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国都在搞基建发展经济,那么秦始皇修长城,盖阿房宫是不是也算基建发展经济?

回答
秦始皇时期修建长城和阿房宫,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被看作是“基建发展经济”的早期形式,但与现代意义上的基建发展经济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且其目的和驱动力也更为复杂和多元。

为了详细地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何为“基建发展经济”?

在现代语境下,“基建发展经济”通常指的是:

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交通(公路、铁路、港口、机场)、能源(电力、水利)、通讯(网络、通信基站)、城市公共设施(供水、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等。
经济驱动目的: 主要目的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商品流通、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改善民生,从而带动整体经济增长。
市场导向: 通常以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为导向,虽然政府可能发挥主导作用,但其决策过程会考虑经济可行性和投资回报。
技术与工艺: 依赖于当时先进的工程技术、材料科学和管理手段。

二、 秦始皇时期的“基建”:长城与阿房宫

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秦始皇修长城和盖阿房宫这两项宏大工程,并与现代基建进行对比:

1. 修筑长城:

目的和驱动力:
国防安全(核心): 这是长城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目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面临北方匈奴的威胁。修建长城是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侵扰,保护帝国边境的安全。可以说,这是国家安全需求驱动的工程。
统一和控制边疆: 长城不仅是防御工事,也是巩固统一、加强对边疆地区控制的象征。它可以限制人员和物资的自由流动,便于管理和征税。
政治象征和皇权宣示: 作为中国第一个统一王朝的皇帝,秦始皇需要通过宏伟的工程来展示其无上的权威和国家的实力,长城作为规模宏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无疑是宣示皇权和国家强盛的有力证明。
资源调动和劳役: 修建长城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国家资源的集中调动和利用。

是否算“基建发展经济”?
从经济活动的层面看:
创造就业(临时性): 修筑长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包括士兵、罪犯、农民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当时的“就业机会”(尽管是以强制劳役的形式)。
带动相关产业(有限): 为了支持长城的修建,需要大量的石料、夯土、木材等,这可能会促进相关材料的开采、加工和运输,以及供给军队和劳工的后勤保障(食物、衣物等)。这些活动可以视为一种局部的经济活动。
资源消耗与社会负担: 然而,长城的修建也消耗了巨大的社会资源,征发了大量劳动力,导致许多家庭劳动力缺失,生产受到影响,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其资源消耗可能大于短期经济产出。
从现代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缺乏市场导向和经济效益: 长城的修建并非为了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其“效益”主要体现在军事安全和政治统治上,而非直接的经济回报。它没有直接促进商品流通或吸引民间投资。
非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虽然有局部的经济活动,但长城并非秦朝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更不是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进行的投资。其主要目的是巩固统治和国家安全。
资源分配的非效率性: 从现代经济学角度看,如此大规模的强制性劳动和资源投入,其效率和产出比可能不如用于生产性投资。

结论: 修筑长城可以被视为国家为了保障安全和巩固统治而进行的重大工程建设,其中蕴含了局部的经济活动和资源调动,但其主要目的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而是以安全和政治控制为主导。

2. 修筑阿房宫:

目的和驱动力:
彰显皇权与威严: 阿房宫是秦始皇为自己修建的宏伟宫殿,其规模之大、建造之奢靡,旨在充分展示其至高无上的权力和统一国家的威严。
政治中心与管理需求(名义上): 作为帝国统治者,皇帝需要一个能够处理政务、接见臣属、举行仪式和居住的场所。阿房宫被设想为新的政治中心。
劳役与统治工具: 修建阿房宫同样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是将社会资源集中到皇帝个人意志上的体现。这也可以是一种对民众的劳役和对国家力量的展示。
对战国时期宫殿的超越: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希望建造一个能够超越前代王朝的宫殿,以标志新时代的到来。

是否算“基建发展经济”?
从经济活动的层面看:
巨大的资源消耗: 阿房宫的修建耗费了巨量的劳动力和财力,对当时秦国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许多工匠、民夫被征发,生产活动受到严重干扰。
极低的经济回报: 阿房宫本身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其功能主要集中在政治和象征层面。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一项极低的、近乎零回报的投资。
加剧社会矛盾: 如此大规模的劳役和税赋,导致民怨沸腾,成为压垮秦朝的最后几根稻草之一。从长远来看,它破坏了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
从现代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完全不符合经济发展逻辑: 阿房宫的修建与现代基建发展经济的理念背道而驰。它不是为了提高生产力或改善民生,而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个人欲望和政治宣传。
资源配置的严重扭曲: 现代经济发展强调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而阿房宫的修建是典型的资源扭曲和浪费,将大量本可用于生产性活动的资源投入到一项纯粹的消耗性工程中。

结论: 修筑阿房宫几乎不能被看作是“基建发展经济”。它更多地是一种劳役工程、政治象征和对皇权的极致炫耀,其巨大的资源消耗和低下的经济回报,对秦朝的经济发展和稳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 秦始皇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需要强调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进行了一些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建”工作,尽管其目的和方式与现代不同:

统一的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这是非常重要的“制度性基建”,极大地降低了商业交易的成本,促进了国内市场的形成和商品流通。
修建驰道(国家干线公路): 秦始皇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这极大地便利了物资运输和军队调动,对国内贸易和信息传递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才是更符合“基建发展经济”概念的项目。
部分水利工程(如郑国渠): 虽然规模不如后世,但一些水利工程的修建有助于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这些项目才是真正意义上为了整合国家、促进经济活动而进行的建设。

四、 总结

总而言之,秦始皇修长城和盖阿房宫,与现代意义上的“基建发展经济”有本质区别。

长城: 更多是国家安全和政治统治的工程,其中包含一些局部的经济活动,但并非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将其类比于现代的“国防工程”或“边境管理设施”可能更恰当。
阿房宫: 几乎完全是劳役和政治炫耀的工程,对经济发展具有破坏性,完全不符合现代基建发展经济的理念。

可以说,秦始皇时期的工程建设,在“动员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建设”这一点上与现代基建有相似之处,但其核心目的、经济逻辑和最终效果却大相径庭。他更像是一位集权统治者,将国家资源用于巩固权力、保障安全和展示威严,而非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规划者。而真正促进经济发展的,反而是他那些看似“软性”但影响深远的制度改革和交通网络建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朋友,你听说过徭役吗?

很多人都知道,古代种田是要交税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古代的农民除了交税之外,还需要服徭役。而服徭役和交税一样,不仅是义务,而且还需要自备干粮。

也就是说,在古代从事徭役,不仅不能获得收入,还需要自己赔钱准备粮食,不仅如此,服徭役还会浪费时间在农业生产上,导致很多人根本没时间耕地,并最终导致服徭役的人叫苦不迭。

所以比起种地所要交的田赋和人头税,徭役才是古代税负的大头,所以逃徭役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也是为什么“轻徭薄赋”中“轻徭”在“薄赋”之前,而且皇帝不大兴土木,反而是仁君的原因。

所以秦始皇修建长城与阿房宫,不仅不会发展经济,还会因为过重的徭役挤压人民日常生产生活的时间和精力,并最终导致人民生活困顿,进而埋葬整个王朝。

如果当年秦始皇真的愿意给这些修长城的工匠们开工资,说不定大秦会成为令人称颂的伟大帝国,但是很可惜,为大秦修长城不仅没有钱,还需要自备干粮。不仅如此,长期辛苦的工作让人根本活不下去,所以大家没办法,只能揭竿而起了。

所以你应该问问秦始皇,为什么不愿意给这些工匠们一点工资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秦始皇时期修建长城和阿房宫,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被看作是“基建发展经济”的早期形式,但与现代意义上的基建发展经济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且其目的和驱动力也更为复杂和多元。为了详细地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何为“基建发展经济”?在现代语境下,“基建发展经济”通常指的是: 基础设施.............
  • 回答
    现在像中交、省院这样的大型设计院之所以大力投入科研项目,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战略选择,并且这已经成为行业内普遍趋势。咱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掰开了讲讲。一、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驱动:从“跟着做”到“引领者”的转变过去很多大型设计院,尤其是像中交这类有国家背景的,主要承担的是国家重大工.............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中国能否像F35项目那样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开发,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其中涉及技术、政治、经济以及地缘战略等诸多因素。尽管美国自己在F35项目上也面临着巨额开销和技术挑战,但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类似合作的难度和考量点,与美国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合作开发的模式与F35项目的特殊性首先,我们需要理解F.............
  • 回答
    “金三角”这个词,一说出来,很多人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毒品、武装、混乱的画面。的确,金三角地区长期以来都是全球毒品生产和贩运的重灾区,尤其是鸦片和海洛因,还有后来的合成毒品。你提到“这么多大国为什么不把金三角端了”,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了非常复杂的地缘政治、国家利益、安全考量,以及地区内部的现实情况。简单.............
  • 回答
    “996”的抱怨声此起彼伏,这背后不仅仅是员工们对工作强度的集体呐喊,也触及到了企业生存这一更为宏观、也更为现实的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将“996”视为企业对员工的剥削,而需要更深入地剖析一下,是什么让许多企业,尤其是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的企业,陷入了这种“不得不”的境地。首先,得承认,现在的商业环境,.............
  • 回答
    市面上的猫砂品牌非常多,每个品牌旗下又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产品,再加上每只猫咪的喜好也不同,所以“大家都在用什么牌子的猫砂”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答案。不过,我可以根据我的观察和了解,详细介绍一些市面上比较常见且受欢迎的猫砂品牌,并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帮助你更好地选择。在详细介绍品牌之前,先来了解.............
  • 回答
    关于美元兑人民币的“合理区间”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答案。这涉及到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市场预期以及多种动态因素。不过,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并尝试勾勒出一个相对合理的分析框架。一、 理性贬值与市场预期的博弈首先要理解的是,“大家都在等人民币贬.............
  • 回答
    彩礼和嫁妆,这对新婚夫妻在组建家庭时绕不开的“话题”,近年来简直是被抬到了风口浪尖,成了社会舆论的焦点。但奇怪的是,好像大家聊到这个话题,总是围绕着“男方要给多少彩礼”转,而那个同样承载着祝福、也意味着付出的“嫁妆”,却常常被遗忘在角落,或者只是被轻描淡写一句带过。咱们今天就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个嫁妆,.............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比“谁取悦谁”要复杂和有趣得多。很多人简单地将外在的修饰和投入归结于为了取悦异性,但这往往忽略了更深层次的心理和社会驱动力。女性化妆:真的只是为了取悦男性吗?这是一种普遍的观点,但说实话,这有点片面了。当然,不可否认,在很多历史时期和文化语境下,女性的妆容和打扮确实受到了男性审美的.............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大家在讨论彩礼时,很容易忽略的一个方面。这背后,有社会观念、历史沿革,也有现实考量,并非简单的“偏心”就能概括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一、 社会观念与历史的印记:为什么彩礼总被摆在台前?首先,咱们得承认,彩礼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扮演的角色,比嫁妆要更为突出和显性。这很大程度.............
  • 回答
    看到大家都在声讨“资本家”,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困惑:难道做生意、办企业本身就是错的吗?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做生意和办企业,在本质上,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满足人们需求的活动。 从最基本层面讲,有人需要制作衣服,有人需要种植粮食,有人.............
  • 回答
    我最近在捣鼓一个挺好玩的东西,感觉挺有意思的,也算是个个人项目吧。简单来说,我正在尝试用自己写的代码,把旧照片给“活化”过来。你懂的,现在数码时代了,但家里的老相册里塞满了各种纸质照片,大多数都是静态的,色彩也有点褪色,有些甚至有点小污渍。我一直觉得这些照片承载着很多回忆,但它们就那么静静地躺在那儿.............
  • 回答
    雷克萨斯RX的HUD抬头显示,江湖人称“圆盾”,这玩意儿确实挺神的,开车的时候眼睛不用离开路面,就能知道很多关键信息。它不像一些车那样,只是把速度简单投射出来,雷克萨斯这个玩得挺花哨,也挺实用的。核心功能:把信息“浮”在前面,让你不用低头最直观的,就是把车速显示在挡风玻璃前面。你想想,以前开车,看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银行不好”和“银行好”这两种声音确实并存,而且往往来自不同的角度。你母亲在银行工作,她的视角自然会更加直观和深入。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以及她觉得银行好的地方,尽量讲得生动一些,就像咱平时唠嗑一样。首先,得明白“银行不好”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这通常不是说银行这个.............
  •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有点绕,但咱们就慢慢捋捋。你在一群里,大家伙都在为一个叫“墨茶”的人感到惋惜、心疼,甚至愤怒,觉得他遭遇了不公。你呢,就觉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话说得不太合适,或者说,在这个时候说有点冷血,就有人出来跟你争辩,说你“杠”。然后你反驳说他“杠”,他还不承认。咱们先拆解一下几个核心.............
  • 回答
    这话题太有意思了!比起女生的骨相皮相,男生身上的这种区分,有时候感觉更直接,也更显阳刚或儒雅的气质。说起来,我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梁朝伟。梁朝伟:骨相的绝杀,皮相是点睛之笔梁朝伟绝对是骨相美的典范。他的脸部轮廓非常清晰,尤其是下颌线,紧致、有力,不是那种网红的锥子脸,而是带有几分硬朗的线条感。鼻.............
  • 回答
    如果张无忌真的能如愿以偿,把赵敏、周芷若、小昭、殷离这四位女子都娶回家,那这江湖上,不,是这天下,都得因为这桩“盛事”而掀起滔天巨浪。别的不说,光是这四个女人自身带来的影响力,就足以让张无忌的后半辈子,热闹得如同永无止境的宫廷剧。首先,我们得先扒一扒这四位女子各自的性情和背景。 赵敏: 郡主出身.............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