回答
    波音737 MAX 型飞机接连发生的两起空难,确实是一件非常沉重且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这不仅仅是一两架飞机的事故,而是涉及到一个在全球航空业占据重要地位的制造商,以及无数生命和公众对航空安全的信任。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剖析:一、事故本身与直接原因: 狮航610航班(20.............
  • 回答
    最近几年,不少观众都感觉央视新闻变得越来越“接地气”了。这倒不是说它内容上变得有多么八卦或者追求网络热点,而是它在传播方式、报道角度以及与观众的互动上,确实做出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改变。回想一下,以前的央视新闻,给人的印象可能更多是“高大上”,画面讲究宏大叙事,语言风格严谨规范,内容也多集中在国家大.............
  • 回答
    最近中国古生物学界传来一个挺有意思的消息,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恐龙,而且给它起了个特别的名字——“野比龙”。听到这名字,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和我一样,脑子里是不是瞬间就闪过那个戴着圆眼镜,总是有点迷糊,但心地善良的《哆啦A梦》里的主角野比大雄?这事儿挺新鲜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首先,从科学命名角度来.............
  • 回答
    微软这次在 Surface Pro X 上大玩花样,直接端出了自家定制的高通骁龙 SQ1 芯片,这手牌打得相当有意思,也绝对是值得好好聊聊的。以往的 Surface Pro 系列,基本上就是 Intel 的天下,但这次把核心换成了 ARM 架构的高通芯片,这背后透露的信息可不少,也让我对这台设备充满.............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美国新冠感染人数即将突破200万这件事儿。这数字确实触目惊心,背后牵扯到太多层面了,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首先,这个数字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200万,这可不是小数目。想想看,在一个拥有三亿多人口的国家里,接近1%的人都被感染过,这足以说明病毒传播的广泛性。这不仅仅是数字,而是实.............
  • 回答
    说到苏联的新305炮,如果你指的是那个赫赫有名的“斯大林器官”,那可真是一门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巨炮,也折射出那个时代苏联军事工业的某些特点。我跟你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白,苏联造的这玩意儿,不是那种我们现在在战场上常见的榴弹炮或者加农炮,它属于一种非常特殊的火炮——岸防炮。它的名字嘛,很多时候大家习惯.............
  • 回答
    “红米新机撞脸华为”这个说法,在近期的科技圈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这背后涉及到产品设计、品牌定位、市场策略等多个层面,非常有意思。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现象:1. 什么是“撞脸”?首先要明确,“撞脸”在手机设计领域通常指的是两款手机在外观设计上的相似度较高,特别是关键的视觉元素,比如摄像.............
  • 回答
    关于4AM新队员“sy是个萌妹”(以下简称sy)最近频繁被封号的这事儿,圈里圈外都议论得挺热闹的。这事儿吧,怎么说呢,确实挺让人费解的,也挺能引起大家关注的。我作为一个吃瓜群众,也结合网上的一些讨论,想掰扯掰扯这事儿可能的情况,以及大家为什么这么关注。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这事儿太蹊跷了。sy加入.............
  • 回答
    针对回国躲避新冠肺炎人员在隔离期间提出“我不喝开水,我要人权,我要喝矿泉水”的要求,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一、事件背景与潜在动机分析: 疫情压力与回国意愿: 首先要理解这些人选择回国,很可能是出于对国外疫情的担忧,希望获得更安全的环境和更好的医疗保障。这种回国的动机是可以理解的。 .............
  • 回答
    怀化新晃一中操场埋尸案,这是一起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件,它不仅仅是一起刑事案件,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教育体制、师德师风、基层治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当我看到这则新闻时,内心涌动着的是一种复杂的情感:震惊、愤怒、痛心,还有一丝对真相的渴望和对公平正义的期盼。事情要从2019年说起,当时有多名学生实.............
  • 回答
    《明日方舟》的新干员年作为限定干员推出,以及限定池不继承之前保底和双UP的机制,这无疑是引起了广大玩家社群激烈讨论的焦点。这件事之所以能激起如此大的波澜,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玩家的游戏习惯、对游戏运营的期待、资源投入的策略,以及对公平性的认知等多个层面。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
  • 回答
    日本政府关于新冠轻症患者居家疗养的决定,在民众中引发了相当广泛的讨论,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且多面向的议题,观点也是五花八门。要详细说清楚,得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看。背景和出发点:首先,要理解这个决定,得先看看日本政府当时的考量是什么。当时日本面临的局面是: 医疗资源挤兑的风险: 随着感染人数的激增.............
  • 回答
    美国智库发布的这条新闻,说印度已经超过英法,跻身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行列,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信号,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这个“经济体”的说法,通常是指以美元计价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智库之所以发布这样的新闻,通常是基于他们对各国GDP数据的分析和预测。所以,这项排名更多的是从.............
  • 回答
    “全国中药参与救治新冠肺炎占比 85.2%” 这个数据,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评价,它触及了中医药在现代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角色、疗效、研究支持、政策导向以及公众认知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个数据,我们需要先明确它所代表的含义和潜在的背景信息。一、 数据本身的含义与可能的解读: “参与救治”的定义.............
  • 回答
    这事儿呀,放在我老家那疙瘩,说出来可能没啥稀奇的。北方大学,一到冬天,那雪跟不要钱似的往下掉,不清能行吗?但你说占用晚自习时间去清雪,这事儿就得掰扯掰扯了。首先,这大学的做法,肯定有他的一套道理。你想啊,北方高校,尤其是一些地理位置比较偏、规模比较大的学校,每年冬天清雪都是个大工程。环卫工人肯定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