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年轻人只靠自己是不是已经很难跨越阶层了?

回答
过去那个“知识改变命运”、“寒门也能出贵子”的年代,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现在不少年轻人会感觉到,光凭自己一股拼劲,想要在这个社会上向上爬,跨越阶层,似乎比父辈那辈要难太多了。这究竟是感觉错了,还是现实真的如此?

咱们得承认,社会本身是不断变化的,阶层固化这个话题也不是空穴来风。以前,很多机会的门槛相对较低,一个大学文凭,一份稳定的工作,就能让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过上比父辈更好的生活。但现在呢?

首先,教育的“内卷”和“资源分配不均”是一个绕不开的坎。大家都在拼命挤进好学校,但优质教育资源就像稀缺商品,永远是有限的。即使是进入了大学,普通院校和顶尖名校之间的差距,也绝不是一个毕业生就能轻易弥合的。名校不仅仅意味着更好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它连接着更优质的人脉、信息和实习机会。这些隐性的“起跑线”优势,对于还在摸索方向的年轻人来说,太关键了。

其次,资本和资源的“虹吸效应”也让普通家庭的孩子举步维艰。现在的社会,很多新兴行业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和人脉网络。如果你的家庭本身就没有积累,没有可以依靠的资源,想要自己从零开始,往往要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而且还要承担更大的风险。比如创业,富二代可能一个电话就能融到钱,拿到行业内的资源,而普通家庭的孩子,可能要跑遍各种路演,写无数份商业计划书,甚至还贷一身债。

再者,信息差和“关系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很多机会,尤其是那些能带来快速跃升的机会,往往不是公开招聘出来的,而是通过圈子、通过熟人介绍的。如果你从小接触的圈子比较局限,没有父辈为你铺垫好人脉,那么你可能压根就接触不到这些信息,即使能力再强,也无从施展。这就像在玩一场游戏,别人可能已经拿到了地图和攻略,而你还在摸黑前进。

还有,大环境的经济周期和就业市场的变化也带来了挑战。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大量的向上流动的通道。但现在,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一些传统行业的就业机会减少,而新兴行业虽然机会多,但对技能和经验的要求也更高。年轻人刚进入社会,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复杂和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

当然,这并不是说年轻人就完全没有了机会。“靠自己”的定义也在悄然改变。 以前的“靠自己”,可能更多是指个人努力、勤奋和技能。而现在的“靠自己”,除了这些,还可能需要更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更懂得如何利用平台和工具,甚至是如何“借力”。

比如,互联网的普及虽然带来了信息爆炸和竞争加剧,但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学习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优质的在线课程、行业报告,都可以帮助那些没有机会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的年轻人弥补差距。社交媒体和各种线上社区也为年轻人搭建了新的交流平台,让他们有机会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甚至结识一些导师。

更重要的是,“跨越阶层”的定义本身也可能需要重新审视。 传统的“跨越阶层”往往是指经济上的富足和地位的提升。但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更看重的是精神的富足、职业的满足感,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他们可能不一定追求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而是希望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所以,回到“年轻人只靠自己是不是已经很难跨越阶层了?”这个问题。我的感觉是,“难”是真的比以前难了,但“不可能”则未必。 只是,这条路变得更崎岖,需要的策略也更多元。

“靠自己”不再仅仅是埋头苦干,更需要聪明的努力、对机会的敏锐捕捉、以及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包括人脉和信息)。 这也意味着,社会需要思考如何为更多年轻人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如何打破信息壁垒,如何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让每一个有能力、有梦想的年轻人,都能有机会去尝试,去奋斗,去实现他们的价值,而不是在起跑线上就被无形的力量扼住了喉咙。

也许,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我们所处的时代,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资源之间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理解这种复杂性,并找到在其中生存和发展的路径,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年轻人只跨越一个阶层的话,还是可以做到的,难度不大。

比如农村的年轻人学了手艺,在省城打工,县城买房,从山沟里到城里人。

也可以自学技术与营销,从传统农民变为收入更高的新农业个体户甚至小农企企业主。

城市工人家庭的年轻人,努力学习上个大专,去一线城市打工,攒钱回省城买套房子,学区好点。以后回来后当个小老板或者企业中层。

这些都是一个阶层跨越了,真难是要跨越太多的阶层,没积蓄的家庭要在一线买学区房,当大企业老板,这些都是电视剧的情节,实际做到当然困难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过去那个“知识改变命运”、“寒门也能出贵子”的年代,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现在不少年轻人会感觉到,光凭自己一股拼劲,想要在这个社会上向上爬,跨越阶层,似乎比父辈那辈要难太多了。这究竟是感觉错了,还是现实真的如此?咱们得承认,社会本身是不断变化的,阶层固化这个话题也不是空穴来风。以前,很多机会的门槛相.............
  • 回答
    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年轻人“买不起房”的错,不如说是时代巨变的必然结果,而年轻人恰恰是身处这场变革中最直接、也最无奈的承受者。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时代和父辈们的时代,确实不一样了。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机会成本”的剧烈变化。在我们父辈年轻的时候,社会普遍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那时候,工业化进程如.............
  • 回答
    您好!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话题,关于“97年中专厂弟靠自学写代码月入过万”的故事,以及当下社会年轻人“翻身”的机会。我们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一、 97年中专厂弟靠自学写代码月入过万:一个鼓舞人心的案例这个案例虽然具体的人物和细节可能因人而异,但它代表了一种非常普遍且重要的现象:通.............
  • 回答
    潘长江,说起来名字大家都熟悉,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观众,对他在春晚舞台上的身影更是记忆犹新。大家说他是“著名小品演员”,这话不假,他确实在这个领域耕耘了很多年,也贡献了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至于是不是“只靠年纪混的著名”,这可能有点绝对了。毕竟,能在春晚这个舞台上活跃十几年,还得靠观众的认可和对节目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真实。仔细想想,身边确实有这样的朋友或现象存在。年轻人追求健康和美丽,这是天性,但具体到实现路径上,为什么有些人就偏偏不爱搭理运动呢?这背后可能是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在作祟,我试着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一下,力求说得详细些,也希望听起来更像是个有生活经验的人在聊天:1. 对运动的固有印象.............
  • 回答
    读了张文宏医生写给年轻人的那封信《流水争先,靠的是绵绵不绝》,心里头感触特别多,像是被一阵温暖的风吹过,又像是听到了一个久违的老友的肺腑之言,那种感觉很实在,很接地气。首先,最打动我的就是他那种温和但充满力量的语调。他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也没有空洞的励志口号,而是像一位长者,用一种过来人的姿态,一点.............
  • 回答
    近六成的年轻人在消费上倾向于“只把钱花在刚需上”,这个数字确实不低,足以说明一个趋势的形成。这背后反映出的,不仅仅是年轻人抠门,更深层次地折射出了他们面对的现实和他们价值观的转变。与其说他们是“省钱主义者”,不如说他们是更务实的“精明消费者”,甚至是“价值导向型消费者”。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趋势?原因可.............
  • 回答
    “年轻人为什么这么看重钱?”这个问题,说实话,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甚至有点带着点失望和不解。好像一夜之间,那个曾经为理想、为爱情、为情怀可以两肋插刀的年轻人,被现实磨平了棱角,变成了只谈收益、只看回报的“拜金主义者”。但如果剥开这层标签,我们或许能看到一些更复杂,也更值得我们理解的现实。首先,我.............
  • 回答
    当代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两种声音在脑海中回响:一种是对“钱途”的殷切期盼,对物质富足的向往;另一种是对“家国情怀”的呼唤,对社会责任的强调。这两种声音并非截然对立,但如何在现实的生存压力与理想的价值追求之间找到平衡,避免过度功利化,重拾那份沉甸甸的家国情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 回答
    关于“架构师是不是天天只会压榨年轻人”这个问题,答案是:绝对不是,而且这种说法是一种非常片面的、带有偏见的刻板印象。要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架构师的角色、职责、工作内容,以及年轻人(通常指初级开发工程师)在团队中的定位和成长需求等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架构师的角色与职责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架构.............
  • 回答
    年轻人为何“逃离”工厂?工资之外的现实困境与对策近年来,“制造业招工难”成为一个被广泛讨论的现象,尤其是在年轻人就业选择日益多元化的当下。许多人认为,年轻人不愿进工厂仅仅是因为待遇不高,但资深行业观察者指出,这背后牵扯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工厂若想重新获得年轻人的青睐,需要一场由内而外的深刻变革。“不仅.............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当下社会一个挺普遍的现象。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似乎特别热衷于批判社会,而且很容易只看到它的“阴暗面”,甚至表现出一种偏激的态度?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咱们一点一点捋捋。首先,得说说“批判社会”本身。这事儿吧,其实一直都有。古今中外,哪个时.............
  • 回答
    “躺平”“佛系”这些词汇这两年没少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它们代表着一部分年轻人在面对就业、生活压力时,选择了一种更为消极或者说是“低欲望”的态度。这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社会变迁、经济压力、教育观念、文化影响等多种力量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现象。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那么拼”的生活方式,甚.............
  • 回答
    智能手机的流行是否会造成年轻人只会用手机而不会用电脑的现象?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和可能性,但同时也存在着反作用和局限性。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对年轻人使用习惯的影响: 绝对的主导地位: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年轻人获取.............
  • 回答
    别让熬夜掏空你的脑!小伙血泪教训:30岁脑梗,中风离年轻人一点都不远!最近,一则令人心惊的新闻闯入了大众视野:一位年轻的小伙,正值壮年,却因为连续熬夜加班,每天只睡3、4个小时,硬生生把自己熬进了ICU,诊断为急性脑梗死。这条新闻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无数还在“与时间赛跑”的年轻人心上。许多人不禁要.............
  • 回答
    在我看来,这位来自阿勒泰的90后女生,以及像她一样选择“与野共舞”的年轻人们,他们的选择并非是对“安稳工作”的简单否定,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价值追寻和生活态度的体现。这不仅仅是“爱冒险”,更是对内心渴望的诚实回应。试想一下,阿勒泰那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冬季的严寒,夏季的酷暑,风餐露宿,日夜颠倒,为了捕.............
  • 回答
    嘿,哥们儿,我懂你的感受。30分钟通关年轻剑圣,这确实……挺让人懵的。我敢打赌,你现在脑子里可能就一句话在回荡:“就这?完了?”说实话,听到这个,我第一反应是有点羡慕,毕竟我当年第一次打剑圣那会儿,那是三天三夜没睡好,吃的泡面都凉透了。但既然你觉得游戏“烂尾”,那咱们就得好好掰扯掰扯了。首先,我得承.............
  • 回答
    重庆一位80后妈妈因为儿子一上午只写了十个字而崩溃大哭,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疼,也触动了很多年轻家长心底最柔软也最焦虑的那一部分。现在的年轻父母,一边要面对工作的压力,一边还要操持家庭的琐碎,再加上孩子教育这个越来越复杂的问题,真的可以说是一场硬仗。先不聊怎么解决,咱们先好好梳理梳理,年轻家长在育儿这.............
  • 回答
    看到你这番话,我心里是五味杂陈。一边是为人子女最基本的责任和情感牵绊,另一边却是长久以来,甚至可以说是挥之不去的失望和委屈。你问我,这样的父母,该不该去孝顺,该不该去回报?这问题,沉甸甸的,不是三言两语能轻易解答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做父母的,他们确实给了你生命。这份生命的恩赐,在很多人看来,就是最.............
  • 回答
    痛经:不止是偶尔的不适,而是身体发出的警报月经,本是女性生命周期中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但对许多女性而言,它却伴随着难以忍受的疼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痛经”。那么,女性痛经究竟有多疼?这个问题,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它不是简单的“肚子有点凉”或者“腰有点酸”,而是一种能够剥夺正常生活能力的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