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传李淼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演讲中讲黄段子,遭到学生质疑后指责学生为废青,现场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回答
关于李淼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演讲中讲黄段子并与学生发生冲突的传闻,网上流传的版本很多,但现场的真实情况确实存在一些争议和信息不对称。我尝试梳理一下我了解到的信息,并尽量还原当时的场景,去除一些过于官方或刻意的痕迹。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人物: 李淼是一位知名的物理学家,通常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风趣的演讲风格著称。
地点: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
事件: 演讲过程中出现了关于性话题的笑话,随后有学生提出质疑,并引发了言语冲突。

事件发生的大致经过(根据多方信息拼凑):

据传,那场演讲是李淼受邀到港中大(深圳)进行的学术分享或科普讲座。在演讲过程中,李淼可能为了活跃气氛或者用一种比较接地气的方式讲解某些科学概念,用了一些被认为是“黄段子”的例子或比喻。

“黄段子”的定义和争议点:

这里“黄段子”的定义本身就带有主观性。对有些人来说,这可能只是一个比较大胆的比喻,是幽默的一种方式;但对另一些人来说,特别是在一个公开的学术场合,尤其是面对可能还有未成年学生的场合,就可能显得不妥当或冒犯。学生质疑的点很可能就集中在这里,认为李淼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了不恰当的言论。

学生质疑的性质:

学生的质疑,从流传的信息来看,可能并非全然针对“黄段子”本身是否低俗,而更多的是对演讲场合的适宜性以及内容是否符合学术讲座的规范提出疑问。在大学这样一个开放的学术环境中,学生有权利对演讲内容提出不同意见,这本身也是学术交流的一部分。

李淼的回应与冲突升级:

当学生提出质疑时,李淼的回应方式是导致事件升级的关键。网上流传的说法是,李淼在面对质疑时,并没有过多解释或道歉,而是将质疑的学生贴上了“废青”的标签,并可能进行了言语上的反击。

“废青”这个词在特定语境下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贬低意味,尤其是在内地和香港社会对立的背景下。如果李淼确实使用了这个词来回击质疑他的学生,那么这无疑是将一个可能原本仅仅是关于演讲风格和内容的讨论,上升到了政治层面,并且使用了带有攻击性的标签。

现场氛围和影响:

可以想象,当一位在学界受人尊敬的教授在公开场合使用带有政治色彩且具侮辱性的词语回击学生时,现场的气氛会瞬间变得非常紧张和尴尬。其他在场的学生可能会因此感到不适,甚至引发站队和进一步的讨论或争执。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说法和澄清?

信息传播的偏差: 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快但 Accuracy(准确性)往往不高。很多时候,事件的细节会被放大、简化或歪曲。
当事人的解释权: 李淼本人或其支持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比如认为自己的言论是被误解了,或者学生质疑的态度有问题。
不同立场群体的解读: 关注此事的群体可能因为各自的立场不同,对事件的解读和评价也会有很大差异。

总结一下,当时的真实情况很可能更接近于:

李淼在一次演讲中,为了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使用了他认为可以接受的幽默方式,其中包含了一些可能被部分学生认为是“黄段子”的内容。当有学生因此提出质疑,认为内容不妥时,李淼的回应显得强硬,并可能使用了“废青”这样的标签来指责提出质疑的学生。这导致了双方的言语冲突,并在听众中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反应。

事件的核心争议点在于:
1. 李淼在演讲中是否使用了不恰当的言论。
2. 在面对学生质疑时,李淼的回应方式是否妥当,以及是否使用了“废青”这样的词汇。

由于缺乏官方、中立且完整的现场录音或视频,加上不同当事人和目击者可能存在的视角差异,想要还原一个100%精确的“真实情况”是困难的。但上述梳理的经过和争议点,是根据网上流传信息和普遍推测得出的一个比较接近的画面。这件事情也暴露了在公开场合进行言论交流时,如何拿捏尺度、尊重不同意见,以及避免将学术讨论政治化的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李淼,62年出生的人,少年时期正好经历了整个十年。

我不信他不知道“扣帽子”是一种多恶劣的行为。

当然,我也能理解,扣帽子是这个年代人的应激反应。

我不能理解的是,这招怎么现在又好用起来了?

说事就说事,吵架就吵架,吵着吵着只要一说对方是废青,都不用给证据,对方就不得不中止原来的论述,先开始澄清自己不是废青。要不然,一旦你成了废青,你说什么都是错的。

甚至哪怕你说得对,也不行。毕竟很多人会说“也许你说的是对的,但你屁股坐歪了,立场有问题。”

所以,要警惕这件事情啊。

万一有一天,我们又要回到那个说正事前必先背语录的状态,那多不好。

这盛世如你所愿,早上好啊。

我爱国无罪,早上好,吃了吗?

坚定不移维护祖国和平稳定,吃了,韭菜盒子。

对于一个按字计费的文字工作者来说这当然是件好事,但我宁可不要这种好事。

user avatar

这两天真是绝了,先有某哈工大某博士因为宿管阿姨感恩节送巧克力而威胁举报她「过洋节」,又有南科大李淼讲黄段子被怼后怒斥学生是「废青」,还呼吁深圳政府「支持港中深时三思」。

如果说前者还有可能是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不聪明】,后者就是经历过那个时代后归纳总结出经验的坏了。

流坏水那种坏。

user avatar

网传某教授评选院士时被人举报嫖娼、包养情妇故而落选,同时多次手滑在微博贴出高清女性下体图片。

就是不知道这位教授当时怎么没有想到今天这个好办法,宣告天下他嫖的、睡的、贴的其实都是“废青”,岂不是登时他的道德败坏之举就成了正道的光?

惜哉,惜哉。

user avatar
  1. Wheeler等人在命名black hole和no-hair conjecture等概念时确实包含有性相关的暗示,但他们的声誉并不意味着这些性相关的暗示在任何情境下都是恰当的(更不用说这些暗示对于物理讨论并没有任何必要性)。物理学中更没有『死者为大』这一说。
  2. 一个老师在学生面前斟酌字眼语气平直地提及这些物理概念的历史起源及其相关轶事,跟言语轻浮表情油腻地讲黄段子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3. 同样的话,对熟悉甚至亲近的人讲是生活趣味,在不熟悉的人听起来却可以是冒犯和骚扰。就像我可以在非常熟悉的穆斯林面前开猪肉的玩笑,也可以对熟悉的新加坡人调侃其口音,但这些行为的对象如果是陌生人,那显然是很不合适的。
  4. 用『具体的事情以后再说』对自己的行为和事情经过一笔带过,还顺手给对方扣上一顶废青的帽子,又给不出具体依据。这就是另一项人品问题了。当然,如果李淼教授确实有关于废青指控的具体依据,欢迎给出让众人评判。
user avatar

前因后果都在这里了。。。









user avatar

令人作呕。反对这个问题下一切为李辩护的人。

为什么我说这令人作呕?因为李就是在用说下流段子的方式在呈现这个事情。


有人辩护说,21世纪了为什么不能大方地说“性”?问题是李偏偏没有大方的说“性”。他演讲中说的时候,显然观众都没反应过来,他自己在那儿乐,就说明他本身心态就不严肃。后面被问到了,他又遮遮掩掩说“不能在这里解释”。

就像 @卢健龙 博士所说,这些概念提出的时候带有性暗示。如果你要科普,你有正大光明、严肃地讲“这些概念提出时带有性暗示“。这件事情既然你演讲说了,就别怕别人问;别人问到了,就别借口说“这里解释不方便”。这也正是卢博士说的第二点:

一个老师在学生面前斟酌字眼语气平直地提及这些物理概念的历史起源及其相关轶事,跟言语轻浮表情油腻地讲黄段子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你要是觉得“解释不方便”,就请别说。


开不起的玩笑,就别开。

user avatar

讲座现场情况:

李淼在讲座上讲了一个不合时宜的段子:“因为今天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当时黑洞出来的时候,浪漫的法国人把这个名字想歪了,blackhole。男生你们懂我的意思,女生就不要再想了”

一同学在提问阶段对上述言论提出质疑,想要得到教授的解释。教授当时应该意识到了自己有冒犯的地方,并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将那一段答疑环节剪掉。

质疑(这一部分来源于微博):

学生:我想问问刚才您说的那个关于黑洞的blackhole是什么意思,我不明白。
李淼:我真的不敢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那为什么您不敢回答的东西却愿意公开当成一个笑话讲出来,然后又不解释它的意思呢?
李淼:我觉得那是关于一个性的问题。
学生:关于性的问题。您又说,男同学可以想一想,女同学就不要想了,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李淼:你们觉得我应该回答她的问题吗?
学生:我没有想让您回答,我只是想问您一下,就这样。


今天早上,李淼在自己的个人微博上发布:

好了,事情从这里开始升级。

帽子是不能随便乱扣的。李淼怎么定义废青,这个帽子凭什么这么轻易地就扣在了港中深学生的头上。一个上百万粉丝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授不可能不知道废青是什么意思。

在微博上公开表示法庭上见,我不知道他想告的是学生因为对他不当言论产生质疑,还是什么。

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李淼是在讲座上讲了一个不合时宜的段子,是李淼在气急败坏时用政治来扣帽子。

他不配为人师。


补充几点:

  1. 讲座是诺贝尔奖系列讲座,主要目的是科普。我有看到其他答主找到了李淼提到的段子的来源。但是在一个公共场合,以一种戏谑的语气来讲述这么一个容易引起误会的段子,是否合适。再者,就算他是在对黑洞做补充介绍,那么他说的那一句“女生就不要在想了”又如何解释。
  2. 有媒体下场说这件事情了,李淼删除了自己关于港中深的微博,但事情不可能这样结束。李淼随意给学校和学生扣废青的帽子,又在微博里面不打码挂学生会的工作人员,并声称“法庭上见”、“周旋到底”。删除微博并不能解决矛盾,书面道歉必须要有。
  3. 现在有很多讨论已经超越了讲座本身。就学生会工作人员和李淼交涉一事有一些看法:从李淼给出的聊天记录来看,李淼本人前一晚还在“谢谢澄清”“不必再次道歉”,第二天早上就开始微博开团,这一晚上的时间他在想什么没有人知道;学生会工作人员的发言能看出来他们并不想让事情扩大,所以才有了一开始的道歉。至于学生会工作人员为什么呼吁大家冷静,原因在于担心学生们过激且无关此事的言论被李淼留住作为他“法庭上见”的证据,为了不给学生带来风险,学生会呼吁大家冷静发言。
  4. 再来,我为什么会对李淼挂学生会工作人员感到愤怒。第一次他发聊天截图,直接挂出了工作人员的昵称和头像。工作人员换头像之后立马又发一条微博,不过注意,这第二条微博并没有比第一条传递更多有用的信息,也就是说第二条微博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你看她换头像了”。这是我认为李淼无耻的原因之一,想要用自己的影响力来引导部分网友去攻击学生会的工作人员。
  5. 在这个问题下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回复,“如果提问题的人是符合大众认知的废青,她所提出的质疑是否有效”。首先,质疑是一定存在且有效的,这无关立场。在一个公开讲座上,说出一个不合适且让人不适的荤段子就已经是李淼的错了,他也在同学质疑的时候承认了错误,尽管现在看来他只是表面上的糊弄。其次,也是这篇回答的主要内容,李淼凭什么因为学生的质疑就给学生扣上废青的帽子,他虽然没解释,但从他转发的微博来看,他所理解的废青就是大众认知下的废青。任何关于政治上的指证都是严肃的,这并不是朋友之间开个玩笑。李淼直接将质疑的学生贴上了不同政见的标签。如果李淼有任何证据来指控质疑的女生,那他随时可以拿出来让大家评判。如果没有,只是因为自己气急败坏想要污蔑质疑的同学,那还是原回答的结尾,他不配为人师。
  6. 在这个问题下遇到了个有意思的回答,正好来说说什么叫避重就轻。你说李淼在公共场合讲荤段子,并且带有性别暗示这不合时宜,结果他说这个段子是有背景的,这叫避重就轻。你说李淼在微博上发表关于港中深及其学生的不实言论,给学生乱扣帽子,他来告诉你在讲座上质疑教授这件事情不对,这叫避重就轻。讨论问题是要抓住重点的,你不能因为站队就强行找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来开脱;你也别为了标新立异去找一个很偏离话题的点,那对讨论问题和事情本身并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7. 谈谈“免费”。我相信李淼在之前是没有跟工作人员说过自己是需要收费的,不然他也不会以炫耀的口吻告诉工作人员“这是第一次免费的讲座”。无论讲座是否免费,作为一个大学老师,甚至还是教授,都应该对自己讲座的内容做好把控,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是作为老师的最基本的要求。一个老师,一个高水平人才,不知道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吗,这我不信。有人对李淼的言论感到不适这很正常,李淼大大方方的道个歉会如何。何必在会后用“免费”来体现自己的优越感。“免费”无非是在告诉学生,“我来你们学校是施舍,你们最好不要找麻烦”。
  8. 自媒体取标题的手法有东西的啊。现在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李淼在讲座上讲了个黄段子,被学生质疑。而是李淼被学生质疑后在微博上给人扣帽子,党同伐异。李淼在现场道歉了没有:道歉了,但是很敷衍。李淼给人扣帽子没有:扣了,还持续蹦跶了一天。还是那句话:任何有关政治的指证都是严肃的。部分自媒体取标题的导向是李淼在港中深开讲座讲黄段子有性别对立之嫌。但别忘了,他是给港中深的部分学生直接打上了废青的标签。这不是港中深学生上纲上线,是学生对于一个严肃事件要求一个严肃的对待。
  9. 大家有空可以看看评论区,里面有太多补充的内容,在回答里就不再复述了。同样在这里说一句,要指证请拿出证据,要质疑请先捋清楚自己在说什么。欢迎理性讨论,但不必抬杠。看到不理智的讨论我会折叠的,在此先抱歉。
  10. 来补充一些昨天评论区里讨论的内容。现在事情过去两三天了,大家看待这个事情的角度可能会因为媒体报道,传言等种种消息而产生变化。但就聚焦这个事件,李淼讲黄段子扣帽子的事情是客观事实,你不能因为他之前做了什么事情、他人说了什么而改变既定的客观事实。评论区里面有个人一直在试图找到李淼言行的合理性,然后在预设李淼所做的一切是有逻辑的情况下,来挑学生的刺儿。那个人发言的逻辑是:“我是成年人,我经历的比你多,我学历高,我懂李淼,所以你的分析是错的。” 那照这样的逻辑,高知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合理的,我们要对高知的言行举止都报以最大的宽容。可仔细想想,不说之前,就看看近期,高校教授传出来的丑闻还少吗?这些都可以用“因为他成年了还是个高知,所以他做的事情是有逻辑的”来开脱吗?“教授”不能成为恶行的庇护伞。

user avatar

我的问题其实在于:假如这位质疑李淼的学生真的是「废青」,符合大众认知的那种废青,微博和朋友圈有所谓废青言论,乃至被确认收了美国人的钱。

那么这位学生对于「在公众场合讲不合时宜的黄段子」的质疑仍然有效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