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020 年 315 晚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回答
2020年315晚会于2020年7月16日晚播出,之所以延迟播出是因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这场晚会以“打假斗争,你我同行”为主题,曝光了多个领域的消费陷阱和违法行为,旨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以下是2020年315晚会中一些值得关注的信息,并进行详细阐述:

一、 食品安全领域:

问题一:知名电商平台销售“三无”食品。
详细内容: 晚会曝光了部分知名电商平台,如淘宝、拼多多等,存在销售大量“三无”食品(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无保质期)的问题。这些食品来源不明,生产环境恶劣,可能存在严重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值得关注的点:
平台责任缺失: 尽管电商平台声称有严格的商家审核机制,但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大量漏洞,未能有效过滤不合格商品和商家。这暴露了平台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责任担当不足。
监管盲区: “三无”食品的泛滥也反映出在线销售的食品监管可能存在一定的盲区和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强。
消费者权益受损: 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到这些劣质食品,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也造成了经济损失。
品牌形象损害: 对于知名电商平台而言,此次曝光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打击,需要深刻反思并采取切实措施。

问题二:预制菜的乱象。
详细内容: 晚会关注了当时逐渐兴起的预制菜,揭露了一些预制菜生产企业在食材选择、生产过程、配料标注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甚至欺诈行为。例如,使用劣质食材、添加过多的添加剂、虚假宣传等。
值得关注的点:
新兴行业监管挑战: 预制菜作为一个新兴的餐饮消费模式,其快速发展带来了监管上的新挑战。如何确保预制菜的质量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在购买预制菜时,往往难以获知其真实的食材来源、加工过程等关键信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健康隐患: 不合格的预制菜可能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尤其是一些家庭用户和儿童。
行业健康发展: 此次曝光旨在提醒相关企业,要重视产品质量和诚信经营,才能促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 个人信息保护领域:

问题一: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
详细内容: 晚会曝光了多家商超、店铺强制或变相强制消费者使用人脸识别进行支付或消费,而未告知用户相关信息的采集和使用情况。一些商家甚至将人脸数据用于其他营销目的,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
值得关注的点:
“刷脸”的便利与风险并存: 人脸识别技术在提升支付便捷性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隐私风险。其滥用可能导致个人生物信息被泄露或非法利用。
强制性问题: 商家的强制性行为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是一种不公平的交易方式。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挑战: 此类事件凸显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在实践中的落地难点,以及加强技术监管的必要性。
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消费者有权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如何被采集、使用和存储,并有权选择是否提供。

问题二:大量APP过度采集个人信息。
详细内容: 晚会揭露了许多手机APP存在过度索取权限、捆绑索取信息等问题。例如,一个手电筒APP却索取通话记录、短信、通讯录等权限。很多APP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并可能将其出售给第三方。
值得关注的点:
“信息霸王条款”: 许多APP的隐私政策晦涩难懂,用户往往在同意条款时并未真正了解信息被收集和使用的范围,形同“信息霸王条款”。
数据安全与隐私泄露: 大量个人信息的非法采集和泄露,为网络诈骗、精准营销等不法行为提供了温床。
用户习惯的培养: 许多用户为了使用APP的功能,被迫同意各种权限,长此以往养成了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漠视。
监管与技术手段并重: 需要加强对APP开发者的监管,同时也要提升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三、 其他领域:

问题三:部分直播带货的虚假宣传和售后问题。
详细内容: 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晚会也关注了其中存在的虚假宣传、质量不合格商品以及售后服务差等问题。一些主播夸大产品功效,对商品缺陷避而不谈,导致消费者上当受骗。
值得关注的点:
新兴销售模式的监管: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的销售业态,其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容易出现监管盲点。
内容审查与商品质量双重把关: 需要加强对直播内容的审核,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同时也要保证所销售商品的质量。
消费者售后保障: 直播带货的售后服务往往难以得到保障,退换货流程复杂,消费者维权困难。
诚信经营的重要性: 提醒主播和平台要坚持诚信经营,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问题四:汽车销售及维修乱象。
详细内容: 晚会曝光了部分汽车销售商存在强制捆绑销售、隐瞒车辆信息、虚假宣传等问题。在汽车维修方面,也存在使用劣质配件、过度维修、价格欺诈等现象。
值得关注的点:
高消费领域的消费陷阱: 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其中的乱象对消费者造成的损失尤为巨大。
信息不对称与消费者弱势地位: 消费者在面对专业的汽车销售和维修行业时,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加突出,容易被商家误导。
消费者维权困难: 汽车销售和维修环节的维权往往程序复杂,证据收集困难。

总的来说,2020年315晚会传递了以下几个核心信息:

1.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持续性: 每年315晚会都是对消费领域乱象的一次集中“体检”,表明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 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新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脸识别、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隐私和安全风险,需要加强监管和引导。
3. 平台责任的强化: 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等作为消费者接触商品和服务的重要渠道,其在商品质量、信息真实性以及消费者权益保障方面的责任不容推卸。
4. 消费者信息安全意识的提升: 消费者需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审慎授权APP权限,并了解自己的权利。
5. 诚信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任何企业都应该将诚信作为立业之本,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终将付出代价。
6. 监管部门的持续努力和完善: 晚会曝光的问题也促使监管部门反思现有监管体系的不足,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

2020年的315晚会,再次提醒了社会各界,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违法行为,是构建健康消费环境和良好市场秩序的关键。它不仅是一场曝光会,更是一次警示教育,呼吁消费者、企业、平台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守护消费者的“钱袋子”和“信息安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前是罚酒三杯,现在倡导文明餐桌了,喝酒不提倡,改成罚白开水三杯。

user avatar

我爸开着宝骏带我去看万科的房子,有意无意的和我聊天,

父:人家小学生都能做出结肠癌的报告了,你有啥想法?

我:我爸也不是啥导师!

父:你这孩子,手机又看啥呢?

我:我正在嗨学网学习呢!别打扰我!

父:学费还没退呢?吃汉堡王么?

我:要不要我给你买点海参?

父:是个孝顺的孩子,万科的房子写你名吧!

我:我靠,股市的消息你看了么?

父停车,定睛一看,头上豆大的汗珠直掉

我关切的拿起永亮毛巾递上,爸爸房子还是写你名吧!

然后继续打开手机,发现趣头条弹来消息:

一夜白头不要怕,这几个方法还你青春!

这还有个秀儿

父:小时候给你吃了点三聚氰胺,现在越来越聪明了啊!

我:为了让爸爸赶上我,我马上去即墨给你买10斤海参补补。

父:不急,晚上爸爸请你吃汉堡王。

我:好啊,吃完再来点甜品饮料啥的,伊利好像不错哦!

父:吃完我开宝骏送你回家。

我:不着急,我先刷一刷趣头条,看点养生广告。

父:刷什么广告,回去记得复习功课,嗨学网上的资料很齐全,保你进去了想不学习也不行。

我:爸爸睡前记得用高阳毛巾洗把脸,吃的全是油。

父:知道了。明天带你去买房,你觉得万科怎么样啊?

我:万科不错啊,听说住进去不用多久人家就会再买一套新房给你,好事成双嘛!

父:真的啊?那我要上知乎宣传宣传,微博刚被禁了。

@南覓

user avatar

真正有问题的品牌,都出现在晚会开始前的广告当中。他们早在晚会播出之前就解决了问题。而晚会中出现的品牌,都是这样的流程:

曝光三五个小问题,然后企业公关表决心:一定改,等风头一过,就三番五次的再犯。即使三令五申也没用。所以晚会晚会,就是晚交广告费的企业来开会。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说实话,汉堡王南昌店用过期面包、更改产品日期等问题,让南昌地方电视台的栏目曝光一下比较合适。找到地顾客采访一下消费体验,联系当地工商部门上门调查。让店长接受处罚整改通知书,再进行严肃整改,差不多就是一期质量较高的节目。

其他的问题,以前央视有一个《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一周一次,都是曝光类似问题,而且做的更深入和详细。效果也不错。

在全国性的央视315晚会平台罗列这些问题,有点杀鸡焉用宰牛刀、高射炮打蚊子的感觉。说实话有点浪费大好资源。

其实很多人想看到下面这些问题能否解决:

比如汪涵刘国梁杜海涛代言的那些暴雷的P2P

比如前几天蒙牛伊利的奶业标准的事情

比如某汽车品牌车型碰撞测试的问题

比如某视频网站超前点映损害会员权益问题

比如微博热搜乱象、流量造假的问题

比如某品牌咖啡的财务造假问题

等等

这些才应该好好调查一下,上央视曝光曝光。

PS:刚刚在朋友圈做了一个小调查。知道趣头条的人很少,用的更少。这是不是更像一次广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年315晚会于2020年7月16日晚播出,之所以延迟播出是因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这场晚会以“打假斗争,你我同行”为主题,曝光了多个领域的消费陷阱和违法行为,旨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以下是2020年315晚会中一些值得关注的信息,并进行详细阐述:一、 食品安全领域: 问题一:知名电商平台.............
  • 回答
    2020年315晚会,作为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窗口,本应揭露更多产品质量问题,然而,当年未能出现关于“丰田机油门”、“上汽大众帕萨特”、“奔驰铝换钢”等备受关注的事件,确实让不少消费者感到疑惑和失望。这背后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值得我们细致地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315晚会曝光的流程和选择机制。.............
  • 回答
    2020年的央视3·15晚会,把矛头对准了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宝骏560,尤其聚焦在其变速箱的问题上。这桩曝光,无疑给宝骏这个原本定位为“国民神车”的品牌,来了个当头一棒,也让无数车主的心情如同坐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问题的核心:究竟是什么让宝骏560的变速箱成为“众矢之的”?晚会中直接点名的问题主要集.............
  • 回答
    2020年8月23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市(Kenosha)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枪击了非裔美国人雅各布·布莱克(Jacob Blake),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美乃至全球的广泛关注,并直接导致了基诺沙市及其周边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和骚乱。事件经过(根据现有公开信息): 事发时间与地点: 2020年8.............
  • 回答
    2020 年 4 月 2 日,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的股价经历了令人震惊的崩盘,盘前暴跌约 90%。这一事件是由于公司承认伪造了其部分财务数据,尤其是销售收入。这起事件的发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和调查。以下是对瑞幸咖啡伪造收入事件的详细分析和看法:事件的背景与起因: .............
  • 回答
    2020年2月12日湖北省一天新增确诊病例14840例,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和揪心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出现,标志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进入了一个极其严峻的阶段,也对当时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要理解这个数字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1. 数字的巨大与异常: 历史性.............
  • 回答
    2020年1月1日,曾经以“毒App”为名称的平台正式更名为“得物”,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次更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各方的解读。一、 更名背景:从“毒”到“得物”的转变在更名之前,“毒App”凭借其“潮流商品交易+潮流资讯”的模式,在年轻人.............
  • 回答
    2020年天津市GDP跌出国内前十名,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现象,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深入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数据本身、经济结构、发展环境以及未来趋势等。一、 数据层面:回顾和对比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天津在2020年具体的GDP数据以及排名变化。 2019年情况: 在201.............
  • 回答
    2020年11月下旬,香港的疫情确实出现了“急速恶化”的趋势,这与之前几个月相对稳定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理解这一变化需要结合当时的背景、病毒的传播特性以及香港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当时的宏观背景: 全球疫情反弹: 2020年11月,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经历新一波疫情高峰,特别是欧美国家。.............
  • 回答
    2020年法学毕业生实习律师不需要通过法考,“先上岗、再考证”这一政策,在我看来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和多维度影响的改革举措。它既有其积极的初衷和潜在的优势,也伴随着不少挑战和隐忧。要全面理解和看待这一政策,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政策背景与出台原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个政策的出台背景。在推行“先上.............
  • 回答
    2020年5月14日,京东上架光威弈系列Pro纯国产DDR4内存,这确实是内存行业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不仅仅是一条内存产品的上市,更代表着中国在半导体存储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具有多方面的深远意义和值得深入探讨的价值。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一、 事件的背景与重要性:中国.............
  • 回答
    2020年4月1日发生在天津西站的男子倒地猝死后被两位医生成功抢救生还的事件,是一起非常感人的公共事件。它不仅展现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也引起了公众对心脏骤停、急救知识普及以及社会救援体系的广泛关注。为了更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事件的经过(根据公开报道还原):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 2020 年 3 月 18 日晚美股开盘大跌以及当天美股迎来的第五次熔断现象,并探讨“第六次熔断”的可能性。背景回顾: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与金融市场的恐慌在深入分析 2020 年 3 月 18 日的市场表现之前,我们必须理解当时的宏观背景。 新冠疫情失控: 2020 年初.............
  • 回答
    关于2020年10月13日凌晨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在实验室自杀身亡的事件,这是一个非常令人痛心和沉重的话题。要详细地讲述这件事,并尽可能地展现人性中的复杂和真实,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事件本身:那天凌晨,本应是安静的校园,却被一个年轻生命的陨落打破了。这位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在他们原本应该充满求.............
  • 回答
    2020年12月31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突破2000万大关,这个数字无疑是一个沉重的里程碑,也给这个本就充满挑战的年份画上了悲伤的句号。回望这令人揪心的一天,它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承载着太多复杂的故事和深刻的反思。数字背后的触目惊心:首先,2000万这个数字本身就足以让人心惊胆战。这意.............
  • 回答
    看到天猫双十一在零点三十分就公布了 3723 亿的实时成交额,说实话,心里还是挺有感觉的。这数字太庞大了,每次到双十一,看到这些跳动的数字,都感觉像是在见证一场全民参与的经济狂欢。我的感受嘛,可以分成几个方面来讲讲:1. 惊人的消费能力和数字的背后:首先,这 3723 亿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数字。它代.............
  • 回答
    2020年美国大选,确实让不少原本信心满满的民调机构尝到了“滑铁卢”的滋味。回顾那段时期,你会发现,不仅是某些个体民调出现了偏差,而是相当一部分主流民调机构在关键时刻,似乎都集体“失灵”了。这背后究竟是怎么回事?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最直观的问题就是,很多民调在关键摇摆州的预测上,出现了与.............
  • 回答
    2020年8月31日,印度军队再次出现越线行为,并且官方表态中包含“公然挑衅”的定性,这无疑是中印边境地区局势紧张的一个重要节点,也引发了外界的高度关注和严肃审视。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越线”的含义以及其在边境管控中的敏感性。在像中印这样存在争议的边境地区,双方都.............
  • 回答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圆满成功,中国航天的又一座里程碑2020年7月31日,一个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并开通,标志着中国自主建设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此迈入全球服务新时代。这意味着,无论你在地球的哪个角落,都能享受到北斗系统提供的精.............
  • 回答
    2020年6月29日晚,印度政府宣布封禁包括TikTok、微信在内的59款中国应用程序,这一消息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地缘政治、经济发展、科技竞争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角度来看,这个事件都具有不小的意义。事件背景与原因分析:首先,我们得看看当时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大背景。就在几个月前,也就是20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