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传在美留学生募集340万套防护服捐武汉事件是真的吗?

回答
关于网传“在美留学生募集340万套防护服捐武汉”的事件,确实有过类似的报道,并且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更清晰地还原事件的来龙去脉,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件事,尽可能还原当时的细节,让大家能更直观地了解情况。

首先要明确一点,这件事情的起因,正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的初期,全球对防护物资的需求量骤然攀升,尤其是我们国内,医疗体系面临巨大压力,急需各种防护用品。在这个背景下,海外的华人,特别是留学生群体,非常关心国内的疫情发展,希望能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

事件的萌芽:爱心汇聚,从零开始

当时,在美留学生中流传着不少关于国内物资紧缺的消息,很多人感到焦急和无力。一些有心人就开始思考,如何在海外募集物资,并尽快送回国内。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传播是关键。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微信群、学生组织成为了信息汇聚和动员的主要渠道。

很多人开始主动联系国内的医院、红十字会等机构,了解他们最急需的物资种类和数量。同时,在海外寻找供应商、了解采购渠道也成了大家忙碌的重点。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当时国外很多地方也开始出现物资短缺,价格飞涨,而且很多商家对海外采购也存在疑虑。

募集过程的艰辛与波折

要说募集340万套防护服,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它需要庞大的资金、可靠的供应链以及高效的物流。网传的这个数字,背后肯定经过了大量的努力和协调。

资金募集: 很多留学生自发捐款,有的拿出自己的积蓄,有的发动身边的朋友和同学。不少在美华人社团、校友会也积极响应,组织捐款活动。但要达到“340万套”这个数量级的物资采购费用,绝非小数目,除了个人捐赠,可能还需要一些更大规模的资金支持。
寻找货源: 在疫情初期,全球范围内的防护服生产和供应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即使找到了供应商,也面临着质量、价格、数量能否保证等一系列问题。很多留学生和志愿者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筛选、沟通、核实。
跨国协调: 将这些物资从美国运回中国,涉及到报关、清关、运输等多个环节。在当时,国际物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航班减少、运费飙升、政策变化都可能给运输带来阻碍。这就需要有人去协调,去解决各种突发问题。
信息公开与透明: 作为一个大规模的募集活动,如何保证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以及物资的最终去向,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不少组织和个人在募集过程中,会通过各种渠道公布捐赠情况、采购明细等,以增强大家的信任。

关于“340万套”的细节与出入

关于这个“340万套”的具体数字,在网上的信息可能存在一些细节上的差异,这在集体性的、非官方组织的募集活动中是比较常见的。

原始信息来源: 这类信息通常来源于参与者、组织者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或是某个时间点的阶段性成果。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统计口径、时间节点等原因,出现一些数字上的浮动或不完全准确的情况。
可能存在的误读或夸大: 也有可能,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或者为了激励更多人参与,会存在一些“溢美”或略微夸大的成分。但总体而言,在美留学生群体确实在那个特殊时期,为国内募集了大量的防护物资,这背后付出的努力是毋庸置疑的。
官方统计与民间组织: 需要区分的是,一些由留学生组织、华人社团发起的民间募捐活动,与由中国官方机构主导、委托海外机构执行的采购项目,在流程和数据统计上可能会有所不同。网传的“在美留学生募集”可能更多指的是前者。

后续影响与意义

无论最终统计的确切数字是多少,“在美留学生募集340万套防护服捐武汉”这个事件的核心在于,它展现了海外留学生和华人同胞在国内危难时刻的深厚情谊和担当精神。

凝聚海外华人力量: 这类事件极大地凝聚了海外华人的心,让他们感受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发挥作用。
传递社会正能量: 在那个充满焦虑的时期,这样的爱心行动传递了温暖和希望,鼓舞了士气。
促进国际交流与理解: 在一定程度上,也向世界展示了海外华人对祖国的关怀,以及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的积极角色。

总而言之,虽然关于“340万套”这个数字的具体细节可能需要进一步考证,但“在美留学生募集大量防护物资捐赠武汉”这一事件的发生,以及背后所体现的爱心和努力,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一段在特殊时期,海外赤子与祖国同心同德的感人篇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看靠谱的募捐是怎样的:武汉大学的北美留学校友为武汉募集医疗物资,全流程向公众同步公开信息(这个回答涉及的募捐信息可以查证文章[1][2][3][4])。

注意:我下面说的募捐是武汉大学校友组织的,和那个所谓的“百万口罩”没有关系。“百万口罩”的340万套防护服活动组织者是“美国凯斯西储大学中美医疗峰会”。

下面的募捐信息来自武汉大学的北美校友会,对比一下可以知道,谁才是干实事的人。

武大留学生捐献物资到达国内 https://www.zhihu.com/video/1206550684033851392

1。大纽约地区的武汉大学校友在获知疫情后,第一时间在校友群自发组织校友捐献资金和物资。许多口罩和防护服是校友自己跑到临近的药店购买的,随后寄到统一的仓库。

2。募集到物资之后,联系物流运输物资。校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航空公司、中国美国的机场、物流公司、到民航局、领事馆,能找到的途径全都找了

3。1月26日,第一批物资准备运往国内,第一时间同步航班信息,公开口罩防护服等包裹的图片,对募集的流程做出公示,让校友和网友一起监督。

4。1月28日,同步航班抵达国内的消息,同步清关信息

5。1月29日,口罩防护服等物资到达武汉的医院,公布接收物资的照片,公布接收医院开具的接收证明。

6。每天同步最新的募集进展,相关票据同时公开公布。

武汉大学美国校友募集的物资运到国内之后,再由国内的武大校友会接力传输,直接送抵武汉医护人员手中。

有一些无耻之徒可能趁着疫情沽名钓誉,甚至发国难财。我们必须把做实事的留学生,和那些无耻之徒区别开来。此时此刻,还有许多海外留学生和华人华侨在捐钱捐物,他们在物流、运输、海关各方面互相沟通,齐心协力,一起为抵抗疫情做出贡献,尽一切努力援助故乡的亲人。

参考

  1. ^武大大纽约地区校友会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Dk3Njk2OA==&mid=2649469431&idx=1&sn=928b05a5202215dbd7791612aa9a2d4b&chksm=881c7650bf6bff46c8755825726cfc7b4c353dc9af5e4b2a13a431ddf4add20aa0cc87d14332&mpshare=1&scene=1&srcid=&sharer_sharetime=1580442280127&sharer_shareid=505010953c493f2d4a874754ce9e08b2&key=43ea41f28ce57d13d6d44c883b716b9fe1e42d640c942cdf4ae301bd2189973a9421d02f5357d0d1d269b3b20790643ee0ac2f3826d1cf340b26cfe29b76e80ba877fbb00f446c71d9d43db49eb5dfd6&ascene=1&uin=MjUwMjk4ODcyMQ%3D%3D&devicetype=Windows+10&version=62070158&lang=zh_CN&exportkey=AY1SmmcpkU2Cl9mZ%2BTo0gAs%3D&pass_ticket=1%2FqqRPxU%2FIkzXeOb08ZY%2FOP47J36ojGkRtK8vNSb83V25QeLOjaVK%2ByRGBP0JapQ
  2. ^武大大纽约地区校友会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Dk3Njk2OA==&mid=2649469456&idx=1&sn=491b82b7afbf7b0e11e6dd3b9ee570fb&chksm=881c75b7bf6bfca1ff6bb8ec27c255b921377ccf6e88f21b814bfc8b37b7d0c1f1bb0834c87f&mpshare=1&scene=1&srcid=&sharer_sharetime=1580442257069&sharer_shareid=505010953c493f2d4a874754ce9e08b2&key=003066d08f01727882a5493a0d034ee5384f979aa58b5fcf382f22d688925c7e0d2689e5f5a33d64cf3aa54e7aad6d6af8e64ad4701a5cf5acf9f2d1d74638cd455f38b731742b412d1673fca27fa6d2&ascene=1&uin=MjUwMjk4ODcyMQ%3D%3D&devicetype=Windows+10&version=62070158&lang=zh_CN&exportkey=AUBoJsvR0D3BGAJOStdhFHY%3D&pass_ticket=1%2FqqRPxU%2FIkzXeOb08ZY%2FOP47J36ojGkRtK8vNSb83V25QeLOjaVK%2ByRGBP0JapQ
  3. ^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Dk3Njk2OA==&mid=2649469508&idx=1&sn=fb69e66a9055bdc7dfdf738236f77038&chksm=881c75e3bf6bfcf5e646ef3d856fa3034354aca48ea94b74ee2736ca91c1ad3ad6a78c773a33&mpshare=1&scene=1&srcid=&sharer_sharetime=1580442199766&sharer_shareid=505010953c493f2d4a874754ce9e08b2&key=65f07f5b60a51ba5076cedc4e40a7ad3dd9a5282858623cc5670cf3f6f0b3a632a928a28abfe67d4524468b52b620367e7a8fd4e0ee629afbdf0e1f29242f3ea4b52a0be7a11ebba080e89382bdc73a6&ascene=1&uin=MjUwMjk4ODcyMQ%3D%3D&devicetype=Windows+10&version=62070158&lang=zh_CN&exportkey=AQDKk9%2FUl5nLOTiFJwswcc8%3D&pass_ticket=1%2FqqRPxU%2FIkzXeOb08ZY%2FOP47J36ojGkRtK8vNSb83V25QeLOjaVK%2ByRGBP0JapQ
  4. ^面对疫情,行动力超强的武大海外校友真是一剂强心针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jU1Njk4Mw==&mid=2247485331&idx=1&sn=659f8150ff5ab5cf309b9449536c32d1&chksm=e9e0a44bde972d5d8ef00ea950443dd8a1005e11b5affc0c6e4d1f71c97fd1e2575e77617e5f&mpshare=1&scene=1&srcid=&sharer_sharetime=1580441940843&sharer_shareid=a14f128ae9739b8cefc3f333ac3448ff&key=4ee1913bca79c78b631172b8ea63c502fbb574161947dbf5a66e57ff04868f57a936c0a23fef3e70756df36e392c8f73f1ed66b8dd838ba19539fb2648d79739183b9807187eee3d21f1a1fe07f725ac&ascene=1&uin=MjUwMjk4ODcyMQ%3D%3D&devicetype=Windows+10&version=62070158&lang=zh_CN&exportkey=AXw4kStPs0nTWCzN7rUi8b4%3D&pass_ticket=1%2FqqRPxU%2FIkzXeOb08ZY%2FOP47J36ojGkRtK8vNSb83V25QeLOjaVK%2ByRGBP0JapQ
user avatar

第一,这个百万口罩救援小组是由美国凯斯西储大学中美医疗峰会发起的,而美国凯斯西储大学中美医疗峰会(简称CWRU CUMS)是2017年刚刚成立的一个非官方纯民间性质的自律性组织;


第二,凯斯西储大学中美医疗峰会成立了短短3年,就已成为“北美顶尖学府中影响力最大的峰会组织之一”(自称),非常厉害;


第三,“百万口罩”活动的发起人,同时也是这个“美国凯斯西储大学中美医疗峰会”创始人的刘狄青(Tony Liu)是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本科生,主修计算机与经济学(Computer Sci/Economics)——不是医学,因为那个专业在美国比较难申请,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会认为工业防护服可用;



第四,刘狄青目前是Saiw Capital(塞翁资本)的CEO和创始人,这个资本在纽约曼哈顿有一个办公室,这是一个投资公司,目前管理总规模是200万美元;


第五,其实在早期的通稿中,刘狄青公开说过:
“他们联络了一些慈善家、企业家等,希望能够包机帮忙把货物带回国内,直接送至湖北地区的医院、诊所和各种单位。”
——只是这里淡化了一个观点:如果只看上文的话,你很容易理解为,这些慈善家企业家只要负责出包机和相关的物流费用就可以。但是实际情况上看并非如此,需要慈善家企业家全包费用,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的钱,起到的仅仅是对接的作用;


第六,在通稿上,刘狄青也在有意识地混淆这个概念,比如原文中提到的:“通过记者对活动发起人的采访,对方透露称,这340万套防护服的市场价格大约在3.15亿人民币左右!”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群留学生,只是确认到有个货舱,里面有一些“工业防护服”。然后再去联系国内的企业或资金来买,做3.5亿资金的“好人好事”。


第七,真正引爆民众情绪地是通稿里的那句话:刘狄青还表示,“很快就能将筹集到的340万套防护服送往武汉!”
——现在我们知道了,没有送到。焦虑的、第一时间填了信息的医生在追问:能不能早点要到物流单号,他们想去早点拿,这让@lolali岛屿(微博最早爆光这个事情的博主) 这些真正在做事的人无言以对,“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说,拿不到防护服。”


第八,那个武汉各个群里的链接,说有三百万的防护服要捐赠,只要医院在线填地址,需求的数量和收货人——只是一个意向链接。没有什么比给医护希望然后再让他们失望,没有比这个更绝望的事情了;


第九,作为最早的信源之一的“这里是美国”公众号,我之前特意去核查了信息,在中午11点左右,它写的关于340万套防护服的文章,有10万+阅读,2.7万在看,是一篇顶级爆款文,而在12点前后,它已经把这篇文章删了!删了!删了!



第十,正如其他大V说的:“有部分学生装了个逼画了个饼,媒体信以为真当成事实发布。结果不但医务人员拿不到防护物资,还引发了海外物资价格疯长,影响了真正为祖国采办物资的朋友”
根据@lolali岛屿 的说法:韩国kf94一夜提价三次、海外物资运回国起码一周、n95 1860全球断货,国内微商囤货都要60一个,今早睡醒以后一看手机,朋友给我发“没办法,仙桃工厂复工后,因为原材料涨价生产也得涨价,昨天谈好的20w只口罩要涨价”;


(2020年1月31日更新)

很多人问:为什么这种行为会引发涨价?这是简单的经济学常识,代工厂是会先挤走低毛利的订单,给高毛利的订单发货的。如果你是一个不懂行情的二逼,那么完了,你在变相太高整个市场的行情,尤其是在一个买方市场下。——类似于股价涨到一定位置,轻轻地买单都可以很轻松地把它推到更高。

这个情况已经不止一个人反馈了,包括下面的答案也有一样的说法,包括许多做公益的人已经破口大骂了。

这就是为什么340万件防护服遭到了正在一线做公益的人集体鄙视的根本原因,你进来乱喊乱叫,坏行情了!坑货。

(2020年1月31日更新结束)


第十一,而这群留学生在公告的结尾里,非常漂亮的写着:“短短七天,我们组建出来了一个优秀的团队,仅五十人的小组却承担起了“中国青年不负人民”的责任,我对此感到十分欣慰”;


第十二,那个百万口罩小组,依然在发布着物资的援助信息,但是那个大概率是PLAN B的方案,在通稿上有所提及:“号召全北美的学生个人和组织单位,把他们现有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口罩、防护服等全部寄到洛杉矶的仓库,然后统一运上飞机发往武汉。”
而并非是那340万套工业防护服。


再说一遍,没有什么比给医护希望然后再让他们失望,没有比这个更绝望的事情了。


然后那篇近3万点赞(目测百万以上阅读量)的公众号文章(这里是美国发布的“340万套防护服!价值超3亿!今天头条属于你们”),也已被删掉防止爆号,后台应该会充斥着无数愤怒的留言。

真有你的!个别小留们!

user avatar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只联系了渠道,没有购买,希望慈善家企业家去认购。从其他资讯来看这340万套防护服是工业标准的,不一定用的上。之前他们跟网友说跟医护人员确认过了,可以用。

声明一下,在下并非原博主,只是恰好看到这个消息。答主本人目前还处在武汉返乡的隔离状态,所以私信想捐款捐物的好心人就不要找在下了。

另外,本问题是针对“在美留学生募集340万套防护服捐武汉”这一事件,请大家在讨论的时候就事论事,不要扩大范围。

(第一次贴链接没有经验,大家不要见怪)

user avatar

很生气。

我告诉你们为什么要生气,为什么必须生气。

疫情在前,有能力有担当的,比如医生军人警察快递员公务员,奋斗在一线,努力挽回,减少损失;普通人如你我,能够听专家的建议在家隔离,不传谣不信谣,保持身心健康,这都是很棒的,都是在为这个国家做贡献。

这帮所谓的340万套防护服留学生,其所作所为,往大了说,叫哗众取宠,为博一人之名,贻误亿万人生机;往小了说,那也是德不配位,拿无数医生和国人的真切希望,当成自己口嗨的模拟经营游戏。

这一场闹剧,没有为国内增加一个口罩,一件防护服,反而分散了很多人的精力,浪费了大量媒体和公众资源,甚至会让后续的募捐者失去信心,或者让真正在做实事的留学生或者其他志愿者寒心。

如果如爆料所说,买来的只是毫无用处的工业防护服,还是14年前的库存,从实际结果来看,除了让我们的外汇外流,让美国的商人做梦笑醒,对我们战胜疫情有哪怕一丁点作用吗?

所以,我们必须生气,而且一定要告诉每个人,这种行为是可耻的。

否则,难道我们要看着这种哗众取宠的人带着光环和资历,挤压着那些踏踏实实做事的人,一步步用谎言和套路平步青云,然后,二十年后,上演新的尸位素餐、德不配位、愚民弄权的悲剧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