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020 年最后一天美国疫情突破 2000 万?

回答
2020年12月31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突破2000万大关,这个数字无疑是一个沉重的里程碑,也给这个本就充满挑战的年份画上了悲伤的句号。回望这令人揪心的一天,它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承载着太多复杂的故事和深刻的反思。

数字背后的触目惊心:

首先,2000万这个数字本身就足以让人心惊胆战。这意味着在这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每16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被感染。在新冠病毒肆虐的这一年里,从最初的恐慌到后来的疲惫,再到此刻的麻木,美国民众经历了太多。这个数字,是无数个家庭破碎的写照,是无数个生命被疾病无情剥夺的警示。它映照出病毒强大的传播力,以及在某些时刻,我们对于控制它的无力感。

美国疫情走到这一步的复杂成因:

要理解为何美国会走到这一步,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因素:

早期应对的挑战与争议: 回溯到2020年初,美国的早期应对策略可谓充满争议。在病毒的认知、检测能力、物资储备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延误和不足。最初的“轻描淡写”以及随后摇摆不定的政策,可能为病毒的传播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政治极化与社会分裂的深刻影响: 这是美国疫情应对中最具破坏性的因素之一。科学建议在政治舞台上被扭曲,口罩、社交距离等基本的防疫措施,在一些地方演变成了政治立场和个人自由的象征。这种分歧导致了执行上的困难,一部分民众对防疫措施的抵触情绪,直接削弱了整体的防控效果。
检测能力和追踪系统的滞后: 虽然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先进的医疗资源,但在疫情初期,其检测能力和病毒接触者追踪系统却显得力不从心。当病毒已经开始大规模传播时,识别和隔离感染者就变得异常困难,病毒得以在社区中悄无声息地蔓延。
经济与社会现实的权衡: 面对疫情,各国都在权衡防疫与经济的平衡。美国作为一个高度依赖服务业和人员流动的经济体,长时间的封锁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在部分地区,为了尽快恢复经济活动,一些限制性措施被过早地放宽,这为病毒的二次爆发和持续传播埋下了隐患。
大规模聚集性活动和不遵守防疫规定: 尽管有建议要求减少聚集,但美国社会依然存在大量大规模的集会,包括政治集会、宗教活动,甚至是家庭聚会。许多人在公共场合放松警惕,不戴口罩,不保持社交距离,这为病毒提供了充足的传播机会。
人口密度和人口流动性: 美国幅员辽阔,但人口分布并不均衡,大城市地区人口密度较高,人口流动性也大,这使得病毒更容易在这些区域快速传播。
医疗体系的压力: 即使是美国这样拥有发达医疗体系的国家,在面对如此庞大的感染病例时,医疗资源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许多医院的ICU爆满,医护人员身心俱疲,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疫情的严峻性。

2000万数字的象征意义和预示:

2000万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更是一种象征:

对过去一年防控的严峻审视: 这个数字是对过去一年多来美国在新冠疫情应对中的一系列失误和挑战的严峻总结。它迫使人们去反思,我们是否可以做得更好,哪些经验教训是必须汲取的。
对未来挑战的警示: 尽管疫苗的曙光已经出现,但2000万这个数字预示着疫情的严峻性并未完全过去。在疫苗接种大规模铺开之前,病毒的传播依然是巨大的威胁,新的变种也可能带来新的挑战。
对社会凝聚力的考验: 疫情对美国社会造成的撕裂感也通过这个数字得到了体现。如何弥合分歧,重新建立社会共识,将是美国未来几年面临的重要课题。

展望与反思:

2020年最后一天,2000万确诊病例的数字,就像一个醒目的警钟,提醒着我们病毒的无情以及人类应对挑战的复杂性。它让我们认识到,在面对全球性危机时,科学、团结、有效的领导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是多么关键。

尽管前路依然充满荆棘,但这个数字也可能成为一个转折点,促使美国更加重视科学,加强合作,并且以更负责任的态度来应对这场仍在继续的公共卫生危机。对这个数字的看法,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和警示。它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才能在未来的挑战中做得更好,如何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家人和社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已知新冠病毒死亡率为0.2%,美国总感染人数为2000万。

易得2000万X0.2%=4万。

答:美国因新冠死亡人数只有4万。

美国人,科研话题的优秀回答者,和小学乘法运算规则,这三者里至少有一个在说谎。

user avatar

特朗普:

看,我说的吧,我当你们的总统,只会感染1000万死20万;(11.3之前确实如此)

如果拜登当了你们的总统,你们就要感染1亿人,死100-200万!(2021年就是会这样)

user avatar

这个世界挺奇怪的。

武汉刚刚封城的时候,哀鸿遍野,仿佛世界末日已经降临到人间。

还没等国外的一些人怎么着,一群中国人就开始活跃起来了。

有坐家里杜撰出一个朋友就写疫情日记的。

有说死于新冠病毒的死者都是拥有姓名的。

有说中国需要的不是口罩和药而是自由民主的。

有代表中国向全世界鞠躬道歉的。

有劝中国人往外跑的,劝国外中国人别回来的。

有论证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伟大而平凡民族性的。

有吹瑞德西韦是什么人民希望的。

等到欧洲疫情开始爆发,美国跟上以后,这群人突然不做声了,都变成了下面这样。

在微博和朋友圈给美国造医疗船和战地医院的。

论证美国强大实力战胜疫情不费吹灰之力的。

说英国的“群体免疫”政策是更高级人道主义的。

有去超市拍视频证明物资充足,说美国人郭杰瑞扯淡的。

有说美国CDC是全世界CDC祖宗,不必担心的。

有说瑞典岁月静好全是中国造谣污蔑的。

等到年末岁尾了,美国确诊人数已经2021万了。

写日记的没了,吹更高级人道主义的没了,其他的那些也都没了。

中国9万的累计确诊病例都能让他们说成人间地狱,可是到了美国这都2000万不止了,也没见他们敢出来说一句话,J不J呐?

而且这时候你要拿出他们说过的话,干过的事来给他们看。

妥妥就是一顶“战狼”“极左”“粉红”的帽子给你扣上。

要么就是说中国隐瞒数据啦,中国反应过度啦,谁赢谁输走着瞧啊,欧美选择了更适合国情的方法啦。

行了,天天嘲讽他们也没意思,美国人的事咱也管不了,就算哪天有消息说华盛顿的骨灰都确诊了,他们该吹还是得吹。

你问我怎么吹?这还不简单,就说新冠病毒来到了伟大的国度,被教化了,懂的心怀感恩了,过于崇拜美国国父……

你也别说我脑洞太大,毕竟这是一群能编造出“克林顿命令飞机撞高压电,宁可全国停电只为了救一只鸟”这种槽点满满,只有智商负数才会相信的故事的一群人。


最后,我给大家说个好玩的事吧。

河山硕大家都知道了,可是死了以后还得排队等火化…

这精神美国人是真的惨,死了都是下等人的待遇。

而且可笑的是,有一个推特ID叫直接民主的恨国党这几天也快病死了,我看要追随河山硕的步伐而去了。

最最魔幻的是,这人是曾经因为故意伤害罪受到过刑事处罚,因此仇恨中国,才跑到美国去“避难”。

按理说现在都病的不行了,应该去医院或者在家静养啊。

可是这人却天天和他嘴里的粉红们对线,哪怕河山硕都被美国当医疗垃圾扔进预备太平间弄死了,他还在这吹美国呢。

都快死了也不去医院,不知是心里面清楚去了也没人管他,还是真的在和他嘴里的粉红们呕气。

说实话,我不希望他死。

当然,肯定不是因为同情他,而是想让他看着中国一天天变的更好,那无异于是对他这类群体的残酷打击和折磨。

哈哈哈哈。

user avatar

刚才还看到有人说,啥事没有,经济也没衰退,因为有美元兜底了,只是国债增加了点。

且不说死了的那30万同不同意他这说法,但美国国债,估计是最后一丝偿清的可能性,都已经破灭了

从此美债必将一路高歌,直至美元信用彻底破产。

小布什当年可着劲的造,也不过从6万亿造到8万亿。

一场金融风暴,奥巴马从8万亿造到18万亿。

建国同志号称要减少国债,结果短短4年,这会已经造到了27.6万亿。


今年美国的GDP就算不萎缩,22万亿,国债规模也已经到GDP的125%了。

可能美国财政不会立刻崩溃,美国经济也不会立刻垮塌。

但是这债要想降下来,我看是没有指望了。

振华前几天也公布了一系列政策,处处都是要花钱的。

而且花钱的部分是要用税收来出的,税收不过每年区区3.6万亿。

以前不用还利息的时候,尚且入不敷出,现在每年还要花几千亿在利息上,国防拨款又增加了2千亿,疫情纾困每年还得继续拿个万把亿吧,明年国债不过30万亿就算烧高香了。

也许,从6万亿到8万亿,没什么;

从8万亿到18万亿,也还好,毕竟经济在增长,也没有超过GDP。

但是短短4年,从18万亿直接跳到28万亿,可能还是岁月静好?

关键还是那个道理,国债增加了这么多,穷人得了那么多救济款最后学是没钱,但是财富的增加量却在富人那里。

贝左斯从1000亿到3000亿!

有钱人的钱起来越多,但是国家办事却只能从税收里的拿钱。

而为了促进经济,又不得不减税。。。

减了税,富人又赚得越来越多。。。

这不是死循环是什么?

就像一条船向瀑布边滑去,前面都是有可能止住它,让它停下来的。直到过了一个临界点,就再也止不住了。


2020年很可能是转折之年。

user avatar

年初的时候,国内相当一部分人对武汉人民极其没有口德,当时某些人是怎么称呼武汉的,还记得吗?说武汉是斯坦索姆。

我倒是想问问这些人,他们当初打算对武汉做什么?难不成想按照阿尔萨斯对斯坦索姆做的来一套?

那要按他们的标准,现在的美国又算什么?诺森德?那疫情最严重的加利福尼亚是不是可以算寒冰皇冠要塞了?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算是倒影大厅?

当初那些人呢?上哪儿去了?难不成组人拿成就坐骑去了?

反倒是当初被某些人扣了顶斯坦索姆屎盆子的武汉,已经维持0确诊好长一段时间了,比圣光之愿礼拜堂还干净。

怎么不造梗了?人呢?都死哪儿去了?不是能耐吗?不是来劲吗?不是既会玩游戏又会玩梗吗?接着玩啊,怎么不玩了?

考虑到每逢周末必下降,2000万这个数字必然是低估的,真实的2000万也绝不是今天才打破的,美国的疫情早已失控,防疫体系早已崩溃,这是事实。

接着玩,好好玩,玩够一百下。

user avatar

年底冲业绩.

凑个整.

----

2020年底, 得超过2020万

2021年初, 得超过2021万

-----

这么回答, 我都觉得我自己太没人性了,

那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不是冷冰冰的数字,

美国人也是人, American Lifes Matter

-----

希望美国政府和民众也都这么想, 就好了.

user avatar

多数人看到的是美国疫情突破2000人,死亡预计至少50万。

而少数人则在庆祝美国资本集团借着疫情刮全球地皮资产纷纷上涨。

在看美国热闹的同时,也要研究下美国资本集团的手段。

user avatar

地主临终问儿子:“鸡鸭嫌饲料不好,牛觉得活太累,猪抱怨窝太脏,狗到处乱汪汪叫,你该怎么办?”

儿子答:“”改善饲料,干点轻活,打扫猪圈,给狗点好狗粮”。

地主摇头道:“啥都别干,给它们选票。让它们选你,还是选你的媳妇来管它们,让它们觉得这个家是它们做主.”

user avatar

我们还是来对比中美在最后这段时间都干了什么吧。

中国11月跟东盟十国加日韩奥新签了区域自贸协定。

在12月底跟欧盟签了全面投资协定。

同时叫停蚂蚁金服上市,开始反垄断。

此外在疫情和全球经济倒退之际按计划发射嫦娥五号并采集月壤。

美国,十月份,大选舞弊,十一月份,大选舞弊,十二月份,还是大选舞弊。

然后就是印钱,发钱和制裁中国。

可以这么说,一个有建设性的政策都没有!好像除了破坏本国制度,破坏国际关系,破坏经济传统,啥都没做!

12月份了,两千万人的,防疫工作做得还不如三月份多。这令人窒息的操作,真的是既荒唐又魔幻。

美国就像是一个不断狂刷信用卡而不去思考自己还债能力的小青年,2020年疯狂地透支着自己的信誉和信用。

曾经一呼百应的美国,今天连菲律宾都敢公然坐地起价勒索两千万剂疫苗。这哪里还有半点大哥的样子?

特朗普这四年,真的是脸都不要了也没换来半点好处。今年中国gdp将达到美国的73%,是150年以来第一次有国家的经济体量跟美国如此接近。而且,日,英,德的智库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中国gdp将于2028年超过美国比之前2033年提前了5年。特朗普说,他遏制了中国的发展,原来就是这么遏制的!

中国的成功在于对疫情的高度重视,其实中国不仅仅对疫情重视,对一切可能发生的灾难都尽可能防微杜渐。比如在各国疯狂降息,疯狂印钞,疯狂借贷之际,中国正在去杠杆,反垄断,全面扶贫。

有句话说得好叫“福不双至,祸不单行。”许多人觉得2020是美国三十年来最黑暗的一年。我觉得才刚刚开始。那个满嘴跑火车的特朗普还在,这些充满傲慢与偏见的政客还在,一亿不愿注射疫苗的反智人群还在,疯狂炒高股市的投机客还在,低效混乱的行政体系还在,种族和阶级矛盾还在,天量的财政赤字还在,不信任政府的群众还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交织在一起,正在孕育着另一个史诗级的灾难。

2000万不是尽头,疫苗也无法快速平复疫情,美国的2021经济依然有可能是负增长。

user avatar

人类灯塔,国名曰美。

屠杀立国,或曰为匪。

土著灭绝,黑奴落泪。

经济殖民,食言而肥。

军事强权,耀武扬威。

川皇当政,声称要伟。

反复无常,疑为内鬼。

以邻为壑,神似纳粹。

财阀林立,医疗昂贵。

快乐教育,自大而危。

宗教狂热,素质愚昧。

瘟鬼降临,秩序崩溃。

诽谤中国,时机难回。

菲克纽斯,钱管传媒。

言有神药,西韦氯喹。

莽撞复工,人命不贵。

黑白对立,警把命催。

州邦不和,人人自危。

国之兴衰,民心向背。

空谈误事,这波血亏。

知乎网友,点个赞呗。

世界希望,还看诸位。

user avatar

如果我在年初预言美国年底确诊2000万,会不会被精美和公知骂到生活不能自理?

如果我在年初说新冠今年能让美国死31万人,会不会被精美和公知挖祖坟?

年底了,美帝搞成这个样子,不知精美和公知情何以堪啊!

user avatar

一个人口3亿出头的国家,确诊2000万,再考虑到没有检查到的携带者,再结合现在的检测力度。

可以很放心的说,15个人里面一个确诊的,10个人里面一个患病的。

所谓传播的临界点,美国早就过了,群体免疫或者说全部感染,只是咫尺之遥的事情。

年初的时候,我还有精气神写美国疫情的事情,很快,身体就被掏空。

美国的确诊人数已经在知乎上创造了一个新的流派:同一话题反复写,看谁风格怪角度多。

我曾经以为小学连写一个学期的周记《我的爸爸》,就是我的人生的巅峰,我甚至把隔壁老王、看门大爷,菜市场大伯挨个描写了一遍。

没想到人到中年,又一座山峰放在了我面前,让我回忆起了那个在夕阳下奔跑的少年,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所以,看到美国疫情往上冲,大家其实都有点疲劳了。

该说的话早就说完了,川普和美国疫情已经成为了知乎上的「显学」,分析的透透的,比刚做完肠镜还清爽。

现在可能唯一担心的,就是超级病毒了。

毕竟,作为全球最大的病毒培养皿,美国什么时候爆发一个高传染性、高致敏性、高潜伏期的新冠异种,谁也说不清楚。

在四月份的时候,我们公司请了咨询公司来做全球安全性评估,那时候这些安全评估公司赚的是盆满钵满。

当时得出的结论是,印度的疫情一旦爆发,因为缺乏基础医疗和治理能力,那就是全国性的大感染。再加上这么庞大的感染人群(全球人口的18%),病毒变异成超级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大。

毕竟。病毒的变异是不分方向的,可能变异成没有毒性的病毒,但是只要有一株的发展方向是更高致死率、更长潜伏期、更难检测、更耐高温天气,那就是超级病毒。


现在,是英国最开始出现了超级病毒,尽管欧洲及时切断了和英国的所有联络,不论是人员的还是物资的,但是这个感染率提高70%的超级病毒已经在南非、加拿大、日本、韩国和欧洲多国家出现了。

这算是第一波超级病毒席卷。

而美国,很可能已经出现了超级病毒,只是没有公布而已。

一个例子就是,7月份,一个携带新冠病毒无症状的女子独自搭乘电梯,结果造成了与她同乘电梯的71个人确诊感染。这名女士没有任何症状,她也完全遵从了自我隔离的规定,住在自己的公寓通过外卖够买食物,但是她却成为71人被感染的“零号患者”。

搭电梯就能传染71人,要细品。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白宫超级传播事件了。

也就是让川普和川普老婆都确诊的那次会议,一场宣传会,30名与会者后续确诊感染新冠病毒。

做个对比就是我四川老家的赵小姐,确诊,一周末参加了很多场文娱活动,但是没有造成一例传染,这就是病毒的差异(再次谴责公布她信息的那些人)。

所以,美国很可能是第零波超级病毒的诞生地。

也配得上现在2000万人确诊的数据。

我们唯一要担心的就是,这些超级病毒会不会继续炼化,变成更加厉害的病毒,同时,会不会通过冷链模式进入中国,在这片净土上制造恐慌。

顺便给美国政府提一句,好莱坞套路是这样的,病毒蔓延,丧尸屠戮,核平小镇。

6185枚核弹可以考虑对准自己了。


user avatar

现在有个问题,我老了以后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们解释这个美国……

我说这个美国曾经第一个造出原子弹,曾经第一个把人送上月球 ,第一个探测火星……曾经拥有无数伟大的科学家工程师,曾经在二战中用强大的生产力和动员能力击败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用强大的科技、文化、经济拖垮了红色巨人苏联。

它是那个独霸时间70多年,军事、金融、科技碾压世界,文化风靡天下、吸引全球无数美粉山呼万岁的美帝……

它是那个拥有11个航母编队,数千枚核弹,无数先进战斗机轰炸机,军事基地遍布全球,控制各大洲各大洋,二战后发动战争最多、屠杀人民最多,想打谁就打谁,想颠覆谁就颠覆谁……搅得世界岛冲突不断,中东生灵涂炭难民遍地,东欧人卖儿卖女卖身,培养走狗无数,第一岛链钳制中国数十年的美帝……

它还是那个文化舆论所向披靡,在全世界培养无数公知,NBA、迪士尼、好莱坞电影横扫天下,拥有无数超级英雄、孩童偶像,电影里无数次代表人类、代表正义,战胜恶魔、战胜纳粹、战胜苏联、战胜外星人、战胜灭世灾难……拯救人类文明的那个美帝。

我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强大、最具有统治力、影响力的世界性帝国,真正的超级大国。

孩子们会问:“老头,你说的是2020年那个拥有35艘医疗船、180个野战医院、一天造一亿个口罩、神药无数……然后一年感染几千万,死亡几十万的那个超疾大国吗?”

user avatar

一,实际报告病例数据远远低于实际

从最近的数据来看[1],检测阳性率还是非常高,达到了13%。四个月时间,来检测的人阳性率从5%上升到上个月的12%,再到13%。

而如果充分检测,能检测到大多数密切接触者,确诊率不大可能超过3%。目前的数据说明检测量远远不足,不能充分反映实际感染情况。

由于圣诞节的原因,各地检测机构的检测总量有所下降,所以单日确诊比前几天低一些。

二,医疗现状

按11月28日数据,总确诊1300万人左右时,有91635名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2]

圣荷西《水星报》报道称,根据州卫生官员的说法,约有12%的感染者会在两到三周内住院,其中又有12%的人最终会住进ICU。[3]

如果症状轻微,普通人没有入院机会,有机会入院的普通人基本都是重症甚至危重症。



而应该住ICU的人无法住ICU,则死亡率会大增。

重型患者有一个共性,呼吸系统逐渐衰竭,缺氧已经开始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如果不能及时纠正缺氧,极可能发展到多器官功能衰竭。

三、医疗资源已经饱和

对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ICU的治疗手段很消耗人力,一般情况下一个床位需要配3个医务人员。



【美国需重症监护的新冠肺炎患者比例持续增长】当地时间12月28日,根据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自9月底以来,美国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新冠肺炎患者比例持续增长。数据显示,9月底美国入住ICU的患者中有16%为新冠肺炎患者,该数字到10月底上涨到22%,到11月底为35%。截至上周,全美重症监护病房中近40%的患者患有新冠肺炎。[4]


美国媒体当地时间17日报道称,加利福尼亚州16日报告了超过五万例新增新冠病例,创造了新纪录。南加州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已无病床可用。[5]

《洛杉矶时报》报道称,加州在16日报告了51724例新增新冠病例,打破了14日42088例的纪录。16日报告的393例新增死亡病例也打破了15日295例的纪录。17日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当日至少有47000例新增病例和250例新增死亡病例。同时,加州因新冠肺炎住院的人数已连续19天打破纪录。16日,全加州有15431位新冠患者住院。17日,整个南加州的ICU可用床位降至0%。现在,每天有大约600名新冠患者被送入洛杉矶县的医院。官员们说,到年底,这一数字可能会增加到750人至1350人。


四、医疗资源不足情况下,患者被根据种族和支付能力区别对待

在《MedRxiv》刊布的一则研究报告显示,在美国疫情的“震中”纽约州里,华人的新冠死亡率排名第一,远远高于亚裔甚至拉丁裔和黑人的死亡率。[6]

在这份纳入了85000名新冠患者的情况分析报告中,华裔新冠死亡率高达35.7%,而亚裔的平均死亡率却为25.5%。拉丁裔和黑人新冠死亡率为23.7%。白人死亡率约是黑人的三分之二,在18%左右。

其他国家医疗资源不够的时候,优先救年轻的。印度和美国医疗资源不够的时候,优先救高种姓的和出得起费用的。

使用紧急医疗补助的患者死亡的可能性几乎是使用商业保险的患者的三倍(OR 2.86,95% CI [2.30,3.54])[7]

此外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华裔比墨西哥裔和非洲裔更容易被拔管或者被遗弃在等死区。

参考

  1. ^ https://coronavirus.1point3acres.com/en/test
  2.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4692123425904822&wfr=spider&for=pc
  3. ^ https://new.qq.com/omn/20201218/20201218A0CJCF00.html
  4. ^ https://www.fx168.com/fx168_t/2012/4527941.shtml
  5. ^ https://www.sohu.com/na/439066808_123753
  6. ^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V1V0RNF0537FKU8.html
  7. ^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11.23.20233155v1.full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年12月31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突破2000万大关,这个数字无疑是一个沉重的里程碑,也给这个本就充满挑战的年份画上了悲伤的句号。回望这令人揪心的一天,它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承载着太多复杂的故事和深刻的反思。数字背后的触目惊心:首先,2000万这个数字本身就足以让人心惊胆战。这意.............
  • 回答
    说到“最惨的一届毕业生”,2020届的同学们听了心里肯定五味杂陈。说他们惨,绝非空穴来风,而是他们确实赶上了一个相当特殊的时期,很多事情都跟他们之前设想的、以及前几届毕业生经历的,有了很大的不同。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这场疫情把原本热热闹闹的毕业季,变成了线上“云毕业”。校门说.............
  • 回答
    2020年的金摇杆奖,可以说是游戏界的一场盛事,而《最后的生还者2》和《原神》无疑是那一年最受瞩目的两款作品。当结果公布,《最后的生还者2》以绝对优势摘得年度最佳游戏,而《原神》则遗憾地以第二名的成绩收场。这个结果,即使过了这么久,依然是许多玩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也引发了关于游戏评价标准、市场影响力以.............
  • 回答
    2020 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实施“强基计划”的通知》以及后续各试点高校发布的强基计划简章,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理解这份简章,需要从其出台背景、核心内容、主要变化、意义和影响、以及考生和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 回答
    2020年全国结婚人数跌破800万对,创下近15年来的新低,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数字,也引发了许多讨论。为什么结婚人数会下降?从我的观察和了解来看,结婚人数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相互交织: 经济压力: 结婚意味着组建家庭,这往往伴随着高昂的经济成本,包括婚房、婚车、婚礼仪式、彩礼等等。尤其.............
  • 回答
    2020年9月,加州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山火浩劫,其规模和强度刷新了历史记录。这场灾难性的火灾,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创历史之最”,更是对加州这片土地、其居民生活以及环境生态系统的一次深刻而残酷的冲击。起因:天时地利与人为因素的叠加要理解这场火灾的严重性,我们必须回溯到当时的具体情况。首先,极端的气候条.............
  • 回答
    2020年6月10日,特斯拉市值超越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企业,这绝对是汽车工业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这件事放在当时,以及今天回溯起来,都足够让人回味无穷。它不仅仅是数字上的更迭,更像是一种时代情绪和未来走向的风向标。表面数据之下的深层意义:首先,我们得明白,市值这东西,它反映的是市场.............
  • 回答
    2020年那个关于“中国人最愿意为教育买单”的说法,确实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不少人的神经。我个人觉得,这事儿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概括,得从几个维度去细品。首先,“愿意为教育买单”这个说法本身就很有研究价值,也很能反映中国社会的一些深层逻辑。 它背后传递的信息是,中国家长普遍认为教育是改变命运.............
  • 回答
    日本2020年出生人口为84.8万,确实是日本历史最低点,这反映了日本社会面临的严峻人口结构挑战。要理解这个数字,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出生人口下降的趋势与历史最低点 历史数据对比: 日本的出生人口一直在缓慢下降,但2020年的84.8万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跌破了此前的一些低谷。这标.............
  • 回答
    您好!上海于2020年10月24日发布的机动车限行政策(可能指的是对内环内部分高峰时段外牌车辆的限行措施的调整或延续,具体政策内容在不同时间节点会有细微变化,但我将以2020年底左右的普遍认知和影响进行分析)。这类政策的核心目的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并鼓励绿色出行。下面我将从多.............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12月17日发布的这份《2020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这份更新可不是小事,对于国内的科研人员来说,它就像是学术界的“榜单”,直接关系到大家发表论文的导向和评价。总览:这是基于什么逻辑?首先,要理解这个分区表,得明白它的核心逻辑。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简称“文献中心”)这.............
  • 回答
    近期,一些外国媒体聚焦中国2020年的经济增长数据,普遍指出该数字为2.3%,并将其描述为“40多年来的最低点”。要全面理解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剖析:一、 数据本身的解读与背景首先,必须承认,2.3%的增长率确实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公布的较低经济增长数字之一。但将此数据孤立地看待,而.............
  • 回答
    梅西在2020年金球奖评选中对莱万多夫斯基的言论,以及他在FIFA最佳球员投票中的实际选择,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并且存在一些值得深入分析的角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1. 梅西的言论与实际投票之间的“不一致”: 梅西公开言论: 在2020年金球奖因疫情取消后,许多人都认为莱万多夫.............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有自媒体转述美国博士文章,称‘美国并没有疫情,且2020年前32周死亡率为10年来最低’”的说法,我们需要进行一个细致的分析和审视,因为这种说法在事实层面存在很大的误导性,并且可能源于对数据和语境的曲解。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核心概念: 疫情 (Epidemic/Pandemic).............
  • 回答
    IMF的这个判断,说实话,确实让人不寒而栗。1929年大萧条,那可是经济史上的一道伤疤,世界因此沉沦了好几年。现在IMF把它搬出来跟2020年做对比,可见这次的疫情冲击有多么猛烈,有多么的普遍。为什么IMF会这么说?大家想想看,2020年发生了什么?新冠疫情像一只巨大的黑手,在全球范围内突然爆发。它.............
  • 回答
    2020年8月23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市(Kenosha)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枪击了非裔美国人雅各布·布莱克(Jacob Blake),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美乃至全球的广泛关注,并直接导致了基诺沙市及其周边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和骚乱。事件经过(根据现有公开信息): 事发时间与地点: 2020年8.............
  • 回答
    2020 年 4 月 2 日,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的股价经历了令人震惊的崩盘,盘前暴跌约 90%。这一事件是由于公司承认伪造了其部分财务数据,尤其是销售收入。这起事件的发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和调查。以下是对瑞幸咖啡伪造收入事件的详细分析和看法:事件的背景与起因: .............
  • 回答
    2020年2月12日湖北省一天新增确诊病例14840例,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和揪心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出现,标志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进入了一个极其严峻的阶段,也对当时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要理解这个数字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1. 数字的巨大与异常: 历史性.............
  • 回答
    2020年1月1日,曾经以“毒App”为名称的平台正式更名为“得物”,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次更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各方的解读。一、 更名背景:从“毒”到“得物”的转变在更名之前,“毒App”凭借其“潮流商品交易+潮流资讯”的模式,在年轻人.............
  • 回答
    2020年天津市GDP跌出国内前十名,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现象,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深入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数据本身、经济结构、发展环境以及未来趋势等。一、 数据层面:回顾和对比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天津在2020年具体的GDP数据以及排名变化。 2019年情况: 在20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