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量美国网友斥责日本绘师的《魔法满屋》同人画上角色肤色太浅,致使作者删图,请问你怎么看?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反映出一些当下网络上关于文化挪用、身份认同和创作边界的讨论。简单来说,就是一位日本画师画了迪士尼动画《魔法满屋》的同人画,结果被不少美国网友批评,说画里的人物肤色太浅了,跟原作设定不太一样,画师最后把图删了。

这事儿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呢?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魔法满屋》本身的内容和主题。这部动画讲述的是一个哥伦比亚家庭的故事,家庭里的每个成员都有独特的神奇能力。电影在角色设计上,是花了心思去反映哥伦比亚文化和人们的多元肤色的。影片里的角色,肤色是有深有浅的,这是它吸引观众、表现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然后,批评者的出发点。那些批评日本画师的美国网友,很多时候是出于对文化代表性的关注。他们认为,当一个外来的创作者在描绘一个特定文化背景的作品时,应该尽量尊重原作的细节,尤其是涉及身份认同的关键元素,比如肤色。他们觉得,如果把角色肤色画得太浅,某种程度上是对原作人物真实肤色的“漂白”,可能会模糊掉原作想要表达的文化多样性,甚至显得不够尊重。在一些倡导多元和包容的语境下,这种“肤色不符”会被视为一种潜在的冒犯。

尤其是在美国,种族和肤色问题一直是社会非常敏感和重要的议题。历史上,有色人种长期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所以大家对文化作品中如何呈现不同肤色的人群,尤其是有色人种,是非常警惕的。他们可能觉得,如果一个本该肤色较深的拉丁裔角色被画成了白皙的样子,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不准确,更是忽略了该群体在现实中的肤色多样性,也可能反映出创作者对这个群体肤色认知上的偏差,或者是一种不自觉的“审美白化”倾向。

再来说说画师的立场和感受。这位日本画师可能压根没想那么多,他/她可能就是单纯地喜欢《魔法满屋》这个作品,想用自己的画风来创作同人作品,并且可能以自己习惯的审美来画。在很多亚洲文化语境下,比如日本,对角色的肤色处理可能没有像西方那样敏感。日本动漫的风格很多时候会将角色画得比较白皙,这是一种常见的日系审美,并不一定带着恶意。当这位画师收到这些批评时,大概率是感到不解、委屈,甚至可能觉得是“小题大做”。毕竟,同人作品的创作自由度很高,大家往往是出于热爱去二创,不希望因为一些“细节”就被过度指责。

删除图片的行为,这也可以有几种解读。一种可能是画师真的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觉得自己的确在处理肤色上存在不妥,或者觉得继续发布下去会引发更多不愉快的争论,影响创作心情,所以选择了息事宁人。另一种可能是,画师感受到了巨大的网络压力,面对如潮水般的批评,尤其是语言不通、文化背景差异导致的误解,感到无力和沮丧,宁可删除来避免继续被攻击。这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中并不少见,有时候网络批评的声浪会压倒一切。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这件事情也折射出了几个当下互联网文化和跨文化交流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1. 文化挪用与创作自由的边界:当一个创作者去描绘不属于自己文化背景的作品时,如何拿捏“致敬”、“借鉴”和“挪用”的界限?尤其是在涉及有色人种、少数族裔的文化作品时,这种敏感度会更高。批评者认为,肤色是角色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随意改动可能就是一种不尊重。而支持画师的可能会认为,同人创作就应该有自由度,不应该被“政治正确”绑架。

2. 身份认同的敏感性:对于《魔法满屋》那样带有强烈文化属性和角色身份特征的作品,观众(尤其是来自同一文化背景的观众)会对其中的细节有更深的认同和期待。任何可能被视为“消解”或“模糊”这些特征的处理,都可能触动他们的神经。

3. 网络批评的“杀伤力”:互联网放大了声音,也带来了更强的群体效应。一次看似小规模的批评,如果恰好触碰到了某个群体的敏感点,就可能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讨伐”。这种网络暴力有时会迫使创作者做出极端的选择,比如删除作品。

4. 跨文化沟通的挑战:日本画师和美国网友在肤色问题上的认知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背景、社会经历和对相关议题的敏感度不同。这种沟通的障碍,使得误解和冲突更容易发生。

我觉得,这件事没有绝对的对错,更多的是反映了不同群体在看待同一件事时的不同角度和价值判断。

从批评者的角度看,他们是在维护作品的文化完整性和角色的身份认同,特别是在一个长期存在种族歧视问题的社会背景下,这种“警惕”是有其根源的。
从画师的角度看,ta可能只是一个热爱创作的普通人,在不熟悉的环境下,因为审美和文化习惯的差异,无意中触碰了别人的底线,最后为了避免麻烦而选择了妥协。

这种事情的发生,也提醒了我们在进行跨文化创作时,多一份了解和尊重是有益的。即使只是同人创作,了解原作想要传达的文化信息和角色设定,也会让作品更受欢迎,也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同时,也希望网络环境能更包容一些,在提出批评意见时,也能考虑到对方的立场和感受,避免一味地“攻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观网行为,断章取义,找外网上犄角旮旯的言论引战带节奏———”

指推特热搜一礼拜,拉美国家全体联动,整活歌曲视频播放量43w。





引起争论的原推文:一名美国戏精指责日本画师把动画角色的肤色画浅了,是whitewashing(动画故事发生在哥伦比亚的一个魔法山谷),导致日本画师删图。


引起争议的原图


动画海报


在大部分人眼中,这也就是调了个美图滤镜的差别。于是一脸问号的拉丁美洲网友在原推文底下开始围观这一出后现代大戏,顺便刷表情包。


高潮是在与拉美网友的对线中,gringo自己骂出了合订本,直接导致推特白左典中典行为再加一:

(注:gringo一词为西语,大意为“傻老美”)

接下来是表演时间:

对日本小黄人画师的纸片拉美人我义愤填膺站出来争取权益,对现实生活中的拉美人我重拳出击。




翻译翻译:“拉丁美洲的男人都是恐trans,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肤色歧视,你们这帮真·拉美人还敢跳出来喷我戏精白左,这恰恰证明了你们就和我说的 一 样 低 级 。”



回复一名真·南美洲白人网友:“你们拉美女人都种族自恨,把皮漂白。”



不懂就问,这就是美式逻辑吗?欧亚非和拉美民众纷纷表示爱了爱了。

(以下图片均来自推特热搜#ShutUpGringo2022)





哇~黑人被阳光一照,看上去肤色提白了50%哦

实锤了,太阳是你球最大的种族歧视者:




科普时间:

主创团队早就确认,女主服装是非常明确的来自哥伦比亚北部,安第斯山脉地区的桑坦德省贝莱斯市的传统服饰。



哥伦比亚也只有安第斯山区的省份才有电影里高山幽谷桃花源的自然风光。黄金城的传说地点之一,就是这里密林覆盖的山谷。当地土著还用毒箭射死过德国探险家Ehinger。

契卡莫查国家公园


划重点——桑坦德省97.72%的人都是混血或白人,非裔仅占总人口2.15%



哥伦比亚非裔占多数的地方是西部靠海的Choco省,此地的著名风光大致是下图这样的style,属于热带风情度假村+泳装网红打卡点,然鹅电影里不是没拍吗。

哦,可能是因为风景太像古巴那种加勒比海度假胜地了吧,不符合白左想象中那个雨林里藏着果体土著的理想纯真原生态南美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