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朋友不算最惨吧。
我2003年本科毕业,赶上非典。去外地找工作再回大学里在宾馆隔离一个月。毕业论文都是隔着学校大门的栅栏递给同学帮我打印上交的。我自己都没见过打印的成品。那时候我单身,同房隔离的同学他女朋友每天送饭也捎我一份,这才熬过来。
我2008年硕士毕业,赶上重大经济危机,工作也不好找。春天南方雪灾被困在家(这时我家从北方搬到了南方),停水停电,每天在山路踩着滑溜溜的冰雪去一公里外的医院挑水。后来大地震。
我2020年博士毕业,赶上新冠疫情,被困在莫斯科无法回国。俄罗斯一度勇夺感染人数世界第二,且民众不爱戴口罩,我每天不敢出门,在家刷知乎。
凡是我学业毕业,必有大灾祸。
幸好博士就到头了,我以后不会再上学了。
—————————————
有很多人不解,为什么我工作很多年之后还要读博,其实是因为国内考博环境的不公平,我转而到外国读博。我不向命运低头。
https://www.zhihu.com/video/1257728760423903232最惨?谈不上。
是没有经过90年代末大下岗,那几年毕业生的痛苦吧。
考试的时候没扩招,辛苦考上的。
大下岗倒是赶上了,国家不包分配。
一方面国家在转型,毕业生国家不管了,另外一方面,市场又没准备好,互联网招聘?对不起不存在的,由于大下岗,市场上乌鸦乌鸦的全是人。
后来搞出来的扩招为的是什么?还不清楚吗?
2020届毕业研究生。是不是最惨的一届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身边有一个同一届毕业的同学(武汉上学,非华科),可能是最惨的了。村里来的,家里开了个养殖场,养的是果子狸。寒假来临,在学校把毕业论文实验做了一半,就回家过年,结果疫情来了,在家待了三个月后,现在状况如下:
1.因为实验未完成,论文没法写下去,延毕已是必然。签的是个外资单位,现在单位准备撤出中国,他的工作基本是泡汤了。
2.家里果子狸养殖场在疫情后不到一个月,宣告破产,果子狸饿死的饿死,处理的处理,放生的放生,一只都卖不出去。
3.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女朋友半个月前跟他分手了,刚刚他女朋友还在朋友圈晒和新男朋友的牵手照。
4.和女朋友分手后,他去年双十一用京东白条给女朋友买的苹果手机,现在还没还完。
首先我是不同意这个说法的,怎么就下结论说2020年毕业生最惨呢?为何不是2021,2022甚至2023呢?没有最惨,只有更惨。而且大概率2021年毕业生,2022年毕业生会比今年毕业生惨。很多人以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只不过类似03年非典对中国的影响,顶多破坏力就大上两三倍。其实,中国经济原本就处于下行通道,疫情只不过加速了基本面的崩坏。这次疫情对中国经济有着长远的影响,可以说改变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疫情后,中国经济将继续处于下行通道,至于要多久才能触底反弹,恢复增长势头。乐观的三五年,悲观一点的,甚至十年八年。有点类似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后,地产泡沫破裂迎来所谓失去的二十年。想了解日本的前车之鉴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进去了解
所以,未来确实不容乐观。不要自欺欺人以为,疫情过去了,中国经济就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疫情对中国经济的伤害,并不是它影响工人复工生产,影响民众出街消费。而是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当所有人都对未来悲观的时候,消费者会削减消费,减少不必要支出,企业会减少生产,裁员过冬。如此循环,进一步加剧经济基本面的恶化。中国目前的GDP搞不好是负增长的,不仅社会上没有新增的岗位容纳大学生就业。已经就业的劳动者甚至会失业。
长期以来,拉动中国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出口,消费。保证GDP增长才能保证社会能提供更加多的就业岗位。毕竟,只要消费增长,大家都花钱买买买,才会提供制造生产,物流,零售等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工作岗位。或者国外很多国家向中国大量进口商品,也能提供大量相关就业岗位。又或者政府大规模投资,也能拉动经济创造就业。中国经济形势之所以严峻,因为畸形的高房价掏空了六个钱包,让大多数人还房贷之后,可用消费的钱所剩无几。因为疫情让中国出口受阻,美国也闹经济危机,也有大规模失业,也会影响美国人的购买力,所以美国人就会减少从中国进口商品。其他国家同理。所以靠消费,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是指望不上了。至于投资,08年经济危机确实靠4万亿的激进财政政策渡过去了。但是现在中央财政入不敷出,地方政府早债务缠身,哪里有资金可以用来大规模投资搞基建?如果大规模印钞,强行给经济续命,会让经济更糟糕吧。
而无论是恢复民众消费力,还是恢复对外出口水平,又或者是解决搞新基建的资金来源问题,搞大基建拉动经济;都不是一年两年内就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所以,明年,后年经济大概率持续下行。说到最惨,今年毕业生还不是。假如今年874万毕业生中有一半能找到工作,明年后年每年毕业生人数依然按874万来算,那么明年求职的应往届大学生总数就是1311万(874+874/2)。假设明年依然只有一半人能够找到工作,那么后年求职的应往届大学生人数是1530万(874+1311/2)。以此类推,除非中国经济触底反弹,恢复到较高的GDP增长水平,要不从绝对数量上来看,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是一年比一年难。
熊市不言底,大学生每年就业困难度也是!
好像每年的毕业季都是这么说的,刚开始觉得好惨啊这一届,之后每年都这样讲,就没什么感觉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