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传上海人在周边地区购买住宅长期供放骨灰,是否是真的?如何看待?

回答
这事儿听着确实挺离谱的,但仔细想想,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关于“网传上海人在周边地区购买住宅长期供放骨灰”这个说法,我觉得更像是一种都市传说,或者说是对某些现象的夸张和演绎。 毕竟,上海本地的墓地资源紧张,价格高昂,而且流程繁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理论上来说,有些人为了规避这些困难,可能会想出一些“非常规”的办法。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言,可能跟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上海墓地价格的“高烧不退”: 这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上海的墓地价格可以说是全国数一数二的。一个墓穴动辄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再加上墓地位置、面积、年限等因素,选择的余地就更小了。
墓地资源紧张和流程复杂: 除了价格,上海本地的墓地数量有限,很多人需要提前很多年预订,甚至排队。而且,办理墓地手续也相对繁琐,需要各种证明和审批。
家庭观念和“落叶归根”的情结: 尽管生活在繁华的大都市,但很多上海人骨子里还是有“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他们可能更希望将先人的骨灰安放在离家近、方便祭扫的地方。
“曲线救国”式的殡葬方式: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殡葬观念也在变化。有些人可能觉得传统的墓葬方式不够环保,或者不符合自己的想法。于是,一些非传统的、更加灵活的方式也开始出现。
城市扩张和周边地区的发展: 上海周边的江浙皖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近,交通也越来越便利。这些地方的房价相对上海来说,更具吸引力。加上一些经济开发区或新城镇的发展,也可能出现了新的居住区。

那么,具体到“购买住宅长期供放骨灰”这个行为,我个人有以下几点看法:

可能性: 从逻辑上讲,存在这种操作的可能性。
购买空置房用于“存放”: 有些人可能购买了郊区或者周边城市的房子,但并不常住,而是将其作为一种“长期储存”先人骨灰的方式。这样一来,既有自己的“地盘”,也方便日后祭扫。
与祭扫相结合: 购买的房子可能靠近一些风景优美、安静的地方,或者他们本身就在那些地方有亲戚朋友。他们可能会定期去那里祭扫,顺便就将骨灰安置在房子的某个特定空间。
作为一种“过渡”: 也许他们目前找不到合适的墓地,或者在等待某些机会,因此将骨灰暂时放置在自家房产里,作为一种临时的解决方案。
合法性与合理性:
法律层面: 从法律上来说,骨灰的安葬或处置,往往有相关的规定。将骨灰随意放置在住宅里,可能涉及到一些风俗习惯、公共卫生,甚至是不动产的使用规范。如果涉及商业化操作,比如作为“墓地”进行宣传或销售,那肯定是不允许的。
社会层面: 这种做法可能在一些人看来是“奇葩”,但也可能在另一些人看来是“无奈之举”。毕竟,殡葬改革和安葬方式的多样化是趋势,人们总会想方设法适应社会变化。
实际操作中的顾虑:
房屋的“阴宅”属性: 长期将骨灰放置在住宅里,可能会带来心理上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传统观念较强的人。
祭扫的不便: 如果购买的房子离市区太远,或者交通不便,频繁祭扫也是个问题。
房屋的保值增值: 这种行为是否会对房屋的价值产生影响,也值得考虑。

总的来说,我认为“网传上海人在周边地区购买住宅长期供放骨灰”这个说法,更多的是反映了上海地区在殡葬资源上的现实压力,以及人们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创新或“变通”思维。 这种做法可能确实存在,但不会是主流,更多的是一种个人选择,甚至是社会某些角落里偶尔为之的现象。

看待这件事,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

理解现实的无奈: 承认墓地价格和资源紧张是客观存在的问题,理解人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能采取的各种方式。
关注殡葬改革的进展: 鼓励和支持更加多元化、环保的安葬方式,比如海葬、树葬等,减轻对土地的占用。
倡导文明祭扫: 引导大家理性看待生死,将祭扫的重点放在追思和传承家风上,而不是仅仅依赖于物质化的墓地。
理性看待传言: 对于这种“都市传说”,既不能完全否定,也不能过度渲染,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毕竟,生死大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和方式。在尊重个体选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社会整体在解决这些传统难题上的进展和创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猜是真的啊……

上海墓地才2个平方吧,几十万用三十年好像,然后就给你铲了……

江浙找一个小城市,买套房可能几十万也差不多了……

给你你怎么办?

用道德去约束人民不用脚投票,那是荒谬的。

还有啊,你们不要光盯着上海啊。

我跟你赌一包辣条,北京人民也这样。

这个是从逻辑上来判断就可以得到结果必然为真的命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