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有生之年中,股市最吊诡的一年。
吊诡的地方有哪些:
业绩好的(资源类化工类)不涨,业绩差的(各类仙股)不跌,业绩没啥变化的翻倍了(汽车,白酒)……
价值投资的不涨,垃圾股不跌,沾概念的翻倍了(不过比特币这种翻得更狠)……
贵金属疯涨各种有色股岿然不动反向下行(比如中金黄金);农产品价格疯涨猪肉股濒临退市(雏鹰农牧)。
另外,银行股和券商股那么大的背离也是今生罕见。
简单来说,今年,任何一个股评家都不灵了,而有些啥都不懂的小白,却可以凭借感觉狂赚。
归根结底,还是量化策略越来越普及和同质化(好的量化策略公开接受测试并贩卖,几十万到上千万都有)。以前炒股更注重基本面或是消息面,而现在炒股就是看有没有买入信号,出现后所有机构投资者的电脑自动买入,水涨船高。比如今天你会看到同属煤炭行业且业绩都正常的山西黑猫和冀中能源一个涨百分之十一个跌三个多点,这在18年以前是很难想象的。
对于擅长分析宏观经济,分析基本面,做公司调研的股票二级市场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来说,2020是一个分水岭。以后,散户要想在市场上长久获利,已经不可能。
对于新入股市的幸运儿来说,那些看不懂的钱,你赚到也会加倍地换回去。
(最后讲下个人,今年非常差,基本和大盘走平。重仓了黄金股,金价涨了百分之50,我的两支黄金股还跌T.T)
韭菜不够用了,得持续寻找新的韭菜!
本轮牛市从19年1月4日的2440点开始,今年是牛市的第二年。
按照波浪理论,牛市有5浪,其中1,3,5为上升浪,而2,4为回调浪。1浪主要为估值修复,主要表现为板块快速轮动,进二退一,5浪基本上是情绪助推,散户跑步入场,估值产生泡沫。
3浪为主升浪,特点是盈利与估值均上行,产生戴维斯双击,使股价快速上行,在此过程中不同的产业股价走势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回顾历史的情况来探讨一下影响不同行业走势的原因,进而指导后续的投资,从而实现超额收益。
1. 历史上各轮牛市收益较高的产业。
从05年以来,A股共经历了三轮牛市,05年6月~07年10月,08年10月~10年11月,12年12月~15年6月,以下分别以第一轮牛市,第二轮牛市,第三轮牛市代称。
第一轮牛市期间,3浪时间为06年1月到07年3月,涨幅居前的行业除了券商(涨幅622%),其他集中在地产链,有色涨幅307%,机械242%,银行206%,房地产204%,上证综指174%。
第二轮牛市期间,3浪时间为09年1月到09年11月,汽车涨幅207%,有色187%,房地产138%,家电134%,建材116%,上证综指75%。
第三轮牛市期间,3浪时间为13年4月到14年12月,创业板指涨幅75%、计算机154%、传媒129%、移动支付指数165%,云计算指数113%。如下图所示。
2. 牛市高收益产业背后的逻辑。
盈利的分化是牛市中影响不同行业走势的决定性因素。而不同行业的盈利往往受当时所处的时代和宏观环境影响。
第一轮牛市期间,中国加入WTO,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同时中央推出了房地产新政,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因此地产链的盈利水平明显提升,有色行业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从06Q1的54%(ROE-TTM14.2%)上升至07Q1的66%(24.7%),机械从-0.8%(10.1%)升到77%(16.3%),银行从29%(16.5%)变化为57%(15.8%),房地产从33%(6.0%)升到72%(9.9%)。这里需要注意,银行可以认为是周期性行业,且利润很大程度上与房地产相关,所以我们在对A股进行大类行业划分的时候,会把金融地产放在一个大行业内讨论。
第二轮牛市是发生在金融危机后,国务院推出4万亿刺激计划,大力推进房地产及基建投资,而在需求端,为了刺激需求,在08年12月推出家电下乡,09年1月下调汽车购置税、09年3月推出汽车下乡。因此,上游的有色金属,中游的建材,下游的地产、汽车和家电业绩均出现了明显的回升。汽车行业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从08Q4的-54%(ROE-TTM5.5%)升至09Q4的197%(15.2%),房地产从1%(9.7%)升至44%(13.2%),家电从-30%(6.9%)升至149%(15.8%),建材从-10%(7.8%)升至53%(10.6%),有色从-88%(4.7%)收窄至-12%(4.0%)。
第三轮牛市期间,全球从PC互联网进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更是连续走过3G和4G,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科技股业绩的迅速回升,计算机从-8%(8.9%)升至24%(10.0%),传媒16%(10.9%)升至19%(11.4%),移动支付指数从-33%(7.7%)升至18%(10.0%),云计算指数-73%(1.8%)升至40%(11%)。
3.本轮牛市的相关行业表现
2019年,半导体产业收益率遥遥领先,主要是因为中美贸易摩擦,国家开始重视安全可控,大力扶持相关产业,半导体板块估值快速提升,企业盈利也开始快速回升,收益遥遥领先,2020年估值略降。
2020年初,全球受到疫情的影响,医疗器械、口罩等供不应求,板块的估值、盈利均快速走高。医疗器械板块从19年底到20年8月份,整体上涨了200%。
疫情控制住之后,国家开始全力推进经济复苏,在三架马车中,中国供给填补海外缺口,使出口超预期,投资中的房地产投资快速走高,基建投资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下也快速企稳,但是消费一直低迷,所以拉动消费成为政策着力的重点,如何拉动消费,当然是拉动占社销最高的汽车,在当下,重点是新能源汽车。
随后,一系列的政策开始推进,如2020年4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国务院在5月3日发布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7月14日,工信部下发三部门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等等。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汽车产业快速回升,产销两旺。工业增加值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增速均创近年来新高。
从2020年5月份开始到12月份,申万新能源汽车板块在半年内上涨了138%。
由于篇幅所限,其它板块就不一一详细分析了。
4.明年展望
展望明年,又有哪些板块大概率获得超额收益?
4.1 银行。银行股目前估值低,且不再有让利实体经济的要求,今年三季度报营收及盈利已经基本企稳,且拨备比充足,四季度业绩大概率就会反转,赔率及胜率都比较高。
4.2 石油相关板块。今年由于全球经济下滑,总需求下降,原油相关企业效益十分惨淡。但是随着疫苗的发放,全球总需求上升,石油产业有望量价齐升。
4.3 航空、旅游、餐饮、酒店、电影等受疫情影响的高社交属性板块。其逻辑与石油类似。
4.4 券商。经济回升持续到明年二季度到三季度是没有问题的,所以牛市仍在。在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政策不急转弯之后,关于政策不确定性的压制也解除,牛市中券商是最先受益的,这几天春季行情中已经有所表现。中长期的券商重组、注册制改革,同样对券商是利好。
4.5 关注TMT行业的轮动回归。科技板块已经沉寂了一短时间了,中长期看科技代表我国的转型方向,只是前期已经经历过一轮炒作,目前估值比较高了,如果估值回归到合适的位置,可以买入,个人比较相对更看好计算机板块。
4.6 消费和医药。这个的逻辑和科技板块类似,都是代表中长期的方向,但是估值都已经比较高了,能不能买需要看缘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