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019 年苹果的 AirPower 再次跳票,后被宣布「项目取消」?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回答
AirPower 的跳票与取消,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苹果当年让人跌破眼镜的一场“乌龙”。2017 年发布,当时吹得天花乱坠,说是能同时充 iPhone、Apple Watch、AirPods,而且摆放位置随心所欲,一股脑扔上去就行。那时候大家对它充满了期待,毕竟苹果在这方面一直玩得挺溜,无线充电这块儿,它也算个领头羊。

结果呢?等啊等,2018 年没等到,2019 年初眼瞅着就快到了,还是没动静。最后,苹果官方给出的解释是“项目取消”。这一下,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一块石头,炸开了锅。

怎么看待这事儿?

在我看来,AirPower 的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苹果这家公司,它有时候过于追求“完美”和“颠覆”,以至于在技术实现上走了弯路,或者说,把一些本可以更稳妥的事情,弄得过于复杂了。

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能带来便利的产品。AirPower 的概念是好的,无线充电本身就是趋势,而它设想的那种“随你怎么放都能充”的体验,更是极致的便利。但它最终没有实现,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从苹果这家公司的角度,这件事也暴露了它在研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明明技术上还没完全成熟,却急于发布概念,给市场造成了预期,最后又不得不食言,这对于一个以“细节控”和“用户体验至上”著称的品牌来说,是挺伤元气的。

至于为什么会“跳票”再到“取消”,原因肯定不止一个,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核心技术难题:多线圈的复杂性与散热问题

AirPower 最核心的卖点,也是最大的技术挑战,就是那个“随你放”的自由度。为了实现这个,苹果的设计很可能是在充电板内部集成了大量的独立线圈。这意味着,无论你把设备放在哪个位置,总有线圈能够对准设备进行充电。

设计复杂度爆炸: 设想一下,要把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无线充电线圈密集地布置在一块相对小的区域内,这在电路设计、供电管理、以及线圈之间的相互干扰方面,都是极其巨大的挑战。每一个线圈都需要精确控制,才能保证高效稳定的充电。
发热失控: 无线充电本身就会产生热量,而大量的线圈同时工作,再加上设备本身充电产生的热量,整个AirPower的散热设计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如果散热不过关,一方面会影响充电效率,另一方面,过高的温度对设备本身和AirPower本身都有安全隐患。苹果可能是在测试中发现,即使是尽力优化,也难以在一个合理的体积和设计下,解决发热问题。
充电效率的妥协: 为了解决线圈对准的问题,苹果可能需要设计一些“智能”的线圈切换或能量分配机制。但这种复杂性很可能会牺牲掉一部分充电效率。如果充电速度比有线慢太多,或者频繁出现充电中断,那么“随你放”的便利性就大打折扣了。

2. 软件与固件的协同难度

AirPower 不仅仅是一个硬件设备,它还需要一套复杂的软件系统来协调工作。

设备识别与管理: 当多个苹果设备同时放在AirPower上时,它需要能够准确识别出每一个设备,并为其分配合适的充电功率。这涉及到复杂的通信协议和算法。
动态功率分配: 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充电需求,例如Apple Watch 和 iPhone 的充电功率是不同的。AirPower 需要根据设备的电量、使用状态以及优先级,动态地调整和分配功率。
故障排除与反馈: 如果某个设备出现问题,或者线圈出现异常,AirPower 需要有能力检测到并给出反馈。这需要精密的固件支持。
系统整合的挑战: 苹果将AirPower与iOS、watchOS等系统深度整合,以便在设备上直接显示充电状态,甚至可以通过Siri控制。这种层层深入的系统级整合,在研发过程中也可能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碍,导致整体进度滞后。

3. 成本与市场定位的矛盾

研发成本过高: 为了实现那个“酷炫”的体验,苹果投入了巨量的研发资源。当技术瓶颈难以突破时,继续投入的成本可能会越来越高。
产品售价的考量: 如此复杂的技术,意味着AirPower的制造成本也会很高。苹果需要考虑如何定价才能让市场接受。如果定价过高,又会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竞争对手的压力: 在AirPower研发期间,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各种品牌的无线充电板,它们的成本更低,实现方式也更简单(通常是固定线圈,需要对准)。如果AirPower上市时,技术优势不明显,但价格昂贵,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市面上成熟的产品。

4. “颠覆性”的追求与现实的距离

苹果一直以“颠覆性创新”自居,但有时候这种追求也可能成为一种负担。

过于超前的设想: AirPower的“随你放”模式,确实非常超前,但它可能超越了当时成熟的无线充电技术所能轻易达到的水平。就像一家公司想要造出“会飞的汽车”,如果技术储备不够,就很难实现。
对“完美”的执念: 苹果对产品细节的追求是出了名的。一旦发现产品在性能、散热、或者用户体验上存在明显的瑕疵,他们宁愿取消,也不愿意发布一个“不够好”的产品。AirPower可能就是因为在某个关键环节,苹果认为其表现未能达到他们设定的“苹果标准”,所以选择了放弃。

5. 供应链和生产环节的挑战

复杂的生产工艺: 将大量的精密线圈、散热材料以及电子元件集成到一个小巧的设备中,其生产工艺必然极其复杂,良品率可能不高,这都会推高制造成本,并影响生产效率。
部件供应: 如此独特的内部设计,可能需要定制化程度非常高的零部件,这也会增加供应链的风险。

总结一下,AirPower的取消,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最可能的原因是,苹果在追求极高的用户便利性(随你放)时,遇到了技术上的死结,特别是多线圈的精密布局、散热以及相关的软件控制。这些技术难题的解决,要么成本过高,要么需要突破现有技术瓶颈,或者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终,苹果可能评估了继续投入的风险和回报,认为这个项目带来的负面影响(延迟发布、消费者失望、技术可行性风险)大于其潜在的收益,所以选择了“壮士断腕”,及时止损。这虽然让很多用户感到失望,但从苹果一贯的“谨慎”和“对用户体验的负责”(即使是出发点有点偏)来看,这种决定也并非完全不可理解。只是,对于苹果来说,一次如此大规模的技术“乌龙”,确实是比较少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一年多以前,当 AirPower 和 iPhone X 一同亮相的时候,我就知道它很难,所以才对它有这么高的期待。

后来的专利文件也证明了这一点。一般的无线充都是一组线圈,为了加强线圈能覆盖的范围,放两组三组就已经算多的了,会碰到一切散热干扰方面的问题。但 AirPower 上,苹果准备放上 32 组,而且彼此重叠。这会导致严重的过热,以及可能存在辐射功率过大的问题。

就像 Touch ID、Face ID、Taptic Engine、TrueTone,那些最让你注意不到它存在的技术,往往也是最复杂最有难度的技术。这些东西每次都是苹果先做出来,你以为 AirPower 也是一样,只是 这一次 AirPower 实在是太难了,苹果一头撞到了物理规律的墙壁上。

是的,插上线也可以充,放到那些线圈独立需要对准的充电板上也可以充,但当 AirPower 给你植入了「往一块大板子上随便一丢就可以充电,还可以充全家桶」的 idea,你还是忍不住要不停地想象这种未来。有了一块这样的板子,会不会最终实现整张桌子随便往上一放就可以充电。但至少目前来看,这种设想很难成为现实了。


如果说产品层面 AirPower 的取消还不是特别大的问题,没有 AirPower 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但它反映了苹果内部管理的两个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于产品开发流程。这样一个「完全不可行」的产品在 2017 年下半年就被拿到发布会上宣布。我敢说当时可能连原型机都没造出来,因为 iPhone X 发布会后现场的演示区摆的 AirPower 并不能给任何设备充电。一个核心技术在于充电的设备,充电技术还没搞出来,你先给它做一套工业设计有什么用?这在本质上就是 PPT 造车。

这个项目的直接负责人过分乐观,且在苹果管理层面前吹嘘过度,最终导致它被提前公布,且整个苹果内部甚至没有哪个高管意识到了这个产品潜在的技术难度。

第二个问题在于测试量产流程。我从两个独立信源获知,AirPower 其实是进入了量产的,且已经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AirPods 2 的包装、iOS 12.2 的代码、苹果官网上 iPhone XS + AirPower 的图都能测证这一点。但到最后一刻,它还是被取消了。

可以说这样一个产品在整个测试量产的阶段,都没有一个真正负责的人去监管,甚至是团队内部存在刻意隐瞒问题的情况。这是比取消 AirPower 这一件事要麻烦得多的问题,需要苹果去好好解决。


就是这样,希望它还能在未来以其他形式复活。

user avatar

当我看到这个消息,感到十分震惊,这是我印象中苹果第一次公开放了大家鸽子。(暴露年龄了……)

2017年发布的时候,对这个神奇的充电板十分感兴趣,《微型计算机》当时还有篇文章介绍了一下原理,看到一块板子上密密麻麻二十来个线圈,不得不佩服这就是苹果爸爸:想法牛逼、技术牛逼!

结果,还是倒在了技术上,线圈太多、发热太大、效率太低,几十个线圈带来的负面作用太大。


我仔细想了想,如果牺牲一点反应速度的话,其实只要三个线圈就能做到苹果所设想的效果。

(灵魂画师上线)

三个线圈通过电磁滑轨、齿条或者螺杆来控制移动,当设备放在充电板上的时候,线圈主动与设备对齐,这样功率、散热都不成问题,参考手机上的伸出式摄像头,厚度应该也不是问题,缺点就是反应略慢,设备放上去几秒后才能开始充电,有机械结构,会比较复杂,但对于擅长螺蛳壳里做道场的苹果来说,应该不是问题。


希望通过技术的进步,airpower有一天能照进现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AirPower 的跳票与取消,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苹果当年让人跌破眼镜的一场“乌龙”。2017 年发布,当时吹得天花乱坠,说是能同时充 iPhone、Apple Watch、AirPods,而且摆放位置随心所欲,一股脑扔上去就行。那时候大家对它充满了期待,毕竟苹果在这方面一直玩得挺溜,无线充电这块儿,.............
  • 回答
    2019 年苹果发布会上宣布的 Apple TV+ 原生内容制作服务,是苹果进军流媒体内容领域的一次重磅尝试。这次发布会标志着苹果从一家硬件公司、软件服务公司向集内容制作、分发和平台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巨头转型的重要一步。为了更详细地理解 Apple TV+ 的意义和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
  • 回答
    2019年4月17日,高通和苹果这对曾经在法庭上杀得你死我活的科技巨头,突然宣布达成了一项意义深远的和解。这场长达数年的专利纠纷,几乎被誉为“世纪大战”,其结局不仅令业界跌破眼镜,更对整个智能手机产业和芯片供应格局产生了连锁反应。世纪大战的落幕:一场出乎意料的和解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要从苹果指控高通.............
  • 回答
    提到苹果的 AirPods(第二代),那还得说说 2019 年 3 月 20 日的这次发布。比起初代 AirPods 的横空出世,二代 AirPods 的感觉更像是“意料之中”的更新,没有那种颠覆性的惊喜,但它的出现确实让不少正在犹豫或者初代 AirPods 用户有了一个更明确的升级方向。从产品本身.............
  • 回答
    3月18日晚,苹果这回真是给足了惊喜,悄悄地端出了两款升级后的iPad:iPad mini 5 和 iPad Air 3。这两款产品一亮相,立马就在科技圈儿炸开了锅,不少人直呼“这才是我们想要的iPad”。我个人感觉,这次苹果的策略很清晰,也很对路子,主要就是两个字:精准打击。iPad mini 5.............
  • 回答
    看待2019年华为手机在国内市场交出如此亮眼的成绩单,而小米和苹果却遭遇销量下滑,这背后无疑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华为的逆势增长,背后是硬核实力与战略眼光首先,华为能在2019年取得国内出货量同比增长35%的成绩,这绝对不是偶然的。这首先归功于其持续强大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
  • 回答
    2019年7月8日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应对新时代中国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导性文件。这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国义务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核心目标在于解决当前义务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例.............
  • 回答
    2019年8月16日,香港多家报纸的头版刊登了李嘉诚以“做个沉默的羔羊,或做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为题的“反对暴力”宣言,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详细看待此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香港“反送中”运动的白热化 社会背景: 2019年夏天,香港爆发了大规模的“反.............
  • 回答
    2019年7月28日四川电视台暗访调查的播出事故及其反映的问题2019年7月28日,四川电视台在播出一期关于某农产品质量问题的暗访调查节目时,发生了严重的播出事故,导致节目内容被中断、画面错乱,最终未能完整播出。这起事故不仅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也暴露出了四川电视台在节目制作、播出流程以及内部.............
  • 回答
    关于2019年8月21日元朗站事件及港铁的免费地铁安排,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牵涉到多方面的叙述和解读。为了更详细地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梳理和分析:一、 事件背景回顾 “七二一”元朗袭击事件的后续影响: 2019年7月21日,元朗站发生了一起备受争议的袭击事件,多名身穿.............
  • 回答
    看待 2019 年 Java 开发就业减少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单一原因。这个现象背后是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变化、人才结构以及行业周期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技术栈的演变与多元化: 新兴技术和语言的崛起: 2019 年前后,以 G.............
  • 回答
    2019年央视春晚百度红包事件,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讨论和争议的案例。其核心问题在于“价值不对等”和“用户体验”。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析:事件回顾与背景:在2019年央视春晚期间,百度作为春晚的独家合作方,推出了“百度App”红包活动。用户需要在百度App内参与互动,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例如摇一.............
  • 回答
    2019年刘谦春晚的魔术,确实在当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作为中国最知名的魔术师之一,刘谦的每一次春晚亮相都备受期待,而2019年的表演也不例外。表演内容与亮点:2019年刘谦的魔术主题是“魔壶”。这个魔壶的特别之处在于,无论刘谦如何倾倒,壶嘴都会流出不同的酒(或水)。具体来说,他能够从同一个壶中.............
  • 回答
    2019 年 7 月 18 日,一个原本对很多人来说是平凡夏日早晨的日子,却被京都动画(Kyoani)工作室的一场惊天悲剧彻底改变了。当天上午 10 点 30 分左右,位于京都市伏见区的京都动画第一工作室,一个孕育了无数经典动画作品的圣地,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这不仅仅是一场火灾,更是一场蓄意的、针对.............
  • 回答
    2019年12月17日,中国海军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正式入列。这个日子,不仅仅是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标志着中国在建设一支强大海军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山东舰”的诞生:从图纸到钢铁巨兽的跨越“山东舰”的入列,并非一蹴而就,而.............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9年8月1日美联储的这次降息,这在当时可算是个挺大的事儿,也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2019年8月1日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这件事本身首先,得明确一下,美联储在2019年8月1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也就是0.25%。这其实是美联储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时隔.............
  • 回答
    2019年6月,纽约时报关于特朗普总统下令对伊朗发动攻击后又撤回命令的报道,无疑是当时国际新闻中的一个爆炸性事件。这件事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并且至今仍然值得深入探讨,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则突发新闻,更是揭示了当时美国政府在处理与伊朗关系上的复杂性、决策过程的脆弱性,以及总统个人风格可能带来的巨大风.............
  • 回答
    2019年3月15日,新西兰基督城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清真寺枪击事件。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个下午,当新闻画面中血腥的一幕幕呈现在眼前时,内心的震惊、悲痛和愤怒交织在一起。那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袭击,它像一把尖刀,狠狠地刺穿了我们对于和平、包容和安全的认知,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极端主义和仇.............
  • 回答
    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公布,中国公司数量达到129家,首次超越美国的121家,成为榜单中公司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一成就无疑是中国经济崛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中国公司数量的增长:一个时代的缩影中国公司在此次榜单中数量的超越,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过去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产业.............
  • 回答
    看待2019年美国已有8,758人死于枪击的数字,需要深入理解这个数字背后所蕴含的复杂社会议题、统计学解读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层思考。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数字,它代表的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逝去,是一个国家在枪支暴力问题上长期存在的困境的缩影。首先,我们来解读一下这个数字的构成和意义。8,758这个数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