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传「美国内华达民兵起义」事件真相是怎样的?

回答
网传的“美国内华达民兵起义”事件,通常指的是发生在2014年的“内华达牧场主抗争”(Nevada Rancher Standoff),也称为“布利特溪事件”(Bundyville)或“布利特冲突”(Bundy Standoff)。这起事件的核心人物是牧场主克里·布利特(Cliven Bundy)及其追随者,以及联邦政府的执法部门,主要是美国土地管理局(BLM)和国家公园管理局(NPS)。

为了详细讲述这起事件的真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事件的起因:联邦土地管理与私人畜牧权

这起事件并非空穴来风的“起义”,而是长达二十多年的联邦土地使用权和相关费用的纠纷的升级。

联邦土地的性质: 事件发生在美国内华达州的南部,这片土地是联邦政府拥有的公共土地,主要由美国土地管理局(BLM)和国家公园管理局(NPS)管理。这些土地通常用于放牧、休闲娱乐、自然保护等多种目的。
布利特家族的传统畜牧权: 克里·布利特的家族世世代代在内华达州的这片公共土地上放牧牛群。布利特家族声称他们拥有基于传统和历史权利的放牧权,并且认为这些权利优先于联邦政府的管辖。
联邦政府的规定与布利特家族的违规: 根据联邦法律,在公共土地上放牧需要获得许可证,并支付一定的费用。然而,克里·布利特从1990年代初就开始拒绝支付这些费用,声称联邦政府无权干涉其在公共土地上的传统放牧活动。他认为这些土地属于当地人民,而不是联邦政府。
巨额欠款与法律判决: 由于长期拒绝支付放牧费和遵守相关规定,布利特家族积累了巨额的联邦欠款,超过100万美元。联邦法院曾多次判决布利特家族必须停止在BLM管理的土地上放牧其牛群。

二、事件的爆发与对峙:2014年4月

在经过多年的法律纠缠和警告后,联邦政府最终决定强制执行法院的判决,收缴布利特家族的牛群。这成为了事件爆发的导火索。

执法行动的准备: 2014年4月,美国土地管理局(BLM)和内华达州公路巡逻队(Nevada Highway Patrol)开始部署执法人员和资源,准备进入布利特家族放牧的区域以收缴牛群。他们设立了围栏,并动用了执法车辆、警犬、无人机等。
布利特家族的回应与动员: 克里·布利特及其儿子们则积极寻求支持,号召全美各地的民兵组织、宪法主义者、政府批评者以及对联邦政府不满的公民前来“保护”他们。
民兵和支持者的集结: 大量携带武器的民兵和支持者从全国各地赶来,集结在布利特家族的牧场附近。他们声称要抵抗联邦政府的“非法”行动,捍卫所谓的“人民权利”和“宪法自由”。
武装对峙: 2014年4月12日,数以百计、甚至上千名武装人员聚集在布利特家族的土地上,与少数联邦执法人员形成了武装对峙。现场气氛高度紧张,双方都持有武器,但所幸没有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
布利特支持者的态度: 布利特的支持者认为联邦政府越权执法,侵犯了他们的自由和财产权利。他们将布利特视为反抗“暴政”的英雄。
联邦执法部门的态度: 联邦执法部门则强调其行动是基于法律和法院判决,是为了执行国家法律和保护公共土地的资源。他们希望避免流血冲突,但同时也要维护法律的尊严。

三、联邦政府的让步与事件的暂缓

在对峙达到顶峰,可能爆发严重冲突的危险下,联邦政府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

高层评估与风险考量: 面对现场可能发生的严重暴力事件,以及可能引发的更大规模的全国性抗议和政治危机,联邦政府开始重新评估其行动的风险和后果。
撤离与让步: 在评估了潜在的伤亡风险以及对政府声誉的损害后,时任美国内政部(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的直属部门)的官员决定暂时停止收缴牛群的行动,并撤离了现场的执法人员。
退让的原因: 官方给出的理由是“为了避免进一步的暴力冲突,保护公众安全”。但批评者认为这是联邦政府在民兵的武力威胁下的一次“屈服”,也为后续类似的冲突埋下了隐患。
布利特家族的“胜利”感: 对于布利特家族及其支持者来说,联邦政府的撤离被视为他们的一次“胜利”,进一步强化了他们“成功抵抗”联邦政府的认知。

四、事件的后续影响与争议

尽管现场的武装对峙得以缓解,但“内华达牧场主抗争”事件在后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引发了持续的争议。

对联邦政府公信力的挑战: 许多人认为,联邦政府在民兵的武力威胁下做出退让,削弱了其在执行法律和保护公共资源方面的公信力。
民兵运动的抬头: 这起事件被视为美国民兵运动和地方主义运动的一次重要胜利,激励了更多对联邦政府不满的人士加入类似的抗争活动。
“布利特主义”的传播: 克里·布利特的“理论”——即联邦政府无权控制其土地,土地应归当地人民所有——被称为“布利特主义”(Bundyism),并在一些极端保守派和地方主义者群体中传播。
法律判决的执行困难: 事件凸显了联邦政府在执行跨州或涉及敏感政治议题的法律时所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当面临武装抵抗时。
后续的法律诉讼和逮捕: 尽管联邦政府撤离,但事件发生后,布利特家族及其部分支持者仍然面临法律诉讼。2016年,在俄勒冈州发生的“马勒溪事件”(Malheur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 occupation)中,许多参与了内华达事件的民兵也卷入了其中,导致了更严重的法律后果。克里·布利特及其儿子们最终也因其他案件被起诉和定罪。
对公共土地管理的争论: 事件也进一步加剧了关于联邦政府在西部地区管理公共土地的政策辩论,包括土地利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以及地方自治权等问题。

总结来说,“美国内华达民兵起义”并非一次有组织的、旨在推翻政府的“起义”,而是源于一场关于联邦土地使用权、放牧许可和费用的长期法律纠纷。当联邦政府试图强制执行法院判决收缴牛群时,牧场主克里·布利特及其支持者(包括大量携带武器的民兵)进行了武装对峙。最终,联邦政府在权衡了潜在冲突风险后,选择了撤离现场并暂停行动,这被视为一次联邦政府的“让步”。此事件对美国的政治格局、民兵运动、以及对联邦政府权威的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揭示了美国社会在土地管理、联邦与地方关系等方面存在的深刻矛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辟谣

一个内华达州牛仔邦迪(Cliven Bundy),因为拒绝缴纳联邦政府的放牧税(到了2014年累计欠自然保护费+罚款达120多万美元),美国土地管理局(BLM)出动联邦骑警,没收了邦迪的400多头牛,并继续围捕邦迪家的牛群, 经过媒体报道后,民兵组织来支持邦迪。结果是BLM决定放牛,但是仍然通过法律手段追讨欠款。 并且继续强调邦迪不能在那个区域里放牛。


民兵带枪是符合内华达open carry law的,很多所谓的”瞄准“啊的说法其实都是摆拍,所以他们的行为更多是一种和平示****威(protest)的。

在美国面对警察时,警察开枪不必对空鸣枪示警,而且警察感到(注意是感到,不是实际证明)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可以采取“高人一级”的自卫方式。什么是高人一级,即比对方暴力等级高一级的暴力方式自卫,比如民兵如果用枪,警察可以呼叫特战队。而且面对警察时你如果做出了手放衣袋掏东西的动作,警察可能敏感地将其视作掏枪,然后瞬间将你击毙。所以民兵们示***威时是不带枪的。

关于里德议员(Harry Reid)

在内华达州牧场冲突事件中,有媒体曾以“土管局围捕牧民牲畜的背后,是参议员哈里·里德”为标题进行了报道。这篇报道称,美国政府围捕牧民牲畜的最初原因是当地要发展太阳能电力,而发电厂将由一家中国公司建造,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人里德及其长子是这个预计耗资50亿美元太阳能计划的“利益相关人”。随后,哈里·里德否认了报道内容,称这次牧场冲突与中国企业无关,并指责该篇报道是美国右翼媒体捏造的“阴谋论”。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里德有在美国土地管理局(BLM)工作的经历。

里德议员的资料如下

美国国会议员信息系统

关于中国太阳能大亨

谣传的幕后中国太阳能大亨是新奥集团王玉锁,福布斯全球排名523,

Wang Yusuo & family

八卦请见

Attorney Jonathan Emord -- Harry Reid, BLM, and Cliven Bundy


详细版本, 作者刘翔熙,

blog.renren.com/blog/24

现在就说说那个文中的几个问题,也顺便扯扯一些美国联邦层面的执法情况以及和此事件相关的问题:

1. 这个事件背景真的是原贴说的“官民斗”么?

我个人答案是说不好。因为牵涉了很多美国内部的矛盾。

原帖提到“故事是这样的,近年来,内华达开发如火如荼,国会参议员里德家族盯上了邦迪的农场,想开发房地产和引进中资建一家太阳能发电厂。无奈,邦迪不配合。于是,里德推动政府罗织邦迪的罪名,这个星期二出动联邦骑警,罚没了邦迪的400多头牛,并继续围捕邦迪家的牛群。"

首先,国会参议院是如何推动政府罗织邦迪的罪名的?文中并没有详细说。从我个人看相关背景调查的情况看,有这么个问题:

那个地并不是邦迪家私人农场,而是所谓的公共用地,并被联邦政府划为了自然保护区土地(因为实际上那个地方是半沙漠)。 实际上如果是邦迪家私人农场,问题还好解决,因为根据传统,联邦可以以公共利益(public interest)的名义强制邦迪迁移农场,同时给一笔不菲的补偿金,皆大欢喜的事情。但这是公共用地,理论上大家都可以过来放牛的。那么联邦政府或者州政府是有权改变这个区域的使用目的,而不支付补偿的。 问题也因此而起。因为邦迪家放牧的地方并不是一个水草丰盛的草场,而是一片半沙漠的河谷(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查相关地区的地貌),植物比较稀缺,因此大量牛群的长期放牧威胁到了一种沙漠乌龟的生存(牛多了吃植物的乌龟就没的吃了)因此联邦开始向在那个谷地放牧的牧民征收自然保护费,(至于这个钱是否用在了保护乌龟上,那另外说)通过这样提高牧民的放牧成本,这样牧民就主动迁徙走了(并不主动赶你,直接让你觉得去其他地方有利可图是美国常用习惯,类似的还有好房区的房主主动投票提高地税以阻止低收入人群进入) 这样到了2014年周边还在放牧的只有邦迪一家,其他57家牧民都搬走了。那么为啥他搞这个就有利可图呢? 因为他拒不交钱。。。到了2014年累计欠自然保护费+罚款啥的达120多万美元。。。而且两次联邦层面起诉的法庭判决都支持了联邦政府的观点。这也是这次没收牛的法理所在。这个很关键,美国是三权分立制度,联邦层面法庭法官是不鸟参议员的。而且这两个判决和建太阳能没关系。因此 ”里德推动政府罗织邦迪的罪名"是可能的,不过想影响法院还是非常难的。 法院也同意的情况下,那说明三权都同意邦迪同学在这个土地放牧还不交钱并不合法。

虽然三权都同意但是里德议员在这个案件里的角色并不光彩。 因为这次的案子多少和他有关,他还是国土管理局(BLM)的前老板。。。

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州议员支持邦迪呢? 其实这涉及到联邦和州的关于土地的斗争问题。 简单来说美国联邦和州是各自独立运行的。 加州破产联邦也不会去救。这和中国中央政府和省并不一样。 但是联邦政府有权划定州的一些土地作为联邦用地(如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军事基地等等)并且不给州政府一毛钱。 如果州政府不给,一些联邦层面的经济援助(如自然灾害重建资金啊,教育补助啊)就会被有意无意的延迟那么几个月什么的,而美国山区各州政府又比较穷一些,很多时候等米下锅就捏着鼻子得同意联邦政府要求,但是肯定不满。 例如 邦迪家在的谷底区原来是牧区,就给内华达交税,现在牧民搬走了去其他区了,这个地方的政府就少了收入,政府的自然保护费又不给他一分钱,自然不高兴。而邦迪还是很聪明的,别看他不给联邦政府钱,但是内华达州的钱一分不少,自然有内华达的政客支持了。

所以与其说是官民斗,不如说是官官斗,民不过是个牌子而已。

噢,顺便说一句,联邦用的是自然保护,内华达和邦迪用的是保护民权,都是高大上的题目,不过在黑中国太阳能公司上,大家无论左右还是喜闻乐见的。 虽然没有具体项目说这个东西存在,不过中国还是直接躺枪的。

2. 这个事情联邦执法真的一点问题没有么?

答案是铁定有问题。 也正因为有问题,才会被骂,最后也是为啥放牛的原因。

简单来说,美国联邦层面执法分为民事和刑事,刑事就是典型的如FBI一样,直接宣布权利逮捕。 而民事(civil)则一般是罚金,如果不交提醒美国法警(US Marshall) 解决。无论邦迪欠了多少钱,都还在民事范围内。因此不会刑事逮捕邦迪。 只会查封财产。 问题就在这个查封财产上。

因为来查封的是美国骑警(ranger)而不是法警,我并不太清楚美国骑警的执行范围,和BLM是否有权动用这个警力来“执法”。 不过从只为了没收几百头牛来看,派直升机啥的的确是过分的。 因为据说(因为没详细查)为了没收这几百头牛以追缴一百多万的罚款,BLM 花了三百多万。。。尼玛。。。

至于有朋友会问,20年了也没人管乌龟的事,怎么今年突然就来个强力执法呢? 答案是很遗憾,联邦政府很多时候只会挑钱多的案子做,也是一种杀鸡给猴看。 大多数同学都是直接溜溜交钱的。。。 而且如果欠款方有可能资不抵债,那联邦就会突然暴力执法。。。IRS, DOL 都有先例。。。而这个农夫资产估计就900头牛,欠款100万的话。。。

原帖里说“邦迪当然不干,就派他儿子前去理论,结果遭到美国警察放狗咬,电棍电,然后还用手枪指他儿子的头。" 还认为”这故事听起来很耳熟,的确,全世界的强拆都是一样的节奏。“ 实际上就是对美国执法的不了解。 美国联邦执法机构执法一般都是已经有执法原因的。 因此不会和任何人”理论“ 如果像中国一样”理论“就会被警察这么搞。 这里再次陈述一下美国警察的执法原则:(原帖链接: 如何应对美国警察 分享给大家,关键时刻能救你一命 【深度阅读】O编辑系列)

中美警察执法权不一样。和中国不同,美国警察有滞留权、讯问权、搜查权、逮捕权,只要逮捕嫌犯,不需要请示任何人,铐上手铐就往监狱送,然后协助检察官把案子一办到底。而中国警察在采取强制措施时由于分工细致则要经过许多请示和审批手续。其中最不同的就是所谓的自卫权。即当警察感到(注意是感到,不是实际证明)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可以采取“高人一级”的自卫方式。什么是高人一级,即比对方暴力等级高一级的暴力方式自卫。简单来说是这样的:

对方空手,警察可以使用辣椒水,电击枪,警棍等方式自卫。
对方手里有冷武器(水瓶子也算,只要是有东西,就是一张纸也算),警察可以使用手枪自卫。
对方手里有手枪,警察可以使用长枪自卫。
对方手里有长枪,警察可以呼叫特战队,并用一切手段自卫。

最关键的一点:当不确定对方有什么状态的时候,按最高方式处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和中国不同,美国警察开枪不必对空鸣枪示警。 而是直接射击目标,其核心原因是,美国不禁枪,鸣枪本身容易暴露自身位置,为警察招来危险。

这种权威引申出一套美国警察执法的日常规则,核心就是要当场听从警方的命令。一开始可能是口头命令,如若你不从,可能就是将你滞留或带上手铐;如果你再反抗或试图对警察动武,那很快就会被放倒在地;最严重的是你如果做出了手放衣袋掏东西的动作,警察可能敏感地将其视作掏枪,然后瞬间将你击毙。

看懂了这个就明白为什么邦迪儿子被这么搞了吧。 哪里是理论的地方呢? 答案是法庭。

而且这次BLM执法遇到抗议的时候还划了个所谓言论自由区(1A zone)那就更捅了马蜂窝。一个执法单位还能划哪里能说话哪里不能说? 这就是典型的越权了。 因此被上下一致的痛骂。

所以简述就是:

立法,司法,执法,这件事是在哪里出了问题?
-- 这次是在执法层面出了问题。 立法法律已经存在并执行了很久,而且没有grandfather section. 司法判决已经出来了,favor 联邦。除非你说法官是Reid 小舅子,需要质疑判决的中立性。

执法就比较奇怪了。我个人不太熟联邦土地管理条例,不过上来就抓牛这事除非是hot good否则不应该的。 而且应该是US Marshall 除非BLM有武装执法权。

宪法,联邦法,地方法,这件事是犯了那宗法?
-- 和宪法地方法没关系,这次违反的是联邦法。

3. 为什么民兵组织会支持邦迪?

简单来说和民兵传统的小政府思想有关。对美国红脖子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同学都会知道他们是很讨厌和政府打交道的。 因为很多时候政府代表了罚款加不知所云的法条。 从我个人经历来看,红脖子们很像某些东北人,朴实,豪爽,对自己认同的兄弟两肋插刀,但是同时也常无视法律,加上倔。。。如果是东北某个村有枪又不服判决会出现什么情况大家也许会更容易理解一些。 加上这次BLM执法的确有问题(出师有名但是执行的极其傻B),因此民兵组织云集不奇怪。

这里要提一点,民兵组织很多很好的,在警力缺失的西部,民兵组织经常是威慑犯罪的。 但是极少数民兵组织是3K党的打手。 并有极端化倾向,美国历史上对民兵组织的镇压也是有的,不过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4. 民兵真的在和联邦政府”武装对抗“么?

答案是不是,实际上民兵带枪是符合内华达open carry law的,很多所谓的”瞄准“其实都是摆拍。更多是一种示。。威的意思。 要知道,根据上面的法条一旦联邦执法人员发现对方有威胁性,开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实际上去联邦执法人员面前抗议的都是不带枪的。 以免授人以口实。 这点很聪明,是在钻法律的空子的。 不过某些媒体在宣传上说”持械对抗“就呵呵了。 如果看第一手资料支持邦迪的民兵很明确的指出了自己一定要把对方开第一枪然后自己自卫的主张坐实。 是和平示....威。show force 时还专门强调了不开第一枪。一些人故意隐去了这个部分而强调”瞄准警察“"准备打仗” 是什么意图我就不猜测了。

实际上民兵组织对此很清醒

装备再吓人,也不能真打,否则半自动那里干得过坦克。真动手了是这样:

One protester, a former Arizona sheriff named Richard Mack, told Fox News about the militia's plans if violence broke out in Bunkerville. “We were actually strategizing to put all the women up at the front. If they are going to start shooting, it’s going to be women that are going to be televised all across the world getting shot by these rogue federal officers.”

我就想问一句: Who's wife and daughter?

probably not his.


5. 这件事情的后续影响:

BLM决定放牛,但是仍然通过法律手段追讨欠款。 并且继续强调邦迪不能在那个区域里放牛。

而邦迪在采访中却说了种族言论导致现在很多支持他的组织和政客和他划清界限。。。

从整体来看,这件事联邦政府和农场主双方最后处理得都很得当,没有让事情恶化,回到通过商议来解决问题的立场上来。美国现在争论的,是从这件事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一部分控枪人士害怕这事成了一个可以随意武力抗法的先例。新闻刚出来的时候,他们力图证明农场主支持者没有带武器。后来照片出来了,就很崩溃,说事情还没完,等等。这些可以理解。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