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师父电影中所说十五岁开始每日挥刀五百就算不那么厉害但也算是个高手了?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武术练习、天赋和训练量的综合考量。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叶问在电影里说的“十五岁开始每日挥刀五百”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首先,得明确一点,电影毕竟是电影,艺术加工是肯定的。但它想传达的精神和大概的量级,还是有其内在逻辑的。

一、十五岁开始的意义:根基的奠定

为什么是十五岁?这个年纪对于习武来说,恰恰是打下坚实基础的黄金时期。

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 十五岁,身体机能逐渐成熟,骨骼发育相对稳定,但仍有可塑性。这个年纪开始,身体素质(力量、耐力、柔韧性)能够承受高强度的训练,并且能够有效地吸收技术动作。过早训练,比如十二三岁,身体可能还没完全长开,容易受伤;过晚,比如二十岁出头,身体的柔韧性和对动作的适应性可能就没那么好了。
心智的成熟: 十五岁虽然不算完全成熟,但已经有了基本的理解能力和坚持的意志。学习复杂的技术动作,并且能够理解训练的意义和目标,这是少年时期特有的优势。
长久的训练积累: 从十五岁开始,意味着到电影中叶问的年纪(电影设定不同,但通常是成年后期),他已经有至少十几年甚至更久的训练时间。武术讲究“十年磨一剑”,长时间的刻意练习是形成高手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二、每日挥刀五百的含金量: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每日挥刀五百”,听起来好像是个固定数字,但我们得理解它背后代表的含义:

1. 重复性与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动作的精确性: 这五百次挥刀,不是随随便便的乱挥。如果每一次挥刀都想着如何发力、如何控制身体、如何让刀刃划出最佳的轨迹,那这就是极其精炼的刻意练习。即使是同一个动作,每次都尝试做得更好一点点,日积月累,动作就会变得极其扎实、流畅、高效。
肌肉记忆的形成: 如此高强度的重复,会让动作深深烙印在肌肉里。你不需要大脑去思考每一个发力点和动作顺序,身体自己就会做出反应。这在实战中至关重要,能够让你在瞬间做出最适合的应对。想象一下,当对手攻过来,你脑子里不用想“抬手、挥刀、角度”,而是身体自然而然地做出格挡或反击。
体能的极限挑战: 别小看“挥刀五百”。如果这是用器械(比如咏春的木人桩或八斩刀),那不仅仅是手臂的动作,还需要腰马合一、腿部发力支撑、身体的协调转动。一天五百次,是对体能的持续消耗和锻炼,能够显著提升力量、耐力和爆发力。

2. 训练的质量而非数量:
“五百”是一个基准: 这个数字不一定非得是整数。可能有时候状态好,多练几组;状态不好,但保证基本次数。关键在于“每日不辍”和“保证质量”。
细化到具体动作: 这“五百”是挥同一刀式五百次?还是练习一套刀法五百次?抑或是分解训练中的某个基础动作五百次?如果是后者,例如基础的“标指”动作,每次都要求身体结构正确、重心稳定、发力顺畅,那五百次下去,这个动作就能练到炉火纯青。
与实战的关联: 好的武术训练,是不断模拟实战情况的。比如,可能是在练习刀法时,心中想象对手的攻击角度和距离,然后做出相应的变招。这样,挥刀就不再是枯燥的重复,而是带有目的性和实效性的。

三、为什么说“就算不那么厉害,但也算个高手了”?

这句话是关键,它体现了叶问或者说那个时代对“高手”的定义和层次划分:

基础扎实是高手的门槛: 在传统的武术观念里,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一切都是空谈。十五岁开始每日五百次挥刀,意味着这个人把基础打得如同磐石。即便他没有在招式上有什么惊人的创新,或者没有那种天生的“武学奇才”的灵气,单凭这日复一日的刻苦和量变积累,也足以让他拥有超乎常人的格斗能力。
实战能力的保证: 经过如此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这个人的身体协调性、力量、反应速度、耐力、动作的精确性和肌肉记忆,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同等条件下,他能够轻松击败那些 untrained 的普通人,甚至那些接受过短期、浅层训练的人。
对“高手”的定义并非单一: “高手”的定义是多维度的。有些是“招式精妙”的高手,有些是“内力深厚”的高手,而叶问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基本功浑厚”的高手。他不需要靠奇招怪招,而是用最基础、最稳健的功夫就能克敌制胜。
对比的视角: 这句话可能是在和一些“天赋异禀”但训练不勤的人进行对比。比如,有些人天生骨骼惊奇,学什么都快,但如果半途而废,或者训练不系统,可能就无法达到那种“炉火纯青”的境界。而叶问所说的这个人,虽然可能不是顶尖的绝世高手,但已经是职业水准,是专业领域的佼佼者。

总结一下:

从十五岁开始,坚持每日挥刀五百次,并注重动作的质量和实战的模拟,这相当于用十几年的时间,把一个基础动作、一个器械的运用,练到了身体的本能层面。这是一种极其扎实、稳定、可靠的武术功底。

这样的人,即使没有惊世骇俗的招式变化,没有超乎常人的“悟性”,仅仅凭借这副“千锤百炼”的身体和“炉火纯青”的基本功,也足以在武术的海洋中稳居前列,被称为“高手”,尤其是在那个强调武德和实战的年代。他不是那种“一招鲜”的神奇人物,而是“万法归宗”的实干家。他的厉害,体现在他难以被击败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上,以及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挥出自己应有水平的能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其实没有太多好说的,电影毕竟只是电影,他不是功夫教学片。这样练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我们换成别的大家更熟悉的格斗技来说说,那么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比如拳击吧,拳击空挥也好打沙袋也好,这都是必须练习的吧。那么换成一个练拳击的少年,“十五岁开始每日挥拳五百下就算不那么厉害但也算是个高手了?”同样继续换成“没练过拳击的人直接按上面的练拳击是不是只能自我陶醉瞎练?”“如果是的话配上一点组合拳是不是就不算瞎练了?”那么这样一个少年,没人纠正姿势,没人教他如何发力,就是自己夏姬八挥,每日挥拳五百下,最多再加点组合拳的套路去挥,有人认为这样一个少年可以成为高手吗?


当然坚持不懈的练习,会让他肌肉比只玩手机的孩子力量更大,跟同班同学打起来,每日挥拳五百下的少年必然能几拳打哭他平时只玩手机的同学。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高手的话,那我们可以说他也算高手。但是如果碰到其他正经训练过的孩子,算了,这个标准有点高,换成整日在街上跟人打架的不良少年好了。五百拳少年一不会预判对方动作,二没有任何躲闪的意识,反应速度也没有练过。三抗打击能力连界面上天天打架的不良少年都不如,毕竟人家没少挨揍,打架打的多了用什么部位扛一下避免打到弱点部位的意识至少还是有的。最后不管是空挥还是打沙袋,都是固定站桩练习,当打起来的时候对方躲闪以后步伐应该怎么跟上,只是五百拳练习,那是无法了解的。结果很明显,除非他瞎猫碰到死耗子,正好一记大力出拳凑巧打中对方薄弱要害部位,不然他会被对方揍得很酸爽。

结局大概就是高喊放开那女孩!然后被人揍到在地,围着他照他脑袋上撒尿


空挥练习有用没有?有用。只练空挥行不行?不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