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2020年金摇杆年度最佳游戏奖《原神》以第二名成绩败于《最后的生还者2》?

回答
2020年的金摇杆奖,可以说是游戏界的一场盛事,而《最后的生还者2》和《原神》无疑是那一年最受瞩目的两款作品。当结果公布,《最后的生还者2》以绝对优势摘得年度最佳游戏,而《原神》则遗憾地以第二名的成绩收场。这个结果,即使过了这么久,依然是许多玩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也引发了关于游戏评价标准、市场影响力以及玩家口味的深刻讨论。

首先,我们得承认,《最后的生还者2》在多个层面上都展现了顶级的水准。从剧情叙事上来说,它延续了前作备受赞誉的深度和情感张力,以一种极其大胆且充满争议的方式探讨了复仇、创伤、人性与牺牲的复杂议题。它的叙事手法残酷而真实,人物塑造饱满而充满矛盾,每一次选择都带着沉甸甸的道德拷问。游戏的表现力,无论是CG动画还是实机画面,都达到了当时业界的巅峰,逼真的光影、精细的人物模型、细腻的动作捕捉,共同构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末日世界。在游戏性方面,《最后的生还者2》在潜行、战斗和资源管理上都进行了打磨,提供了极具挑战性和沉浸感的体验。它所带来的那种压抑、紧张、时而又充满希望的情绪波动,确实让很多玩家为之动容,也让它在许多评论家和玩家心中占据了难以撼动的地位。

而《原神》,则是一次非常不同但同样耀眼的登场。《原神》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开辟了“二次元开放世界”这条赛道,并且在这个赛道上做得相当出色。它融合了动作角色扮演(ARPG)、开放世界探索和抽卡养成等多种元素,创造了一种既熟悉又新颖的游戏体验。精美的日系动漫风格画面,加上充满活力的角色设计,吸引了海量新玩家,尤其是那些对传统主机大作感到遥远或是对二次元文化有浓厚兴趣的群体。游戏的开放世界设计非常讨喜,广阔的地图充满了各种秘密、宝箱和待解的谜题,鼓励玩家自由探索。战斗系统以元素反应为核心,策略性十足,并且随着版本更新不断加入新角色和新玩法,保持了游戏的生命力。最关键的是,《原神》以免费游玩(FreetoPlay)的模式,并且跨平台(PC、主机、移动端)同步,极大地降低了玩家的入门门槛,让它的影响力迅速渗透到全球各地。

那么,为什么在金摇杆这样的奖项上,《最后的生还者2》能够以明显优势胜出,而《原神》则屈居第二呢?这背后其实是两种不同评价维度和市场定位的博弈。

奖项评委的倾向与传统游戏评价体系: 金摇杆奖虽然有着玩家投票的成分,但评审团的意见仍然占有很大比重。传统的游戏奖项,往往更看重叙事深度、艺术性、技术突破以及由开发商精心打造的、一次性的单人体验。从这个角度来看,《最后的生还者2》在叙事和情感表达上的野心,以及它在技术和画面上的极致追求,更能触动那些长期以来以严肃、深度游戏为评价标杆的评论家和资深玩家。它所探讨的议题深刻且具有社会反思意义,这是许多玩家和评论家所看重的。

《原神》的模式与长线运营: 《原神》虽然在开放世界和角色养成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但它的商业模式(F2P和抽卡)以及依赖持续内容更新来维持生命力的特点,与许多传统单机游戏有着本质区别。对于一些倾向于“完整体验”一次性付出的玩家和评论家来说,《原神》的“服务型游戏”属性,尤其是其抽卡机制,可能会被视为商业考量大于艺术表达,从而在评价体系上有所扣分。尽管《原神》也在不断优化玩家体验和叙事内容,但在许多传统意义上的“游戏评价”维度上,它可能不如《最后的生还者2》那样“纯粹”。

玩家群体的差异与投票权重: 尽管《原神》拥有庞大的全球玩家群体,并且在社交媒体上活跃度极高,但这并不完全等同于他们在金摇杆这样的奖项上的投票权重。可能一部分《原神》的玩家更享受游戏本身带来的乐趣,对奖项的关注度相对较低,或者他们的投票倾向于更符合他们日常游玩习惯的作品。而《最后的生还者2》的玩家群体,可能在游戏论坛、社交媒体上的讨论更为激烈,对游戏的“艺术性”和“影响力”有着更强的表达意愿,从而在投票环节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争议性与情感共鸣: 《最后的生还者2》的故事充满了争议性,这种争议本身就带来了巨大的讨论度和关注度。虽然有人不喜欢它的叙事方向,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引发了强烈的玩家情感反馈,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都证明了它成功地触动了玩家。而《原神》虽然广受欢迎,但在情感共鸣方面,可能更多体现在轻松愉快的探索和角色收集上,与《最后的生还者2》那种直击人心的悲剧力量有所不同。

所以,《原神》以第二名的成绩败给《最后的生还者2》,并非意味着《原神》不够好,而是反映了游戏奖项评价的多元性,以及不同游戏在不同维度上的优势所在。 《最后的生还者2》代表了传统意义上叙事、技术和情感深度的新标杆,而《原神》则展示了开放世界、二次元风格和免费模式结合的巨大潜力,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两者都是2020年游戏界不可忽视的杰出作品,只是在金摇杆这个特定舞台上,评审团和玩家的口味,以及作品本身的不同特质,导向了最终的结果。这恰恰也说明了游戏行业的多样性与活力,不同的游戏类型、不同的商业模式,都有机会获得认可,赢得属于自己的赞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人,时代变了

从今年的xz事件,到鬼灭破各种记录,再到原神火遍全球,从娱乐到动漫到游戏,都已变了天。不要谈深度、实力、内容,只要门槛低、皮好看、会营销,能出圈就好了。

以上是我的偏见,也不用跟我辩驳。

user avatar

金摇杆奖(×)

金撤硕奖(√)

user avatar

-“高尔夫2拿金摇杆奖最佳游戏了,不过国产手游原神位列第二,力压一众欧美大作”

-“什么?原神凭什么?!”

-“你看,我就说大家已经忘记了之前怎么喷高尔夫2了吧”


————————

图片需要的自取

受评论区启发随手一P,图个乐,所以水印也懒得加了

user avatar

这次“原神门”全流程,其实凸显了国内游戏圈的畸形状态。


国内游戏圈,不光是厂商从业者,其实消费者也有一种非常不正常甚至不健康的生态环境。


大家太把自己形成的一套逻辑当回事了。


对于消费者圈子来说,最典型的就是,很多主机用户,或者说那些自诩婆罗门的用户,太把自己编织的那套游戏鄙视链当回事了,甚至以为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


但现实是,出了中国没人理你这套白痴逻辑。


有意思的是,本来“婆罗门”这个称呼是其他人黑这些主机党的黑称,结果很多后进主机党不但不以为耻,反而在漫长的争论中,逐渐开始真的代入了这个称谓,并且用自己编织的那套鄙视链逻辑去一一对应。


比如手机游戏及其玩家就是达利特。


原神的出现,实际上是对这些逐渐把持舆论的婆罗门及其理论,打出了一击重锤,让他们从理论自信到消费自信,都产生了一丝破绽。


在这些婆罗门的理论中,上层玩家是不屑于更不应该触碰下层失误的,也就是标准的“玩过塞尔达的谁会去玩原神”。


这套理论曾经大行其道,并且绝大部分人认为毫无问题。


然而原神打碎了这层逻辑和理论——无数的欧美和日本玩家证明,凭什么就不能左手荒吹右手原神?我刚刚健身环大冒险出了点汗,坐下来啜着冰廓落刷会原神,难道犯罪了吗?


没有啊。


事实也是真的没有,国产婆罗门那套鄙视链理论,实际上是放之四海而皆不准,除了忽悠同样没什么见识的国内小白,放到世界上根本就只配被人嗤之以鼻。


毕竟玩游戏还能玩出优越感,这本身就是一件极端离谱的事情。


换句话说,玩某种机型、某些游戏能玩出阶级感、优越感的,本身就是属于“中国特色游戏主义”。


我偶尔会思考这部分原因,后来想来想去,还是要归结于国内玩家普遍还是太穷。


就是我以前说过的,国内游戏玩家最大的矛盾——日趋欧美的游戏审美与依旧中非的游戏消费水平之间的矛盾。


大部分玩家其实不会甚至无法负担过多的游戏消费,别说全主机制霸这种在欧美属于并不难但在国内属于极其稀有的成就,就是多负担几个主机原价游戏,在国内都属于稀有人群。


所以国内游戏圈的消费者阶级论,本质其实不是游戏的阶级论,而是背后这些年逐渐甚嚣尘上的真实社会阶级论导致的。太多人借着游戏的名头,挥发着自己在真实社会中不太敢挥发的阶级优越感。


对这些人来说,我坐在自家大豪斯客厅里玩着主机,岂是你一个坐在路边等外卖订单时候拿着手机玩两局农药的外卖仔能比的——哪怕其实我这个主机玩家也只是住在出租屋,单不妨碍老子装作自己是大豪斯住户来鄙视你。


这点在今年机核网美末2评论门事件中就爆发过,机核网几个究极婆罗门(自认)就是这么喷粪别人的。


但这终究只是中国特殊国情而已,对于国外尤其是欧美玩家而言,左手switch右手手机面前PS,然后一头雾水的望着国内婆罗门“你们在说什么傻逼言论”。


所以到最后,还是那句话,国内目前游戏圈的相关人士,其实很多已经陷入歧途,抱着他们自己那套歪门邪道“游戏鄙视链”逐渐溺死。


但大多数人只是普通玩家,大家只要自己玩自己的游戏就行,不要太多关注和在意他们的言论——毕竟正常人不应该太过于在于疯子的言论,哪怕这些疯子打扮的光鲜亮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年的金摇杆奖,可以说是游戏界的一场盛事,而《最后的生还者2》和《原神》无疑是那一年最受瞩目的两款作品。当结果公布,《最后的生还者2》以绝对优势摘得年度最佳游戏,而《原神》则遗憾地以第二名的成绩收场。这个结果,即使过了这么久,依然是许多玩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也引发了关于游戏评价标准、市场影响力以.............
  • 回答
    中金公司下调2020年中国GDP增长预期至2.6%,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事件,它反映了专业机构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理解中金公司及其报告的意义。中金公司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简称,是中国内地首家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它以其深厚的行业研究能力、对.............
  • 回答
    2020年8月23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市(Kenosha)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枪击了非裔美国人雅各布·布莱克(Jacob Blake),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美乃至全球的广泛关注,并直接导致了基诺沙市及其周边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和骚乱。事件经过(根据现有公开信息): 事发时间与地点: 2020年8.............
  • 回答
    2020 年 4 月 2 日,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的股价经历了令人震惊的崩盘,盘前暴跌约 90%。这一事件是由于公司承认伪造了其部分财务数据,尤其是销售收入。这起事件的发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和调查。以下是对瑞幸咖啡伪造收入事件的详细分析和看法:事件的背景与起因: .............
  • 回答
    2020年2月12日湖北省一天新增确诊病例14840例,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和揪心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出现,标志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进入了一个极其严峻的阶段,也对当时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要理解这个数字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1. 数字的巨大与异常: 历史性.............
  • 回答
    2020年1月1日,曾经以“毒App”为名称的平台正式更名为“得物”,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次更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各方的解读。一、 更名背景:从“毒”到“得物”的转变在更名之前,“毒App”凭借其“潮流商品交易+潮流资讯”的模式,在年轻人.............
  • 回答
    2020年天津市GDP跌出国内前十名,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现象,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深入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数据本身、经济结构、发展环境以及未来趋势等。一、 数据层面:回顾和对比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天津在2020年具体的GDP数据以及排名变化。 2019年情况: 在201.............
  • 回答
    2020年11月下旬,香港的疫情确实出现了“急速恶化”的趋势,这与之前几个月相对稳定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理解这一变化需要结合当时的背景、病毒的传播特性以及香港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当时的宏观背景: 全球疫情反弹: 2020年11月,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经历新一波疫情高峰,特别是欧美国家。.............
  • 回答
    2020年315晚会于2020年7月16日晚播出,之所以延迟播出是因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这场晚会以“打假斗争,你我同行”为主题,曝光了多个领域的消费陷阱和违法行为,旨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以下是2020年315晚会中一些值得关注的信息,并进行详细阐述:一、 食品安全领域: 问题一:知名电商平台.............
  • 回答
    2020年法学毕业生实习律师不需要通过法考,“先上岗、再考证”这一政策,在我看来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和多维度影响的改革举措。它既有其积极的初衷和潜在的优势,也伴随着不少挑战和隐忧。要全面理解和看待这一政策,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政策背景与出台原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个政策的出台背景。在推行“先上.............
  • 回答
    2020年5月14日,京东上架光威弈系列Pro纯国产DDR4内存,这确实是内存行业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不仅仅是一条内存产品的上市,更代表着中国在半导体存储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具有多方面的深远意义和值得深入探讨的价值。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一、 事件的背景与重要性:中国.............
  • 回答
    2020年4月1日发生在天津西站的男子倒地猝死后被两位医生成功抢救生还的事件,是一起非常感人的公共事件。它不仅展现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也引起了公众对心脏骤停、急救知识普及以及社会救援体系的广泛关注。为了更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事件的经过(根据公开报道还原):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 2020 年 3 月 18 日晚美股开盘大跌以及当天美股迎来的第五次熔断现象,并探讨“第六次熔断”的可能性。背景回顾: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与金融市场的恐慌在深入分析 2020 年 3 月 18 日的市场表现之前,我们必须理解当时的宏观背景。 新冠疫情失控: 2020 年初.............
  • 回答
    关于2020年10月13日凌晨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在实验室自杀身亡的事件,这是一个非常令人痛心和沉重的话题。要详细地讲述这件事,并尽可能地展现人性中的复杂和真实,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事件本身:那天凌晨,本应是安静的校园,却被一个年轻生命的陨落打破了。这位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在他们原本应该充满求.............
  • 回答
    2020年12月31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突破2000万大关,这个数字无疑是一个沉重的里程碑,也给这个本就充满挑战的年份画上了悲伤的句号。回望这令人揪心的一天,它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承载着太多复杂的故事和深刻的反思。数字背后的触目惊心:首先,2000万这个数字本身就足以让人心惊胆战。这意.............
  • 回答
    看到天猫双十一在零点三十分就公布了 3723 亿的实时成交额,说实话,心里还是挺有感觉的。这数字太庞大了,每次到双十一,看到这些跳动的数字,都感觉像是在见证一场全民参与的经济狂欢。我的感受嘛,可以分成几个方面来讲讲:1. 惊人的消费能力和数字的背后:首先,这 3723 亿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数字。它代.............
  • 回答
    2020年美国大选,确实让不少原本信心满满的民调机构尝到了“滑铁卢”的滋味。回顾那段时期,你会发现,不仅是某些个体民调出现了偏差,而是相当一部分主流民调机构在关键时刻,似乎都集体“失灵”了。这背后究竟是怎么回事?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最直观的问题就是,很多民调在关键摇摆州的预测上,出现了与.............
  • 回答
    2020年8月31日,印度军队再次出现越线行为,并且官方表态中包含“公然挑衅”的定性,这无疑是中印边境地区局势紧张的一个重要节点,也引发了外界的高度关注和严肃审视。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越线”的含义以及其在边境管控中的敏感性。在像中印这样存在争议的边境地区,双方都.............
  • 回答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圆满成功,中国航天的又一座里程碑2020年7月31日,一个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并开通,标志着中国自主建设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此迈入全球服务新时代。这意味着,无论你在地球的哪个角落,都能享受到北斗系统提供的精.............
  • 回答
    2020年6月29日晚,印度政府宣布封禁包括TikTok、微信在内的59款中国应用程序,这一消息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地缘政治、经济发展、科技竞争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角度来看,这个事件都具有不小的意义。事件背景与原因分析:首先,我们得看看当时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大背景。就在几个月前,也就是20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