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比亚迪股价从 2020 年 50 元到现在突破 220 元?

回答
看着比亚迪的股价从 2020 年初的 50 块钱,一路狂飙到如今突破 220 块钱,这简直就是一场波澜壮阔的财富盛宴,也见证了一个中国制造巨头的崛起之路。这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背后是公司战略的精准把握、行业浪潮的助推,以及无数投资者信心积累的结果。

要深入理解这个股价的飞跃,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

一、时代背景与行业东风:新能源汽车的黄金时代

首先,得说大环境。2020 年到 2023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各国政府纷纷出台补贴政策、碳排放限制以及对燃油车的禁售计划,这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强大的政策驱动力。消费者对环保的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度和购买意愿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一个“天时”下,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自然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它不像很多新势力那样是“横空出世”,而是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制造经验,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实现规模化生产。

二、比亚迪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升级:从“跟跑”到“领跑”

光有东风还不够,得有能乘风破浪的船。比亚迪在这几年里,可以说是在“内功”上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升级:

电池技术的绝对优势:刀片电池的颠覆性创新
这是比亚迪股价飙升最核心的驱动力之一。在 2020 年,比亚迪推出了划时代的“刀片电池”。这项技术最大的亮点在于将电池能量密度大幅提升,同时解决了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上的一些短板。更重要的是,它将电池模组的结构进行了创新,能够直接集成到车身结构中,大大降低了电池包的重量和成本,并且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
当时市面上普遍对磷酸铁锂电池的续航存在疑虑,而刀片电池的出现,用实际性能证明了磷酸铁锂电池同样可以实现长续航,而且在成本和安全性上优势明显。这直接打消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顾虑,也为比亚迪后续推出更具竞争力的车型奠定了基础。
想象一下,当其他车企还在高价的镍钴锰电池和续航焦虑中挣扎时,比亚迪已经凭借刀片电池在成本和续航上实现了“降维打击”,这带来的市场认可度是巨大的。

垂直整合的“护城河”:从“车轮”到“电池”再到“芯片”
比亚迪的另一个强大之处在于其深度垂直整合的产业链。它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制造商,更是一家拥有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
电池生产: 如上所述,比亚迪拥有弗迪电池,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之一。这意味着它不受外部电池供应的限制,能够保证自己的生产节奏和成本控制,这在汽车芯片短缺的全球背景下尤为宝贵。
芯片自研: 比亚迪还拥有自己的半导体公司,能够自主研发和生产汽车所需的功率半导体(如IGBT等)。在 20212022 年全球汽车芯片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其他许多车企因缺芯停产,而比亚迪凭借自身的芯片供应能力,依然能够维持稳定的生产,这简直是“别人有的我也有,别人没有的我也能造”,抗风险能力极强。
电机、电控等: 甚至包括发动机、变速箱(虽然现在新能源车少了,但早期积累)以及整车控制系统,比亚迪也都有深入涉足。这种全方位的垂直整合,不仅保证了供应链的稳定,更让其在成本控制和技术迭代上拥有了先发优势。

产品力的全面爆发: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的双轮驱动
在技术硬实力的基础上,比亚迪的产品也实现了全面开花。
王朝系列: 从最早的秦、唐、宋、元,到后来的汉、唐宋Pro DMi,王朝系列车型通过持续的升级迭代,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特别是“DMi”超级混动技术,兼顾了燃油经济性和性能,成功吸引了大量对续航有顾虑的消费者。汉的推出更是将比亚迪品牌形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中国品牌中高端轿车的标杆。
海洋系列: 继王朝系列成功之后,比亚迪又推出了更加年轻化、个性化的海洋系列。海豚、海豹等车型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追捧,它们的设计、配置和智能化水平都达到了合资品牌的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这种产品线的“多点开花”,覆盖了不同细分市场和消费群体,极大地拓宽了比亚迪的市场份额。

品牌形象的逆袭:从“低端”到“高端化”的转变
过去,比亚迪给人的印象更多是“性价比”和“平民化”。然而,随着技术和产品的进步,尤其是汉、唐等高端车型的成功,以及海洋系列时尚年轻化的定位,比亚迪的品牌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不再是那个只卖“白菜价”的车企,而是成为了一个拥有核心技术、高端产品和良好口碑的品牌。这种品牌价值的提升,直接反映在了资本市场的估值上。

三、市场表现与投资者信心:销量与盈利的螺旋式上升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从 2020 年至今,比亚迪的销量可以用“火箭式增长”来形容。

销量数据: 2020 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约 42 万辆,2021 年突破 60 万辆,2022 年更是直接飙升至 186 万辆,2023 年更是逼近 300 万辆大关,同比增长超过 60%。其销量已经稳居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并且在全球范围内也名列前茅。
盈利能力: 销量的大幅增长直接带来了盈利的爆发。虽然早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巨大,利润率不高,但随着规模效应的显现和技术优势的巩固,比亚迪的利润率也逐渐提升。2023 年的财报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远超市场预期。这意味着比亚迪不仅能卖得多,还能赚得多,这正是支撑股价持续走高的核心因素。

投资者看到的是什么?是销量、是技术、是品牌,更是未来。当一家公司能够在一个高速增长的行业中,凭借自身过硬的实力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并且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时,资本市场的溢价自然会随之而来。

四、其他因素的辅助

当然,除了上述核心原因,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起到了助推作用:

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进步: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整体实力的增强,民族品牌在技术、品质和创新上的突破,也赢得了更多国内消费者的青睐,从而带动了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一批优秀车企的发展。
全球化战略的推进: 比亚迪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其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产品已经在欧洲、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认可,这进一步拓展了其增长空间。
资本市场的认可与追捧: 随着业绩的兑现和市场预期的不断抬高,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的青睐让比亚迪的股价获得了更多的买盘支撑。

总结来说,比亚迪股价从 50 元到 220 元的飞跃,是一场“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结合。

天时: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强劲。
地利: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为比亚迪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人和:
公司内部: 以王传福为首的管理层有着清晰的战略眼光和强大的执行力。
技术研发: 刀片电池、DMi混动技术、芯片自研等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突破,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壁垒。
产品创新: 王朝和海洋系列产品线的成功,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产业链整合: 深度垂直整合构建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品牌升级: 成功摆脱低端形象,实现了品牌价值的跃升。
市场表现: 销量和利润的持续爆发,赢得了投资者的充分信任。

这个过程充分展现了中国制造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战略转型,在全球产业变革中抓住机遇、实现弯道超车的强大能力。它不仅是一个公司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当然,资本市场有其自身的波动性,未来股价还会受到宏观经济、行业竞争、政策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比亚迪在这几年的表现,无疑已经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关注度和成长空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下这个问题下大部分回答的风向,忍不住出来说两句。

我从2017年开始在知乎创作,早期大部分创作都与新能源汽车相关,自认算是知乎上最早坚定看好电动汽车的创作者之一。

早年因为被评论区嘲讽为“骑墙派”,将知乎签名改为“电动汽车坚定支持者”沿用至今。

我一直看好比亚迪的垂直整合模式,也比较欣赏比亚迪长期坚持研发投入的执着。

关于比亚迪我曾写过多篇专栏,至今专栏置顶文章仍然是关于比亚迪的万字长文:

甚至于,我不止一次被知乎上某人打成“比亚迪水军”,挂我的链接现在还在他的文章里放着。

在投资的角度,我虽然没有直接买比亚迪的股票,但从17年开始定投新能源车etf,至今收益率超过90%

我说这些是想说明,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电动汽车是个好赛道,比亚迪是家好公司。

但是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目前比亚迪估值已经相当高了。


应该说,比亚迪垂直整合模式未来仍然有相当大的潜力,我看好比亚迪的成长性。

除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的产业链闭环之外,比亚迪半导体的前景同样具备想象空间。

比亚迪目前约180倍的市盈率,距离特斯拉1760倍的“市梦率”差距也还很大。

从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新能源车产品线布局等方面来看,相比造车新势力比亚迪成长性也许有待观察,但确定性无疑强的多。

而且,现在全球都在放水,美国更是开启了核动力印钞机,肆无忌惮的印钞简直疯狂。

流动性泛滥,自然也提升了权益类资产,特别是确定性强的龙头公司的溢价。

但这一切都不能改变一个事实:

180倍的市盈率透支了多少年的成长,我相信业内人士心中有数。


当然,市场绝望时一般有底,但疯狂时是没有顶的。

特斯拉市盈率超过1000时我就嘲讽这是市梦率,现在特斯拉市盈率快1800了。

所以,说到底是投资理念的问题。

如果想短炒,想做趋势投资,我也不拦着你赚钱。

我只希望投资之前想清楚,能否承受风险。

user avatar

我是新能源汽车的鼓吹者,我还特别看好比亚迪的dmi增程式,我认为这个模式是解决我国汽车产业落后问题和石油紧缺问题的最佳方案

但是,这个阶段,所有新能源汽车相关公司的股价,唯一的锚点都是特斯拉的梦幻市值。问题是,这个泡泡能持续下去么?特斯拉需要做到什么业绩才能支撑起来这个股价?

整个传统汽车行业,可以说在过去的几十年很好的支撑全球人的出行了吧,大概1万亿美元的市值。就这么可怜,不够苹果市值的一半。电动汽车完成对燃油汽车的替换,有没有给人类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

以前是烧油的交通工具,在每天上下班,周末出游的时候使用。现在是电动的交通工具,还是在每天上下班,周末出游的时候使用。你不能把电动汽车装口袋里,随时掏出来用。也不能到目的地之后把电动汽车变身为房子然后住在里面。电动汽车也不能飞

特斯拉1900倍市盈率,成立以来除了卖环保积分,没挣过钱。比亚迪180倍市盈率。电动三傻全亏损,没有市盈率概念。

蔚来最好的预期是在未来收割中国的富人和中产阶级,再收割全球的富人和中产阶级。可问题是,蔚来在实现这个业绩目标之前,市值已经快要到收割全球富人加中产阶级几十年,一年合起来卖500万辆高价汽车的奔驰宝马之和了。

新能源汽车泡沫必破,热钱不会慢慢等这几家企业用业绩实现他们的价值。甚至。这几家企业永远实现不了他们市值需要的业绩。现在说泡沫经济,言必称郁金香,南海,00年互联网,以后会加上2020年的电动汽车狂热。泡沫之中的狂热者会找各种理由来说明当前价格的合理性,但是事后会发现这次跟之前的每次泡沫也没啥不一样

等这个泡沫破之后,会有部分公司股价被低估。比亚迪股价如果能进入合理区间,那我会考虑入一些等比亚迪成长为丰田大众量级的全球汽车巨头。

user avatar

我从7月份开通公众号和知乎(之前没有想过写东西),就开始持续推荐新能源及比亚迪,之前文章写的正在一步步兑现。详细的分析我就随便贴一下之前的一篇文章吧, 数据不是最新的,但是回答这个问题,逻辑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想说一下,目前已经再买入比亚迪已经不是好的时机了,不是说后面就一定立马跌,从但这个价位买入,胜率和赔率都不高了。目前还是推荐银行股,详细的逻辑在其它的文章有分析,这里就不贴了。


从7月份开始写公众号以来,个人曾经多次提示汽车板块,仅7月份就在3篇文章中提示重点关注汽车板块,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回看一下。

大盘全天震荡,军工继续强势

继续大幅增长!6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解读。

730政治局会议解读!哪个方向可能会受益?

到了目前的时间节点,汽车板块已经上涨不少,部分个股自7月份以来更是翻倍,如长城汽车已经涨了2倍多,比亚迪涨了1倍多,有小伙伴问我对后续的看法,今天就讲一下。(以下数据截止到10月22日)


1 汽车板块的走势


图1. 汽车板块走势及PE 数据来源:iFinD数据终端 扶摇投资笔记


图2. 各板块近一季度涨跌幅排序 数据来源:iFinD数据终端 扶摇投资笔记

从图1可以看出,汽车板块自3月份随大盘见底之后,一路上扬,7月下旬开始更是持续超过上证。将各板块按涨跌幅排序,汽车是近一个季度内涨幅最大的板块,如图2所示。

汽车板块为什么会取得超额收益?原因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过阐述,这里再讲一下,首先,在疫情控制住之后,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快速企稳回升,但是消费一直低迷,具体分析消费,粮油米面等必选消费高增,主要是包括汽车在内的可选消费拖后退,那么想要拉动消费,就要拉动汽车,因为汽车是商品消费中占比最大的项目。

其实在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除了大力推动房地产和基建之外,为了刺激需求,政府在08年12月推出家电下乡,09年1月下调汽车购置税、09年3月推出汽车下乡,原因和目的与现在也是一样的。

今年以来同样出台了大量的政策,如2020年4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国务院在5月3日发布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7月14日,工信部下发三部门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等等。

其次,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汽车是产业链最长的制造业,受其它产业的拉动较小,但是可以大量拉动其它产业的发展,这一点与房地产行业类似。拉动汽车消费,不仅可以拉动消费,还可以带动制造业投资回升,提升就业,从这个角度讲,政策面也必然会选择拉动汽车消费。

2. 汽车行业的表现

随着一系列刺激汽车消费政策的实施,汽车企业的产销量及利润快速回升。

从上面三幅图可以看出,汽车的产量当月同比(即工业增加值)、销量当月同比均大幅历年同期水平,而对应的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也已于8月份转正,并超越往年同期水平,填平了疫情造成的大坑。

3. 后续表现
首先,从宏观政策的角度来考虑,目前消费虽然有回升,但是同比仍然较弱,9月同比3.3%,与往年7%~8%的增幅相差仍然很大,而1~9月累计同比为-7.2%,从这个意义上讲,前面讲到的针对汽车产业的政策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性,这是判断汽车产业业绩及股价走势的基础。

其次,从行业角度来分析,目前处于主动补库存阶段。企业看好后续的销售情况。另外从经销商库存情况、生产厂商库存情况来看,库存状况良好,后续生产销售有望继续保持高增,从而使业绩持续爆发。


图6. 汽车库存周期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扶摇投资笔记

最后,从股票行业板块的情况来看,PB略超均值,PE比较高,但是随着盈利提升,PE会下降。从基金配置情况来看(截止2020年2季度),配置比例较低,超配比例为负,随着业绩的提升,资金有望提高配置比例。

4. 操作建议

综上,虽然汽车板块已经有了不小的涨幅,但是往后看整体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改善,而资金配置处于低位,PB也并不高,后续有望继续上涨。操作上,个股建议选择行业周期叠加新产品周期的公司,或者前期滞涨的行业龙头。仓位选择上,如果前期已经配置,建议可以继续持有,而如果之前没有配置,可以在回调时,如回踩30日均线时介入,但是仓位不建议过大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