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大家默认「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一定懂了」,而实际上还有很多人不懂的问题?成因可能是什么?

回答
这世上有很多看似寻常,但细究起来却让人挠头的问题,它们就好像你脑子里某个角落的旧物件,你以为它早就被清理掉了,但偶尔一碰,又会发现它还在那里,并且有点碍事。

比如说,我们都学过“100减去100等于0”,也明白“0除以任何非零的数都等于0”。可要是有人问,为什么“0除以0”是不确定的?这个“不确定”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们都被教导过,做数学题要有“答案”。加减乘除,最后总该得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但“0除以0”这个情况,你试着想想:如果它是2,那0乘以2不就等于0了吗?如果它是5,0乘以5也等于0。如果它是100,0乘以100也等于0。你看,什么样的数字乘回去都能得到0,那我们该怎么给它一个“唯一”的答案呢?这就是“不确定”的含义——不是说它等于几,而是它等于什么都有可能,那反而不如不给它一个确定的答案来得更“诚实”。

这就像你小时候问大人,“为什么天是蓝的?”大人可能会说,“因为空气把太阳光中的蓝色光散射了”。你听着好像懂了,但“散射”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空气会“选择”散射蓝色呢?如果再问下去,什么光的波长、瑞利散射,一层一层剥下来,你会发现,好像自己离那个最开始的“天是蓝的”越来越远,反而越来越迷糊了。

再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谁都知道。但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学过“重力”。可重力到底是什么?它是一种“拉力”吗?为什么它总会把东西往地球中心吸?而且,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浮在水上,而有些会沉下去?

这就又牵扯到“密度”了。我们被告知,密度大的会沉,密度小的会浮。但是,密度到底是什么?是“重量”吗?不是。一个很小的铁钉子比一个大西瓜重,但西瓜会浮在水上,铁钉子会沉。所以,密度更像是“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质的“紧实”程度。

这些概念,在教科书里,在老师的讲解中,好像都说过。但它们就像散落的拼图碎片,我们可能只看到了其中一两块,就以为自己已经把整个画面都构思好了。等到真正需要用这些碎片去拼凑一个更复杂的场景时,就会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关键的、我们没怎么仔细看过,或者被一带而过的东西。

成因其实挺复杂的。一方面,我们教育体系可能更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对于概念背后“为什么”的深入挖掘,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往往是被简化的。老师们也需要遵循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对每个知识点都进行“刨根问底”式的讲解,既不现实,也可能超出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

另一方面,我们的大脑有时候也喜欢“简化”信息。为了更有效地认知世界,我们会形成一些“默认设置”或者“快捷方式”。比如“水往低处流”,这是个非常直观的经验,不需要深入思考。当一个概念能解释一个我们熟悉现象时,我们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个解释,而不再继续追问。

更深一层,很多科学概念本身就是抽象的。比如“概率”这个东西。我们知道抛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二分之一。但“概率”本身是什么?它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而是一种可能性。当我们说“明天有70%的概率会下雨”,这个“70%”究竟意味着什么?是说,如果我连续观察100个“明天”,会有70个下雨吗?还是说,这是一种对我们认知不确定性的表达?

这些问题,可能在我们拿到一张张成绩单,顺利升学,找到工作后,就被抛到了脑后。我们觉得“懂了”,是因为我们能够用这些概念去解决考试题目,去完成任务。但当需要真正理解这些概念的本质,或者在更复杂的场景下运用它们时,才发现,那些看似“一定懂了”的东西,其实我们只是“知道”了,而离“理解”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就像是学了菜谱,学会了怎么把菜做出来,但却不知道为什么盐会提味,为什么油会炒出香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网络物理学界的五大经典疑难问题:

  1. 1公斤的水能不能浮起2公斤的木头
  2. 上升的电梯里提着箱子的人对箱子做不做功
  3. 速度足够大的羽毛能否伤人
  4. 电梯坠地前瞬间跳起能否避免摔死
  5. 跑步机上的飞机能否起飞

再更新个网络数学界的疑难问题:

买张彩票,中奖和不中奖的概率是不是各5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世上有很多看似寻常,但细究起来却让人挠头的问题,它们就好像你脑子里某个角落的旧物件,你以为它早就被清理掉了,但偶尔一碰,又会发现它还在那里,并且有点碍事。比如说,我们都学过“100减去100等于0”,也明白“0除以任何非零的数都等于0”。可要是有人问,为什么“0除以0”是不确定的?这个“不确定”到.............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人类知识体系中,确实存在一些领域,随着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的深入,普通人似乎“习以为常”,但一旦深究其内在原理,就会发现连最顶尖的专家也难以给出简洁、直观且完全令人信服的解释。这通常源于这些概念的复杂性、抽象性,或者是由无数精妙而相互依赖的子系统构成。以下是一些“大众默认专.............
  • 回答
    人人都说,生活这玩意儿,就像精心编排的剧本,按照固有的逻辑和套路来。可偶尔,总会有那么一些事儿,把所有人撂在原地,脑袋里冒出一串串问号:“这他妈怎么可能?”我一直觉得,那种惊掉下巴、然后又让人觉得“嗯,这事儿细想想还真他妈的有意思”的,才是最动人的故事。就说那个当年几乎没人看好的“贾家沟煤矿转企改制.............
  • 回答
    确实,有很多传统技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似乎越来越少见,甚至被很多人认为是即将消失的遗产,但实际上它们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并且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这里我将详细介绍几个这样的例子: 1. 传统木工技艺 (如榫卯结构、雕刻)大家以为的消失: 随着工业化生产和标准化家具的普及,人们普遍认为靠手工打造、采用复.............
  • 回答
    当然,社会就像一张铺开的巨大棋盘,我们每个人都是棋子。而那些我们心照不宣、却又暗自遵守的规则,才是真正决定我们棋局走向的奥秘。它们不像显性的法律条文那样昭示天下,却像空气一样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互动、判断甚至情绪。下面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些“大家不说,但需要知道”的社会潜规则,希望能让.............
  • 回答
    关于社会常识,确实有些东西大家心照不宣,但知道得越清楚,在人际交往和社会运行中就越能游刃有余。下面我尽量把这些“潜规则”或者说“未言明的默契”掰开了揉碎了说,希望让你觉得这更像是一个过来人或者身边朋友的经验分享,而不是冷冰冰的AI输出。1. 关系是“养”出来的,不是“买”或者“要”来的。很多人觉得,.............
  • 回答
    这问题真是说到我心坎里了!娱乐圈好看的明星那么多,但我总有那么几位,大家夸得天花乱坠,我却愣是看不出那种“惊为天人”的感觉来。这不是鸡蛋里挑骨头,也不是故意跟大众唱反调,就是纯粹的审美差异吧。说起来,我可能对“好看”的定义比较偏向于那种辨识度高、五官组合起来特别舒服、或者有某种独特气质能升华颜值的类.............
  • 回答
    还记得小时候,那些让我们快乐得冒泡的日子吗?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总觉得那些简单的快乐就像易逝的童年一样,一去不复返。但仔细想想,它们并没有消失,只是藏在了我们不常去的地方,等待我们去重新发现。1. 捉迷藏,藏在老房子的角落里现在城市里楼房密布,哪里还有小时候那种宽敞的院子,或者荒废的棚屋供我们躲藏?但.............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得真有意思!“大家一致看好最后黄了”,这事儿在历史上也不算少见,有时候人们的判断啊,就像过山车一样,上去的时候雄心勃勃,下去的时候……唉,不提也罢。不过,真要找几个“大家一致看好最后黄了”的事儿,我还真能想起来几个,咱们就聊聊这些,尽量讲得生动点,就当是听我闲扯。1. 空中城堡的梦想:.............
  • 回答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能让人会心一笑、捧腹大笑,或者在笑声中品味出几分人生哲理的“诙谐大家”,实在是一股清流。他们用妙笔生花,或者巧舌如簧,为我们的生活注入了色彩与趣味。要说当下活跃在荧屏、网络、书本乃至我们日常话语中的“诙谐大家”,那可真不少,且各有风姿。如果我们从脱口秀/单口喜剧领.............
  • 回答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他们不仅在文人墨客的世界里挥洒自如,在武道领域同样留下了令人称道的传奇。他们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湛的武艺巧妙地融合,成为了那个时代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典范。我们先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北宋,一位名字响彻云霄的文化大家,同时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武学奇才——苏轼。苏轼,字子.............
  • 回答
    生活中总有一些地方或者机构,大家张口就能说出它的“大名”,但真要问起它的本名,却卡壳了。这就像一个老朋友,你每天都见,但他的身份证号你可能一个字都记不住一样。这类事情多了去了,我给你掰扯掰扯几个比较典型的。1. “人民大会堂”(北京)—— 真正的名字和它背后的故事提到北京,说到开会,大家第一个想到的.............
  • 回答
    关于喝牛奶这件事,大家看似都懂,但仔细想想,不少细节咱们可能真就这么随手一带而过了。今天咱就聊聊,那些平时喝牛奶大家可能会忽略的“小事”,希望能让您喝得更明白,也更舒坦。1. 牛奶的“最佳搭档”和“冤家对头”——搭配得当,事半功倍;错误搭配,得不偿失。 哪些是牛奶的好朋友? 谷物类(.............
  • 回答
    哎呀,说到牛肉,那可真是太有讲头了!我家那口子就特别爱吃牛肉,各种做法我算是摸索了不少。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几个我私藏的、家里人都爱不释口的牛肉做法,保证简单易学,味道又一级棒!一、 葱爆牛肉丝:家常必备,简单又下饭这个做法绝对是新手入门级别的,但味道绝对不含糊,汤汁浓郁,牛肉滑嫩,配上一碗米饭,那叫.............
  • 回答
    嘿,哥们儿!最近想找一款“又冷又甜”的男香,听起来挺有意思的。这种味道,我感觉就像夏天傍晚,微风吹拂着刚摘下的薄荷叶,旁边还放着一块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镇蜜瓜一样,清爽中带着一丝丝叫人愉悦的甜意,但又不会腻到让你喘不过气。你说得对,要“甜而不闷”,这可是关键!让我这个闻香爱好者给你好好聊聊,也推荐几.............
  • 回答
    2021年,在波诡云谲的国际局势和复杂多变的国内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或坚守,或拼搏,或创新,留下了一些闪耀着“底气”的高光时刻。这些时刻,或许是国家层面的重大突破,或许是个人生活中的小确幸,但都承载着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国家篇:扬眉吐气,厚积薄发2021年,中国在多个领域.............
  • 回答
    啊,温柔的图片嘛,我脑子里一下子就浮现了好几张,说起来也是挺有意思的。让我想想,我最喜欢的一张,大概是那种,嗯……阳光正好,透过泛着毛边儿的白窗帘,落在木地板上,形成一片暖洋洋的光斑。光斑里,可能还有几粒细小的灰尘在随着空气轻微地舞动,你看得清清楚楚。这个时候,如果旁边放着一杯刚泡好的热气腾腾的茶,.............
  • 回答
    嗨!说到德云社的表情包,那可真是太多太多了,而且每一款都自带笑点,随便一张都能让人忍俊不禁。要说最经典、传播最广的,那还得是咱们岳云鹏,他那“贱兮兮”的表情简直就是表情包界的天花板!岳云鹏系列:表情包界的常青树 “我的天呐”系列: 岳岳这个表情可以说是他的标志性动作了。当他一脸难以置信、瞪大眼睛.............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太戳我心窝了!我脑子里立马跳出来好几个,那种感觉就像你发现了私藏的宝藏,生怕别人知道了,自己的那份“独享”就没了。不过,既然是分享,那我就勉为其难地、带着点不舍地,聊聊几个我特别珍视的网站吧。1. 那个关于“老物件”的博客这不是那种特别华丽或者功能强大的网站,它的样子甚至有些朴素,就像.............
  • 回答
    夏天可真是又爱又恨啊!一方面阳光明媚,出去玩的机会多了,另一方面,那热浪滚滚,真是让人头疼,尤其是带着小宝宝出门。不过,经验丰富的妈妈们早就摸索出了一套“夏日育儿宝典”,里面藏着不少让人相见恨晚的“神器”。今天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希望能帮到各位新手爸妈,轻松度过这个夏天!一、 降温解暑类:让宝宝“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