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对现象不对具体企业,仍保留个人态度:
这对从业者,也就是各位新老互联网大佬,一定一定一定不是啥好事儿。
从职场上的交易属性来看,公司付给员工的薪酬,交换的就是员工对公司产生价值的多寡。这没问题。
那么,二分法把互联网从业群体按照新老划分的话,这二者之间各自的优势项对比,结果就出来了。
老员工的卖点是:多年沉淀的经验;拉家带口的稳定;陪公司多年患难与共的相对忠诚度。
新员工的卖点是:大部分单身拥有的额外加班时间;应对突发事件能连轴转的体力;年轻涉世浅的易于管理。
然后新一代比老一代薪酬高,是既定的事实。
辣么,也就意味着在企业角度看,后者能创造的价值高于前者。
当一个行业的体力和时间价值,成为优先于技术价值的选项的时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个行业,已经从知识密集型,开始转变成了劳动密集型行业。
说通俗点,青春饭行业。
这简直是互联网行业用人标准在向保安公司靠拢的结果。
在北京,看小区大门看停车场的老保安,一个月1800块。
写字楼门外巡视的年轻外保,一个月3000块。
CBD长得精神点,负责给领导引路开门的内保,一个月5000块。
越年轻越值钱。
对应的是越老越倒霉催的。
我们都知道,在一个不能给老人保障的社会,是没有前途的社会,因为人人会老,则人人没有安全感。
同理,行业范畴内,老员工就是行业老人,不能善待老员工的行业,则年轻员工会从年轻时就开始寻求自保,人心思变。
行业的前途,也就没有了。
这是从行业发展趋势看,这个情况不妙的原因。
在微观到个人角度。
很多新晋的互联网员工,一定会高兴,因为这看起来是出道即巅峰,跑赢了老员工。
其实不是。
参照物找错了,就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
年轻人记住,跑赢老员工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老员工是一个变量。
房价才是常量。
参照物一定对标常量,这个参考系才是客观公允的。
互联网老员工,还说北京的。
他们当年入行,一个月8K,回龙观的房价当年一平4K,一个月工资买两平米。这就是十几年前的事。
新员工今天入行,一个月30K,俩月工资才能买现在回龙观一平的房子。
老员工不管是去小公司苟,还是回老家吃北京房租,日子其实过得都比新人攒钱买房宽裕的多。
房价,是唯一的跟着通胀水涨船高的,公平的平民收入参照物。
因此,新互联网员工,哪怕入场直接秒掉了前辈,也是输了天下,只赢了他……这意义不大。
更何况,三五年后,当你看见更嫩的管培生进场的时候,一种来自于内心的惶恐,是止不住的。
假如说这种倒挂成为常规的话
互联网行业里,年轻一代和老一代在企业内的对立;少壮派和保守派的对决,恐怕是永无休战日了……很不妙。
最后再说说这个新闻本身,就感觉很阴阳。
假如说这个新闻是企业竞争对手爆料出来的,意思是他们不重视老员工,入职需谨慎。
成立。
假如是第一方自己爆出来的,意思是我们吐故纳新,绝不亏待新生代力量,年轻人快到碗里来!
也成立。
假如是面向大众媒体爆出来的,意思是互联网行业正在大力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成立。
假如是面向资本市场爆出来的,意思是平台已经成熟,并且在行业独占鳌头岿然不动,哪怕年轻人做日常维护工作,都不会动摇翘楚地位,盈利一直向好,资本速速来撩。
也成立。
到底是哪一种情况,不太易判,我回头去问问利益相关的人儿,假如是能说的内容呢,我回头再补上吧。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新房暴涨,二手房才能跟着涨;新房暴跌,你二手房也保不住。所以互联网老人真不要觉得难过,而是应该期待互联网起薪永远涨。
至于为啥互联网大厂薪资年年创新高,我再复述一遍我的雇佣兵理论:
首先,很多人没有理解程序员的本质,虽然程序员自黑自己是码农,但程序员性质并不接近农民,而是更接近雇佣兵。
现在互联网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大家都没有办法把蛋糕做大了,就只能相互抢对方的蛋糕了。要想抢蛋糕就必须要有能打仗的雇佣兵军团,因为计算机行业的“人月神话”,单纯堆人数并没有办法提高战斗力,提高战斗力的最佳方式是提高单兵素质。
但中国互联网大厂的兵源非常有限,基本就中游以上985+两电一邮,大多数互联网大厂员工都是这样的出身背景。
一方面,至于为啥不扩大学校范围,我觉得一大原因是其他大学计算机教育的水平实在太差了,远远无法满足大厂的需求。
一方面,兵源学校的计算机类专业扩招非常有限。哈工大现在的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数量和十年前本差不多。
所以互联网大厂就只能在一个小池子里抢人,抢得越凶,互联网起薪就越高。以至于今年各大厂都不敢提前发布薪资,大家都等着别家先出牌,然后在根据别人的牌调整自己的策略。
我就一个问题:是所有应届生都35W+年薪,还是个别的?
老人里面,是所有人都已经超过了35W+年薪,还是说只是你自己不爽人家超过你?
特别厌恶这种论调,就是拿个别或者少数的例子来当普适。
35岁全都裁员了一个不剩?还是有些人裁员有些人没有?
一线城市全都至少2W月薪每月?还是有些人有而有些人没有?
所有姑娘结婚丈母娘必须要求有房有车有礼金?还是有些人要求有些人没要求?
我的观点:
如果你到现在还有这种幼稚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不倒挂你倒挂谁?
这个信号已经非常危险了。
一开头就开香槟的行业对从业人员来讲,除了少数人可以迅速捞一笔走人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噩梦
这背后逻辑,这个答案已经讲的很清楚了
把每年几个强势单位发布招聘应届生的工资叫开奖
说难听点:
我只看到过小姐/牛郎才有这个待遇
给刚毕业的应届生高于行业老人的高工资和有名的青楼高价【拍卖初夜】有什么区别?
重点都不在真的技术如何,在于年轻和好看(名校毕业)
给没有经验的职场小白开远远高出其他行业的高工资这件事本身:
一是说明这行业损耗非常大
二是说明这行业很难有成长性。当然,极少数突破局限可以成长的,都成了牛犇
我看很多答主还没意识到一开头就开奖的恐怖
甚至幻想因为人家小年轻的【初夜费】涨了,所以连带着自己的收入也涨
一口一个给牛p应届生高工资说明行业正在发展
觉得工资涨得高,正是体现了行业缺少优质人才,所以抢人才
还在做梦
最基本的:
业界现在对从业人员的需求都上升到名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硕士以上了吗?
计算机科学家都从学校走出来进入业界了吗?
另外:
你是在大厂吗?不在大厂在什么美团拼多多吗?
你到35了吗?
你属于资本家想要的“核心人才”吗?
另外你知道资本家如何定义他们需要的核心人才吗?
如果因为没有核心人才对应届生开高工资,身为不是核心人才的你,得面临多高的淘汰率?
而且对这个行业,我不禁还要问一问了:
要求你996,剥削你所有时间,最后行业大佬一致默认的35岁以后就要收拾收拾圆润离开的
除了码农还有什么行业?
哦,是夜场。
夜场唯一的优点是不需要996,但是需要短时间激烈喝酒
在爆肝程度上=996
就这么明显的前车之鉴,大家怎么还可以天真的觉得可以倒逼老粉涨工资?
现在什么公司都开始打出团队都是90后甚至95后的风气哪里来的?
作为一个大数据从业者,虽然和码农关联性不大
我都心慌,毕竟要是天天调调参,洗洗数据,也是996,吃个青春饭
这年头要是什么行业都是小姐行业化
老了真的要直接破产?
养老怎么办?
也许这就是很多人死都要考个公务员
毕竟心里慌不慌,用脚可以投票的
一个行业内,工资越倒挂就风险越大
挂人
互联网怎么滴?高贵?
学个码农好意设门槛?还是知乎答题高贵?
统计统计码农出身,不是好多码农都在知乎控诉自己家庭差,被人看不起嘛
说起话来,恨曾经因为出身看不起你的人牙痒痒
怎么回头自己因为站在风口了,啥也不是,还就搞起阶级了?
就这,就觉得自己瓦片翻身了?
就算互联网是阶级,阶级就看出身,你什么出身?
我琢磨着码农这行业不就是给穷p翻身用的吗
别骂,我也是天天编程的穷p
还是怎么着,看不惯女人评论一下互联网
看见女的最近评论了女人的事,就是拳师了?
女人不评论女人的事,去见天没事盯着男人啊
你给钱了吗?
你这脸大的,你觉得自己有那条件被关注吗?
看到女的就跳脚,这行为这么农,也配讲阶级?
我一个搞大数据的不关注一下互联网,我不能有自己看法啊
你互联网相关行业是招聘上男女不平等,女的找的少,男的靠性别就占大便宜了
互联网就是你们男的了?
就互联网里这么多滥竽充数的,倒挂真的是必然的
什么也不是,【互联网】倒成了标榜了
什么时候轮到你程序员自我封闭,还是搞阶级形成的第一步了?
就找脑子,我要是互联网巨头我也乐意倒挂,韭菜根本割不尽
而且越是年轻人,越有可能来自条件不错的家庭
省的站在风口上,就轻骨头,飘飘然了
配把钥匙才三块,还借花呗网贷还不起的宁配吗?
你们这种人,就配在知乎关注为什么别人都口无遮拦伤害你
因为你们热衷到处表达自我贬抑。
所以马爸爸敢在现实中发表“福报论”不是没理由的。
想象一下,作为一个没啥背景,拼不了爹的小年轻。有机会在大学里学了四年宇宙机出来以后就能年薪三十万,而且有着一个不论资排辈,一切只看你的产出的工作环境的话。只要肯拼命,在35岁变成“老人家”之前挣出老家的一套房子和车子基本上没啥问题。
对于他们来说,996当然是一种能让自己翻身的好机会,即使没有强制加班,为了赚钱许多人也会愿意去加班的,只有钱给够就行。
这就跟之前关于外卖骑手的报道一样。作为普通网友,看着骑手的处境觉得十分艰辛,总希望发出点声音进行道义上的声援。但是对于骑手本人来说,送外卖的工作已经是他们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之一了。
现代社会中最大的疾病是穷病。即使现行社会规范中存在着任何不合理的甚至病态的事情,一句“穷怕了”或者“要赚钱嘛”往往就能解释一多半的问题了。
诚然我们还能接着批判说“难道能赚钱就可以违背法律,违背道德了吗?” 但是互联网业就是在这么一种灰色的地带里发展壮大,进而领先全球的。没有一开始的丛林法则式的竞争,也不会有机会能让我们享受到这个行业带给我们的红利,也不会能给年轻人提供这么一条迅速改变命运的捷径。而现实的问题就是还有太多人的命运需要被改变,真的太多了。。。
贫困的哲学必然会带来哲学的贫困。当这么一个一出来就年薪30万的机会摆在自己的面前,而自己又特别需要这个机会的时候。什么这么严重的倒挂是不是在逼退老员工啊?什么头部企业这么搞会不会败坏了整个行业的生态导致其他给不了这么多的企业照样会强迫996啊?什么美团重金打造的算法最后会不会使得骑手的日子更不好过啊?等等之类的更深层次的问题都对于当事人来说是苍白的。对于当事人来说,这就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其他的也考虑不了那么多了。
互联网行业的996不只是一个法律问题,不只是一个道德问题,而首先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伦理生活问题。只有我们真正深入这个行业的内部了解这个生态,熟悉里面的人的工作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才能为这个行业和人群制定相应的规范秩序。码农和骑手们的日子才能在规范的保障下越过越好。
大批薪资倒挂的本质,就是老员工不如狗,不管是那家公司!
这年头裁员不好裁,真裁员了赔偿费得损失就一大堆,这次的新老员工倒挂就是一个低成本裁员的妙招。
既能逼迫老员工走人,换上新鲜的血液,同时控制成本,好个一箭三雕。
第一层,给应届生倒挂年薪,老员工中不少人会心里不服,跑去跳槽,逼走一批人,公司还用不着去裁员,裁员还要赔偿。
第二层,互联网行业,基础岗位的竞争,水平相同的人之间最后拼的是体力和精力,老员工确实比不上新员工了,换来新员工,给公司保持新鲜的血液。
第三层,控制新员工的人数,降低员工数量,就可以变相的控制支出成本,完全可以达到变相裁员的目的,把总的员工数给降下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