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抵制日货,抵制日本人向来是不对日本人动一个手指头的。
五四运动时章宗祥被痛打,结果还是一旁看热闹的日本记者中江丑吉看不过眼,扑在章宗祥身上帮他挨了几拳,爱国学生们知道他是日本人时立刻就停了手。
“九一八”后北京大学生南下南京“逼蒋抗日”,高呼抗日口号,连蔡元培都敢打,但就是不对旁观的的日本记者以及日本大使馆扔一块砖头。
这次爱国群众围住穿日漫服装的男子,这让我想起了《茶馆》里的经典台词:
很多城市都公布了禁止身着奇装异服与化妆的人进入地铁、公交等公共场所的相关规范,如《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等。
但对于什么是“奇装异服”却没有任何公开的标准,全靠现场人员判定是否会“引发他人不适”或“造成恐慌”。但现场人员哪有这个本事?
本问题描述的情况,该男子的衣服可以说符合“引发他人不适”,毕竟纳粹和佛教的“卍”字没几个人能分清,加上其他样子也过于显眼。可没有标准,其穿戴也没有明确的日本军国主义痕迹,圆回来也不是不行。
还是建议相关机构能够出台更细或更彻底的条款,比如仅限一些公共场所玩COS,包括公共交通等其他公共场所,不能穿戴COS,COS服得放在箱子里等。
公知们对U型锁如数家珍,洋洋洒洒几千字来描述被砸当事人的痛苦。却闭口不提肇事者已经被法律制裁。
公知们对南京大屠杀却一概不知,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伪造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
这世间衣服有很多种,不明白为何偏偏穿日本衣服?而且是在南京。
公知们自然有穿日本衣服的自由,但是普通老百姓就没有说话的权利?
我们尊重公知们穿日本衣服,媚日,吹日,精日的行为,但是也请公知们尊重我们不忘历史,发表自己对这种行为看法的自由。
公知们的自由就是高人一等的自由?
犯罪了自有法律在那里等着,谁都跑不掉。
但请不要公知们拿着你的自由来剥夺我们的自由。
1937年12月13日晨,日军攻入南京城,开始长达四十天的南京大屠杀,屠杀方式有机枪射杀,集体活埋。
12月15日,押往鱼雷营的中国平民及已解除武装的中国军人9000余人被日军屠杀。又在宝塔桥一带屠杀3万余人。在中山北路防空壕附近枪杀200人。
12月16日,位于南京安全区内的华侨招待所中躲避的中国男女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集体押往中山码头,双手反绑,排列成行。日军用机枪射杀后,弃尸于长江以毁尸灭迹。5000多人中仅白增荣、梁廷芳二人于中弹负伤后泅至对岸,得免于死。日军在四条巷屠杀400余人,在阴阳营屠杀100多人。
12月17日,中国平民3000余人被日军押至煤炭港下游江边集体射杀。在放生寺、慈幼院避难的400余中国难民被集体射杀。
12月18日,下关草鞋峡。日军将从南京城内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的中国难民男女老幼共57418人,除少数已被饿死或打死,全部用铅丝捆扎,驱集到下关草鞋峡,用机枪密集扫射,并对倒卧血泊中尚能呻吟挣扎者以乱刀砍戮。事后将所有尸骸浇以煤油焚化,以毁尸灭迹。此次屠杀仅有伍长德一人被焚未死,得以逃生。大方巷难民区内日军射杀4000余人。
1937年12月13日,《东京日日新闻》(即现在《每日新闻》)报道两名日本军官的“杀人竞赛”。日军第十六师团中岛部队两个少尉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其长官鼓励下,彼此相约“杀人竞赛”,商定在占领南京时,谁先杀满100人为胜者。他们从句容杀到汤山,向井敏明杀了89人,野田毅杀了78人,因皆未满100,“竞赛”继续进行。12月10日中午,两人在紫金山下相遇,彼此军刀已砍缺了口。野田谓杀了105人,向井谓杀了106人。又因确定不了是谁先达到杀100人之数,决定这次比赛不分胜负,重新比赛谁杀满150名中国人。这些暴行都一直在报纸上图文并茂连载,被称为“皇军的英雄”。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日军侵占南京期间强奸了成千上万的妇女,他们不分昼夜并在受害妇女的家人面前施行强暴。有些妇女被日军强奸了好几次,往往有妇女受不住日军的折磨而死。除此之外,日军还强迫乱伦行为。估计当时发生的强暴案可能超过20000宗。
所谓奇装异服,指的是他的衣服上写着“东京卍会”。
这是啥意思呢?字面意思就是东京佛教会。就是说,这哥们信佛的。从视频上看,这哥们确实是个光头。日本佛教是从中国传过去的,鉴真和尚。外来和尚会念经。
有人说了,我分不清佛和纳粹的区别,一律打倒。
你不认识是你的问题,你为什么不把佛像给砸了?反正你也分不清。
上面这些都是从衣服上推想出来的,据说真正的原因是模仿某动画片。
我最纳闷的是一点:游客不光有裁判权,还有执法权。逼迫别人脱衣服。我看你不舒服,我就可以执法。你穿的衣服我看了不爽,我就能让你脱了。
就算你觉得他违法,应该交公安机关啊。
我记得原来三剑客还在TOPGEAR时候。有次去美国红脖子州旅行,开着个车,车上写着man love rules ok。然后,跟这情况差不多吧。只不过人家开车,跑的比较快。
每个地方或者有一些群体,或许他们就有这样那样的诉求。你去了他们的领地,又或者运气不好遇到了,引发一些麻烦和矛盾很正常。真没必要上纲上线。说不定那帮人真就有父辈死在日本人屠刀下,人家就是看不惯日本玩意。
而且不要总想着要去改变这个改变那个,你是谁啊?你想着改变别人,为什么不能依着别人去改变呢?
至于什么日料店、日本车,这就滑坡了。再说个不好听的,除了雷克萨斯、丰田高端,那有什么日本车。你去的日料店,里面有一个日本人吗?
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就算过去抗日战争时期,对待日本人和汉奸的态度也不一样。当然,我不是说这人穿点奇装异服就是汉奸了,而且这人做的非常不错,没有争执让矛盾扩大。
孟子有句话,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你有站在任何地方的自由,但是你也要有承担墙倒下来的觉悟。
笑死个人,
一大帮人科普万字和动漫,还不惜上升到什么穿衣自由,就像土包子给别人上课山葵和辣根不是一个东西,牛排没有全熟,车厘子樱桃,凤梨菠萝,巴拉巴拉聒噪死了,
我就问你,山葵和辣根是不是辣眼睛?
他穿的这鸡拔衣服辣不辣眼睛?
辣!
那怎么办,
脱了就完事了,
哪那么多屁话。
——
随便开一开评论区就是这种画风,建议点个赞然后欣赏一下。
除了实事求是和就事论事,他们都会。
自己明明没那么傻,非要学点政治ZQ的皮毛,誓死捍卫别人傻了吧唧的权利,
还一口一个"要是怎样怎样,你就如何如何",
"下次怎样怎样,你就不这么说了…"
我想问谁给你们塑造的如此瘠薄且无力的语言系统?没出息的样子简直整齐划一。
麻烦讨论一件事先不要扯彼时彼刻,
此时此刻,就事论事都还没水平聊明白呢。
化纤的不合身的三流动漫周边,出现在公众场合,和光腚出门也没两样吧。
光腚出门,在国内引起围观,会被要求穿衣,这是一码事。
观感不佳,易遭误解这件事本身难道需要东扯西扯么?
为了别人的缺陷无脑发声,结果把自己的缺陷一并暴露了,思想在互联网世界裸奔,比光腚出门更丢人。
我看这帮人像是有什么大冰,还什么「你要搞动漫你去别的地方去搞」,怎么?玄武湖是你家开的?
还「没什么商量余地」「就是不能穿」,真把自己当爹了是吧?
之前说敏感地点不能有日本元素,好的,跟日本侵略历史有关的地方躲着走就是了。
然后就变成了敏感时间不能由日本元素,日料店员工穿着和服出门都要被围堵。
现在直接更进一步,连公共场合出cos都不行了?
管的太宽了吧?
还有人拿卍字说事,说这是纳粹标志,呵呵我就笑了,国人啥时候对纳粹这么上心了,纳粹的万字是反万字「卐」好么?一点常识没有,上纲上线比谁都积极,这么敏感你甜蜜去庙里闹事去啊,佛像上边个顶个都带卍字。
有冰。
更新一下:
景区回应“要考虑民众普遍的价值观”——现在许多年轻人都喜欢动漫的服饰或道具,以及展示个性,景区呼吁这些年轻人在游园时要考虑场所和社会普遍价值观念,避免引起争议。
还有一些网友的看法,都在热评里,大家可以看一看。
南京人来了。
玄武湖我也熟,经常去,血液中心就在那。
以往玄武湖隔壁国展中心每年都有大型漫展,近两年稍微低调了点,但也不是不做活动了,有这股劲放隔壁不好?包你从早抓到晚。其实不用你过去,他们会自己进来“搞动漫”的。不说玄武湖,就去仙林江宁两个大学城,去新街口那逛逛也是一抓一把,团灭不比抓打野的香?爱国行为也要讲效率,不要抓打野,一群人抓一个打野的不算英雄好汉。我想大爷真看到那个场面应该也很迷茫,不知如何下手,到底是因为时代变了。
不开玩笑了。谁还没个朴素的爱国情怀呢?我们不否认大爷的道德(或者民族性什么的),但他所用的方式方法肯定是不值得提倡的。
首先,玄武湖入口有工作人员,要先预约亮码才给进,也会检查你是否符合入园规范。我上次是因为携带滑板被拦住了(所以不少人会把溜冰鞋塞在包里带进去)。这个年轻人大概率是过了安检堂堂正正进来的,按理说就算有不合适的地方也是景区的疏忽,人也应该由景区劝离,要求脱衣,轰人出去,这是是谁给大爷的权利?(补充:视屏里小伙脱衣服之后双方还有一个小动作,怎么看就随各位吧)
其次,如果是这类带有明显日本元素的衣服容易让人造成误会,可以立规立法禁止,封禁相关服装店铺,但是靠围堵和散播视屏的方式去发泄民族情绪,实施所谓“正义”,我认为是不合适的。大爷的行为有没有过激?不如我们换位思考一下。你看不爽衣服,又不能选择无视,是不是就会堵路,让一个陌生人在室外只有几度的情况下脱衣?
试想,在一个公共场合,今天你把人轰出去,明天他把人轰出去,最后你们想轰谁就轰谁出去。今天杀对了大家都叫好,那么明天错杀了又要谁来负责呢?每个人都能把握好尺度吗?如果他们的行为超出尺度,该不该惩罚?这些都是问题。
着装若有违规可以选择报警,景区也会有保安劝阻。擅自堵路,要求别人脱衣,有理也变无理。若年轻人真的涉嫌违法,我想警察不会不管,舆论也不至于两极分化到现在这个程度。
我看评论区有人说公祭日刚过,很不合适。好巧,我上一次去江东门还是上一次,刚过的是哪一次?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到时候衣服的日文字,非主流的打扮,糟糕的衣着品味,奇怪的发型,不好看的相貌甚至是听不惯的口音都可以成为网暴一个人的理由。那时候哪需要把公祭日搬出来?哪需要把什么原型搬出来?随随便便找个理由就能把标签贴上,还要法律法规做什么?
我见过一些“爱国游客”,他们年纪不小,却也会在纪念馆大声喧哗,高谈野史,开闪光灯咔咔一顿拍。那么他们坏吗?不坏就必然好吗?我也见过一些年轻人,平时打扮时尚,热爱流行文化。他们在纪念日虽然从来不表示,平日里却又最遵守公共秩序。那么他们好吗?不好就必然是坏吗?到底谁是坏人?谁是敌人?谁触了王法?是踏踏实实干了一辈子退休在玄武湖散步的大爷吗?是打扮个性穿着奇特来玄武湖过周末的的年轻人吗?
只觉得那些随地吐痰的人可恶,那些乱丢垃圾的人可恶,可是却没有人来堵他们路。
人们的关注点往往都在难以调和的民族矛盾上,很少去反思内部问题——像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一类的小事情。于是类似的新闻一旦上纲上线,吐痰的吐痰,丢垃圾的丢垃圾,评论区必定会脱离事件本身,必定会出现你争我斗的现象。
这个是不是cos、漫画完全与佛教无关却硬要用万字符是不是擦纳粹的边,姑且不论...
要是在德国、法国,得感受一下资本主义的暴力部门,要是在俄罗斯,准备好一顿苏式铁拳。
没错,这个是反过来的万字符,但上面那几个国家不管你正的反的,镜像的,倒立的,旋转的,通通都违法,除非经过审批,明确用于反纳粹宣传或者佛教和印度教宗教仪式,这么明显的法律漏洞早就堵住了。
日本正反向的万字符都不禁止。
当某些南京人说你是日本人的时候,你最好真的是,这样他们会给你烤鳗鱼,让您在异国他乡感受到家的味道。
当时是2020年的3月,中国人回国要喝矿泉水都被骂巨婴的时候,看看日本人在百家湖的湖景房里吃的是什么。
玄武湖是吧,新庄国展是吧
这是我当时在会场外拍的,会场里的照片时间太久找不到了,我印象里不少coser还有挎武士刀的,我去里面买了一幅御坂美琴的挂画回来,里面卖周边的很多都是操南京话的大妈,那四天在玄武湖边上卖日本小人赚麻了是吧。
说南京市民更铭记历史的,欣赏一下南京高校教师锐评九一八:
怎么处理了呢?没怎么处理,南财微博还来了一波卡点。
我当时写了一篇回答,刚过百赞就被删了,什么叫南京速度啊?
日本人在南京拿到中国绿卡:
众所周知拿中国绿卡的难度,反观伏拉夫那么爱国,最大的愿望就是拿中国绿卡,到现在也没拿到。这有个真日本人在南京,怎么没见有谁去冲呢?
像什么日料啊日货啊和服啊,我都不想再提了。南京日料多贵都有人吃,评分还很高。这都是南京人民的点评,任何依壁雕凿的宁外势力都无权质疑南京大众的点评。
南京市体育局还发了在河西龙湖天街举办的日本剑道公开赛(纪念馆也在河西)
写到这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过审,到百赞以后会不会被删,不过在南京除了12月13号这样的日子以外,抵制日本还是很可笑的,你抵制的过来吗?再说恰饭的时候也没见他们嫌这是日本的米。
我作为一个南京市民谈谈我的看法:
南京是一个包容的城市,
就算有过侵华日军对于南京的大屠杀行为,
绝大部分市民也不会因此对所有的日本文化一概抵制或者全部反感,
更不会像某些节奏党所说的动辄去砸日本车,冲日本店等等行为。
但是,这不代表在南京,任何人做的所有与日本文化有关的事情就会被市民接受或者认可。
比如之前的南师大旭日旗事件,
当事人要感谢网络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于现实,
那个活动是发生在大学内,
大部分南京市民无法看见,
而且这事在网络上出现之后,校方及时撤了旗帜,
这要是在南师大附近的乌龙潭公园搞这样的活动,
现实中的南京市民如果比网络上要先发现这一茬,
你信不信这个活动能给愤怒的市民冲的连渣都不剩?
有人说这个仅仅是动漫cos,用不着上纲上线。
但是,毕竟动漫cos仅仅是小圈子里面的自high,
绝大部分市民可不知道你在cos谁,
我们只知道在2016年公祭日当天,燕子矶大屠杀死难者丛葬地附近,
有人穿着白衣黑裤日本武士服,手举木质武士刀,背对长江摆出劈、砍等各种姿势,
不仅如此,面对附近老人对他们的质疑,还各种怒怼,后来被几个现役军人赶走。
这无非就是燕子矶那边游客少,市民少,
而且军人也不方便出手,
这要是换在玄武湖,莫愁湖等等人比较多的地方,
我相信会有热心市民教他们尊重好好历史的。
说到这一次,视频中的这位,穿着东京卍会的标志,头上戴着一个奇怪的头巾,还有一个意义不明的辫子。
谁知道你们是来做什么的?
宣传日本动漫?
宣传法西斯思想?
满清传人?
不好意思,您想自萌请找个没人的地方自萌去,
在公共场所,还请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
南京人民很宽容,但不代表就可以没有底线了。
看了视频,我觉得南京市民的表现非常好。克制、冷静。讲道理。没有任何过激行为。那些想扣帽子的人还是省省吧。泼脏水也请睁大双眼看看具体内容。其中一位大叔对身着异国服饰的男子说:“你要搞动漫去别的地方搞”。大叔的话点出了核心。就是周围的市民并没有干预这位男子的穿衣自由,而是觉得他出现的场合不对。
在合适的场合穿合适的衣服。这不是最基本的公共素质吗?
尤其是在南京。我觉得更要慎重一些。这是一种常识。也是一种尊重。
我不会去揣测该男子的真实动机。他脱衣服了,换地方了。我希望他只是无心之失。
但是现实当中的精日分子有非常多的“勇武派”,一次又一次的测试国人的底线。他们穿日本军装到四行仓库拍照,他们在南京高校挂旭日旗,他们在课堂上网上质疑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等等。他们的数量实在太多了,是他们做的太过分,而不是我们草木皆兵。
还记得上次曝光宋庚一质疑关于南京大屠杀教学视频的学生吗?他受到了泥石流等级的网暴。他的个人信息被人肉曝光,他收到天量漫骂侮辱性的短信。
而网暴他的人,来自各行各业全国各地,有男有女。他们集体作战”同仇敌忾“。
所以,对于精日分子的警惕,怎么都不过分。
看了一圈回答。。
不就是一个中二被另外一帮中二包围的事,有什么好谈论的。。
组织规模:二星。 武力指数:二星。 时尚指数:三星。
日本暴走族的起源,是对于摩托车特别迷恋的一群年轻人的称呼(组成含很多日本右翼),他们热衷于几项活动,包括非法改装车,拆掉摩托车的消音装置,功放动感音乐,危险驾驶,互相竞赛,不穿护具,无视交通规则等等一系列叛逆操作,只为影响道路交通。
有些人认为暴走族的组成是年轻人,但因为近年来日本的少子化老龄化加剧,你也可以看到街上的很多暴走族都是爸爸妈妈级别的。他们和yakuza面临同样的境遇,人数也在逐年显著递减。原因呢,也是日本政府出手管控,比如日本出台《道路交通法》,对危害交通的行为可获得最高2年有期徒刑,并处以50万日元的罚金,数年间都不得再补考。
以上这些惩戒会给当事人,在就业方面也会造成极大困难,加上日本社会的工作压力精神压力都很大,一旦职场失败,基本上宣告人生失败了,所以暴走族近年来的人数变得越来越少。曾经在1999年人数达到428人的暴走族团体,2015年人数零蛋,堪称新时代的灭绝。
80年代,可以算是日本暴走族的巅峰期,正如战士需要武器一样,暴走族离不开他们的精神寄托——摩托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日本很多摩托车停产了,购车价格涨价的特别贵,而且那时候出现了更多吸引青年的娱乐方式,使得暴走族和机车的联系日渐疏离,没钱买车,后来就衍生出「自行车」或者「无车暴走族」的新形式。
暴走族虽然有点杀马特,没有yakuza威风,但是值得称道的是他们的着装品味。暴走族的着装会穿超长款「詰襟学生服」,不知道的可以去看《我是大哥大》里面的伊藤同学,但是其中又含有大片刺绣,其中主要是日本右翼一些口号,思想极端就不赘述了。暴走族其中也不都是男生,而是有男有女。总的来说,这个团体跟黑帮可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可以看成是区域性的,中二流氓团体。
组织规模:五星。 武力指数:四星。 时尚指数:两星。
Yakuza是啥,这个名字其实特别有趣。ya-ku-za对应的日语发音是数字8-9-3,它在牌类游戏中,代表着最坏结果,听起来是不是很中二?Yakuza它不是单独指某一个团体,其实是一个统称。非要找个合适的英语单词对应,那就是gangster,是不是稍微有点画面感了呢,没错就是我们所说的帮匪。比如咱们熟知的日本山口组,就是最大的Yakuza家族。
在日本60年代初期,警视厅统计yakuza从业人员数量为184100人,当时在社会上占据相当份额,但随着年代的更替,截止2016年,日本国内22个指定团伙的成员,人数骤降为39100人,就是这么刺激。究其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干预,比如1995年他们出台了一部法律,《防止犯罪帮派成员非法活动法》,yakuza活动的空间大大被约束。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日本政府依然没有严格规定禁止加入yakuza,甚至可以说这算是个半合法的组织。日本的黑帮和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有点不同,就是有时候会有些非主流的举动。比如在神户大地震之后,位于神户总部的「山口组」不说趁火打劫,居然还提供了包括直升机在内的救灾服务?还向受灾地区运送了大量救援物资?让人惊叹什么路数?
怎么辨别日本的yakuza人员,有个小窍门儿,就是扒了他的衣服看文身,因为这些人拥有超大面积的复杂纹身,可不止是纹一条小花臂这么简单,正宗的yakuza纹身,是需要花费数年才能完工的全身级纹身(啊,想想就好疼.......)。日本yakuza靠什么活着?他们的收入来源并不是地头蛇那种等级,很多日本的风俗店,卡拉OK店,甚至奶茶店他们都会投资。
组织规模:二星。 武力指数:三星。 时尚指数:五星。
不良少年的日语单词是个舶来品,本意是英语Yankee。和上面提到的yakuza和暴走族不同,不需要入会,只要你想原地就自成不良,毕竟谁年轻的时候还没叛逆过呢?咱们从fashion这个角度着重聊聊,日本不良少年除了打架斗殴,惹是生非以外,还可以称得上是时尚道路上的探索者,日常服装上,比如嘻哈墨镜,老舅花衬衫,大金链子(zi三声),刺绣夹克小豹纹,简直灵感源源不断。
因为着装色彩受年龄限制,日本上学当然只能穿制服,所以平时上学,唯一可以做做文章的就是发型,通过发型判断是最简单的「发现不良少年」的选择。再提一下《我是大哥大》这部沙雕剧,还记得第一集的改变造型么?三桥和伊藤为了无限接近不良少年而“真.做头发”。张老师告诉你,除了外表,不良少年还有一些经典的行为学,可以让你一秒变不良,
那就是,学会「社会蹲」。
你可以独自美丽。
也可以走集体主义。
上一秒你还在超市收银,蹲下,这么平平无奇的动作,就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不要觉得今天介绍的这些人,离现实生活很远,他们在日本生活中还是能找见的,一种去新宿歌舞伎町,池袋这种混乱地带。其中还有些预备役人员,转而以Rockabilly的形式分化出现。你周末去代代木公园散步的时候,门口都会有跳广场舞的叔叔阿姨,他们虽然少年迟暮,但仍英姿勃发。
就着叔叔阿姨再说说更年长的人群,日本有一些极道题材的影视作品,其中什么黑道转行当家政妇,黑道老爷爷沙雕剧特别受欢迎。虽然有很多搞笑的成分,但是现实中日本社会结构已经到了矛盾突出的情况了,很多社团的确因为成员年龄过大,战斗力下降而凋敝解散......
好了,今天咱们聊了日本的yakuza,暴走图和不良少年的特点和关系,你再看类似题材的时候会不会有全新的想法了呢?猎奇归猎奇,乖孩子可不要模仿哦,反对暴力!
就问两个问题:
这个人穿的是侵华日军及有相关背景的服饰吗?没有,他只是COS日本动漫。该动漫并无确凿证据显示宣传日本军国主义(很简单一件事,穿切格瓦拉元素衣服的人并不等同于共产主义)。
这个人是在国家公祭日之类的日子穿了这样的服饰吗?没有,这不过是一年中再普通不过的一天。
所以,那些要求这名男子脱衣服的人实际上在要求什么呢?要求在南京城的任何公共场合不允许出现有关日本文化的任何东西。这不是扩大化?照这个标准,你在南京大街上开日本车,在南京商业中心开日本料理店,那也活该被砸(诶事实上还真砸过不过不是发生在南京罢了)。
某些人还在那自以为很有逻辑实际毫无逻辑地为这种肆意干涉他人生活的做法辩护,说什么卐字和纳粹有关?但凡有点常识都知道这是个佛家符号,在中国早就有悠久的传统。说什么这是公共场合?大卖场不是公众场合?大马路不是公众场合?你们怎么不去砸车砸店?还不是因为那种行为曾经发生并且被官方明白禁止?而拿衣服说事这几年很流行且隐隐被鼓励?还有说这是南京,应该特殊对待?那麻烦你们先让南京市民投个票,看看到底这个事是什么态度?如果南京人认真觉得一切日本文化都该滚,那就让他们滚;如果觉得抵制也要看什么时间什么产品,那就赶紧出台具体规定。比如公众场合禁止抽烟和开日本车穿日式服装。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完完全全地任由民众三五成群自定标准干涉别人的自由。
最近,以爱国之名进行各种抵制活动有着明显的扩大化趋势。
内容上,从日本军国主义相关到日本相关,从傅满洲形象到眯眯眼形象。这是一次明确无疑的价值重估运动。虽然众说纷纭各有标准,但总的方向是激进的。以前不被认为冒犯中国的行为,现在是冒犯的,以前不被认为不爱国的行为,现在被认为是不爱国。很多人说这是自信,可能吧,在他们的世界里,越自卑的人越不敏感,越自信的人越敏感。但实实在在的悖谬始终存在,因为我们深刻地参与了近百年的全球化过程,甚至可以说,我们正是近四十年这轮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当今世界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能想象脱离了美国日本德国产品的生活。所以,扩大化的结果只能是人人皆可乳华,人人皆可不爱国。本应该是最最严肃的罪名,却成了某些人别有目的乃至心情不好时可以随意挥动的大棒,何其可怕。
几天前中日两国首次建立了双边自贸关系,底下的评论都是只要日本人尊重中国,生意就可以做。看起来很客观?问题在于,当一个中国人穿日本动漫服装都要被团团围住,日本公司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尊重中国?卖个东西给中国人都是在批量制造精日啊。
而对象上,最近的抵制运动已经从外国人员、公司扩大到了本国的公司、人员。年初唱大戏的还是耐克阿迪这些外国品牌,年尾就成了三只松鼠。这简直就是熟悉的历史重演。一开始是对付外敌,然后是揪出内鬼。而内鬼的游戏可以无限套娃,激进的揪出保守的,更激进的揪出激进的,最后是极端取代了一切。生活在长期世俗化的社会,我们可能已经很难想象那种疯狂的作茧自缚了。但其实吧,如果用内卷的逻辑,很多事就容易理解。最近看到有人在感叹公众人物的微博发言越来越刻板越来越不个性化,不正是这种现象的反映吗?等着吧,以后不止是公众人物,普通民众,也会慢慢戴上假面在任何公众场合,按照最为极端的标准表演自己。最后,所有人都会互相纠察,并在纠察中放弃任何有可能被认为不正确的爱好。也许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才会想起,那部动漫,那件服饰,真好看。那个普通中国人不怀疑普通中国人的世界,真轻松。
南京人又没要求对等屠杀东京以报复。也没人质疑沙林毒气事件中伤亡人数有没有那么多。也没有南京前官员跑出来说北海道有事就是中国有事。
我看足够理性温和了。
就算南京人ptsd了,又怎样?
就是不包容,又怎样?
这种敏感的根源是什么?谁是始作俑者?
没办法,我们都知道那份不愉快可以追溯到“血”。
受害者就是这个样子,就像被暴徒打残了一辈子起不来的人,他有着肉体创伤。有时也会有精神创伤,导致他无法再开怀一笑。这都是他受害的一部分。甚至受害者出现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情况了,不知多少亲近他的人怪罪他残疾后的脾气。这也是他受害的一部分。
南京若拟人化,他的过度敏感,就是没法让日漫爱好者痛快得出来玩cos,如果你认为它错了,那我也只能告诉你,这也是一种受害的一部分。
你觉得无奈,觉得矛盾,想要找一种理论一劳永逸得解决眼前的困境,喜欢动漫再也不用藏着掖着。我理解,也请你注意这份无奈的心情,它也是受害者所受之害的一部分。
当然,这一切是有界限的。不能违法,不能伤天害理。至少且尤其对中国人不可以。
可问题是…视频里人家只是在说话,coser听了就脱了。面对面说话犯罪吗?脱了衣服代表自己被精神控制了?
U型锁的错误是手段犯罪,不是表达反日观点。为什么要把“面对面使用中文”这种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事类比U型锁?你是不允许反日,还是不允许中国人受到非法侵害?胡乱类比的时候,你是否暴露了什么?
视频里很明显,周围围着的两三层人不是围观就是拍照,啥都没干。至于拿话成功得干预了“穿衣自由”,其实你们都心知肚明这是社会压力让coser做出决策的,完全不是眼前人的什么暴力威胁。
甚至他如果智力正常,他应该明白自己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周围无数个手机。而那个劝他“别处搞动漫”的人,说出来这话算是帮了他,给了他一种提醒后立刻脱衣服的机会。因为coser显然没兴趣给某些政治见解的人当枪,也确实借着这台阶表示自己不是来找茬的。这很理性,也很正常。
但显然,把这题目扭曲为“群众扒衣”的答主们不太想把别人的智商看待得正常,这可能取决于评论者自己的智力上限。
很多人回避谈及这件事是劝告者的行为是合法的,全在集体装作没看见视频。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他们不敢面对coser真正脱衣服的动机。coser愿意听从路人要求,不是因为路人手里有枪,也不是谁用犯罪的方式逼迫他,而是通过语言、镜头提醒他面对的压力不是眼前,是一个对东京这样日文不太包容的南京社会氛围,以及认同了这个城市氛围合理性的其他国人。
这些故意扭曲事件性质的人假装看不到这一切,其实他们心里很明白。事实上他们憎恨的就是那些背后组成这种社会氛围的人,就是憎恨他们的不包容。不能让自己想干嘛干嘛,不能让自己不矛盾的活着。
但又不敢直视这份众人的意志,所以只好想办法将其污名化,让它看起来“土”,“不酷”,“肮脏”,甚至是不存在。因为这些人绝不敢正面讨论这个城市的伤痛。只想左右摆头得问问周围:“还有谁和我一样想要干什么都行的自由。”然后获得人以群分的入场券。
你说南京对日本不够包容。
是,不太包容。南京与日本相关的东西都很尴尬,开个日料店最怕上新闻,cos圈也肯定私下聊过这种不便,这很别扭。
可包容一切为什么要成为南京人的出厂设置?
这件事不谈立法,事件本身也非违法,更与国家干预无关。
这只是城市民间对涉日问题的直观合法反应。
他可不可以不包容?他可不可以就是放不下?他可不可以就是不要多元?
对,你说的都对,那又怎么样?
中日关系在民间的极端化投射,根本原因是日本对历史的态度,直接原因是一部分中国人表达反日情绪的方式。
在根本原因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只要反日爱国的倡导者不诉诸暴力犯罪,我都表示理解,但做不到认同。
我认同的方式是将优先级对准日本而非国人,这一点可以参考韩国,在日使领馆门口经常举办活动表达抗议,拜访慰安妇铜像,甚至削发明志,国家出面向国际社会对日本的一系列不负责任的行径发起指责和控告。
而对本国人,只要不穿日本侵略时代的军服、不使用带有日本军旗、武士头带等元素的服饰出现在街头,即使从深层次分析来看是亲右翼军国主义的,也不宜直接干涉别人的着装自由。
极右翼势力看到我们为了表达对他们的仇恨选择对伤害性不大的日系车主、路人cos下手想必是开心的,他们在日本开开心心推动修改和宪,编教科书篡改历史,支持用不负责任的方式处理排废问题,却没有受到来自包括在日华人华侨在内的国人的任何实质性压力。
最仇日反日的“日本傻事”类旅日留日博主和国内一票爱国反帝正能量,都在忙什么,去看看就知道了。
万恶的日本军国主义者这些年最大的套路就是对中国舆论两头下注,一边增加日本优越性叙事的推广,一边反向拱火将国人对军国主义的斗争矛头引导向无差别针对所有日本人,甚至开始针对自己人,让他们有充足理由对国民和政界贩卖中国威胁的焦虑,推动他们国家正常化的动议,同时还能够插入不断破坏我们自身团结的点位。
看了几条公祭日穿和服的新闻,你就幻想着有朝一日也能这样“挺身而出”维护国家的尊严,终于,在一个平常的日子,你在南京公园遇到了能让你释放这股浓烈爱国情的机会,你心中默念着,中国万岁,发起了冲锋,旁边的人本来无感,但看到你上了,他们也一呼而上,而那个狗汉奸不战而降,他脱下那件动漫周边的时候,你心中的爱国之情燃到了顶点,你,成为了广场的英雄,你,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你拿出手机,发了一条新的朋友圈:“今天,我抓到了一个汉奸”,配图是蓝天下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那个穿着动漫周边的汉奸,这一刻,你成为了一个合格的中国人
前面看见有人把暴走族说成暴力团的,我不能说这俩完全没一点关系。但你不能说这俩是一个东西,暴力团是黑社会,暴走族撑死了就是有组织的鬼火少年。
不要拿东卍的剧情去套现实,确实,一部分日本黑社会会花钱养称为“愚连队”的暴走族,但这种撑死了也就是个外围成员,真正黑社会的生意,他们不参与的,主要作用是为暴力团输送新鲜血液……毕竟能考上大学谁去混暴力团,只能忽悠忽悠不良少年这样子了。
作为一个暴走族漫画迷,不能否认的一点是日本暴走族文化确实多多少少沾一点右,不过也只有一点点了……
旗子不多说了,很多族队直接就是日本国旗上面画上或绣上族的名号。旭日旗作为摩托车的装饰在暴走族里快烂大街了。在外国人看来很多族的集会就是一群日本不良少年举着自己的国旗游街。
关于队服,也就是所谓的特攻服,有一种说法是取材于神风特攻队飞行员的飞行服,当然我个人看来这种说法不怎么站的住脚。因为你去淘宝搜连体工装,出来的东西除了没刺绣以外跟图中差不了多少。这东西说白了,你买件工装往背部绣个喧哗上等就能去cos暴走族了。
关于暴走族的思想,没那么复杂,基本跟政治扯不上关系。暴走族说白了,就是混混群体加摩托俱乐部的混合体,跟中国成群结队上街飙车的鬼火没啥本质区别,就是天天飙车,打群架。至于政治?你看看玩暴走族的都是啥人啊,一群不良少年,学习成绩烂到学校都懒得管的程度的那种小混混。说他们关心政治真的是太看得起他们了……
另外,暴走族这个群体,哪怕在现在的日本也是在慢慢衰落的,像80年代关东连合那样支部遍布全国,正式成员近万人(警方估算,实际我觉得还要多),敢跟山口组干部叫板的巨型暴走族,不可能再有了。就和黑社会一样,眼看着快要进历史垃圾堆的东西了。东京卍复仇者的大火,更多的是部分日本人对于那个暴走族们相互争战,成群结队驾驶着摩托在街头呼啸而过的岁月的怀念。
另外,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日华人中的一些青少年,以及从中国回归的二,三代日本遗孤也组建过暴走族“怒罗权”,极盛时期也是在全关东地区都有支部的狠主儿。在建立初期一度还用中国国旗当队旗来着,是相当凶狠而有名望的族队。
回到这个事情上来,我觉得真正引发路人不满情绪的,是“东京”和那个佛教卍字符,确实不仔细看或者不了解纳粹标志与佛教卍字符的区别的话,这个是真的很容易被认成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的精日分子。
漫展穿cos服没问题,但是登堂入室到公众场合乱穿炸街,小则社死,大则和别人吵起来甚至打起来,可能涉嫌寻衅滋事罪。军服党涉及的雷池就更多了,别说昭和日本、德三、德二之类,穿出门可能就在违法边缘的,哪怕是中国自己的旧式军服都不能乱穿。
日本动画的老家日本,别说cos服了,男性和年轻女性的和服都是特定场合才会穿的,至于昭和军装除了靖国神社之类地方就没见过。去comiket之类玩cosplay的都会带拉杆箱,会场更衣的地方总是要排队,这是因为大家都知道穿着cos服坐公共交通,在东京默认是“违反公序良俗、有碍观瞻”的。
特别是这种充满暴走族元素,写着战前昭和意向的大个汉字的变种学生服,也就是“特攻服”,原本就深受右翼文化影响,广泛采用菊纹、日章旗、旭日旗等要素,字体和排版也在很大程度上往战前风格走。
在连暴走族都老龄化了的令和日本,别人看到这种衣服,比起那帮暴走族来,更容易联想起靖国神社每年几大祭期间那些骄横跋扈、大喇叭肆意叫嚣口号放旧军歌的右翼街宣车,这些车的涂装也全是这种风格。
看到这个回答的观众,请您在观看的同时,想一个问题:您如何评价日本鬼子的“神风特攻”?
为什么提这个要求呢,请大家看看任冲昊的同行怎么说:
特攻服から見える不良ファッションの思想と歴史<岩橋健一郎氏>(注)
私の記憶では、確か特攻服の発祥は70年代初め、都内の暴走族「M」が着だしたのが最初でしょう。当時の暴走族はニュートラ上下やドカジャンといったスタイルでしたが、「M」は右翼団体が着ていた隊服を取り入れて、それが特攻服のハシリとなったんです。だから’70~’80年代の特攻服の刺繍文字には「憂国烈士」といった右翼系の言葉が多いんです。初めは「戦闘服」などと呼んでましたが、時代が進むにつれ「特攻服」と呼び名も変わりました。
我的记忆中,特攻服最早出现是在70年代初,最初穿的是东京暴走族“M”。当时暴走族的风格是上下都是皮革,但是“M”采用了右翼团体所穿的队服,这成为了特攻服的前奏。因此70到80年代特攻服的刺绣文字多是“忧国烈士”这样右翼系的词。最初被叫做“战斗服”,随着时代发展改称为“特攻服”。
私が着ていた80年代頃は、今のようにゴチャゴチャしておらず、シンプルに左腕と左胸と背中のみに刺繍というのが主流でしたね。胸の上には例えば「横浜」などと地元の名前が入っていて、腕には肩書。背中には着る本人の「思想」を。例えば「甦れ大和魂」「七生報國」など。この時代においても右寄りのメッセージが主流でした。
我所处的80年代,并不是现在这么乱七八糟的,大家只是很简单的在衣服左臂、左胸以及背上的地方刺绣而已。胸上的话,举个例子,会绣上“横滨”等本地地名,手腕上绣头衔。背上就绣自己的“想法”。比如,“复苏大和魂”“七生报国”等等。在当时也是右倾的思想。
現在は右翼的な思想性は薄れましたが、その切り替わりは平成に入ってから。暴走族はしだいに「右翼系」から「仁侠系」になっていったんです。だから今度は「◯◯一家」というような文字を入れるようになりました。現在は自由度も高く「俺の息子は暴れん棒」のような“個性豊かな”刺繍も増えています。今は刺繍をたくさん入れるのが主流で、その分高価になってます。一着20万~30万円なんていうのはザラですね。
现在右翼思想变弱了,这个转换是在进入平成后开始的。暴走族从“右翼系”变成“仁侠系”。所以这次是绣上“◯◯一家”这样的文字。现在自由度也高,像“我家儿子是暴徒”这样个性丰富的文字也增加了。如今的主流是加入很多文字,这样就可以卖更贵。一件20~30万日元是很常见。
もともと、特攻服は先輩から受け継ぐ神聖なもので、見せびらかすものではないんですよ。特攻服は単車とセットが絶対で、「走るために着る服」。だから特攻服を来て祭りに行ってる暴走族の連中、ああいうのは正直、嘆かわしいですね。
本来呢,特攻服是从前辈那传承下来很神圣的物件,并不是拿来炫耀的。特攻服和摩托车是绝配,称之为“为了奔驰而穿的衣服”。所以节日里穿着特攻服的家伙们,说实话真是可悲啊。
現在も卒業式や成人式なんかで特攻服や卒ラン(卒業用変形学ラン)を着る風潮が盛り上がっていますが、あれは単なるコスプレです。ヤンキーはごく僅かで、ほとんどが普通のコたち。卒業式は普通の制服で出て、終わってから卒ランや特攻服に着替えて記念写真を撮ったりしてます。私たちの時代は卒リン(卒業リンチ)で先生を殴ってました。卒リンから卒ランに時代は変化したわけです(笑)。
现在毕业典礼和成人典礼上穿着特攻服或者毕业学生服(毕业用的变形学生服)的风潮流行起来了,但是那只是单纯的cosplay罢了。不良少年是很少的,基本都是普通人。毕业典礼是穿普通的制服,完了之后再换成毕业服或特攻服拍照留念。在我们的时代,有毕业私刑一说,会打老师。从私刑到毕业服,时代确实变化了啊(笑)。
特攻服には弾圧の歴史があって、過去に販売店が摘発されているんです。だから今では店は「暴走用」ではなく、「コスプレ用」として品物を売っています。最近は再び不良文化が上り調子なので、行政の圧力が厳しくなっていく可能性はありますね。
特攻服有被镇压的历史,以前有零售店被揭发的事件。所以现在店里不是“暴走用”而是作为“cosplay用”的物品来出售。最近不良文化再次滋长,所以压制力度可能会变得严峻。
特攻服は今や不良だけのものではなく、世間に根付いた「文化」になっています。しかし個人的には、かつて美白の浜崎あゆみが全盛期の顔グロ安室奈美惠を軽く凌駕したときのように、特攻服に取って代わるような新しいものを生み出すパワーのある若者の出現を期待しています!
特攻服并不只是不良品,内有扎根于世的文化含义。但就我个人而言,十分期待有年轻人能取代特攻服,带来新事物!就像滨崎步凌驾于全盛期的安室奈美惠一样。
【岩橋健一郎氏】
66年、神奈川県生まれ。現役時代は暴走族、横浜連合「死天王」として君臨。のちに私立大理系学部を卒業し20代にして土木建築会社、雑誌・テレビ番組などのコーディネート会社を設立。現在は「不良少年評論家」として各方面で活躍中。
66年出生在神奈川县。不良少年时期是横滨暴走族团伙“死天王“的领袖人物。后来毕业于私立大学理科学部,20多岁时成立了经营土木建筑、杂志电视节目等业务的综合公司。现在作为”不良少年评论家“在各方面活跃。
相关回答
现在穿和服等与日本相关的衣服出入公共场所逐渐成了政治不正确,容易招惹麻烦,还是注意点。
虽然RCEP生效了,理论上中日之间贸易往来会更多,但两国关系从坏转好需要个过程,在没有确定转好之前还是注意点着装少冒险。
过段时间,可能穿印有美国国旗的衣服也不行了,也要注意下。
底层原因是肃反扩大化,表层原因是没文化。
他们一定是把卍和纳粹符号(斜四十五度的)搞混了。
卍是佛教符号
“卍”和“卐”皆读WAN(音万),“卍”称左旋“万”(正万),“卐”为右旋“万”(反万)。无论“卍”和“卐”,都是用来表征佛的智慧与慈悲的无限。其意皆为“吉祥万德之所集”,“万德圆满”之义。大乘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佛胸部所现瑞相,小乘佛教认为此相不限于胸部。人们除了把“卐(卍)”作为标志外,也常把用品和饰物制成“卐(卍)”的形状,作为陈列或佩载勉励自己向佛陀学习,期望世人能达到万德庄严的境界。随唐时期,佛经中的“卍”有时作“卐”,写法不一,有些混乱。唐慧琳《一切经音义》提出,应以“卍”为准。
(来自百度知道)
冷知识:卍还是一个汉字,音万,古诗词里面也会用到。
譬如清人词:
空留得卐字曲阑干,只少个、凭栏人也。(《鹊桥仙》)
亚字墙边。卍字阑前。蓦经过、欲得人怜。(《行香子》)
卍字阑边曾小立。雪销香树梅魂出。(《蝶恋花》)
得亏这群人没法穿越回去,要不还不得把人家的栏杆拆了?
“没什么商量余地,给我拆!”
各位,不好意思,改评论权限了。一不小心我这一两百字的回答又快成拆迁现场了。
我有一年忽然意识到中国的“自由主义者”与校园霸凌之间的奇特关系。不知道为什么,我身边的恨国党或者说猴版“自由主义者”十之六七与校园霸凌事件相关。后来明白了,《血色浪漫》的钟跃民,自我认知是朴素自由主义者,实际上别人对他认知是什么呢?校园流氓,欺男霸女的x二代。包括王小波,虽然自己说的隐晦,合上书闭目一想,其实他行事很类似钟跃民。这个是京圈x二代文化(钟跃民、王小波,本来就是x二代),也是中国“自由主义”文化源头之一,早年天涯论坛时代的和菜头什么雪村之流,就依托于此推一些“流氓文学”,大家觉得味道有些邪,就拿出“自由主义”做护身符。职高中专那些抽烟喝酒high粉泡吧蹦迪的“真正的好男孩好女孩”闻着味就都来聚在这面旗子下,自称自由主义者。
中国舆论场上有一个反“反日”的固定语言模型,非常固定以至于每次这些人一开口我就能闻到古早的天涯论坛味道。
怎么说呢,这个模型在底层有拥趸,核心共鸣点就是对老师本身的反感甚至仇恨,以至于一辈子看到思维模型中类似老师的东西就喊打。毕竟反日这个东西大多数时候还是老师在推。这几年学生成年后回去打以前的老师的新闻可是层出不穷,有的甚至判了刑。中国学生跟老师的对立,不是百分之九十也有百分之八十。墨茶为什么能成墨圣,说到底也就是这个原因。
这就牵涉到一个东西:二次元的二分。少女漫画和少年漫(也就是前者口中的民工漫,死火海)受众并不一样。团媒体甚至可以在b站搞反日(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口号:看日漫也可以反日),受众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前一批人,也就是看少女漫的食草死宅。食草死宅才是二次元主体。死宅不在乎这个,团媒体那句口号本质上甚至是主动凑上来给他们做看日漫的护身符。那么阻力又来自谁呢?反“反日”的主力其实也并没发现对日漫有什么爱好,甚至可能根本不看二次元,更多的时候倒是抽烟喝酒high粉泡吧蹦迪的自由主义话术家,小钟跃民们。包括你看看sword的话术,一股廉价猴版王小波味。主义可以变,人变不了,钟跃民只会迪厅话术,到老也是。有时候披“反反日”的非常高贵正确悲天悯人的道德君子皮,有时候披自由主义的非常高贵正确皮,但每次总能闻到里面的迪厅话术味。
衣服上有个卍字,这要是在民主的德国;那就不是叫换衣服这么简单了。恐怕得进去吃牢饭。
视频中,大爷大妈们没有打骂、没有追逐、没有搞任何暴力行为;就是叫他把衣服脱了。老人家他们不懂什么二次元、不懂cosplay,他们就知道当年日本人在南京杀了30万人。
那些网暴大学生的人,这时候咋不见他们站出来蹦哒了?
看了视频,小伙态度不错,让脱就脱。老年人也没有太过分,只是让脱衣服而已。
这件事情,小伙如果不是故意作死恶心人,只是因为那天有漫展cos了一下自己喜欢的角色的话,小伙子没错。
视频里的老年人,也没错,他们的父母有可能是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所以对一切日本元素有着本能般地排斥,他们也不同于年轻人,没有能力去分辨那到底是不是动漫服装,背后到底是佛教万字还是纳粹标志。光是一个东京就足以激发老年人朴素的爱国情了。
倒是网络上的年轻朋友们,我们有轻松对他人发起语言暴力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如此轻松地使用,我们才更要谨慎运用这项能力。
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其他城市,我会觉得是小题大做,上纲上线。
可这件事情发生在南京,曾有过南京大屠杀,所以,南京居民对日本的各种情绪与不满,我都能理解。
不过,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轻易地把双方定义成民粹亦或是精日叛国。
我希望我们能够理智对待我们的同胞,在急着审判他人时,先冷静一下。
正如前文所说,我们任何人都拥有“审判”他人的权利,这项权利能够被如此轻易地使用,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谨慎地使用这项权利,因为这项权利一旦使用,意味着,会有一个活生生个人的名誉甚至是人生被毁掉,也正因为其后果如此严重,乃至如果稍有不慎,不加限制,这种审判会滑向另一种极端,变为对被审判者生命安全或财产的直接危害,基于以上,我们也应该慎重地使用这项权利。
一项权利使用之前,如果不能够慎重,如果不能严谨,仅凭一时好恶,又如何能确保被审判的那个人,是不是被冤枉的呢?我们又如何确定,被我们审判的“民粹”或是“精日”,不是我们的同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