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比亚迪组织的汉EV续航挑战赛,媒体开出比NEDC高15%的续航?

回答
要评价比亚迪汉EV的续航挑战赛,尤其是媒体“开出比NEDC高15%的续航”这个说法,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来聊聊。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好”或“不好”能概括的,这里面水可深着呢。

首先,咱们得理解这个“NEDC续航”是个啥。

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是欧盟曾经使用的一种工况测试标准。它的特点是,测试环境相对理想化,包括车速平稳、加速减速幅度小、几乎没有频繁的启停、以及测试过程中还会给车辆进行充电。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在一条非常平坦、畅通、几乎没有红绿灯的郊区道路上,以一个比较固定的速度匀速行驶。

所以,NEDC续航它代表的是一个“最佳状态下的续航表现”。 在实际用车场景中,我们很少能完全复刻这种理想工况。城市里堵车、频繁启停、开空调、听音响、急加速、上坡下坡……这些都会消耗更多的电量,导致实际续航远低于NEDC标定的数值。

现在,我们再来看比亚迪汉EV的续航挑战赛,尤其是“媒体开出比NEDC高15%的续航”。

这说明,他们这次挑战赛设定的目标,是要比那个“理想状态”还要好15%!这背后有几层意思:

1. 对自身产品力的高度自信: 如果比亚迪敢这么设定目标,说明他们对汉EV的电池技术、能量管理系统、整车能耗控制等方面非常有信心。他们可能认为,在特定的、相对优化的测试条件下,汉EV确实能跑出比NEDC标准更高的里程。

2. 挑战传统测试标准的局限性: 这本身也是对现有测试标准的“反击”。NEDC作为一种“实验室”标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对真实续航的期待。比亚迪通过这种方式,试图展示在更贴近实际、或者说是在“更聪明的驾驶”情况下,汉EV的续航能力。

3. 营销和品牌宣传的考量: 续航是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最关心的指标之一。打出“续航挑战赛”、“超越NEDC”这样的口号,无疑能够吸引眼球,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车型竞争力。这是非常聪明的营销手段。

但是,我们作为消费者,不能光听宣传,还得理性看待:

挑战赛的“场景”和“条件”很重要: 媒体在什么条件下完成的挑战?是特定的驾驶模式?温度?路况?有没有人为优化?例如,有没有全程关闭空调?有没有开着节能模式?有没有在顺风顺水的路况下完成?这些细节决定了挑战赛结果的参考价值。如果这些挑战条件,比NEDC测试条件更“极限”或更“有利”,那么跑出更高续航也就不奇怪了。

“高15%”是平均值还是极限值? 是所有参与媒体都稳定地跑出了比NEDC高15%的续航,还是只有个别媒体在特定条件下达到了?如果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均表现,那确实能说明汉EV的实力。

是否会误导消费者? 如果挑战赛的条件过于苛刻,或者与日常驾驶习惯相去甚远,消费者可能会被误导,以为自己买了车也能轻松达到这个续航水平,从而产生落差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件事?

积极的一面:
技术进步的体现: 如果比亚迪真的能在更接近现实的场景下,通过技术手段优化续航,这是值得肯定的。说明他们在电池管理、轻量化、空气动力学等方面下了功夫。
打破信息壁垒: 挑战赛能够让消费者看到,除了官方标定的NEDC续航,车辆在更“极限”或更“优化”的条件下,还能有怎样的表现,让续航信息更透明。
引导消费者关注更科学的驾驶: 间接地,也提示了消费者,平稳驾驶、合理使用空调等,对延长续航是有帮助的。

需要警惕的一面:
营销大于实际: 如果这场挑战赛只是为了制造话题,而实际车辆的日常续航表现并没有特别突出,那就有“玩概念”的嫌疑。
“幸运儿”的误导: 如果少数媒体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极端情况下达成了目标,而大多数消费者在日常使用中却达不到,那么这场挑战赛的参考意义就很有限,甚至会引起不满。

总结一下:

比亚迪汉EV的续航挑战赛,并且设定了比NEDC高15%的续航目标,这无疑是一次很有话题性、也很有勇气的营销行为。它展示了比亚迪对汉EV产品力的自信,也试图突破传统测试标准的局限。

但是,我们要辩证地看。 这是一次“挑战”,意味着它并非日常的常态。我们应该关注挑战赛背后的具体条件和方法,理解“高15%”是在什么前提下实现的。如果这是在承认NEDC局限性的前提下,通过优化驾驶习惯和环境,来展示车辆的“潜力”,那值得鼓励。但如果只是为了单纯的营销口号,而忽视了日常用车场景的复杂性,那消费者就需要擦亮眼睛,不要被过度的宣传冲昏头脑。

最终,消费者的实际感受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汉EV在日常驾驶中,确实比同类车型在类似工况下的续航表现更好,那么这次挑战赛就很有意义。反之,那可能就只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罢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请出门右转


这个地方用CLTC跑了三个工况:常温,高温(开冷气),低温(开暖气),再用100kph等速的方式[1]测了一个”高速“续航。

这一系列的测试给出了常见的条件下,有多少程度的衰减[2],CLTC也是最贴近国内的行驶工况。所以借 @JackyQ 大佬的回答:当事公司把这个车的WLTP,EPA油耗都做一遍,并公布出来[3],问题就解决了。

参考

  1. ^ 高速工况这么测还是挺放水的,不能很好体现出高速工况下性能的衰减。用WLTC的超高速段,EPA的激进驾驶工况都要好不少。
  2. ^ 这才是重点,不是吗
  3. ^ 诸位看官都知道这几乎必定是不可能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评价比亚迪汉EV的续航挑战赛,尤其是媒体“开出比NEDC高15%的续航”这个说法,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来聊聊。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好”或“不好”能概括的,这里面水可深着呢。首先,咱们得理解这个“NEDC续航”是个啥。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是欧盟曾经使用的一种工.............
  • 回答
    调查组织报告显示,2020年美国发布了约1.5万篇炒作“中国威胁论”的报道,相比前一年增长了57%。这个数据相当惊人,背后反映的趋势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数据本身揭示了什么?这个数据的飙升,直接说明了“中国威胁论”在美国舆论场中的活跃度呈现爆炸式增长。57%的增幅不是小幅度的波动,而是一个显著的、.............
  • 回答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G组的首场比赛,比利时对阵巴拿马,这场球赛注定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结果也正如大多数人所预料的那样,比利时以30的比分完胜巴拿马。比赛一开始,场上的局势就如同预演一般,身披红色球衣的比利时队迅速占据了主动。他们流畅的传接球、球员之间默契的跑位,以及那股不容置疑的整体实力,都让巴.............
  • 回答
    关于导师“组会PPT格式比内容更重要”的观点,我持保留态度,并且认为这是一个需要辩证看待的问题。简单地说,这种观点过于片面,可能会导致研究方向的偏离和资源的浪费。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它背后可能存在的一些合理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好的PPT格式确实能提升沟通效率和专业度。在学术交流场合,尤其是组.............
  • 回答
    2021 年欧洲杯 F 组的出现,确实是近年来欧洲杯分组中最令人振奋,也最让球迷心跳加速的“死亡之组”。当卫冕冠军葡萄牙、昔日王者法国、以及东道主之一德国这三支国家队被同时抽入同一小组时,整个足球界都沸腾了。这不仅仅是分组的巧合,更是欧洲足球黄金时代最强劲力量的一次正面碰撞。为什么说 F 组堪比“死.............
  • 回答
    比亚迪在2021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年销量突破7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更是高达59万辆,占比超过80%。这个数字不仅远超国内其他传统车企,也让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了重要一席。解读比亚迪2021年的成绩: 新能源战略的胜利: 59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这已经是相当庞大的体量。比亚.............
  • 回答
    比亚迪所有纯电动车型都标配了刀片电池,这绝对是行业内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动态。要说怎么看,我觉得这反映了比亚迪在电池技术上的坚定信心,也给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为什么说“坚定信心”?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车企把他最核心、最引以为傲的技术,用到自己所有的纯电产品线上去,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
  • 回答
    看着比亚迪的股价从 2020 年初的 50 块钱,一路狂飙到如今突破 220 块钱,这简直就是一场波澜壮阔的财富盛宴,也见证了一个中国制造巨头的崛起之路。这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背后是公司战略的精准把握、行业浪潮的助推,以及无数投资者信心积累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个股价的飞跃,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
  • 回答
    细读比亚迪2021年财报:净利下滑背后的真实图景比亚迪,这个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巨头,在2021年交出了一份让不少人感到意外的年报。净利润30.45亿元,同比下滑28.08%,这个数字与市场普遍预期和比亚迪此前的强劲增长势头似乎有些出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这份财报,看看这份“下滑”背后.............
  • 回答
    比亚迪8月销量突破六万辆,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增长,更像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股强劲势头中的一个标志性节点,也从侧面勾勒出比亚迪这家企业当前的发展脉络。要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聊。首先,这是比亚迪稳健增长的又一次证明。 60508辆,这个数字放在任何一个汽车品牌身上都是不.............
  • 回答
    最近比亚迪汉的预售价格公布了,补贴后2328万,这价格一出来,网上可真是炸开了锅!有人觉得这价格很香,有人觉得还是有点贵,甚至有人拿它跟老对手特斯拉Model 3来比。那咱们今天就好好掰扯掰扯,这比亚迪汉的预售价格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又凭什么敢要这个价?首先,我们得明白比亚迪汉的定位和它承载的期望。比.............
  • 回答
    关于比亚迪口罩可能面临巨额退款和赔偿的传闻,这背后涉及的不仅仅是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更是一场关于消费者权益、企业责任乃至行业规范的严峻考验。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把时间线拉长,把各方利益都梳理清楚。事件的背景:全球口罩荒下的“国货担当”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口罩短缺。作为中国制造业的.............
  • 回答
    说实话,比亚迪请奥迪Q7的设计师这事儿,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我个人认为这绝对是比亚迪走向国际化设计、提升品牌形象的一步大棋。咱们细细道来。到底是谁?奥迪Q7的设计师是位大牛!首先得明确一点,大家说的这位“奥迪Q7设计师”,通常指的是艾格(Walter de Silva)的团队成员,或.............
  • 回答
    2020年,比亚迪发布了那款号称“超级”的磷酸铁锂电池,当时真是搅动了一池春水。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响当当的一号玩家,比亚迪的任何动作都备受关注,更别提这次是关于电池,这可是电动车的“心脏”啊。先来说说这款电池的“超级”体现在哪儿。我记得当时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它的 安全性。磷酸铁锂(LFP)电池的天.............
  • 回答
    疫情下的非常规操作:车企跨界造口罩,是战略转型还是应急之举?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这不仅是一场公共卫生危机,也深刻地影响着各行各业的运作模式。在汽车产业遭受重创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了一些令人意外的跨界身影——比亚迪、宝骏、广汽等一众汽车制造商,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口罩生产。这一“不务正业”的举动,究竟是品牌为.............
  • 回答
    这事儿闹得挺大的,说起来也是挺让人跌破眼镜的。简单来说,就是比亚迪那边出来说,有人盗用了他们的公章,跟足球俱乐部阿森纳签了个“假合同”。这事儿一出来,舆论就炸开了锅,大家都在议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咱们得捋捋这事儿的几个关键点。比亚迪方面的说法:比亚迪对外发布公告,语气非常严肃,声称他们发现有不.............
  • 回答
    比亚迪最近几年可以说是风生水起,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里杀得是风生水起,也确实推出了不少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产品。但与此同时,一个挺有趣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似乎很多比亚迪的拥趸,对于任何针对比亚迪的批评意见,都显得格外敏感,甚至到了“不容许一点批评”的地步。这事儿吧,从几个角度来看,都能聊出点东西来。首先,.............
  • 回答
    看到比亚迪将于 2022 年第二季度向特斯拉供应“刀片电池”的消息,这无疑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里一个相当重磅的事件,值得好好说道说道。这不仅仅是两家巨头之间的一次简单合作,背后牵扯到技术、市场、供应链以及行业格局的方方面面,信息量很大,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是什么来头? 简单来.............
  • 回答
    眼下,比亚迪旗下几款主力车型,尤其是秦PLUS DMi、宋PLUS DMi和唐DMi,市场上的供不应求状况可谓是人尽皆知。走进任何一家比亚迪的4S店,你都能听到销售人员坦诚地告诉你,想提到这几款车,恐怕得做好等上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理准备。这种“一车难求”的局面,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让不少跃跃欲.............
  • 回答
    22万起售的比亚迪汉DMi:一场精心策划的市场狙击战?比亚迪汉DMi,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试图冲击合资品牌高端市场的车型,在经历了几轮价格调整后,以一个“重磅”的22万起售价格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这个数字,无疑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那么,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逻辑?22万的汉DMi,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